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中国酿酒工业协会主办的“2011中国国际酒业技术·装备博览会”于4月26日—28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开幕。酿酒机械制造商和工程商在展会上展出了他们自己最拿手的“绝活”。展会同期还举办了“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三次(扩大)会议”、“中国白酒158计划项目筹备会”和多场装备技术交流会。
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秘书长王琦表示,目前酿酒机械行业,特别是白酒、葡萄酒、黄酒机械等高成长的领域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空间巨大。记者在展会现场看到行业内的南京轻机、合肥中辰、重庆轻机、广州广富、博雅机械、华宇飞凌等龙头企业悉数到场。
现状:酿酒机械化程度低
随着酿酒行业的风生水起,中国酿酒行业的自动化、机械化浪潮也随之而来,此次展会上,各酒水设备厂家展出了他们自己最拿手的“绝活”:广州广富展出的前处理设备已经初步实现了白酒前处理和酿造的机械化与自动化;江苏牧羊集团为白酒行业提供了功能强大、处理能力强的粮食前处理设备;重庆轻机继承了啤酒、饮料方面优秀的过滤技术,为白酒行业提供了优质的过滤技术……
不过,《酒世界》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目前我国整体酿酒机械化水平还是比较低的。广州广富包装有限公司的总工程师谢齐鸣接受本刊采访时表示,中国白酒尽管发展很好,但是在整个生产和酿造方面非常落后——白酒机械化程度是很低的。
葡萄酒方面,国内葡萄酒企业大约有600家左右,年产万千升以上的仅有7家,其他绝大多数是中小企业。除了像张裕、王朝、长城具有一定品牌知名度的葡萄酒酿酒企业和发展较快的大型葡萄酒酿酒企业的酿酒设备机械化程度比较高外,规模较小的葡萄酒酿酒企业的机械化程度也非常低。
黄酒和其他酒种由于整体盘子不大,同样存在类似问题。
问题:一箩筐
国内酿酒设备的设计、制造、检测、验收等已基本实现了标准化和规范化,部分酿酒机械设备制造水平和酿酒设备比较成熟的国家相比可以说不分上下的,同时从服务方面上讲,呈现一条龙式的服务,现在酿酒设备行业在从项目局部承包向整体方案交钥匙工程总承包方向转变。
表面上看起来,酒类机械行业可谓风光旖旎,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但行业内的问题还是很多:虽然在国产设备中能跟上国际先进水平的产品不少,但真正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技术创新的却是凤毛麟角。
长沙博雅机械有限公司的销售经理梁俊卿接受《酒世界》记者采访时表示,在酒水机械行业内,没有很多的设备厂家用心地去投入到这个领域中,进行最多的研发和开发产品。很多公司就求一个短期的效益,有需求有生产的时候才去做一做,或者别人需求了就去仿制一下,技术研发不够多,重视度也不强,这些企业产品的稳定性、可靠性、持久性也就不言而喻了。
另外,目前国内生产葡萄酒设备的企业近百家,但绝大部分属于小企业,从事专业生产的企业不多。整个葡萄酒机械生产行业仍处在散兵游勇的状态。这些小企业无法实现产品的研发,只能在国外先进设备的基础上进行仿制。在葡萄酒行业大发展的时期,应尽快实现产品的自主创新能力。酿酒机械在包装容器和包装材料质量方面,国内还是比较落后的,同时这也制约了我国酒类机械行业的发展和壮大。
民以食为天,近来染色馒头、毒豆芽、瘦肉精、牛肉膏等食品质量问题接连不断,消费者也是谈食色变,反观我们酒水机械行业,业内推出的检测产品存在着参差不齐、稳定性差、精度不够、自动化程度低等一系列的问题。检测设备自主化能力低,而高精尖的设备还是主要依靠进口,这不仅制约着检测能力的建设,而且将增加未来的建设成本,也为酒类产品质量安全带来隐患。
前景:发展潜力巨大
除啤酒已基本完成生产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外,白酒、葡萄酒、黄酒等酒种都仍急需生产技术装备的升级,完成生产流程的现代化。据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统计,2010年1—11月,我国酿酒行业(含饮料酒和发酵酒精)规模以上企业累计产量6038.60万千升、年度产量增产已成定局,完成销售收入4615.18亿元,同比增长23.76%,实现利润485.26亿元,同比增长32.66%,上缴税金503.05亿元,同比增长17.09%。
