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来源 :科技智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himu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共同唱响和谐文化的主题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革中央主席、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主任委员周铁农同志在“海峡两岸共建中华和平龙暨中华和平龙创意设计第二轮征集活动”仪式上的讲话
  
  海峡两岸的同胞们、各位朋友,各位来宾:
  今天,我怀着十分喜悦的心情,在北京奥运会举办期间,出席“海峡两岸共建中华和平龙暨中华和平龙创意设计第二轮征集活动”仪式。因为两岸同胞在奥运期间共同发起和推进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建设中华和平龙的活动,既说明了海峡两岸的文化是相通相融的,两岸同胞的感情是相通相融的;也说明了两岸同胞共同支持北京举办奥运会的态度是完全一致的;说明了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是相通相融的。我们在这里共同唱响了和谐文化的主题歌。我代表民革中央和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向发起和推进这一活动的两岸同胞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慰问,向“海峡两岸共建中华和平龙暨中华和平龙创意设计第二轮征集活动”仪式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
  我与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举办的弘扬中华龙文化的活动一直有着紧密的联系。2004年,我就为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举办的中国龙狮大赛撰写过专题文章。在那篇文章中我专门指出,中国的舞龙,表现出了中华龙文化的“和谐共生、团结合力”精神。在舞龙中,个人需把整个智慧和力量融入集体操作中,集体需把整个运动内容灌注到每一个个人身上,集体和个人的力量在这里得到了奇妙而又完美的融合。现在,我想把这一观点进一步扩大和引申开来说,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是我们民族这条巨龙的舞龙手。巨龙的腾飞,要靠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要靠我们团结和凝聚焕发出来的力量。国家和民族始终强调“以人为本”;而我们每一个个人,则要自觉把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融入到国家和民族的整体建设中去,促使我们国家和民族这条巨龙早日腾飞,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认为,海峡两岸同胞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共建中华和平龙,也就是要把中华龙文化这种基本理念在海峡两岸传播和普及开来,在海内外华人中传播和普及开来。中华龙文化的这种基本理念也是与奥林匹克“和平、友谊、进步”的精神完全符合和相通的。两岸同胞共同推进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建设中华和平龙的行动,同时标志着中华民族将以“和谐共生、团结合力”的精神和心态拥抱整个世界。我认为,这次行动,将对推动海峡两岸关系的健康发展,推进和谐世界的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和意义。
  必须说到的是,我与台湾发起“两岸共建中华和平龙”活动的机构和人士有过重要的交往。2001年3月2日即龙抬头日,台湾中华文化艺术基金会参加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主办的《中华故土地图》推广活动,把从台湾阿里山顶采取的原质土壤,送到北京长城脚下,参加两岸汇土仪式,在这一活动中,我见到了台湾中华文化艺术基金会的董事长蔡建郎先生;2005年我参加甘肃举办的中华始祖伏羲祭奠仪式暨两岸共建第二块《中华故土地图》活动,见到了今天来参加“两岸共建中华和平龙”活动的陈振盛先生。我对台湾的这些朋友和机构始终不渝地弘扬中华文化、推进两岸文化交流和沟通表示深切的敬意。我相信,海峡两岸人民的友谊和沟通将与日俱增、牢不可破,不断谱写出新的篇章!
  怀着这种诚挚的感情和愿望,我祝愿“海峡两岸共建中华和平龙暨中华和平龙创意设计第二轮征集活动”圆满成功!祝参与这一活动的两岸同胞身体健康、吉祥如意,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和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用世界的语言讲述中华龙的文化理念——中国记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北京奥组委国际新闻中心主任翟惠生同志在“海峡两岸共建中华和平龙暨中华和平龙海内外创意设计第二轮征集活动”仪式上的讲话
  
  海峡两岸的同胞们、出席会议的全体贵宾,朋友们、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北京奥运会举办的重要时刻,举行“海峡两岸共建中华和平龙暨中华和平龙创意设计第二轮征集活动”仪式。这一事实本身就说明了,海峡两岸的同胞都支持北京奥运会的举办,都致力于将中华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紧密结合起来。因此,今天的仪式,将成为北京奥运会举办期间的一个重要事件,构成全国人民支持北京奥运会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我谨向专程前来出席仪式的台湾同胞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全体与会贵宾表示诚挚的谢意!
