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诗歌与力量

来源 :星星·诗歌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tmax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力的前奏
  陈敬容
  歌者蓄满了声音
  在一瞬的震颤中凝神
  舞者为一个姿势
  拼聚了一生的呼吸
  天空的云、地上的海洋
  在大风暴来到之前
  有着可怕的寂静
  全人类的热情汇合交融
  在痛苦的挣扎里守候
  一个共同的黎明
  陈敬容的《力的前奏》写于1947年,辗转的人生经验与严峻的民族危机让这首诗充满韧性,从节奏的铿锵到诗形的考究,诗歌对于“力”的塑造在展现诗人对语言的把控力时,也彰显了诗人的精神之力。诗人内在精神的力量感与时代风云的莫测感之间形成了巨大张力,而统领全诗抑或让诗歌力量得以呈现的,是诗人在面对动乱现实时的洞察与敏锐。
  诚如拉奥孔提出的“包孕性顷刻”理念,诗人没有选择全人类共同守候的黎明作为书写对象,而对黎明来临之前“孕育最丰富的那一顷刻”精细雕琢:歌者蓄满的声音、舞者拼聚了一生呼吸的一个姿势,以及自然界中体量庞大的云和海洋都定格在濒临爆发前的一瞬,更值得注意的是,诗人对歌者、舞者和自然风物“包孕性顷刻”的刻画实际上是在为诗歌最后一节积蓄和传递能量。诗歌的落脚点在于全人类共同守候的黎明,只有到了最后一节,读者才能最为强烈地感受到黎明的第一缕阳光即将到来时千钧一发、雷霆万钧的紧迫感。诗人有意识地选择高潮之前的定格,让诗歌既有戏剧性的动态美也兼具雕塑般的静态美,这一方面让读者在紧绷的情绪之弦中充满期待,另一方面也强化了诗人对黎明必然到来的信心。
  20世纪40年代,有良知的诗人都无法忽视动乱的社会现实而只专注于内在自我的探索,九叶派诗人在处理内在自我和身处时代的关系时,为中国新诗带来了新的风貌,而当下巨变时代里的诗人缺少九叶诗人们以个体之力承担民族使命的普遍追求。《力的前奏》这首诗便是个体意识与集体意识、个人体验与集体经验的统一。面对宏大的时代主题,诗人选择歌者、舞者和云、大海作为意象,在这两组意象中,一组是艺术的,另一组是自然的。对于个体的人而言,无论艺术还是自然都是自我意识的客观呈现。作为独立的个体,诗人敏锐地捕捉到了歌者“在一瞬的震颤中凝神”,也在舞者一瞬的姿势中联想到其拼聚的“一生的呼吸”,在歌者瞬间与永恒、舞者时间与空间的张力以及云、海洋“可怕的寂静”中,诗人从个人经验出发,让自我的体验、思考和心绪流溢其间。若诗歌止步于第三节仍可以《力的前奏》为题,只是此时的“力”就将失去具体所指,仅仅作为诗人对普遍的力的思考而呈现,诗歌最后一节让诗人成为真正参与时代的人。面对时代主轴,只有参与其中才能在其运转中不被抛下。正是由于对时代有效的参与感,面对宏大的时代时,诗人才能看到全人类对黎明的热情,更能看到全人类痛苦的挣扎。当诗人的个体意识与集体意识相契合的时候,诗歌呈现的力便是历史巨变之力,时代风云之力,而最终带给读者释放积压能量的震撼之力。
