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画建队,以美育人

来源 :教育界·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cessw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基层的小学辅导员如何发挥中队集体活力,改革创新少先队教育和活动的方式,成为每一个少先队工作者的时代课题。笔者借助全国少工委积极开展“动感中队”创建活动的通知之东风,充分利用本校水墨画的特色优势,积极进行了“以画建队”的动感主题中队创建活动,产生以美育人的效果。本文就有关策略,撰文与大家交流。
  【关键词】以美育人;以画建队;动感中队;策略
  在落实全国《少先队改革方案》背景下,作为基层的小学辅导员如何发挥中队集体活力,改革创新少先队教育和活动的方式,成为每一个少先队工作者的时代课题。本人结合学校水墨画的特色优势,以画之美育人之美,以水墨之特建动感中队,创新少先队中队组织建设,将学校水墨画特色项目融通为少先队活动,增强了少先队集体的吸引力、凝聚力,引领广大少先队员快乐生活,健康成长,激发广大少先队员自信自强和创新创造的精神,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小主人意识,展现新时期少先队中队风采和当代少先队员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
  一、紧扣动感创新中队
  全国少工委在解读“动感中队”时指出,动感中队要具备“时尚、活力、自主、常态”等鲜明特征。这就要求辅导员要紧扣时代脉搏,把握动感中队内涵,从理念上、组织上、文化上等方面来创建具有特色阵地意义的动感中队。
  1.用理念引领建设
  为了把握动感中队创建要求,本人在对全国少工委关于创建动感中队的通知研读的基础上,通过网络对兄弟学校创建的动感中队进行了学习,加强对《通知》精神的深度理解。在这同时,还聘请了本土少先队工作专家、佛山市少先队工作学会曾宪松副会长为自己创建动感中队的顾问,从而在理念高度把握动感中队“时尚、活力、自主、常态”的要求。于是,我们基于本校水墨国画的特色优势,创建了“水墨画中队”,以水墨画为时尚,以绘画活动为活力,推进中队自主、常态的建设,将动感中队建设与学校办学特色融通,为队员健康成长创设了“美育”的环境。
  2.用组织保证活力
  少先队组织建设是动感中队创建的基础。在创建过程中,我们遵循少先队组织建设规律,采取了常规建队与友伴组合相结合的方式,推进了少先队动感小队及红领巾友伴社团的建设。
  动感小队,赋予原来小队新的意义。如,水乡书画小队、水墨国画小队、水乡风采小队、浓淡相宜小队等。各小队对应学校水墨画培训内容,革新自己的小队名,赋予小队新的目标与活动重点。
  友伴社团,根据队员的友伴系和兴趣爱好来组建活动或者假日红领巾小社团。如,蕉林社团——家附近有蕉林的几个队员,相约学余和假日去画香蕉树;小桥社团——喜欢画村边溪流上横架的石桥、木桥等队员组成团队;校园之春社团——喜欢拍摄校园风景的队员抱团活动等。
  这样既有“官方”的建队又有友伴的组合,给小队活动注入了活力,从而彰显动感中队“自主、常态”的意义,体现自主、平等、友爱、向上的建设目标。
  3.用文化彰显特色
  在动感中队组织建设的同时,我们高度重视中队文化建设。如,水墨画中队,不仅设计有队徽、中队旗等中队标志文化,还通过征集口号方式,组织了中队文化建设活动。最后选定口号是:爱我家乡,与美同行。这样的建设活动,我们同样要求和在小队和红领巾小社团中开展。如,水乡风采小队设计有自己的小队标志旗,将“七彩童年,飞扬风采”作为小队口号;校园之春社团的“像阳光般的灿烂,充满活力和朝气”的口号等。
  我们在用理念、强组织、重文化等策略推进动感中队建设,取得了成效,受队员们欢迎和喜爱,从而人人踊跃参与,个个成主人,既体现了动感中队“时尚、活力”的意义,又落实了“平等、友爱”的目标,使队员在队文化强烈的仪式感中受到组织教育而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情怀。
  二、依托特色育美育人
  1.美的作品
  水墨画中队在行动。经过各小队活动式的写画训练,队员们的作画水平和创作热情高涨。
  在以特建队的过程中,队员们无不用美的眼光去看世界,用爱的情怀去看人文,从善的角度去言行。与之相应而生的,是队员们在各种活动中采撷的花絮作品,是他们用小眼捕捉大爱美好的瞬间,是他们发现美、寻找美、追求美的言行举止与采风视角。于是,活动提供素材,素材凝聚为主题,主题绽放美好,美好开出炫丽花朵,成为队员们笔下的动人图画。
  如临近年末,中队倡议大家以小队或是个人的名义,开展创作“水乡年画”的活动。活动得到队员们的响应,他们纷纷拿起画笔,在校园树边草地,在村头桥尾,在蕉林田边,将自己对家乡和对生活的爱融入画中,一幅幅作品洋溢着阳光向上的精神,成为家长们年节中炫耀的“礼物”、大人们争相索要的礼品,大有“洛阳纸贵”之景象。
  年后返校,中队举行了以“水乡年画”为主题的展示活动,引发大家的围观和高度好评。我们的活动得到了学校的称赞,“年画活动”获得了学校最有创意奖。
  2.美的言行
  队员们在用水墨画来表达自己对美的欲望和追求的过程中,不仅陶冶了情操,还丰富了美的语文。比如说,在“水乡年画”创作活动中,队员们在自己亲手绘的年画中,附上新年的祝福语,表达了自己对新一年的期盼和对美好生活的祝福。让活动成为美的语文活动的小河,四处流动着美好的词汇。
