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师范生历史课堂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来源 :历史教学·高校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q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南大学从2007年开始招收免费师范生,当年招收免费师范生2945人,其中西部地区生源占79.6%,中部生源占19.6%,东部地区生源占0.8%[1] (p.7)。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也从2007年开始招收历史教育专业免费师范生,其中2007级的163名免费师范生已于2011年毕业,大部分学生主要是在西部地区中学从事基础教育工作。在免费师范生培养过程中,教育实习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教学实习不仅能使历史教育师范生初步学会从教所必需的技能,了解和掌握历史课堂教学的一般规律与方法,而且还能通过亲身体验历史课程标准实施后的一些新方法新变化,形成新的教学观念,树立正确从教思想,这对他们今后从事历史教师职业及历史专业成长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 (p.226)。笔者根据调查问卷分析的结果,并结合多年来带队实习的经验,对西南大学2008级历史专业师范生课堂教学实习中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同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对历史专业免费师范生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辅以座谈和个别访谈法。问卷是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题目类型是客观性试题,包括单项和多项选择题,主要从免费师范生的基本信息(实习学校类型)、免费师范生在教学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备课、专业知识及教学理论知识、语言、教态、板书、现代教学技术),免费师范生自我评价这三个方面设置,调查对象为西南大学2008级历史教育专业免费师范生,由他们独立完成,所得数据具有真实性和可靠性。问卷采用无记名答卷方式。调查时间为2012年3月。共发放问卷145份,回收有效问卷136份,有效回收率为93.8%。
  通过调查统计,参与本次调查的136名学生,实习学校基本在西南地区。其中,56.2%的学生在省级或市级重点高中实习,7.3%的学生在普通高中进行教学实习,18.5%的师范生在初中进行教学实习,7.3%的师范生在其他学校实习。大部分免费师范生被安排在重点高中进行教学实习主要是因为重点高中实习平台较高,师资力量较强,教学理念较先进,更有利于提高实习生的教学技能,同时,优秀实习生还可能留在实习学校工作。少部分在初中或小学进行教学实习的原因是由于师范生参加了支教活动,实习地点由当地教育局分配。
  在问卷调查中,笔者还就学生在课堂实习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调查,具体情况见表1:
  通过上述问卷调查的结果,可以把实习生课堂教学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即教学设计缺乏创新、教学理论与专业知识不够扎实、课堂教学技能不强和课堂的临场管理、监控能力有待加强。
  (一)教学设计缺乏创新
  实习生备课资料渠道来源多样,在资料的选择使用及教材处理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实习生备课资料以优秀教案、网站和中学历史教学参考资料为主,调查统计发现:73.72%的实习生直接参考优秀教案进行备课,68.61%的实习生选择网站资料作为主要的备课资料,67.15%利用中学历史教学参考资料进行备课。虽然备课资料选择多样,但显示出有相当部分实习生在备课过程中直接利用别人的优秀教案,而不是在独立钻研教材和研究新课程改革的基础上备课。这种现状会带来诸多问题,尤其是脱离钻研教材的备课,对教学设计会带来很大负面影响。历史教科书具备信息载体、启发和刺激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价值判断、推动学生带着批判的眼光去比较历史和现实问题等功能。教科书的这些功能、作用不是其他配套教材轻而易举能够“代劳”的[3] (p.127)。这导致实习生在教学设计上普遍缺乏自己的独立创新,没有个人的特色,表明实习生备课能力还有待提高。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学设计也不够周密,表现在教学时间分配不够合理、板书随意、提问缺乏认真考虑等。就课堂提问来看,72.99%表示“提问缺乏启发性”,有38.69%为“提问过少”,有25.55%是“问题太简单”。可以看出,实习生在课堂提问设计方面缺乏层次、梯度,导致提问较为随意,没有起到启发学生思考的作用,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此外,部分实习生由于教学时间分配不合理,使得一些教学重点难点讲授时间过短,导致教学重难点没有突破,教学任务完成也受到影响。
  (二)教学理论与专业知识不够扎实
