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专业学生计算思维能力培养对策初探

来源 :大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z63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计算思维作为高速信息化时代下的重要思维,已成为人类在现代信息社会中有效发挥职能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信息时代下公安专业学生作为现代信息化警务工作的新生力军,更应具备符合公安业务特色的计算思维能力,从而提升公安队伍战斗力,更好的应对信息化社会下的各种新型犯罪问题。
  [关键词]计算思维;信息化;公安专业;培养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11-0046-02
  一、引言
  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量更高效、更便捷的信息化应用或工具被广泛应用于人类学习、生活和工作等各个领域中,而正如Edsger Dijkstra教授曾说过“我们所使用的工具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从而也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思维能力”,各种广泛被使用的信息化计算工具也正改变着人类解决事务、处理问题的传统思维方式。
  随着计算思维的理念被引入国内,计算思维的培养问题在国内也得到了不少学术机构和专业院校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并开展了一系列探索和研究工作。2010年7月,在西安会议上发表了《九校联盟(C9)计算基础教学发展战略联合声明》,确定了以计算思维为核心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开始进行教学改革。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中国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在多个会议上分别向教育部、基金委、科技部建议立项开展“计算思维:确保学生创新能力”和“基于计算思维的复杂计算系统的认知构建”的研究。
  目前,虽然国内有上海交通大学、深圳大学等理工院校的部分专业已经开设了与计算思维相关的教学实践,但纵观计算思维能力培养在国内院校的整体发展,不难发现,依然存在教学知识体系过于单一、与多学科融合不够等问题,尤其如公安这类特殊的专业,其对学生在计算思维方面的培养还相对滞后,尚无成熟的具有公安业务特色的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模式。因此,如何培养公安专业院校学生计算思维能力,使其具有较强的公安信息化意识和作战能力是公安专业院校教育者亟待思考的问题。
  二、培养公安专业学生计算思维的意义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极大的提升了社会信息化程度,为普通大众带来各种便捷信息化服务的同时,信息化的社会环境也成为滋生多种犯罪的“温床”,信息化的犯罪手段层出不穷,所造成的社会危害也变得愈发严重,而传统的公安作战工作方式已无法完全胜任对这些问题的处理。这就要求新时期下人民警察应与时俱进,顺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趋势,更新自身工作思维模式,提升信息化意识,这样才能更好的应对信息时代下出现的各种形式新颖的犯罪手段。同时,随着公安信息化建设的深入推进,公安工作科技化、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也对当代人民警察的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计算思维作为信息化时代下的重要思维,已成为现代信息社会中人们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作为信息时代下公安专业的学生,应在掌握好公安专业业务知识的基础上具备理解、解决公安业务性问题的计算思维能力,成为一名复合型、应用性预备警官,才能满足新时期社会发展下公安业务人才的新需求。
  三、公安专业学生计算思维能力培养问题分析
  目前,公安专业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面临着诸多问题,结合当前重庆警察学院情况,对影响公安专业学生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主要问题分析如下。
  学生基础教育背景不同。考虑到公安行业的特殊性,公安各专业在每年的招生中一般都会兼收文理科生,就重庆警察学院而言,除刑事科学技术专业外,其他所有公安专业都兼收文理科生。由于文理科生在中学阶段的教育环境不同,造成了文理科生在问题认知方式、逻辑思维能力等方面上存在着一定差异。如果不考虑受教学生的这些背景差异,纯粹以理科生的视角来培养公安专业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很容易使部分学生很难理解和接受,从而失去学习热情,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课程知识体系不健全。大学计算机和公安信息系统应用这两门课是目前全院公安专业学生所能学习到的信息化类通识课程,其课程定位以及所涉及的知识面过于单一,使得学生缺乏对计算思维相关基础知识的学习,无法建立利于培养学生计算机思维的知识框架,极大的制约了学生对计算思维能力的认知。
  教学模式与公安专业融合不够。目前,已开设的大学计算机课程基本上是以计算机基础软件的使用作为教学主线,只注重教授给学生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方法,而公安信息系统应用课程也仅仅只是关注学生对公安专业信息化系统具体功能的操作和熟悉上,这类课程的教学模式都没有与公安各警种业务深度融合,更没有从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角度,注重对学生抽象问题以及利用信息化技术求解问题的思维意识的引导。因此,绝大部分公安专业的学生都将这类信息化课程认为仅仅只是计算机操作性课程,与自身公安专业的关联性不大,造成学生对这类通识课程的重视度不高,更无法将所学知识扩展到后续其他专业学科中去。
  四、培养公安专业学生计算思维的对策
  第一,明确公安专业学生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重点。与其他普通高校相比,公安高校肩负着培养新时期下能够在公安等部门从事现代警务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除了要求公安专业学生要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强健的身体素质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得具备能够分析和解决信息时代下公安相关业务问题的创新性思维能力。因此,以计算思维为中心的警务化信息素养和警务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是针对公安专业学生计算思维教学的重点。