  美的语言,催生美的行动:路上遇有垃圾,会有人及时拾起丢垃圾桶;同学之间如有讲脏话的,会有人及时指出。文明礼貌在中队成为时尚,如果你走进我们的中队,一定会有人向你敬礼并问你好。虽然看似那不经意的一举手,包含的却是少先队员队礼的崇高。
  美的言行,通过水乡水墨画凝固在言行上。队员对美的感悟,通过美丽的图画展示,这样的新风,成为中队特色。
  3.美的文化
  由美的作品陶冶美的情懷,指导着队员良好文明习惯的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了中队美的文化:制定主题词要词美,活动过程要美,表彰词语要美,直至作业要美观、行为要美好等。   如三月学雷锋主题,我们中队打破常规说法,命名为“让红领巾绽放助人为乐的光彩”等。于是,队员们用自己的价值观去观察生活,去捕捉助人为乐的人和事,去表达自己对美的认知、对善的追寻,去用自己幼稚的笔将人间的大爱与大美描绘出来:几个队员扶老人过马路的画面,彰显了新队新的世界观——不能因“怕”而不去做;队员低头捡校园垃圾的素描,表达了爱护环境从小事做起的观念;队员给低年级队员讲解难题的照片,表达了队员助人为乐从身边事做起的价值观。
  一幅画,就是一种观念的聚焦、一种理念的体现、一种文化的沉淀!水乡画的美丽,从形式到内容到品质到精神,已经成为隊员的一种美的追求,一个美的人生梦想。
  三、基于国画组织活动
  以活动为载体,是本中队的建设策略。在以美育人的过程中,基于国画组织活动,丰富了我们以美育人的载体。
  1.以画“绘”友——水乡国画,留下少年底色
  以画“绘”友,《墨彩写南粤·深情系二地》。我们中队响应大队号召,积极准备,参与本校(城西小学)与澳门濠江中学的书画联展活动。在此次展出150多件两校师生书画作品中,我们“水墨画中队”作品充当了“主力”,有不少队员的作品入选。这样的书画联展活动,不仅是两地师生书画作品的一次交流和展示,更搭建了两地的友谊之桥,发扬和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和精神。
  在这同时,中队还经常用队员的画为友谊大使,和兄弟中队开展联谊活动。如,与书法特色中队联合举办水乡书画展,与学校少先队活动基地联谊开展“为灾区队员义卖”活动,用自己的作品给敬老院爷爷奶奶们献礼等活动。不一样的方式,传达队员爱国家、爱家乡、敬老人的情怀。
  通过这样的一些活动,使学生更加了解国画的意义,学生画的是画,传的是情,联的是谊,留下的是少年底色。
  2.用廊达情——国画长廊,印记成长足迹
  在班级外墙,我们装裱成中队水墨画长廊。长廊中按学校要求设置主题,用自己的画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不同的画面,点缀着美丽的长廊,彰显了队员向往美、追求美的成长足迹,深受队员和家长的喜欢。一次次不同风格的专题画面,一张张校园美丽风光的照片,注满了队员对家乡的热爱和向上向善的意愿。
  在这样的活动中,最为活跃的是社团主题画展。蕉林社团的作品,将走廊打扮成南方特有的绿色长廊。你走进班级,竟然会产生走进生机勃勃的蕉田的感觉,一股沁人心肺的凉意扑面而来。水桥社团的作品,则会让你有走进小桥流水、乡道委婉的乡村的感觉,风光是那样的迷人,引人向往。校园之春社团,则将学校美景全收眼底,榕树风华、木棉伟昂,小草葱茏、小花芳菲,一台一阁、一楼一舍,平凡的景象在队员眼中,无不是美好与美丽。他们用自己寻美的角度,他们用热爱的理解,用朴素的画笔描出校园引人入胜的景观,用普通的相机照出队员活动炫丽的风采。
  不少经过的人,尤其是家长,会驻足观摩,指点欣赏,其中的欣慰和对学校的赞赏之情写在家长笑容之中,见证着队员的成长。
  3.水乡采风——小队行动,飞扬少年豪情
  春意正浓,树木嫩叶竞长;秋高天远,丰收景象喜人。红领巾暑期,正是少年风华正茂时。中队在辅导员的组织下,由小队自定内容,经常组织队员到大福基、四基长塘等地进行写生活动。
  家乡的景观,碧水缓缓、小桥静卧,古香古色,静美而充满活力,既为爱美的水乡的队员们提供了一个了解艺术、理解艺术、掌握艺术及展示自我的平台,又在寻找美、表现水乡国画美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艺术创作热情,提高创作能力,种下热爱家乡、情归家乡的种子,飞扬起少年爱家乡、爱祖国的豪情。
其他文献
【摘要】近年来,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提出,汉语国际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孔子学院作为大力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担当着构建中华文化软实力的重任。例如促进汉语传播、推动中国传统文化传播以及柔性塑造中国国家形象。除此之外,通过孔子学院来研究汉语国际教育、传播中国文化的策略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为了展现中华文化的风采,传播过程中有许多方面值得改进,需要研究者们进行深入的思考。由此树立中国文化
期刊
