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际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与分解

来源 :现代商贸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duanhua05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采用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的非参数指数法测算了各省市区的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技术进步率TECHCH以及技术效率变化EFFCH。除了江西省的平均增长率小于1外,其他省市的均为正增长,东部地区较中西部提升较快;我国各省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而技术效率的恶化阻碍了生产率的增长。
  关键词:FDI;技术溢出;TFP;技术进步率;技术效率
  中图分类号:F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6-0311-02
  
  1957年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索洛(R.Solow)在《经济学与统计学评论》上发表了《技术进步与总量生产函数》一文,论文统一了生产的经济理论、拟合生产函数的计量经济方法,第一次将技术进步因素纳入经济增长模型。在定量研究中,索洛将人均产出增长扣除资本集约程度增长后的未被解释部分归为技术进步的结果,称其为技术进步率,这些未被解释的部分后来被称为“增长余值”(或“索洛余值”),也即为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
  基于DEA方法的Malmquist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法测算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TFP),可以避免计算索洛剩余时遇到的强假设条件,既不要求生产处于有效率的路径之上,也无需得知要素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际份额,还可以分解为几个有意义的指数的乘积,从而能得到更为细致的动态分析结果。
  具体说来,Malmquist全要素生产率指数能被分解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技术进步,另外一部分是技术效率的改善,以便更好地了解全要素生产率的构成。
  MI=dt0(xt+1,yt+1)dt0(xt,yt)×dt+10(xt+1,yt+1)dt+10(xt,yt)12
  =dt+10(xt+1,yt+1)dt0(xt,yt)×
  dt0(xt+1,yt+1)dt+10(xt+1,yt+1)×dt0(xt,yt)dt+10(xt,yt)12
  =EFFCH×TECHCH
  =TFPCH
  即:全要素生产率变化(TFPCH)可分解为技术效率变化(EFFCH)和技术进步变化(TECHCH),EFFCH是基于可变规模收益的效率变化指数,TECHCH表明了技术的进步和创新。
  将要素生产力增长分为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率提高两部分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把全要素生产力增长看做完全是技术进步的结果会掩盖全要素生产力增长还依靠自身效率提高这一事实。因此,当我们引进新的技术时,应充分注意挖掘现有的全部潜力和努力改善自身效率这一事实,而不是仅把目光放在引进新的技术上。
  1 样本数据说明
  假定每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作为一个决策单位,鉴于数据的可获性和完整性,本文选取除西藏自治区和海南省外的28个省市为样本(将重庆归入四川),1992~2007年为样本区间。
  以各省市历年的实际地区生产总值作为产出变量,实际资本存量、年末从业人员作为投入变量。由各省市地区生产总值现价、地区生产总值指数可计算得到基于1992年价格的各省市实际地区生产总值。
  对于我国省际资本存量没有直接的统计数据,本文借鉴张军等(2004)的方案,采用永续盘存法进行估算,即:Kit=Ki(t-1)(1-δit)+Iit/Pit。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的数据库公布了该论文的全部成果——中国各省资本存量数据,上海财经大学的张学良博士把数据库的数据按照张军等(2004)的方法更新到了2005年,本文按其方法将数据更新到2007年,并根据固定资本形成价格指数(1952年=1)将按1952年价格的实际资本存量转换为按1992年价格的实际资本存量。
  本文所需数据均来源于中经网统计数据库。
  2 计算结果分析
  由28个决策单位,一个产出变量,两个投入变量的数据,利用DEAP2.1可以得到各省市各年相对于上一年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TFPCH,以及EFFCH、TECHCH、PECH、SECH,1992年的各指标设定为1。并且,还给出了各省市各指标的年平均值,以及样本区间内各指标的各省市平均值。
  2.1 生产率变化率及其组分变化趋势
  图1 TFPCH、TECHCH、EFFCH趋势图1992-2007年省际平均全要素生产率年平均增长4.2%,其中技术进步年平均增长4.4%,技术效率年平均降低0.2%。由此可见,省际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来源于技术进步,技术效率的恶化阻碍了生产率的增长。图1为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技术进步率变化和技术效率变化的趋势图。
  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在1994年达到峰值1.147,而后较平稳地下降,2002年和2006年出现波谷1.000和0.995。2006年相对2005年TEP出现负增长,这主要是由于2006年技术进步下降;2007年又大于1,呈正增长。总体来看,TFP除2006年较2005年下降外,其他年份均大于1,保持着正增长。
  技术进步率1993年最高,而后平稳地下降,直到2005年技术进步率仍大于1,但2006、2007年急剧下降到低于1;技术效率变化1993年相对于1992年的下降率最高,而后徘徊于1附近,其中1995、1997年和2006、2007年高于1,其余年份均低于1。
  因此,总体来说我国省际1992-2007年存在着持续的技术进步,但技术效率并未提高,持续的技术进步带来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
  2.2 区域生产率增长的变化趋势
  根据测算结果,除了江西省的TFP平均增长率小于1外,其他省市的TFP均正增长;天津、北京、上海、辽宁、安徽和福建的TFP增长率高于平均水平,天津的TFP平均增长率达到18.6%,青海、四川、新疆、湖北和江西位于最后五位;生产率提升的省市都主要是来源于技术进步,技术效率改善并不明显,甚至有近一半的省市技术效率降低。
  我们将全国分为东、中、西、东北四个区域,其中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10个省(市);中部地区有8个省级行政区,分别是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四川(包括重庆)、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广西、内蒙古属于西部地区。将这四个区域的数据汇总,看为四个决策单位,利用DEAP2.1再次计算Malmquist指数,结果见表1。
