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分子发病机制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来源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EXS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糖尿病是终末期肾病的首要原因,其分子发病机制涉及众多细胞、分子、多因素参与,并与多条信号转导通路活化、交叉作用.目前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内源性肾脏保护因子如血红素加氧酶1(HO-1)、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和DPP-4酶抑制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肾素抑制剂、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内皮素及内皮素拮抗剂等方面.并相继研发出多种相关药物,这些药物通过直接或间接作用起到抗炎、抗纤维化、抑制尿蛋白生成、改善肾功能等功效,给糖尿病肾病的治疗带来一丝曙光.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低体重新生儿硬膜外麻醉中的护理配合方法.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拟行手术的低体重新生儿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常规护理配合措施,观察组采用有针对性的硬膜外麻醉护理配合措施.观察两组患儿麻醉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麻醉后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配合可以提高硬膜外麻醉穿刺成功率,降低低体重新生儿硬膜外麻醉的不
在进行无肝素透析治疗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预防体外循环凝血的发生.临床上针对影响凝血的相关因素展开了许多的研究,其中生理盐水冲洗在体外抗凝效果已得到了充分肯定,传统的
目的 探讨小儿颅脑手术术毕前输注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的安全性. 方法 选取择期行颅脑手术的患儿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年龄3岁~14岁,采用随机数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0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围术期血糖控制良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介入治疗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可以控制血糖,降低术后并发症,有利
员工是一个企业的基本组成细胞,企业是每一个员工赖以生存的肌体,这是员工与企业最基本的定位,也是企业员工在考虑如何更好地融入一个企业、如何爱岗敬业等问题时的出发点。
目的 探讨臭氧液治疗阴道炎的临床有效性.为进一步改进阴道炎的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妇科普查和门诊就诊,收集确诊为阴道炎的患者,有效资料1263例.采用流行病学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每一位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及相关卫生行为信息.将病例随机分为2组,1组采用臭氧液治疗,另1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通过体征、症状的改善情况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来判定治疗效果.采用χ2检验和Longistic回归分析法进行统计分析
目的 探讨Roy适应模式在直肠癌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Roy适应模式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生理应激及术后焦虑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前夜的心率、血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SAS评分、胃肠道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Roy适应模式能够显著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