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火对决”的思考

来源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danw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我们要问,这些年教育信息化领域最具争议的话题是什么?慕课(MOOCs)肯定会榜上有名。从大规模进入国内之日起,慕课就与争议相伴。虽然仅仅流行了两三年时间,但热烈追捧者有之,大肆批判者亦有之。有人说它缩小了教育差距,有人说它加大了数字鸿沟;有人说它提高了学习效率,有人说它加重了学习负担;有人说它是教育方式的变革,有人说它是对教育规律的违背。双方争论剑拔弩张、难以调和,以至于人们将其形象地称为“冰火对决”。
  今天我想说的,并非争论双方孰是孰非,这也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清楚的。我关注的是面对类似的争论,我们应该持有什么样的态度。对一个信息技术教育的实践者来说,这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检验机会,可以检验出我们在教育信息化十多年后是否具备了成熟的价值观。
  首先,作为一个信息技术教育的实践者,我们应该坚信信息技术的大潮不可逆转。尽管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发展中的问题只有通过发展来解决,而不能舍弃新生事物。还记得几年前被媒体多次报导的高校教师过分依赖PPT现象,有激动的学生愤怒地表示:“我们真想把学校里的多媒体教室砸了!”也有学校强行要求上课不许使用PPT,并美其名曰“素课”。PPT本身无错,错在部分教师对其过度依赖。我们需要做的是对教师合理应用PPT的指导与培训,简单粗暴地将新技术一笔抹杀,这是对问题有意的“视而不见”,而绝非是解决了问题。
  其次,作为一个信息技术教育的实践者,在这“冰火对决”般的巨大分歧面前,应该如何看待技术呢?我们平时所采用的技术,到底是“冰”还是“火”呢?其实,只有具体的技术,没有抽象的技术。每一个实践者都处在特定的环境中,有着相对稳定的学生群体和发展水平,适合你所处的群体、环境和发展水平的技术就是好的技术。这种好的技术往往不是什么教育革命的产物,而是因时因地的微创新。
  我们不妨以翻转课堂为例,翻转课堂最早出现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的一所山区学校,学校里的两位化学老师发现:学生每天有大量时间浪费在上下学的校车中,甚至影响到正常的课堂教学。于是,他们逐渐开始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从这个角度看,翻转课堂难道不是一次微创新的产物吗?
  但当一种原生态的技术被大众认可后,在迅速扩张、推广的过程中,它所处的环境和最初相比有了巨大的差别:既有发达城市的精英学校,又有贫困地区的乡村学校;既有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又有缺乏学习动力的学生;既有信息技术发达的地区,又有网络并不普及的山区……我们回看“冰火对决”中不少针锋相对的观点,很多都来自这些不同环境中的实践者。
  因此,如果你问我某种技术究竟是好的技术还是不好的技术,我只能说,这要看你所面对的学生、所处的环境和所教授的具体内容。就如同萨尔曼·可汗为他的亲戚朋友们讲解数学难题时所采用的微课程,或者博格曼和萨姆斯在美国科罗拉多州林地公园高中时所用的翻转课堂,一定是好的技术。
  如果承认了这一点,作为教育信息化的管理者,我们就要尽力避免一刀切式地强制在一个较大范围推行某种技术。而作为一名教师,如果能找到最适合你的学校、你的班级、你的学生用的技术,那就是你所需的最好的技术。
其他文献
结合厦漳跨海大桥主墩防撞钢套箱的制造实践,针对防撞钢套箱的结构特点、工艺难点,介绍了其制作工艺技术及控制要点,供业内人士参考和借鉴。
本文在分析传统病理学实验考核方法弊端的基础上,探索了无纸化考试方法的建立及其与病理学实验考核的融合,以期能够为学生建立一个科学可行、操作简捷、利于学习、公正公平的
我部承建的湖南吉茶高速公路C8标共阳垄高架桥该桥地处深沟峡谷,左右线1#~7#高墩所处区域地势陡峭,沟底施工平台到墩顶高差超过六十米,沿途施工便道险峻,当初为了孔桩施工曾不得不用骡马驮运施工材料,加上左右幅分离及泵送砼管道电源难以铺设到位等因素,导致高墩墩柱施工受影响,如采用塔吊,不仅所需数量多且施工材料、塔吊设备、吊车难以进入现场靠近墩位,施工成本巨大,如欲使各项采用塔吊的施工条件具备,势必对工
本文从我省创建园林城市现状出发,根据新的《国家园林城市标准》,着重就创建园林城市指标体系、规划范围、建设重点、管理内容和营造特色等几个方面工作提出思路,同时提出创
近年来,河南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本科项目和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办学模式日益成熟。因办学实力和专业设置等因素影响,高校生源冷热不均,学生学习费用有一定差异。同时,个别项目
本文从数学教材中的“镶嵌”话题引入,利用几何画板的“平移”“反射”等变换进行镶嵌图案设计,有极强的可操作性.这种设计方法得到的镶嵌图案整体可以进行动态变化,且操作简
摘要: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当有选择、有针对性地精妙讲解知识点,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练习、巩固,才能打造高效课堂。以下笔者将以苏科版2014版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为例,分别从教学过程的新课导入、知识探究、教学评价、拓展延伸四个方面来阐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是如何将其付诸实践的。  关键词:信息技术;精讲;新课导入;知识探究;教学评价;拓展延伸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
随着目前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化的进程也在逐渐加快,城市中越来越多高层建筑,而建筑中火灾风险的发生率也在不断上升,所以高层建筑安全疏散管理也越来越重要。本文从高层建筑
“4·20”四川雅安地震,媒体和社会人员、救援队伍蜂拥而至,堵塞生命通道。不断出现的种种案例,让入对媒体采访、对新闻报道产生质疑,也引发了在灾难性事件面前,媒体伦理问题
通过剖析关系句语序句法分析的不足,认为关系句的句法位置相当灵活,相关的句法限制不够有力;Lin提出的语义分析又因误用了Morzycki的词汇特征群理论而陷入了自相矛盾。因此,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