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全球大气环境:中国化工行业的新课题

来源 :世界经济与政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ck5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化工行业,不仅属于能耗大的“碳”密集部门,而且还需要大量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高碳物质作为生产原料,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排放,也与化工行业密切相关。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对化工行业有着明显的不利影响。中国的化工行业生产相对粗放,单位产品能耗大。面对这一新的全球环境保护的严峻挑战,中国需要利用发展中国家当前免于减排承诺的有利条件,提高技术含量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其他文献
共有观念是温特建构永久和平的国际社会结构的主要理论武器,本文首先从社会学的层次分析法入手,指出国际社会结构是一个多棱柱体,既有物质实力的侧面,也有观念文化的侧面。然后分析了温特观念结构观的三个模糊性,即共有观念内容的模糊性、观念结构进程动力的模糊性和观念结构物质基础的模糊性。本文最后指出共有观念发展进程的真正推动力是物质文明的发展进步。因此,结构是具有观念内容的物质结构。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斗争的“零和”状态是国际社会政治活动的终极目标。当前,国家间关系的典型特征是相互依存,这种“依存”、“共存”决定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国家的近期斗争目标(相对终极目标而言)是“共赢”。社会主义国家只有争取到“共赢”,并通过自己的发展才能最终达到“零和”目标。这不仅是一种理论推导,也是一种现实的选择。当然。近期目标的实现也需要人们付出千辛万苦的努力才是可能的。
华人移民是一个世界性的现象,也是一个世界性的研究课题。然而,已有的研究因缺乏理论支撑,大都只能就一些具体的国别或地区性的移民现象进行描述,对华人移民的原因、分布、规模和方式所做的解释显得较为零散、直接和浅近,难以把握华人移民的一般现象和普遍规律,更谈不上对华人移民的未来走向做出大胆而科学的预测。本文借用地缘政治学理论对华人移民的起因、分布、规模和方式进行全历史、全方位的探索,旨在能够以华人移民的未来趋势有一个较为科学的预测。
按照中国“入世”协议要求,中国银行业将如期履行承诺,开始新的体制转换进程。本文探讨“入世”过渡期内,中国银行的制度接轨和转型发展问题。在归纳分析中国银行业最新动向基础上,作者针对上述两个问题,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本文对当前我国国际政治学界尚缺乏深入系统研究的民族主义与国际格局的关系问题进行了研究,在对研究必要性和概念进行说明的基础上,在通过简要历史回溯方式分析国际格局演变中的民族主义因素的同时,重点从民族主义对帝国霸权的瓦解作用,对其他意识形态的否定和超越作用、对国家的建构和解构三个方面深层次地分析了民族主义作用于国际格局的主要方式,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
本文简要介绍了美国温室气体减排新方案的主要内容及国际社会对此做出的不同反应,并对该方案进行了初步评析,美国是世界上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国家。在防范全球气候变暖的国际合作中美国的地位至关重要。美国宣布退出《京都议定书》,曾一度对《京都议定书》的前途构成威胁。布什政府的温室气候减排新方案,虽然不能作为《京都议定书》的替代方案,也必将对国际气候谈判进程产生重要影响。
本文深入解析了当前美国的对华政策--接触政策的理论意义与逻辑关系,仔细辨识了接触政策的政策目标、手段及弥补措施之间的关系,并与“遏制”、“绥靖”、“和平演变”、“现实主义接触”等相在术语做了精细的比较,认为接触政策作为一项理论,逻辑上尚不周延,作为一种政策,目的是手段之间存有矛盾。美国对华政策的摇摆,是其战略指导思想矛盾的产物。从根本上讲,现政府所提出的“现实主义接触”,并没有摆脱接触政策所固有的矛盾。因而,在可预见的将来,美国对华政策特征依然是:理论的贫困,实践的两难。
本文利用一个中国可计算一般均衡(CNAGE)模型定量分析了征收碳税对中国经济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研究表明,征收碳税将使中国经济状况恶化,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将有所下降,从长远看,征收碳税的负面影响将会不断弱化,对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通过征收碳税实施温室气体减排,经济代价十分高昂。
本文讨论了在国际气候谈判上中国立场背后隐含的主要担心和考虑,中国声称,发达国家的具体行动是发展中国家采取任何行动的先决条件,中国对京都机制持怀疑态度,同时始终不同意讨论发展中国家的量化限排目标,然而,中国关于清洁发展机制(CDM)的态度已经由怀疑主义趋向一个注重利益最大化的更为实际的立场,在某种程度上,不仅从成本观念上,而且从“高级政治”和策略上的思考,可以解决中国立场的变化。然而,这种变化的内外动力出发,值得探究一下坚守当前立场将在多长时间内仍对中国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