  最近,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用艺术形式向世界人民展示了中华文化的丰富内容和重要内涵,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广泛赞誉,从而也为中华文化进一步走向世界,与世界各民族文化融合贯通提供了范例。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主旨,就是以世界的语言讲述中华的故事。我们今天开展海峡两岸共建中华和平龙活动,并共同向全球征集中华和平龙的创意和设计。其宗旨和目标,也是要使中华文化与世界各民族文化的深层贯通。因此,我们也要用世界的语言,来讲述中华龙文化的深层理念。我希望海峡两岸同胞共同为此做出努力,做出实质性贡献!
  海峡两岸共建中华和平龙,是要将中华和平龙建设成海内外华人和国际友人共同认同的团结和友谊的象征。为此,我想特别说到,奥林匹克运动和奥林匹克精神的创始人顾拜旦先生,在推进其目标的过程中,创造了五环的标志,用以表明世界各大洲人民的共同参与和团结友谊。现在,它已成为世界人民公认的文化标志和象征。中华龙,是各种动物图腾形象的合成,它标志着中国人民在历史进程中,把各自的智慧和力量融合为一个整体,因此,它的精神内涵与五环标志是相合相通的。今天,创建中华和平龙,就是要在龙的形象中进一步突出“和谐共生、团结合力”的特质,并注入时代精神和时代元素,使龙也成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认同的和平友谊象征。我希望海峡两岸同胞共同为这一庄严的目标而奋斗。
  在北京奥运会期间举办的“海峡两岸共建中华和平龙暨中华和平龙创意设计第二轮征集活动”也将成为一条重要的奥运新闻,我希望新闻界的朋友们对此做出全面的深度报道,推进中华龙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的深度融合!
  谢谢大家!
  
  弘揚中华龙文化“和谐共生、团结合力”的内涵和主题——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副主任委员楚庄同志在“海峡两岸共建中华和平龙暨中华和平龙创意设计第二轮征集活动”仪式上的讲话
  
  海峡两岸的同胞们、朋友们、同志们:
  今天我们是在一个不平常的日子里举行一个不平常的活动。说不平常的日子,是因为我们是在北京奥运会举办期间来举行活动;说不平常的活动,是因为海峡两岸为了中华和平龙建设共同发起一次活动。这说明,海峡两岸的同胞们不仅追求感情上的友好交流,而且追求中华民族在文化理念上的深层共识。因此,这就使北京奥运会举办期间,不仅有了看体育比赛等日常活动,而且有了一个两岸深层思想交流的活动。所以, 这是一个特殊的活动。我代表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向台湾中华文化艺术基金会共同发起“海峡两岸共建中华和平龙”活动,表示诚挚的感谢!对台湾南投县文化局局长陈振盛先生率团专程前来参加海峡两岸共建中华和平龙活动仪式,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出席本次仪式的所有与会嘉宾表示崇高的敬意!
  2006年10月,我們一批担任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领导职务的民主党派老同志,代表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向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奥组委的主要负责同志提出了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建设中华和平龙的创意和建议。很快得到了关心和支持。2007年9月,华夏文化纽带工程向全球征集中华和平龙的创意和设计。我们感到十分欣慰的是,这一征集活动得到了海峡对岸的积极呼应。以蔡建郎先生为董事长的台湾中华文化艺术基金会与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共同发起了“海峡两岸共建中华和平龙”活动。我们更感到欣慰的是,台湾中华文化艺术基金会和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一致认同中华龙文化的内涵是“和谐共生、团结合力”。将以此为内核和主题,共同开展第二轮中华和平龙的创意和设计征评活动。这是一种深层次理念和意识上的认同。中华民族同属龙的传人,认识到中华龙文化的真谛是“和谐共生、团结合力”,中华民族就应当在新世纪更紧密地团结凝聚在一起,为中华民族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共同贡献力量,使中华民族这条巨龙在当今世界真正腾飞起来!所以,我们将要建设的中华和平龙,将成为中华龙文化内涵的体现,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凝聚的象征。希望我们共同为此而尽力!
