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幼儿园开展幼小衔接工作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vin_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幼儿园到小学,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段,是孩子由自由人过渡到社会人的关键时期。幼儿园应认识到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并积极在日常教学中进行落实,为孩子进入小学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本文中,笔者将从教学实践入手,探索如何在幼儿园中开展幼小衔接工作。
  关键词:幼儿园教学;幼小衔接工作;开展途径
  【中图分类号】G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34-0079-01
  当幼儿从幼儿园走入小学的时候,熟悉的环境会转变为陌生的环境,如果幼儿没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很容易产生消极抵抗的情绪,使幼儿无法顺利融入小学生活中,在心理上容易出现断层的现象。幼小衔接能够有效解决“断层”的问题,使幼儿在小学生活中获得新的体验和感受。
  1.培养良好习惯,奠定学习基础
  在幼儿园阶段,教师很少对幼儿进行学习习惯上的培养,学习并不作为幼儿教育的主要任务,教学目标也比较简单,幼儿在学习的时候,更多的是在游戏的氛围中进行,没有形成一定的学习习惯。但是当幼儿进入小学的时候,接收到的学习内容也更多,学习压力也比较大。因此,教师应在幼小衔接阶段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足以应对日后的挑战。
  教师可以在每天拿出一定的时间,让幼儿养成定时学习的习惯,并且在学习的时候尽量改变之前玩乐中学习的方式,而采用比较正规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幼儿能够对小学生活进行预热。例如,我会每天拿出一段时间来进行数学教学,让幼儿对基本的数字关系进行掌握,并使用电子交互式白板,让幼儿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与数学知识进行互动,从而对数学产生基本的认知。通过在幼儿园阶段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让幼儿熟悉基本的学习流程,为进入小学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2.培养规则意识,纠正不良方式
  很多家长和教师认为,幼儿年龄比较小,如果不理解规范制度也是可以容忍的,只要慢慢进行引导就可以了。但是很多幼儿在进入小学之后,依然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缺乏规则意识,使幼儿无法融入到集体生活中。教师应注重对幼儿进行规则意识方面的引导,纠正幼儿不良的行为方式,使幼儿能够向社会人的方向过渡。
  例如,在幼儿园日常生活中,我在每天入园之后,都会对幼儿宣布日常行为规范,让幼儿一切行为都有按照规范来进行,注意团结同学、文明礼让,注意排队,不能与小朋友打闹。在户外活动的时候,幼儿应有秩序地排列整齐,并且按照教师的规定报数,不能随意进出队伍。在进行游戏活动的时候,应排队玩游乐设施,不能推挤其他小朋友,也不能玩教师明令禁止的项目,防止出现危险。如果有的幼儿存在着违反规则的现象,我就会对他进行进一步的解释,让他认识到规则的重要性,并主动维护幼儿园的规章制度。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发现幼儿的不良习惯普遍得到了纠正,并且每个幼儿都非常用心维护幼儿园的秩序,如果有违反规则的小朋友,他们会自觉提醒,使幼儿园一直保持着良好的秩序。通过在幼儿园生活中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能够让幼儿的不良行为逐渐得到改善,并且能够主动维护规则,为幼儿进入社会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3.培养生活能力,引导幼儿自理
  当前,很多幼儿都是独生子女,家里所有的家庭成员都会对幼儿倾注关注与爱护,因此很多幼儿都自理能力比较差,难以处理好自己的生活,甚至很多幼儿在上小学之前都无法自己穿衣服、自己吃饭、自己系鞋带,影响了幼儿在小学生活中的体验。教师应与家长联合在一起,共同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使幼儿能够具备基本的生活能力,为小学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例如,在幼儿入园、离园的时候,我都会与幼儿的家长进行交流,询问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情况,是否能够自己穿衣、吃饭,是否能够帮助父母做适当的家务。在幼儿园生活中,我也会偶尔组织“生活小能手”比赛,准备“穿衣”“叠被”“收拾玩具”“扫地”等几个项目,让幼儿选择自己擅长的项目,来与其他小朋友共同“PK”。在比赛的过程中,很多幼儿的生活技能都得到了提升,并且坚持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使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在教师的影响下,很多家长也开始让幼儿参与到简单的家务活中,通过收拾玩具、叠衣服、收衣服等途径,训练幼儿的自理能力,使幼儿为进入小学生活做好了充足的准备。通过对幼儿进行生活能力上的培养,能够让幼儿拥有基本的自理能力,使幼儿成为社会人奠定良好的基础。