  表1 分区域生产率变化及其分解
  区域TFP变化率技术进步技术效率
  变化纯技术效
  率变化规模效率
  变化东部1.0691.0691.0001.0001.000中部0.9780.9810.9961.0000.996西部0.9840.9841.0001.0030.998东北1.1221.1410.9841.0000.984由表1可知,东部和东北的TFP有提升,东北地区提升较多,而中部和西部为负增长;东部和东北地区TFP提升来源于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并未改善;中部和西部地区的技术进步率倒退,技术效率也未改善,则总体TFP下降。
其他文献
摘 要: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的持续快速发展离不开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运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关联度方法,计算大中型工业企业R&D投入与创新绩效的灰色关联度,得出R&D投入与创新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然后把河北省的计算结果与全国总体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得出河北省大中型工业企业R&D投入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低于全国总体水平。  关键词:R&D投入;创新绩效;灰色关联度  中图分类号:F4  文献标
期刊
摘 要:SIVA理念强调顾客为本,以顾客的角度阐述动态市场下企业应具备“顾客控制”的营销理念,目的在于解决顾客问题的营销新思维。从动态能力整合视角出发,对SIVA理念及内涵进行深入研究分析,探讨了解决方案的可行化、信息支持的多样化、价值创造的最大化和接触途径的最短化。  关键词:动态能力;SIVA理念;营销理念;营销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
期刊
摘 要:铁道部从“十一五”期间加大了对铁路建设项目的投资,并同时带动了钢轨供应产业的快速发展,在实际工作中发现,传统的钢轨供应管理系统已经不能符合目前钢轨供应的要求。通过以建立中国铁路物资北京公司钢轨供应管理新系统为例,并通过模糊数学方法对新钢轨供应系统进行测度和评价,达到从理论到实际双重符合的标准,以寻求一条可以解决目前钢轨供应管理中存在瓶颈问题的道路。  关键词:模糊数学;钢轨供应管理;测度;
期刊
摘 要:2010年的两会再次将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作为一个重要的议题进行讨论。农民的增收有很多的途径,但从根本上说农村市场化建设,是有效突破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瓶颈的重要手段,也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最根本途径。然而我们发现这段市场化的进程却走得特别缓慢。运用一个简单的经济学理论框架来解释村委会在农村经济市场化中所扮演的角色。分析发现村委会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的市场化进程,进而影响了农
期刊
摘 要:在我国高等教育的格局中,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面临改革、建设和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应该认清劣势和不足,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点,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走出一条人才培养的创新之路。拟结合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特点,以湖北经济学院为例,试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模式。  关键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
期刊
摘 要:中小企业在促进市场竞争、增加社会就业、推动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融资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快速健康发展的“瓶颈”,以安徽省中小企业为例,在对安徽省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安徽省的实际情况,主要从中小企业自身因素、抵押品、信用评级、信用担保机制以及政府政策支持方面分析了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安徽省中小企业;融资;原因  中图分
期刊
摘 要:外商直接投资一直是我国引资的重要渠道,如今中国已经是发展中国家中吸引外商直接投资量最大的国家。但在投资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中,许多问题也暴露了出来,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我国长期以来大力的引资策略,必然伴随着某些市场份额的让渡,对国内企业的投资和发展产生了挤出。是从中国现实出发,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在华的挤出行为,并分行业讨论不同行业所受到的不同影响,并据此提出一些对我国产业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随着国内搜索引擎市场的飞速发展,以及经济危机使广告预算受限,越来越多的广告主选择搜索引擎推广广告来发布网络商务宣传信息。以百度为代表的搜索推广和网盟推广,为广告商宣传网络资源提供了非常便利、有效、低成本的途径。究竟该广告形式能够达到怎样程度的精准度和针对性,其推广效果如何,笔者在内容关联匹配的角度对百度推广的广告配送现状进行了统计调查和分析,并为企业利用网盟及搜索推广提出了指导性建议。  
期刊
摘 要:民法以契约自由、过失责任、权利不可侵犯为基本原则。但随着经济社会复杂化,在环境保护领域,单纯运用这些原则有时会有失公正,所以矫正传统民法的这些原则是我们实现环境保护目标的根本所在。  关键词:民法基本原则;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6-0256-01    1 契约自由  民法以最大限度地保护私人利益为价值追求,契约自由这一原则
期刊
摘 要:“亲亲相隐”是我国传统社会中的重要法律思想,对中国“亲亲相隐”制度的发展过程与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局限性和合理性进行了解读,对“亲亲相隐”制度加以评判,最终对当代社会“亲亲相隐”制度的架构进行了思考,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亲亲相隐;特点;原因;局限性;合理性  中图分类号:I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6-0260-02    1 中国“亲亲相隐”制度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