  
  用文化艺术巩固两岸同胞的友好感情——台湾中华文化艺术基金会代表在“海峡两岸共建中华和平龙暨中华和平龙海内外创意设计征评活动”仪式上的讲话
  
  尊敬的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各位领导同志、尊敬的各位嘉宾:
  我们十分荣幸地与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共同发起和主办“海峡两岸共建中华和平龙暨中华和平龙海内外创意设计征评活动”。由于本基金会董事长蔡建郎先生患病,特委托我们在会上做以下发言:
  台湾中华文化艺术基金会的宗旨是,以文化艺术作为桥梁和纽带,巩固两岸同胞的友好感情。我们认为,这一宗旨是中华传统文化“和为贵”理念的本来要求和所赋予的庄重使命。本着这一宗旨,我基金会在2000年底与华夏文化纽带工程共同发起和主办了《中华故土地图》推广活动。我们从阿里山取土,送到北京长城脚下汇土;本着这一宗旨,我基金会在2002年与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共同发起和主办中华文化经典诵读大赛。连战先生曾专门为上述两项活动作出两次题词。也是本着这一宗旨,我基金会于今年3月提出,与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共同发起和主办“海峡两岸共建中华和平”活动。因为我们深切认识到,中华文化的各个层面和各个领域,都渗透和体现着“和为贵”的精神。通过有内涵的文化活动,从文化理念上树立起和平友好的思想旗帜,就能把两岸同胞在日常交往中的友好感情巩固下来,发展下去。在此,我们深切感谢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是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的支持帮助和持有的共同理念,使我们共同在发展两岸深层文化交流活动的领域中共同做了一系列为中华民族谋福祉的工作。我们深信,中华民族的列祖列宗九泉有知,当为此宽慰和自豪!
  我们也再次声明,我基金会高度认同中华龙文化“和谐共生、团结合力”的主题和内涵。我们认为,确认这一主题和内涵,对于中华民族的子子孙孙不要忘记根本,永远追求民族的最高利益是大有益处的。为此,我们将努力普及和传播这一主题和内涵,并本着这一主题和内涵,开展第二轮中华和平龙创意和设计征评活动,为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建设起象征中华民族团结凝聚的中华和平龙而做出自己的努力!
  祝各位领导、各位贵宾万事顺遂,一切如意!祝愿“海峡两岸共建中华和平龙暨中华和平龙海内外创意设计征评活动”圆满成功!
  
  龙是中华大家庭的共同象征——全国政协常委、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副主任委员刘亦铭同志在“海峡两岸共建中华和平龙暨中华和平龙创意设计第二轮征集活动”仪式上的讲话
  
  海峡两岸的同胞们,朋友们、同志们:
  今天,我很高兴地参加“海峡两岸共建中华和平龙暨中华和平龙创意设计第二轮征集活动”仪式,很高兴迎接台湾同胞来参加在北京奥运会期间举办的这次隆重的活动。我谨向海峡两岸为建设中华和平龙献出力量和智慧的同胞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慰问!
