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源CT不同后处理技术诊断肠系膜上动脉狭窄的对比观察

来源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hu13145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双源CT不同后处理技术在肠系膜上动脉(SMA)狭窄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2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及手术证实SMA狭窄患者的双源CT血管造影(CTA)图像进行分析,采用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后处理技术对SMA进行显示。以手术及DSA为参考标准,统计双源CT不同后处理技术诊断SMA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结果双源CT各种后处理技术中,MPR、MIP、VR敏感度分别为75.00%、62.50%、43.75%,特异度分别为98.00%、92.22%、89.29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骨科临床护理观察能力的培养.方法:通过在工作中不断探索,总结五点经验,进一步强化护理人员临床护理观察能力.结果:骨科护理人员的临床护理观察能力有较大提高.结论:培养骨科护理人员临床护理观察能力,可有效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从而适应现代医疗需求,使骨科护理在新时代发挥其优势。
目的探讨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的手术方法,以减少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出现。方法78例老年CSDH患者(A组)行血肿高位钻孔、血肿外1/3置管冲洗和外引
患者男,51岁,因"左侧颈部反复出现肿块10个月"入院。查体:左下颌下隆起,皮肤色素沉着,可触及大小约5 cm×4 cm的肿块;左侧耳下区触及大小约1.5 cm×1.5 cm肿块;质地均软
目的 探讨有关特殊类型肢(指)体组织及器官离断损伤的显微再植和修复方法。方法回顾分析了合并复合组织缺损的肢体离断伤再植修复72例,多肢体离断再植19例40侧肢体,多指多节段离
目的观察钙离子载体(CI)诱导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K562分化成DC样细胞的作用。方法将细胞分三组培养:第1组加入GM-CSF 1000U/ml和IL-4 500U/ml;第2组加入GM-CSF 1000U/ml、IL-4 500U
目的探讨用“冷抗体”封闭前后^131I-Rituximab对荷人淋巴瘤裸鼠的治疗与显像效果。方法建立荷人淋巴瘤裸鼠模型,病理示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且肿瘤细胞表面CD20抗原阳性率95%以
目的观察宫颈癌的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声像图表现,探讨超声造影在宫颈癌术前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30例宫颈癌患者进行实时灰阶超声造影检查,观察其造影剂灌注特征并进行术
目的利用鼠骨肉瘤模型,观察各CT灌注参数、最大强化速率(MER)与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分析鼠骨肉瘤外周区与中央区各CT灌注参数、MER、MVD之间有无差异。方法Wistar大鼠30只
目的探讨320排CT半自动法测量肝脏体积(LV)指数在肝硬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320排螺旋CT半自动法测量肝硬化组20例和对照组20名的LV,并根据公式计算LV指数。绘制LV指数和LV
目的探讨Kimura's病的临床特点及高频超声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穿刺活检或术后病理证实的Kimura's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高频超声声像图特点,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