  第二,建立符合公安专业学生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课程知识体系。计算思维是建立在计算机科学知识基础上的思维活动,因此,应针对公安专业学生的教育背景及专业要求,建立以计算机基础知识储备、计算思维理念学习及公安业务应用拓展为主线的课程知识体系。首先,公安专业学生需掌握信息化时代下大学生应具备的计算机软硬件基础、信息处理、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数据库、计算机算法等计算机学科领域基础性知识,为学生建立良好的基础知识储备,也让学生对该领域有一个系统化的认识。其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计算思维相关理念,熟悉计算思维中有关问题抽象以及计算自动化等相关知识。最后,结合侦查、治安、刑技等相关公安专业信息化业务知识,实现专业应用层面的拓展,从而达到计算思维理论知识点、计算机基础类知识点以及公安信息化业务应用类知识点的有机结合。   第三,注重公安业务与计算思维融合的教学模式。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切忌只基于单一知识体系的教学,应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以公安信息化业务案例为实例,将计算思维这种求解问题的思维模式融入教学环节的讲解中。教师可通过合理的知识体系串联,揭示这些问题为什么能够用计算的手段去解决,这个计算有多复杂以及是怎么实现在计算机上运行求解的,让学生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专业应用的认识,提高学习积极性。同时,在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中,教师可通过构建启发式的提问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让学生在问题分析过程中理解计算思维的本质,并帮助学生纠正其思维的误区,提升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进而让其在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养成这一新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第四,构建综合性的计算思维能力考核模式。针对警务工作的特殊性,教师需要设计以问题为中心且贴近公安专业警务工作的综合性实战业务,并要求学生利用计算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综合性的业务考核,可以更为准确的评判学生将计算思维应用于处理警务工作的变通能力。同时,针对侦查、治安、刑技等不同类型的公安专业学生,考核的形式还应注意与各警种业务工作特点的融合。
  第五,搭建“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组建包含具备丰富公安专业实战业务能力人员在内的教学团队,并且与公安业务单位共同设计和承担教学方案,结合公安业务动向将一些典型案例及时补充到课堂教学中,从而使教学的内容更具时效性,也能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业务问题的能力。
  五、结语
  构建具有公安专业特色的计算思维能力培养模式是培养信息时代下公安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基础,更是创新型公安队伍的需求。而真正要将计算思维能力培养融入公安专业学生的教学中,还需要公安院校的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经验,仍有许多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的探讨与实践。
  [ 参 考 文 献 ]
  [1] Wing J M.Computational Thinking[J].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2006(3):33-35.
  [2] 陈国良.计算思维[J].中国计算机学会通讯,2012(1):31-34.
  [3] 冯博琴.对于计算思维能力培养“落地”问题的探讨[J].中国大学教学,2012(9).
  [4] 陈国良,董荣胜.计算思维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J].中国大学教学,2011(1).
  [责任编辑:钟 岚]
其他文献
[摘 要]学业成绩是高校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的主要指标,科学的学业成绩评定对反映教学的真实情况、提高教学质量至关重要。针对现行等级制评价方法的局限,通过介绍灰色系统理论,提出运用灰色聚类法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评价的方法。应用示例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关键词]学业成绩 灰色聚类法 评价 等级制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10-0101
摘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任务艰巨且意义深远。而在众多任务中,首当其冲的便是培育社会主义新农民,因为只有农民才是新农村建设的真正主体、直接受益者和当然评价者。本文认为加强农民的“三观”即生产发展观、生活富裕观和生存价值观教育是培育社会主义新农民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观;生活富裕观;生存价值观    党的六届五十中全会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
[摘 要]CDIO工程教育模式作为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新成果,自2005年引入中国以来,在国内多所高校实施并取得较好成绩,促进了我国工科专业的教学改革。针对机电专业特点及社会需求,选择包含电气自动控制技术、传感器原理及应用、机电一体化等多门课程内容的自动物料分拣系统进行项目式教学实践,为机电专业开展项目式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CDIO工程教育模式;机械电子工程;物料分拣;项目教学  [中
目的为哮喘患者提供系统化服务,提高哮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对35名自愿参加为期4年随访管理的门诊哮喘患者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护理干预,并在随诊中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
目的观察产妇在活跃期至第二产程持续电子胎心监护降低新生儿窒息率的效果。方法观察组5720例产妇在活跃期至第二产程应用持续电子胎心监护,对照组5720例产妇采用常规临产后行
[摘 要]分析了高校土木类课程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辅助的教学理念,建立课程团队学习模式,采用多元化教学,实行全方位过程化考核:实验前加强预习,实验中采用“学生陈述法”,全面地进行质量监控。实践证明,这能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自主性、积极性,有利于鼓励学生发展个性,为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实验教学;自主学习;过程监控;团队合作;课程
介绍了以采用模数转换芯片A/D574A、过零触发器、MCS51单片机为主的控制系统对电磁振动给料机振幅的数据检测及处理方’法.通过对其接口电路软件和硬件的分析,展示了该电路的实
[摘 要]专题课程是研究生课程体系中针对专业领域的前沿技术进行深入学习和探索研究的一门课程,主要侧重对学生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构建知识体系的专题内容,开展系统性和研究性的理论教学体系,对培养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是十分必要的。以现代通信技术专题为例,结合目前通信技术的前沿理论和技术,高校可以构建整个现代通信技术知识体系,并划分成相对独立的授课专题,来替代以往单一、分散的学科前沿
用有限元模拟软件Marc对镁合金盒形件的充液拉深成形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讨论了液压力对成形的影响,得出了成形的比较理想的液压加载方式、最大液压力等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