业内人士表示,这些数据真实显示出我国酿酒行业蓬勃发展的势态,整个酒行业处在繁荣发展的时期,酒股一路飘红,二线名酒的复兴,消费者对葡萄酒的心驰神往,其他酒种的抬头等为酿酒装备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温床”。
随着中国白酒行业“158”计划的实施,顺鑫农业牛栏山酒厂清香酒扩建以及汾酒工业园的规划与建设,古井贡酒定向增发募集资金13亿元,扩大中高档白酒产能等四个项目,洋河三条名优酒生产线扩建……可以说白酒的机械化进程已经步入到扬帆起航的阶段,未来行业将呈现井喷式发展。
谢齐鸣告诉记者,在未来的10年,中国的白酒行业从微生物种群到白酒风味物质的构成;从自然发酵形式和条件到发酵形式和条件的可控;从固态糖化发酵到半固态液态糖化发酵;从固态甑桶蒸馏到现代精馏技术;从手工操作到人工智能化会有一个很大的技术革命,中国白酒酿酒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时代已经来临。
葡萄酒方面,不少国产葡萄酒设备在不断借鉴国外先进设备的基础上,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整体上来讲,国内葡萄酒酿酒设备的专业化研发和生产程度比较低的。因此一些大型的葡萄酒酿酒企业,一般都会选择国外的一些先进的机械设备。
葡萄酒素有“七分靠原料,三分靠工艺”的格言,要想酿造上好的葡萄酒,前提是要有好收成的葡萄,为此,葡萄酒生产企业越来越注重葡萄基地建设,不过我国葡萄种植设备的使用和开发一直是比较落后的,如何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看来葡萄种植设备的开发与使用是必不可少的。同时灌装线的自动化控制和信息化控制是未来厂家追求的目标,无菌灌装是葡萄酒行业的发展方向。为保证葡萄酒的品质,新型的避免葡萄酒氧化的破碎和压榨设备是大公司的首选。不言而喻,这些为酿酒装备产业将带来更多商机。
其他酒种,如黄酒、果露酒等近年来发展迅速,昔日区域性较强的酒种逐渐成为大众化的饮品,如喝习惯白酒的北方消费者也逐渐接受黄酒、果露酒等,一些品牌甚至已成为全国知名的酒水品牌。随着消费者健康消费理念的日益成熟,黄酒、保健酒、果露酒等酒种将迎来黄金时期。虽然这些酒种企业数量不像白酒酿酒企业那么多,但是这酒种消费空间在不断增大。毋庸置疑,随着消费空间的大增,这也需要大量的酿酒机械设备来支撑。
在中国老龄化社会到来、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的今天,酿酒设备自动化必然会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市场诱人——你准备好了吗?
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秘书长王琦表示,目前酿酒机械行业,特别是白酒、葡萄酒、黄酒机械等高成长的领域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空间巨大。记者在展会现场看到行业内的南京轻机、合肥中辰、重庆轻机、广州广富、博雅机械、华宇飞凌等龙头企业悉数到场。
现状:酿酒机械化程度低
随着酿酒行业的风生水起,中国酿酒行业的自动化、机械化浪潮也随之而来,此次展会上,各酒水设备厂家展出了他们自己最拿手的“绝活”:广州广富展出的前处理设备已经初步实现了白酒前处理和酿造的机械化与自动化;江苏牧羊集团为白酒行业提供了功能强大、处理能力强的粮食前处理设备;重庆轻机继承了啤酒、饮料方面优秀的过滤技术,为白酒行业提供了优质的过滤技术……
不过,《酒世界》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目前我国整体酿酒机械化水平还是比较低的。广州广富包装有限公司的总工程师谢齐鸣接受本刊采访时表示,中国白酒尽管发展很好,但是在整个生产和酿造方面非常落后——白酒机械化程度是很低的。
葡萄酒方面,国内葡萄酒企业大约有600家左右,年产万千升以上的仅有7家,其他绝大多数是中小企业。除了像张裕、王朝、长城具有一定品牌知名度的葡萄酒酿酒企业和发展较快的大型葡萄酒酿酒企业的酿酒设备机械化程度比较高外,规模较小的葡萄酒酿酒企业的机械化程度也非常低。
黄酒和其他酒种由于整体盘子不大,同样存在类似问题。
问题:一箩筐
国内酿酒设备的设计、制造、检测、验收等已基本实现了标准化和规范化,部分酿酒机械设备制造水平和酿酒设备比较成熟的国家相比可以说不分上下的,同时从服务方面上讲,呈现一条龙式的服务,现在酿酒设备行业在从项目局部承包向整体方案交钥匙工程总承包方向转变。
表面上看起来,酒类机械行业可谓风光旖旎,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但行业内的问题还是很多:虽然在国产设备中能跟上国际先进水平的产品不少,但真正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技术创新的却是凤毛麟角。