  龙是整个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共同象征。在海峡两岸共建中华和平龙活动发起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九三学社中央主席韩启德,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革中央主席周铁农,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蒋树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陈昌智,全国政协副主席帕巴拉’格列朗杰和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厉无畏及国家民委副主任丹珠昂奔,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会长梁国扬等领导同志都对这一活动十分关心和支持,下面我宣读这些领导同志的题词: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九三学社中央主席韩启德同志的题词是:“两岸共促中华和平龙腾飞”;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革中央主席周铁农同志的题词是:“中华和平龙”;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蒋树声同志的题词是:“弘扬中华文化”;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陈昌智同志的题词是:“共建两岸和谐促进祖国统一”;
  全国政协副主席帕巴拉·格列郎杰同志的题词是:“弘扬中华民族团结合力精神”。他的题词是用藏文写的;
  全国政协副主席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同志的题词是:“同心同德和谐共高”;
  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厉无畏同志的题词是:“同胞齐吟和平颂两岸共塑中华龙”;
  国家民委副主任丹珠昂奔同志的题词是:“腾飞中华和平龙阔步两岸统一路”;
  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会长梁国扬同志的题词是:“共建和平龙同唱团结歌”。
  我国各民主党派和各少数民族籍的国家领导同志和部委领导同志为海峡两岸共建中华和平龙活动的题词,表明了我国社会各界和各民族对中华龙文化的共同认同。龙的形象是多种动物形象的集体合成。这说明,中华民族在自身的演变发展过程中,不断团结凝聚中华大地上的所有同胞,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大家庭。这个大家庭以龙为共同的象征,就是要倡导大家庭成员的和谐共生、团结合力,共同把大家庭的事业向前推进!
  我认为,海峡两岸同胞共建中华和平龙的行动,宣传和普及了中华龙文化“和谐共生、团结合力”的精神内涵,将会对海峡两岸同胞的友谊和沟通,对中华大家庭各民族的友爱和团结,产生积极的影响和意义。为此,我也在此呼吁 中华民族的所有同胞们,都积极支持和参与海峡两岸共建中华和平龙的活动,为推动这项活动的圆满成功,促进海峡两岸同胞的团结,促进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谢谢大家!
  
  追求文化主题和艺术形象的和谐统一——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执行委员会副主任、中华和平龙创意设计征集委员会主任易建湘同志在“海峡两岸共建中华和平龙暨中华和平龙创意设计第二轮征集活动”仪式上的讲话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好!
  今天,我的主题发言分为三个部分。
  首先,向大家介绍本次征集活动的主要背景。
  2007年9月,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开始在全球范围内,特别面向海内外华裔同胞,发起中华和平龙创意和设计方案的第一轮征评活动。此活动自开展以来,在海内外引起了广泛和热烈的反响,特别得到了海峡对岸同胞的积极支持和呼应。
  为此,经我国有关部门郑重批准,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与台湾中华文化艺术基金会共同发起了海峡两岸共建中华和平龙活动,同时共同开展中华和平龙海内外创意设计第二轮征集活动。
  我们共同呼吁两岸同胞,呼吁海内外华裔同胞,呼吁一切热爱和平、热爱中华文化并关心中华民族发展的国际友人和国际机构,全面支持和积极参与到本次征集活动中来。
  同志们,前面的发言中,各位领导与嘉宾都已提到,高度认同中华龙文化“和谐共生、团结合力”的精神内涵,并共同决定,以此理念为内核和指导,开展中华和平龙的第二轮征集活动。
  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和谐共生、团结合力”的龙文化精神内涵是对海内外华裔同胞骨肉亲情、血脉相连的反映和体现;是对中华民族从来具有、尤在今年5-12汶川地震后所体现出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民族精神的反映和体现;是对中华民族情义无价、大爱无疆价值观的反映和体现。在本次征集活动的开展全过程中,应坚持这种文化理念和高度。
  我们同时认识到,坚持“和谐共生、团结合力”的文化理念和高度,能够使中华民族的每个成员明白自己为什么是龙的传人,明白中华民族为什么要以龙作为自己的群体象征,从而提高文化自觉性,增强文化凝聚力,加强海峡两岸同胞的交流和沟通,加强海内外华人的交流和沟通,加强中华民族和世界各民族的交流和沟通。在本次征集活动开展的全过程中,坚持这种文化理念和高度,就是坚持使中华和平龙的艺术形象具有更为深刻和丰厚的内涵,不至于流于肤浅和片面。这是历史和时代的要求。
  特别应引起我们关注并认同的是,中华龙文化“和谐共生、团结合力”的文化理念和高度,与国际奥林匹克精神强调的“和平、友谊、进步”宗旨是完全相通相融的。将中华和平龙建设在以“奥林匹克”命名的北京森林公园中,标志着中华文化与奥运精神的永远对接和贯通。坚持这种文化理念和高度,就是坚持使中华和平龙的艺术形象得到最广泛的文化认同,不至于流于少数人的局限和偏见,这也是历史和时代的要求。
  “和谐共生、团结合力”,这一核心理念为本次征集活动指明了方向,那么,在操作层面,我们要突出的主题是什么呢?
