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专”引玉之气象万千

来源 :中国科技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izi02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抛“专”引玉是合肥市科技馆打造的专家志愿者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品牌,初衷是为了吸引各行各业的专家队伍走进科技馆,以共商、共享、共建的形式,将科技馆活动、展品资源和专家队伍等科普资源结合,策划各类主题活动。丰富的活动形式、深度的活动内容,让科技馆受众体验到各行业最专业的科普,辅导员队伍也在与专家的联合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升。
  抛“专”引玉系列主题活动开展以来,受到科技馆小科迷们的热烈欢迎,拥有一批固定的受众群体,其中不乏外地赶来的小观众,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本文以科技馆与合肥市气象局专家志愿者团队携手开展的“3·23世界气象日”主题日活动“气象万千”为例,对活动的策划和实施过程加以解读和说明。
  活动前期筹备
  活动主题和日期的确定
  在活动策划之初,策划人员查阅当月特别纪念日,选择适合开展科普活动的主题和日期。3月23日恰逢世界气象日,而气象对我们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非常大。当前,随着地球环境变化,在全球关注度最高的问题当中,气象问题位居前列。实时热点加特别纪念日,主题和日期就此确定。
  专家团队的选择和沟通
  确定好活动主题和时间后,便是与专业团队的对接。在与合肥市气象局的专家联络并表达活动意向后,得到了对方的积极响应。双方的活动策划人员多次前往对方单位,深度了解对方的科普活动资源和活动场所,以期实现资源共享的最大化,给受众带来与众不同的科普。
  活动内容与形式
  活动内容契合2019世界气象日主题——太阳、地球和天气
  为诠释2019年世界气象日主题,在活动内容的深度策划上,从了解、观测、制作、探索等多角度出发,结合合肥市科技馆的展品、活动资源和气象系统的专业设备、专家资源,带观众探寻气象背后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揭开天气预报的神秘面纱。气象系统的科普大咖、一线天气预报员、科技馆的科普辅导员齐上阵,用精彩的内容引领广大观众了解生活中的气象知识,了解气象观测工作如何开展,呼吁观众爱护地球、保护自然资源。
  活动形式多样化
  气象大咖的科普讲座、天气预报员的科普微讲堂、气象科普临展、气象观测设备展示、气象主题的“展无止境”教育活动、科技动手做,以及跟着台长走进气象台,了解天气预报那些事儿……既把专家请进科技馆,也带科技馆小科迷走进专业机构,听一听,做一做,看一看,想一想,真正体会“气象万千”。
  活动实施过程
  整个主题日活动分为上午场“气象知多少”和下午场“气象探秘”2部分,主场地分别在合肥市科技馆和合肥市气象局。
  科技馆里的系列教育活动——气象知多少
  气象大咖科普主题讲座——探秘“流浪地球”的气候变化作为主题日活动的开场活动,来自安徽省气候中心的段春锋博士以电影《流浪地球》为切入点,以一个个图文并茂、触目惊心的实例,让台下的观众深刻认识到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重要性。在讲座最后的提问环节,小科迷们将段博士团团围住,求合影,求答疑,科学偶像和榜样的作用得以彰显,孩子们问题的专业性也让段博士惊讶于孩子们知识面之广。
  专家微讲堂——天气预报那些事来自氣象台的天气预报员以科普微讲堂的形式,多角度展现了天气预报员的工作内容,带着小观众一起走进这个神秘的职业,了解天气预报背后的故事。小观众们听得津津有味,了解了很多天气预报中的专业术语和符号,仿佛自己也化身为小小天气预报员,正要准备进行天气预报的播报呢!
  气象主题临展“太阳、地球和天气”及气象观测设备展示
  与2019年世界气象日主题同名的科普临展,带领观众走近太阳和地球,了解天气变化和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来自合肥市气象协会的专家在现场为观众展示早期和现在的气象观测设备,讲解工作原理,让观众亲身体验气象观测工作的严谨。
  “展无止境”之制造天气
  气象专家登完场,当然少不了科技馆辅导员的身影,“展无止境”即是合肥市科技馆基于展品策划实施的教育活动。活动在展品“制造天气”旁开展,用教育活动诠释展品蕴含的知识点,从色彩到蒸发、冷凝,通过一系列模拟制造风、雨、彩虹等天气现象的小实验,让观众知道这些自然天气现象形成的原因,知道大自然的神奇,使他们更加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展无止境”之龙卷风在展品“龙卷风”旁开展的教育活动,通过展品演示和水龙卷、火龙卷、水管龙卷风等系列实验演示,带领观众探索自然界中龙卷风的形成原因,了解“鱼雨”现象是龙卷风所造成的,共同探讨防御龙卷风的方法。有趣、惊奇的实验现象,让观众对龙卷风的形成和危害有了比较直观的认识,生活中唾手可得的实验材料也让小观众们跃跃欲试。
  科技动手做——DIY风向标 “DIY风向标”是科技馆辅导员专门为主题日活动策划的探索角活动。在辅导员的指导下,小观众用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材料制作简易风向标,在制作和学会使用的过程中,知道风向的概念,了解风向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小观众表现出了探究的热情,在风向标的制作过程中创新精神也得到了培养。
  气象台里的“气象探秘”
  充实丰富的科技馆活动告一段落后,下午的活动更是让小科迷们期待,通过预约报名,科技馆辅导员带着30名小观众走出科技馆,走进合肥市气象局。在这里,他们跟着专家参观气象科普馆,制作风力发电机,最为难得的是,气象台的台长亲自带领他们参观气象台,并为他们解读变幻莫测的风云图,介绍气象数据的采集和发布过程……小观众们还走进了天气预报员的录播间,过了把当天气预报员的瘾。
  活动特点
  合纵连横,优势互补