长沙博雅机械有限公司的销售经理梁俊卿接受《酒世界》记者采访时表示,在酒水机械行业内,没有很多的设备厂家用心地去投入到这个领域中,进行最多的研发和开发产品。很多公司就求一个短期的效益,有需求有生产的时候才去做一做,或者别人需求了就去仿制一下,技术研发不够多,重视度也不强,这些企业产品的稳定性、可靠性、持久性也就不言而喻了。
另外,目前国内生产葡萄酒设备的企业近百家,但绝大部分属于小企业,从事专业生产的企业不多。整个葡萄酒机械生产行业仍处在散兵游勇的状态。这些小企业无法实现产品的研发,只能在国外先进设备的基础上进行仿制。在葡萄酒行业大发展的时期,应尽快实现产品的自主创新能力。酿酒机械在包装容器和包装材料质量方面,国内还是比较落后的,同时这也制约了我国酒类机械行业的发展和壮大。
民以食为天,近来染色馒头、毒豆芽、瘦肉精、牛肉膏等食品质量问题接连不断,消费者也是谈食色变,反观我们酒水机械行业,业内推出的检测产品存在着参差不齐、稳定性差、精度不够、自动化程度低等一系列的问题。检测设备自主化能力低,而高精尖的设备还是主要依靠进口,这不仅制约着检测能力的建设,而且将增加未来的建设成本,也为酒类产品质量安全带来隐患。
前景:发展潜力巨大
除啤酒已基本完成生产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外,白酒、葡萄酒、黄酒等酒种都仍急需生产技术装备的升级,完成生产流程的现代化。据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统计,2010年1—11月,我国酿酒行业(含饮料酒和发酵酒精)规模以上企业累计产量6038.60万千升、年度产量增产已成定局,完成销售收入4615.18亿元,同比增长23.76%,实现利润485.26亿元,同比增长32.66%,上缴税金503.05亿元,同比增长17.09%。
业内人士表示,这些数据真实显示出我国酿酒行业蓬勃发展的势态,整个酒行业处在繁荣发展的时期,酒股一路飘红,二线名酒的复兴,消费者对葡萄酒的心驰神往,其他酒种的抬头等为酿酒装备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温床”。
随着中国白酒行业“158”计划的实施,顺鑫农业牛栏山酒厂清香酒扩建以及汾酒工业园的规划与建设,古井贡酒定向增发募集资金13亿元,扩大中高档白酒产能等四个项目,洋河三条名优酒生产线扩建……可以说白酒的机械化进程已经步入到扬帆起航的阶段,未来行业将呈现井喷式发展。
谢齐鸣告诉记者,在未来的10年,中国的白酒行业从微生物种群到白酒风味物质的构成;从自然发酵形式和条件到发酵形式和条件的可控;从固态糖化发酵到半固态液态糖化发酵;从固态甑桶蒸馏到现代精馏技术;从手工操作到人工智能化会有一个很大的技术革命,中国白酒酿酒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时代已经来临。
葡萄酒方面,不少国产葡萄酒设备在不断借鉴国外先进设备的基础上,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整体上来讲,国内葡萄酒酿酒设备的专业化研发和生产程度比较低的。因此一些大型的葡萄酒酿酒企业,一般都会选择国外的一些先进的机械设备。
葡萄酒素有“七分靠原料,三分靠工艺”的格言,要想酿造上好的葡萄酒,前提是要有好收成的葡萄,为此,葡萄酒生产企业越来越注重葡萄基地建设,不过我国葡萄种植设备的使用和开发一直是比较落后的,如何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看来葡萄种植设备的开发与使用是必不可少的。同时灌装线的自动化控制和信息化控制是未来厂家追求的目标,无菌灌装是葡萄酒行业的发展方向。为保证葡萄酒的品质,新型的避免葡萄酒氧化的破碎和压榨设备是大公司的首选。不言而喻,这些为酿酒装备产业将带来更多商机。
其他酒种,如黄酒、果露酒等近年来发展迅速,昔日区域性较强的酒种逐渐成为大众化的饮品,如喝习惯白酒的北方消费者也逐渐接受黄酒、果露酒等,一些品牌甚至已成为全国知名的酒水品牌。随着消费者健康消费理念的日益成熟,黄酒、保健酒、果露酒等酒种将迎来黄金时期。虽然这些酒种企业数量不像白酒酿酒企业那么多,但是这酒种消费空间在不断增大。毋庸置疑,随着消费空间的大增,这也需要大量的酿酒机械设备来支撑。
在中国老龄化社会到来、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的今天,酿酒设备自动化必然会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市场诱人——你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