  说到底,除了结构和节奏的营造以及对节奏的把控,陈敬容的这首诗之所以动人心魄,与其在某种程度上和范仲淹名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契合有关。所谓承担民族命运的使命,具体到诗歌创作中也就是对人民的关切和对民族当下与未来的关切。陈敬容在诗中对黎明到来的确信正来自于她对民族命运的思考和对时代走向的把控,当诗人留意内在精神的时候将视线转向外在的世界,内外兼备、纵横交错的诗歌创作才成为一种可能,而当下诗坛缺少《力的前奏》这种对于现实社会的挖掘具有纵深感和力量感的诗歌。诗人在关怀人类命运、时代走向的同时,不忘内在的思考和体验;她在执着主题表现时不弃诗艺的营构。陈敬容和九叶诗派的意义正在于此,眼光向下的悲悯情怀,向内的成熟智慧,向前的批判精神,向后的道义情怀,这些对于当下诗歌精神的恢复而言尤为重要。
  近年来国际形势在巨变中动荡不安,接踵而至的疫情、洪灾、干旱、地震、山火、蝗灾等更是让全人类陷入现实和精神的危机,而“作为审美现代性的尖端成果”“一直就在与时代的张力中,扮演着受难的英雄或者文化上的先锋派角色”(姜涛语)的新诗似乎大有可为。但事实是,在当下诗坛,面对国人的生存危机和时代巨变时,创作的疲软和无力是常态,先锋的姿态和诗歌精神的衰落被越来越多地提及。因此,在世界形势急剧变化的当下,诗歌是否需要力量,需要何种力量,诗人如何书写和传递力量都值得思考。谢冕所言或许可作为第一个问题的回答——“失去了精神向度的诗歌,剩下的只能是浅薄。同样,失去了公众关怀的诗歌剩下的只能是自私的梦呓。”
  其实,除了《力的前奏》之外,陈敬容的《过程》《风暴》《抗辩》《从灰尘中望出去》等一批作品,也极具力量感地展现了谢冕所言的精神向度和公共关怀。不过,陈敬容所呈现出的力量并非充满棱角的阳刚之力,而是残酷的社会现实结合了细腻思绪、灵秀语言之后的韧性之力,好比《力的前奏》对读者而言不是急速一拳产生的力量撞击,而是缓且重的一拳所带来的震颤与惊愕。需要指出的是,陈敬容的诗歌创作是复杂的,本文所言的力量感写作更多地是指其中后期汇入时代大潮、扎根现实的创作,由于她早期的诗歌大多书写青春的孤独和忧郁,向外传递的力量更缓、更弱。显然在需要诗人振聋发聩的时代,更需要直面現实的力量型写作,而潜伏着危机的当下正是如此。
其他文献
转眼就是公历2020年了,被称为中国新诗改革开放时代“黄埔军校”的“青春诗会”过去整整40年了。当年和阿来、雨田、杨然一起在徐州第9届“青春诗会”的日子即刻浮现,仿佛如昨,只是我们都老了。与“青春诗会”相关的人,有人老了,还有人走了,此时想到更多的是“青春诗会”的发起者、组织实施者,前《诗刊》一编室主任王燕生先生,所以便以“青春诗会”的名义,把一些值得珍藏的记忆记录下来,因为王燕生之于我,是前辈,
期刊
上世纪八十年代是中国新诗空前繁荣的年代,全国各地诗歌流派蜂拥,民间诗刊诗报层出不穷。八十年代中后期,我还在故乡邛崃。深秋的一天下午,我从西郊造纸路去县文化馆里的图书馆借书,一位名叫罗华平的馆员便向我推荐新到的几种文学期刊。在《北京文学》杂志上,我看到一组洪渊先生的诗。作为当期重点推介的作者,组诗专门配发了一幅洪渊先生的速写肖像,面颊瘦削,目光如炬,一看便知是一位人格高标、铮铮铁骨的诗人。结尾处的“
期刊
葡萄牙诗人费尔南多·佩索阿曾在他的诗歌《风很静》中写道:“在这宽广的寂静中/我可以忘记一切——/甚至我难以取消的生命/在我承认的事物里也无处容身。”《扫雪记》也拥有这样的魔力,使我恍然置身于雪花纷飞的寂静之中,忘记了一切。微漾兄在诗集中赋予121首诗歌的内在张力和向度,让我身处其中,在诗人大气磅礴的情思浪尖,完成了一次又一次追寻、思索和升华。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初读《扫雪记》是在一个晚
期刊