  通过回顾与总结中华和平龙的第一轮征评活动,我们深刻地感受到,如何实现“追求文化主题和艺术形象的和谐统一”是下一个阶段要重点破解的课题。
  大家知道,以一定的文化主题全面征集与此相适合的艺术创造,是国际开展大型活动的惯例。如,北京奥组委就全面向国内外征集北京奥运会会徽和吉祥物的创意和设计方案。可以预见,这种方式将会越来越普及和普遍。但是,这也会形成一个内在的深刻矛盾,即抽象的文化主题和具体的艺术形象如何能达到和谐统一。在遵循国际惯例开展中华和平龙的第一轮征评活动时,我们也遭遇了这一深刻矛盾。
  自2007年9月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开展中华和平龙的第一轮征评活动后,我们在全球收到创意设计作品近70份,符合征集要求的20余份,收到支持信函600多份。从征集到的创意设计作品来看,其中有精彩之作,我们已评选出海峡两岸的优秀作品4件,准备予以颁奖。但即使是精神作品,也尚未能解决以艺术形象反映龍文化深刻主题的问题。第一,如何使龙的艺术形象全面展示龙文化“和谐共生、团结合力”的深层理念?由于形象性作品往往具有个体性,因而具有单面性,不能起到全面展示的作用;第二,在反映深刻内涵后,如何使其艺术形象的创造具有神圣、神奇、神往的风格,具有艺术震撼力和辐射力?由于用抽象状态的作品表现文化主题,虽然全面性程度高,但艺术形象的缺憾比较大。为此,我们将以追求文化主题和艺术形象和谐统一的思路,来开展中华和平龙的第二轮征集活动。
  我们认为,以精品性的艺术形象来反映深刻的文化主题完全是有可能的。海内外的相关事实和我们的第一轮征评活动都为解决这一课题提供了有益的借鉴。首先,可以通过群体性的形象,多侧面从而全面的反映文化主题。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就用5个福娃共同表现主题;同时,也可以用较抽象性的图案来反映较为全面的主题。因为具象形态的作品反映主题一般单一,抽象形态的作品反映主题的涵盖面较大。如北京奥运会的会徽中国印,其设计相对抽象,但涵盖了北京奥运会的主题和理念。但是,无论用群体形态还是抽象形态的作品反映文化主题,都应贯彻创新精神并融入时代元素,这就要求作者深刻开掘主题并全面理解时代精神,这实际是能够以精品性的艺术形象反映深刻文化主题的前提和基础。
  本着上述理念和理解,我们将全力投入到中华和平龙的第二轮征集活动中去,以求在中华和平龙项目的运作过程中达到预期目标,为中华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的结合做出贡献。任何符合资格的应征人都可与中华和平龙创意和设计征集委员会联系以获取有关征集文件及进行相应问题的咨询。
  最后,我再次代表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呼吁海峡两岸同胞、呼吁海内外华裔同胞,呼吁一切热爱和平、热爱中华文化并关心中华民族发展的国际友人和国际机构以饱满的热情积极参与到本次征集活动中来。
  谢谢大家!
