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不全潜在性房室旁路是指旁路前传预激较小部分心肌,致使患者静息心电图相关指标在正常范围,但与射频消融术后比较仍可发现变化。文中旨在探讨这类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来成功射频消融的单支房室旁路159例患者,将其分为3组:显性旁路组46例,不全潜在性旁路组32例,隐匿性旁路组81例。比较消融前后各组患者心电图参数的变化,以及旁路位置分布。结果消融前显性旁路组患者PR间期较不全潜在性旁路组及隐匿性旁路组患者缩短、QRS及QTc间期延长(P<0.001),但不全潜在性旁路组与隐匿性旁路组在PR、QRS及QTc间期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全潜在性旁路组患者消融后PR间期较消融前延长,QRS间期较术前缩短,而QTc间期及心室率(heart rate,HR)消融前后无差异。显性旁路组患者的右侧旁路所占比例相对较大,而不全潜在性旁路组中的左侧旁路显著多于右侧。结论不全潜在性旁路在临床上并不少见,此类患者旁路多分布左侧,同时发作心动过速多为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尽管消融术前心电图参数改变在正常范围,但将消融术前后的QRS波形向量比较仍有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