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芬太尼对剖宫产术左旋布比卡因或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半数有效量的影响

来源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dong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估椎管内注射舒芬太尼3.0 μg是否会影响左旋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麻醉在剖宫产时的局部麻醉药半数有效量(median effective dose,ED50),并判断其是否能增强蛛网膜下腔阻滞的效果. 方法 择期行剖宫产手术的孕妇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25例):左旋布比卡因组(L组)、左旋布比卡因+舒芬太尼组(L+S组)、罗哌卡因组(R组)、罗哌卡因+舒芬太尼组(R+S组).左旋布比卡因、罗哌卡因的初始剂量为10 mg,L+S组和R+S组配伍舒芬太尼3.0 μ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3ml.在手术关键步骤对受试者进行疼痛评估.初始剂量对上一个受试者是否有效,决定了是否分别对同组的下一个患者将同一种药物减少或增量0.5 mg.记录感觉功能阻滞起效等时间以及术中低血压等副作用. 结果 L+S组ED50为3.998 mg[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2.527~4.548],显著小于L组9.341 mg(95%CI:7.260~10.124) (P<0.05);同样R+S组ED50为5.351 mg(95%CI:3.758~6.124),也明显小于R组10.602 mg(95%CI:9.144~14.045)(P<0.05).感觉阻滞达到T5的起效时间随舒芬太尼的加入显著缩短[(L组(21.5±2.8) min比L+S组(9.9±2.0) min;R组(22.7±2.8) min比R+S组(11.0±1.9) min] (P<0.05).同时,L+S组和R+S组低血压发生率均为20%,显著低于L组(48%)与R组(56%)(P<0.05). 结论 左旋布比卡因或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复合舒芬太尼,可降低局部麻醉药ED50值,增强蛛网膜下腔麻醉效果,降低低血压的发生率.
其他文献
在进行无肝素透析治疗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预防体外循环凝血的发生.临床上针对影响凝血的相关因素展开了许多的研究,其中生理盐水冲洗在体外抗凝效果已得到了充分肯定,传统的
目的 探讨小儿颅脑手术术毕前输注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的安全性. 方法 选取择期行颅脑手术的患儿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年龄3岁~14岁,采用随机数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0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围术期血糖控制良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介入治疗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可以控制血糖,降低术后并发症,有利
员工是一个企业的基本组成细胞,企业是每一个员工赖以生存的肌体,这是员工与企业最基本的定位,也是企业员工在考虑如何更好地融入一个企业、如何爱岗敬业等问题时的出发点。
目的 探讨臭氧液治疗阴道炎的临床有效性.为进一步改进阴道炎的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妇科普查和门诊就诊,收集确诊为阴道炎的患者,有效资料1263例.采用流行病学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每一位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及相关卫生行为信息.将病例随机分为2组,1组采用臭氧液治疗,另1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通过体征、症状的改善情况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来判定治疗效果.采用χ2检验和Longistic回归分析法进行统计分析
目的 探讨Roy适应模式在直肠癌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Roy适应模式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生理应激及术后焦虑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前夜的心率、血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SAS评分、胃肠道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Roy适应模式能够显著提
期刊
糖尿病是终末期肾病的首要原因,其分子发病机制涉及众多细胞、分子、多因素参与,并与多条信号转导通路活化、交叉作用.目前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内源性肾脏保护因子如血红素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