  教学理论有利于指导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而专业知识则是进行课堂教学的必要基础,两者缺一不可。在师范生教育实习过程中关于实习教师对教学理论的应用能力也有较高要求。然而,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将教学理论与实际教学结合的能力比较薄弱。仅有5.84%的实习生“完全能够”应用教学策略于课堂教学;有62.04%的实习生“基本能够”灵活应用教学策略于课堂教学,还有15.33%的实习生表示“有点吃力”,这说明实习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教育理论应用能力还有待增强。
  在历史专业基础知识方面,实习生在实习前虽然已系统学习了历史专业基础知识,但是在教学实习过程中仍有部分学生专业知识不能满足课堂教学的需要。有54.74%的实习生表示自身知识储备“有较大欠缺”,有2.92%学生回答“很匮乏”。这说明历史师范实习生在知识储备方面有所欠缺,历史专业基础还有待进一步夯实。由于部分实习生专业知识基础不够扎实,分析教学重点难点问题时不够深入,对史料的分析也不够透彻准确,甚至极少部分实习生还出现了知识的错误,这都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三)课堂教学技能不强
  课堂教学技能包括导入技能、讲解技能、课堂提问技能、板书技能、教学组织技能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主要表现为板书不规范、语言表达欠佳、仪态不自然、不能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交流,不能充满激情地完成授课内容、提问技巧欠缺等。其中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语言表达不够准确生动
  语言是直接传授知识和表达思维的工具,是学生清晰、准确、持久感知的必要条件。历史教师应善于运用生动的语言去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历史教师必须注意研究教学用语,提高自己的语言艺术。但在实际的实习过程中很多实习生语言表达能力不强。主要问题包括“表达不够精练”、“不够科学准确”、“不够生动形象”、“缺乏节奏感”,其中表达不够精练占61.31%,不够科学准确占51.09%,不够生动形象占40.88%,缺乏节奏感占38.69%。语言“表达不够精练”会导致所讲解的内容不够清晰,语言“缺乏节奏感”会导致讲课的语音语调没有起伏,从而导致历史课堂教学气氛沉闷,而教学语言“不够生动形象”,会影响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2.板书不够规范美观
  板书在课堂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板书写作是一名教师应当具备的技能之一。从调查结果来看,实习生的板书技能方面存在的问题还不少:40.15%的实习生板书方面存在“字迹不工整”的问题,42.34%实习生的板书“不美观”,33.58%实习生的板书“重难点不突出”,板书缺乏层次性,逻辑性,18.25%的实习生“板书规划不合理”,主板书与副板书没有做好合理规划。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实习生还应当在板书技能方面多下工夫。
  3.教态欠自然
  教态是教师教学基本功之一,它通过表情、眼神、手势、动作、体态、仪表等形式表达人的思想和情感。教态的表达要做到明了准确适当,配合口头语言的使用,切忌缩手缩脚、夸张无度、文不对题。调查统计表明,实习生在教态方面也存在一定问题:24.82%的实习生在课堂教学中“表情呆板”,32.12%的实习生在讲课过程中“手势过多”,31.39%的实习生在讲课过程中“走动过多”。部分实习生在课堂教学实习中教态不得体,这说明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还不够自信,过分紧张,这对课堂教学效果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四)课堂的临场管理、监控能力有待加强
  教师课堂教学监控能力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教师对自己教学活动的事先计划和安排;二是对自己实际教学活动进行有意识的监察、评价和反馈;三是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调节、校正和有意识的自我控制[4] (p.61)。部分实习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堂监控能力有待加强,尤其是在面临课堂突发事件时,控制能力不强。当被问及如何处理课堂突发事件时,有13.14%的学生表示“有点吃力”。由于实习生对课堂上出现的问题缺乏必要的准备,一旦课堂上遇到学生回答问题出乎预期或干扰课堂秩序的情况时往往自乱方寸。部分实习生不能有效调节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尤其是在讲授重要内容之前。课堂上对学生表现及课堂气氛等的变化不敏感,不能通过提问追问等手段对自己实际教学活动进行有意识的评价和反馈,不能根据现场情况对教学活动进行有意识的调节、校正和控制。还有部分实习生心理素质较差,表现在教学中出现错误时,不能妥善处理,常出现尴尬局面而影响自身情绪,导致教学效果受到影响。
