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管级联薄管激光放大器环域像差自补偿方法

来源 :中国激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tou172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高功率双管级联薄管激光放大器的环域像差补偿需求,提出了一种环域像差自补偿方法.该方法通过一个直角锥镜使非理想薄管激光光路折转,利用往返光路共轭的特性实现畸变波前的自补偿.通过数值模拟仿真,验证了双管结构中单个薄管引入加工误差及光源对准误差时该自补偿方法的校正能力,并详细分析了该方法对双管配合误差的自补偿效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虑了直角锥镜误差对双管级联结构波前环域像差补偿效果的影响.结果 表明,该自补偿方法能有效抑制双管级联薄管激光放大器中由加工误差和装调误差所引入的环域离轴像差,且对直角锥镜装调误差容限较大,有利于提升薄管激光器的抗失调稳定性.
其他文献
提出了一种基于正常色散薄膜铌酸锂集成非线性波导产生高重复频率平坦光学频率梳的方案,并进行了数值仿真研究.采用3.6m长正常色散薄膜铌酸锂集成非线性波导,通过色散调控优化设计,基于正常色散,利用自相位调制和光波分裂作用,在1550 nm附近仿真得到了3 dB带宽约为32 nm的平坦光学频率梳.利用X-Frog技术分析了双曲正割、高斯和超高斯三种不同输入脉冲在传播过程中的时频演化情况.研究了各种参数对光学频率梳带宽和平坦度的影响,并研究了光学频率梳的相干性.仿真结果表明,薄膜铌酸锂集成非线性波导在1550 n
通过在感知层中加入定制化的微型光谱感知节点,近红外(NIR)光谱传感物联网(IoT)实现了NIR光谱分析技术和IoT技术的集成应用,进而可以满足IoT感知层中对物质成分传感的应用需求。近年来,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依托成熟的InGaAs焦平面探测器技术,与山东大学联合,在NIR光谱传感IoT的研究和应用上取得了良好进展。首先,介绍了NIR光谱传感IoT的系统架构和关键技术。接着,为了实现光谱
基于非线性频率上转换的太赫兹波探测技术具有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可室温操作等优点,现有理论研究中仅考虑了差频转换或和频转换,而这与实验中观察到的二者共存的物理现实并不一致.本文提出了在非线性频率转换过程中差频与和频共存时的理论方程,并以DAST晶体为例模拟分析了不同晶体厚度及泵浦强度下的太赫兹波探测情况.理论计算表明:和频、差频共存下各波变化趋势与单差频或单和频情况有所不同;和频过程的存在会降低差频过程的效率,若只考虑差频,则结果将有所偏差.在特定实验条件下,同时利用差频光与和频光,总信号输出强度更大,其
热红外成像技术在对地观测及空天敏感目标探测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常用的线阵探测器成像方式有短线列摆扫、长线列推扫两种,其幅宽与分辨率的比值通常小于3000。我国"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专项提出基于遥感数据对人类活动痕迹及近海生态进行精细刻画的需求,并通过以热红外、微光为主的方式实现对城市热岛、人类经济活动及极地环境变化的短时相定量观测,其对热红外载荷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以上需
研究了碳杂质对p-GaN的补偿作用.采用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法生长GaN∶Mg材料,实验发现,当生长温度从1000℃提高到1050℃时,p-GaN的电阻率减小,空穴浓度增大.通过光致发光测试,发现随着生长温度的升高,尽管p-GaN的电阻率减小,但是Mg杂质的自补偿效应增强.进一步结合二次离子质谱测试,发现高温生长的p-GaN材料中碳杂质浓度更低,碳杂质在p-GaN中可能形成施主,从而补偿受主,增大p-GaN的电阻率.因此,在p-GaN中,碳杂质补偿相对于Mg杂质自补偿具有更重要的作用,抑制碳杂质对p型掺杂
针对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自检校模型易受到随机误差与粗差的影响,基于Gauss-Helmert坐标转换模型与扫描仪观测原理提出了一种三维激光扫描仪的自检校方法。该方法共包含6个外部转换参数与5个系统误差参数(附加参数),首先利用泰勒级数对函数模型进行线性化,并构造拉格朗日目标函数,基于Newton-Gauss法迭代求解所有未知参数的初值;之后利用标准化残差构造权因子函数,以对观测值进行重新定权,并通过
采用非平行双目视觉测量系统对水下目标进行测量时,水对光线的折射使传统外极线约束关系不再成立,导致系统的测量误差较大。为了进一步提高系统的测量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线结构光的水下双目视觉测量方法。该方法基于水下非平行双目视觉测量系统模型和光线追踪原理建立了水下外极线离散曲线模型,并提出了一种用于特征点匹配的水下外极线匹配方法,以实现水下目标的三维测量。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可以有效实现多结构光的光条立
卤族钙钛矿量子点暴露在空气中,其发光效率通常很难保持稳定.本文采用磁力搅拌的方法把溴化铅铯量子点掺入到柔性微透镜阵列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膜中,显著提高了溴化铅铯量子点的稳定性.实验研究发现制备的溴化铅铯量子点PDMS膜浸泡在水中和反复拉伸1000次其发光效率不下降.重要的是在PDMS表面引入微透镜阵列结构,发现微透镜阵列能够显著提高溴化铅铯量子点PDMS膜的发光效率和疏水性.这种柔性微透镜阵列量子点PDMS膜有望用于柔性LED中提高器件的发光效率和疏水性.
提出了一种动目标空间位置精度的测量方法,并建立了一套测量系统.该系统采用非接触式测量方法,实现了动目标空间位置精度的测量.利用被测目标与测量系统的空间关系,确定测量系统的状态参数,根据该参数得到动目标在运动状态下的理论位置.将理论位置与被测目标实测位置进行比对,得到动目标的动态精度.分析了空间位置精度测量系统的各个误差源,得到该系统的总误差小于1.00“,满足测量系统的设计要求.利用该系统对某动态靶标进行动态精度测量,实验结果表明:该动态靶标以低速、中速及高速在不同空间位置运动时,最低动态精度为4.13”
选区激光熔化(SLM)在航空航天领域精密复杂结构件的制造中极具发展潜力,它突破了传统制造技术成本高、周期长、精度低等问题,可更加灵活地实现功能-结构-材料一体化.本文针对航空航天轻量化结构件广泛采用的铝合金及其复合材料的SLM技术进行探讨,并进一步总结了提升SLM铝基材料样品力学性能的方法,包括前期参数优化、成形件后处理和添加增强相.综述了国内外关于SLM铝合金在航空航天领域的研究进展、具体应用及其成果展示,并探讨了其未来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