【摘要】“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法。我们把“任务驱动型”的教学过程,设计为以下几个步骤。1.课前:预习考点,自主学习。 2.课中:任务引领,合作探究。 3.课后:背写练结合,巩固成果。 4.课外:“时间”游戏,激发兴趣。实践表明,“任务驱动型”历史小高考复习课模式,是实现高效课堂的有益探索。  【关键词】任务驱动;小高考
期刊
【摘要】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如何与家长有效沟通,争取家长配合,是一件重要且需要讲究艺术的事。作者从国标舞的快三慢四节拍中,领悟不同的家长需用不同的节奏去领舞,用故事方式讲述自己与家长的沟通艺术,企予有益读者。  【关键词】家校;沟通;艺术  一、慢四旋律——静等花开  那年我教六年级。开学后第一次去家访,小朗带着我到了他家。也许是家境殷实,也许是当时的我太嫩了,他妈妈没有把我当一回事。和我说话一直
期刊
【摘要】“科学认读”是以脑科学为理论指导实践,以学生为主体,从他们的生活经验和生活环境出发,诱导儿童主动识字。教师在了解学生识字基础的起点及差异的基础上,运用多种更适合的学习生字的方式来发展学生的识字能力。  【关键词】科学认读;主体;开放;潜能识字;识字教学  汉字的运用从古至今,丰富多彩,千变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识字是语文基础能力之一。识字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使学生能够根据汉
期刊
【摘要】本文针对小学阶段学生开展立体造型活动“无从入手”和“机械模仿”的困境,提出以连续、创新、时尚的新折纸活动为切入点,有效开启儿童立体造型的创新意识。文章从“举一反三”“方法融合”“材料选择”“传承技艺”“时尚运用”等五个方面,详细阐述了新折纸活动的指导方法和运用思路。  【关键词】折纸活动;立体造型;创新意识  小学阶段,儿童的立体造型创新意识快速发展,他们渴望将平面的“形”转变为立体的“物
期刊
【摘要】护理临床教学作为护理人才培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有效实施和开展不但是提升学生综合熟练程度的重要途径,同样也是学科理论发展的主要方式。立足于护理临床教学的基本目标,文章首先介绍了护理临床教学的准备工作,其次对护理临床教学的方法和评价模式进行了探讨,也希望可以为护理临床教学水平的提升提供思路与借鉴。  【关键词】护理临床教学;环节;特征  一、引言  护理临床教学在我国的护理学科教学中具有重要
期刊
【摘要】指导学生阅读《城南旧事》,感受作家林海音的浓浓乡愁;理清阅读思路,激发阅读兴趣,把学生引入书本之中与人物同忧同乐同痛悲;教会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学会思考,体会京味文化魅力,感受不同人物离别故事,进行适当的作业练习;拓展阅读视野,向学生推荐高尔基的《童年》,进行比较性阅读。  【关键词】城南旧事;林海音;阅读导航;读后思考;阅读拓展  一、走近作者  林海音(1918—2001),台湾著名女作家
期刊
【摘要】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有项目碎片化到主题整体化之分。主题整体化是说在活动主题明确的基础上,追求活动的语文内涵与活动的外在形式的有机统一,追求活动开展、语文要素的水乳交融。以语文为本体的主题整体化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强调将知识习得、语文能力培养、价值观确立融于不可分割的系列过程中。以社会化项目为载体的主题整体化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外在表现上是某个社会化主题活动,内里强调通过适宜的语文元素串联,进而巧
期刊
【摘要】特级教师丁宏喜总结出《四文融合:古诗教学的新模式》。笔者尝试以文字、文章、文化、文学为教学内容,建构《冬夜读书示子聿》的课堂教学,努力实现古诗教学的“文字落实、文章上口、文化体认、文学有味”的教学追求。  【关键词】 文字落实;文章上口;文化体认;文学有味  一、复习导入  出示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让同学们诵读,说一说这句古诗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接着出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
期刊
【摘要】数学思想与活动经验不是两个孤立的系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为数学思想的落地生根提供了沃土,数学思想同时也丰盈着学生的基本活动经验体系。文章旨在结合具体案例,从系统角度关注学生经验动态积累的不同阶段,重新审视每个课时教学的核心价值,进行相关教学实践尝试,促进学生体悟数学思想,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基本活动经验;数学思想;课时教学核心价值  《多邊形的面积》是苏教版五上的一个教学单元,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