  科技馆作为活动的发起方,既要最大限度地了解专家队伍的科普资源,也要不断将科技馆受众的科普需求传递给专家队伍,最终将专家队伍的业务优势和专业资源与科技馆的展品和活动等科普资源整合,优势互补,为受众群体提供最全面的气象科普。
  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用多种活动形式诠释丰富的活动内容,让科技馆的受众既能在科技馆内看见行业专家,也能走出科技馆走进行业一线,了解更深度的专项科普。
  活动总结
  近年来,科普场馆科普教育主阵地的功能日益提升,受众面不断拓展,受众的科普需求不断增加,而科普场馆内有限的科普辅导员、有限的科普展品和有限的知识覆盖已逐渐不能满足受众需求,科技馆里走进各行各业的专家志愿者也成为场馆的迫切需要。通过科普场馆与专家队伍联合策划开展主题活动的方式,可以让社会科普资源得到共享,为青少年提供更专业、更深入的多方位科普服务,进一步深化科技馆作为科普教育主阵地和平台的功能作用。
其他文献
2020年12月10日,中小学科学影像活动普及与发展交流研讨会在北京举办。来自科学教育、媒体和艺术领域的专家与一线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围绕科学影像创作活动与科技艺术素质培养、师资薄弱地区中小学如何开展科技艺术活动等议题进行了深入广泛讨论。  培养兴趣 提升价值吸引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数字媒体研究所所长肖永亮,在现场分享了国外同行业经验,指出了目前活动中很多作品
“十佳科技教育创新学校奖”是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一个重要奖项,旨在全国范围内选拔和奖励在科学教育中勇于创新并有突出成绩的中小学校。奖项自2010年第25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开始设立以来,全国每年有10所中小学校获奖,并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终评活动期间颁奖。这些获奖学校的创新实践经验,为促进各地中小学校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的普及和开展发挥了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本期介绍的是2019年荣获此奖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课程是依托辽宁省科学技术馆馆校结合综合实践活动平台,以工业摇篮展厅特色展品“钢铁小屋”为主题,借助其中的“近距离观测金属”“高炉技术”“转炉技术”“连续铸造”“铁的科学”“产品展示”几件展品,以基于实践的探究式学习为教育理念,以探究式学习、情景教学为主要教学方法,辅以角色扮演、趣味实验、展品体验等活动形式开展的课程。与学校教育不同,本课程借助展品的直观性,侧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
大多数人比一张纸要大得多。但是在本次实验活动中,你可以从一张纸上的洞里挤过去。多加练习的话,你甚至可以穿过一张小小的名片上的洞!  实验条件及材料  ● 纸  ● 剪刀  活动步骤  (1)把一张纸从中间对折,把折好的纸放在桌子上,将有折痕的一边靠近你。  (2)剪开有折痕的这一边,位置距离边缘约1厘米,然后一直剪到距对边边缘前1厘米处停止,这样你就不会把整张纸都剪开了。  (3)把纸翻转过来,使
这是一个全媒体的时代。传统媒体与新颖的网络、手机等媒体同台竞艳,各逞其能,成就着及时且海量的信息流,每天都以超负荷的形式强塞入你我的耳目。不管你主动还是被动,亦不管你愿意还是讨厌,这个信息流都充塞天地,周流寰宇,无时无刻不伴随你我。  生活在这个时代的画家是非常幸运的。他可以借媒体获得有用的信息,加强学习,开阔眼界,可以利用媒体作为社交手段,加强与同行的交流,也可以选择媒体发表心仪的作品,传播自己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发射的“新视野号”探测器有一个重要的使命,那就是探测冥王星及其卫星,此后继续飞往深空,探测柯伊伯带的其他天体。2015年7月14日19:49(北京时间),经过9年半、50亿千米的飞行,“新视野号”终于抵达最接近冥王星的位置,为它拍摄了一张迄今为止最为清晰的照片。虽然已经不再是行星,但冥王星表面可爱的心形图案十分瞩目,照片一经发布就引发了公众在社交平台上的争相转发。人们
伴随着炎热的夏天,暑假来临了。在这个长长的假期里,为自己安排一个既可以探究科学知识又可以尽享游戏乐趣的“节目”内容,岂不美哉?本期专题邀请到科技学堂和江苏汉博的老师,为大家带来线上、线下不同類型的4个活动案例,可以自己动手做一台摇头风扇,在习习凉风下探究凉爽的冰块实验,再找一找哪种水果维生素C含量最高,然后编程制作一杯美味的夏日果汁。一起享受这份快乐的暑假特别节目吧!  micro:bit与Scr
[编者按]  也许我们早已习惯于将素描作为一种基础造型的练习手段甚至仅仅是美术专业考试的敲门砖,素描作为一种艺术样式在国内受社会重视的程度不高,专门重视素描创作的艺术家也为数不多。但是正如米开朗基罗所说,“素描是构成油画、雕刻、建筑以及其它种类绘画的源泉和本质,并且也是一切科学的根子。那种已经掌握了这种东西(素描)的人,可以相信自己占有一笔巨大的财富”。要想真正掌握素描,占有这笔财富,素描教学是必
马永强  1971年出生于山东烟台。200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自由艺术家,居北京。  1998年参加第四届全国水彩、粉画展(青岛美术馆),2000年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十四次新人新作展(中国美术馆),2006年参加全国高校版画教学年会作品展(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2007年参加第十八届全国版画作品展(上海美术馆),2011年参加“融合与创造Ⅱ”—中国油画名家
《青少年的孤独感与心理健康水平相关》  ●《美国儿童与青少年精神病学杂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