路东堪称当代诗坛的“隐者”和“异类”。最近,他积四十余年创作之精华的首部个人诗集《睡眠花》(上海教育出版社2020年版)公開出版了,真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多年来,他拒斥诗潮更迭的裹挟,苦心孤诣地独自寻索着写作的奥秘,“潜心于思与想的练习,对语言之于生命和事物秩序的微妙关系尤为关注,倾向于各种交互性文本的创造性书写”,终于达至某种诗的化境。  大概少有人知道,路东其实是“新时期”之后中国当代诗歌中的
期刊
《裂开的星球》是作者基于眼下全球性的流行病毒,关于人类与星球、人类与星球上的整个物种系统、以及人类与自身,总体关系和终极命运的追问与思考,并以一位现代诗人的全球性视野和万物平等价值观,给出自己的答案。  它是一首焦虑的当下之诗,又是一首冷峻的拷问之诗,一首站在诸如彝族的《查姆》等古老创世史诗和中外文化典籍中,带有神喻意味的劝诫之诗。  “我在二十年前就看见过一只鸟,在城市耸立的黑色烟囱上坠地而亡…
期刊
村子里立着最后一幢屋,  那么孤单,像世界的最后一幢屋。  大路缓缓地延伸进黑夜,  小小的村子留不住大路。  小村子只是一条过道,  夹在两片荒原间,畏怯地,  神秘地,大道代替了房前的小路。  离开村子的人将长久漂泊,  也许,还有许多人会死在中途。  (杨武能 译)  1901年9月18日,新婚不足半年的赖纳·玛利亚·里尔克(1875—1926)进入《定时祈祷文》第二部的写作。该诗集第一部早
期刊
春 中  流变中有沉定不移的守常  年年此时,风沿着新荫的道路吹来  草木的纯洁信心也被容许返还  南边的河堤上,柳树林带摇动,它们  绰异的,缥缈的,清扬的身影在风中飘摇  泠泠空气也在清凉的枝杈间游动  而在它们的摇动之上,是几千里的蔚蓝  日升又日落,四季、星空、黎明的转动里  是谁给了这恒常的诺言(如天空的终古不变):  在辽阔的蔚蓝之下,人世之春又一次汇聚  城中桃李盛放,城外碧草初生,
期刊
“诗歌重新定义了语言的秩序”,这句话在我阅读美国诗人罗伯特·勃莱的诗集《勃莱诗选》时,直接从我的脑海中蹦出来。罗伯特·勃莱是20世纪美国后现代主义诗歌流派新超现实主义(或称深度意象派)的领袖人物,作为二战之后最重要、影响力最广的一个诗歌流派,新超现实主义流派及勃莱本人对中国过去几十年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阅读勃莱对于我的意义在于:让我更深入地从语言的角度去思考诗歌的内在推动力,及其对诗歌的
期刊
在山里  看见一棵树  繁花似锦  美得那么偏僻  此刻,你会发现  赞美与掌声  都是因为表演  没有见证的绽放  才是真正的花开  ——原载《诗刊》(上半月刊)2020年3期  推荐语  这是一首渐入禅境的小诗。“绽放”是禅。诗人“在山里/看見一棵树”,那“一棵树”就是一个禅者;“花开”就是禅者笑的动态,这种笑“繁花似锦”,是因为这种笑是那么的独立而独特。所以所有“赞美与掌声/都是因为表演。”
期刊
散文诗的根部属性是诗,散文诗的写作者如何走出身份的焦虑完全在于文本是否真正抵达诗。  走出对事物影像的过度描摹和轻易的抒情,以思想和本质的发现进行诗意的呈现。鉴于散文诗在叙述上的优势,写作者更要清醒自己在场的意义,让作品能够超越平均的立意,文字中料峭的部分便是你的写作价值。  我从未认为一种文体能被人为地边缘化,如同玉米绝不会被高粱覆盖,它们都是土地上美好的庄稼。分行或者不分行,只要是认真写诗,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