  在本次问卷调查中,笔者还就实习生在实习结束后自己认为自身最需要加强学习的内容进行了调查,具体情况见表2。
  针对实习生在实习结束后的个人感受,再结合他们在课堂教学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笔者带队实习的体会,笔者认为要想提高实习生课堂实习效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进一步夯实学生专业知识基础,提高教学理论水平
  历史教育专业免费师范生的专业知识基础是实习生课堂教学水平提高的基础,专业知识基础不扎实,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无从谈起。根据学生实习结束后的感受,其中有81.75%的学生认为需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因此,在实习前,需要进一步加强实习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对专业教师而言,要求教师在进行专业基础课教学时需要大量扩充教学内容、加深知识深度,使实习生能够全面系统而深入地掌握历史专业知识。对实习生而言,除了认真上好专业基础课外,还需要加大课外的专业知识阅读量,除了大学专业教材外,还需广泛涉猎各种学术论著,使自己知识储备充分。只有知识储备充分以后,才有可能在以后的教学实习中游刃有余地处理教学内容。此外,还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教学理论水平。如表2所示,有29.2%的学生认为需要提高教学理论水平。只有在正确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才可以使课堂教学质量有明显提高。
  (二)加强学生教学技能训练,提高课堂监控能力
  教学技能是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的重要条件。从表2可看出,实习生在实习后也普遍认为需要加强教学技能训练,其中有56.93%认为需要加强语言表达训练,44.53%认为需要加强课堂监控能力训练,25.55%和21.9%认为需要加强现代教学技术和板书写作训练。因此,在大学期间需要进一步加强师范生的教学技能训练,包括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课堂监控能力、加强板书训练等教学基本功。可以通过定期开展师范生板书、授课、现代教学技术、教学评价等基本功比赛,使师范类学生克服登台讲课的恐惧紧张心理。通过组织实习生深入重点中学观摩中学优秀历史教师举办的教学公开课,总结成功的教学经验,学习他们的课堂教学技巧。
  (三)加强对中学生的了解,熟悉中学课程教学过程
  实习生在实习期间,必须要全面了解中学生和课堂,否则在课堂教学实习中会不能有效地因材施教,影响教学效果。根据调查,发现不能有效监控课堂的实习生中有21.17%是因为“对学生了解不够”。在调查实习生提问存在的问题时,也有18.25%和18.98%的被调查者回答是“问题太简单”和“问题太难”。实际上,之所以会出现这种问题也是因为实习生对中学生不够了解。因为中学生学习知识受年龄、自身知识水平等方面的影响,教师在备课时在一定要研究学生的差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不能超越学生的认识能力和理解能力。如果教学内容挖掘过深过广学生不容易接受。相反,如果知识容量太浅、太窄,学生会索然无味。一般来讲,如果学生知识基础扎实,那么要求教师讲授新课时要补充教学内容,加深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相反,如果学生知识基础较差,那么教师要降低教学内容的难度。为加深实习生对中学生和课堂的了解,可以经常邀请优秀有经验的中学教师到大学里做有关新课程理念下教学方式方法的转变以及构建动态课堂的教学模式或教学手段等讲座,对在校师范学生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指导,使师范在校学生能够及时了解中学的教学动态,以防出现对中学生不熟悉、所学知识与中学教学脱节等尴尬局面。
  (四)加强课堂教学实习的评议
  课后评价是课堂教学实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根据对调查的分析,在问及课后评议的作用问题时,有73.72%实习生回答可以“相互学习”,73.76%回答可以”改进教学方式”,69.34%回答可以”明白自己的不足”。通过正确评价实习生课堂教学实习,既是对其工作客观公正的评价,也是对学生负责的一种工作态度。通过课后评议,指出实习生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对于提高实习生的课堂教学水平非常必要和重要,应得到重视和加强。
  【作者简介】谭刚,男,1971年生,四川自贡人,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经济史。
  【责任编辑:全骜颉】
  参考文献:
  [1]陈时见等.西南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的实施[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10).
  [2]周晓光.历史教学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
  [3]朱煜.重视发挥历史教科书在教学中应有的作用[J].历史教学问题,2011(5).