其他文献
雅典奥运会是一届特殊的奥运会。鉴于2001年美国“911”事件,雅典奥运会期间大街小巷有7万名军警、军用机场有“爱国者”导弹、比雷埃夫斯港有巡洋舰、地中海有北约舰队、雅典上空有战斗机和飞艇,体育史上闻所未闻的陆海空立体警戒,让希腊投入奥运会的安保费用一再追加,仅安全保卫一项就动用了15亿美元,它已相当于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安保费用的50倍,相当于悉尼的5倍。奥运安全与安全奥运,严峻的考验、沉重
期刊
奥运会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宏大的综合性体育赛事,因为它集体育比赛、休闲、交流、游玩、购物及其他商业活动于一体,所以给承载赛事的奥运场馆带来了庞大的观众、运动员、管理人员、服务人员等。据有关专家预计,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期间,参赛人数将达到11468人,且在10500到12500之间的区域波动。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个数字还不包括为数众多的裁判员、官员、游客、志愿人员、记者。  所有这些人都会遇到
期刊
编者按:  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建设“中华和平龙”,和在北京市密云县建设“中国印”摩崖石刻一样,是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创意、发起和推动的旨在推进中华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结合的重大文化项目,具有深刻的文化理念和内涵。  经过长期深度研究以及大力弘扬中华龙文化精神内涵的一系列实践活动,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将这一文化理念和内涵提炼为“和谐共生、团结合力”的中华龙文化,其“和谐、包容”的内在气质与奥林
期刊
编者按:    龙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标志,每个炎黄子孙都把自己视作龙的传人。2007年9月,由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呼吁和倡议,在位于北京南北中轴线的“龙脉”上的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里建设“中华和平龙”,这一消息一经发布,迅速得到了海内外华裔同胞的热情响应与积极参与。台港中华文化艺术基金会即在此背景下提出参与中华和平龙活动并台湾岛内开展中华和平龙创意设计的宣传与征集工作同时,他们向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
期刊
胡锦涛总书记曾多次强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推进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关键环节。”温家宝总理也明确指出:“自主创新是支撑一个国家崛起的筋骨。”当前,世界经济正在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革,自主创新日益成为国际竞争的主导因素。特别是近年来,自主创新正在加速向服务业渗透,并不断衍生出全新的服务业态,使现代服务业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中最具创新性和活力的战略性产业和经济发展的主导部门。北京特殊的地位、区
期刊
十个中央一号文件,抒写我国农村改革的壮丽篇章    2008年1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正式公布。这是近5年来第5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中央一号文件,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第10个以“三农”问题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  农业是发展的基础,也是改革的焦点、难点问题。这是由我国“人口多,底子薄,耕地少,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基本
期刊
随着奥运圣火的熄灭,历时16天的北京2008年奥运会大幕徐徐落下。在回味梦圆之际激情的时候,让我们踏着依稀律动的奥运节拍,重温那一幕幕扣人心弦又精彩纷呈的奥运财富故事,分析正在进行着的PK战事,去探寻那其中的奥秘。    奥运营销VS非奥运营销    奥运营销是围绕奥运会展开的市场营销活动,主要通过对奥运会直接赞助,获取奥运会权益,并将品牌直接融入奥运会、奥运标志、奥运其他元素和载体进行的贴身营销
期刊
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以及自然和社会人文遗迹,如风景名胜、宫殿建筑、博物馆、工业遗迹等,由于本身蕴含着丰富的自然科学或社会人文信息,这些信息一旦被破译就会显示出深刻的教育意义和纪念意义,并具有一定的商业价值,而创意策划能够很好地破译这些遗产或遗迹的科学或人文信息,拓展其教育和纪念意义,并最大限度地发掘其商业价值。因此,依托遗产或遗迹资源进行创意产业策划,是当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英国的
期刊
近一个时期以来,“华南虎”照片风波被炒得沸沸扬扬,“华南虎”一词已成为网络上点击率相当高的“热词”。且不说“华南虎”照片的真与伪,“老虎门”事件又卷入了哪些社会问题,仅从自然科学和野生动物保护的角度,虎的濒危、消失和灭绝,也已是摆在人类面前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了!    兽中之王——虎    虎是人们最为熟悉的珍稀动物之一,通常被认为是动物中最凶猛和最强大的种类,而作为猛兽的代表,也是力量、勇猛、威
期刊
创新型城市是指以创新为主要动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城市,其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达到较高水平,具备维持不断创新的人才和投入的动力基础,为创新活动提供可靠高效的软、硬环境支撑。在“十一五”开局之年,北京市明确提出,以建设创新型城市统领各项工作,实现北京的率先发展。这是北京市委、市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住用好本世纪头20年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推进北京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决策和首都创新战略的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