  [4]何金贤,陆柏寅.在教研活动中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监控能力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4).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着重分析了1923年洛桑会议之前和会议期间英国政府的外交策略目标,阐释了英国修改《色佛尔条约》、调整战后激进中近东政策的原因,并从两个方面评判了英国政策的得失:一方面,英国在一定意义上成功地赢得了既定目标,重新奠定了建立英土友好关系的基础;另一方面,英国试图独自主导战后对土耳其的政策却遭受惨痛失败。  [关键词]寇松,色佛尔条约,土耳其海峡,洛桑会议  [中图分类号]K5[文献标识码]
1844—1845年,《虎门条约》和《南京条约》的翻译问题通过“老麦”的两个回译本先后在《中国丛报》披露出来。对比这两个早期条约的中英文官本,可以发现它们存在一些值得重视的增译、漏译和误译问题,但更为重要的是较为隐蔽的若干翻译问题。《南京条约》第2条中的“港口”“领事”及“管事”、第3条中的“给予”,以及第10条中的“(秉公)议定则例”皆属此类。最具代表性的是第10条。从中文官本看,英国商人在中国
时间:2006年8月28日,地点:哈佛燕京学社  [关键词]博士生教育,人才培养,治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K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9)04—0080—07    刘平:某大学的《研究生学志》有个“方家导航”栏目,他们希望我写一篇自己治学的经验笔谈,同时给我发来数篇已经发表的笔谈。我读过这几篇笔谈,自己也很受启发;同时也意识到,面对太多的引导、教导、劝导,同学
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迁移到云不再是问题,问题在于何时迁移。对于初学者而言,通过将应用程序迁移到云端,用户可以提高安全性、数据可访问性、可伸缩性和IT灵活性。迁移到云端还可以节省资金。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云部署都能顺利进行。迁移通常需要比预期更长的时间,甚至面临完全失败的可能,浪费时间和资金。在将应用程序迁移到云端之后,企业发现它们并不比在本地运行的效果更好,这种情况并不罕见。  最終的
数年以前,物理服务器还是一项基础技术,是每个数据中心跳动着的数字心脏。然而云计算出现了,并得到了實际运用。如今,随着企业不断地将越来越多的服务转向云服务提供商,本地服务器似乎正在面临着生存危机,成为了濒临消亡的产品。  无服务器计算正在加速本地服务器的淘汰进程。转向云服务提供商以动态管理机器资源的分配,以及仅针对应用程序消耗的实际资源量向用户收费的概念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技术媒体与培训公司O’
摘 要 20世纪60年代末,面对苏联的威胁,中国开始着手调整外交战略,考虑改善与美国的关系,以便实现集中力量对抗苏联。美国面对自己在印度支那战场力量的削弱和苏联扩张,也开始考虑借助中国力量结束越战与苏联抗衡。中美实现和解的进程中始终存在着越南因素的影响。在中美和解与越美谈判的进程中,中国寻求对越国际义务与国家利益的平衡,而没有以牺牲越南为中美关系的缓和换取利益。中国在自己困难的情况下,还给予越南大
晚清苏南地区的厘卡不是按照行政区划分布的,而是严格根据城镇商业地区的重要性及商路设置的,商业地位最重要的城市设立总局,其次设分局,重要集镇及商路要津则设厘卡,非主要通道则设巡卡以防绕越。这样的设置是清政府出于财政利益,而不是出于行政、军事和社会治安方面的考虑,更能反映苏南市镇的经济地位。只有百货厘金收入明显高于征收成本的情况下,清政府才会在一些市镇和要津设置厘卡。其次,农民小贩肩挑负贩的小商货,清
关键词 达力扎布,访谈录,明清蒙古史,历史教学    采访时间:2006年12月28日  采访地点:中央民族大学  采访记录及文字整理:唐丰姣,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硕士研究生(本访谈录已经达力扎布教授审正)  编者手记:本刊“中青年著名学者访谈录”系列,已推出几十位活跃在当今历史学前沿的学者。此间有所阙如,但我们一直在选择。本期介绍一位民族史研究领域的重量级人物: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主任达力扎布,一个
部署多云战略可以带来实质性的好处,同时避免供应商锁定。以下是如何成功部署多云战略的方法。  对于越来越多的企业而言,向云端迁移并不像将一两个应用程序部署到亚马逊网络服务(AWS)和微软Azure等托管服务上那么简单。这是一个多云战略,是数字化转型计划的关键部分,而后者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业务流程现代化的。  部署多云战略可带来实质性好处  审计和咨询公司Grant Thornton的负责人Brian
【摘要】宗教改革运动与德国近代国家产生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表现为通过削弱罗马教会的权力而强化世俗政府。但是,这也带来了一些误解,如把马丁·路德说成是独裁政治的拥戴者。通过分析路德与诸侯领地政府、路德与农民战争的关系,本文对宗教改革运动的革命性和保守性进行了诠释,旨在阐明转型时期德国市民运动的特点和性质。  【关键词】马丁·路德,诸侯领地邦国,德国农民战争  【中图分类号】K5【文献标识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