  总之,幼小衔接工作是幼儿园的常规工作,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是幼教工作者经常探讨的话题。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幼儿跨越了两个学习生活阶段,从幼儿的身心发展来看,是从学前期向学龄期发展的过渡时期,孩子既保留了幼儿期的某些特征,又有了学龄期刚刚出现的某些特征,即存在连续性又具有阶段性,对幼儿身心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孩子能顺利过渡,幼儿教师应勇敢接受挑战,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使幼儿愉快地走入小学生活,为自己的未来打开一扇精彩纷呈的大门。
  参考文献
  [1]文芳.幼儿园幼小衔接的创新教育策略[J].学周刊,2019(15):156
  [2]张文莉.苏联学前教育的知识体系理论对幼儿园幼小衔接的启示——基于课程游戏化的视角[J].课程教育研究,2019(04):26-27
其他文献
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剪纸对于幼儿来说属于实践性非常强的活动,在剪纸活动当中只有经过反复练习,仔细揣摩,才能掌握其中的技巧,从而创作出比较成熟的作品。剪纸这种有趣的
摘 要:分享阅读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幼儿园教学的方法,该教学法是迎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而生的,它能极大提高幼儿听、说、读、认等能力,是幼儿喜闻乐见的一种学习模式。在“幼儿”这一时期,孩子的阅读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而是一种认识世界、探究世界的方式,于是传统意义上的阅读方法并不适合幼儿,分享阅读才适合。本文从四个方面就幼儿园分享阅读教学活动如何实施进行了简单阐述,以期达到抛砖引玉之效果。  关键词:幼
摘 要:混龄教育在幼儿阶段教育中被越来越多教师运用了起来,其教育价值愈加得到凸显。教师应当着重将幼儿混龄游戏活动科学组织起来,并在这个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在混龄区域游戏活动的构建过程中,去培养幼儿综合能力,作为教师教学中的重点内容。本篇文章主要就关于幼儿混龄区域建构游戏活动的指导策略,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幼儿教育;混龄区域活动;游戏活动;指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4
摘 要:自主阅读习惯培养是新课改背景下学生阅读素养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师在小学阅读教学中,采取各种科学手段对学生进行自主阅读习惯培养,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其阅读综合水平,最重要的是还能够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与提升。  关键词:小学生;自主阅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6-0044-01  随着当代教育的不断深化改革,阅读教学
摘 要:在幼儿园阶段对儿童的教育是整个教育阶段中最重要的部分,有了良好的学前教育才能让儿童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在幼儿园阶段让儿童进行适量的运动可以保证儿童的健康,同时让儿童有一个强壮的体质。如何让儿童在运动中感受到乐趣,积极主动的投身到运动中,同时还要保证儿童在运动中不受到伤害是当前幼儿园应当思考的问题。足球运动不仅可以锻炼儿童的身体,还可以培养儿童团结合作,勇于拼搏的精神,是一项在幼儿园阶段十分
摘 要:语言是人类交流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工具,也是人们相互之间沟通的重要桥梁,也是促进幼儿发展与学习的重要助力。幼儿正处于语言发展的黄金阶段,所以提升幼儿的语言应用和表达能力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具体论述提升幼儿语言教学实效性的策略,通过创设良好的语言应用情境,引导幼儿参与语言活动,开展智力性语言游戏,让幼儿能够在轻松的氛围中增强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幼儿;语言;教学策略
摘 要:幼儿阶段的教育在人的一生当中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幼儿阶段的教学过程当中,作为老师要高度重视幼儿阶段的教育质量,因为它在人的发展过程当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幼儿语言教学在幼儿教学过程当中是非常关键的。因此,幼儿老师要采取措施和策略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教学;幼儿语言;语言发展;幼儿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
摘 要:在幼儿园阶段,对幼儿的智力开发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教学内容,幼儿教师应该积极运用多种方式帮助幼儿在语言表达、认知能力、学习能力、智力水平等方面得到全方位的发展。其中幼儿园的绘本教学模式在教师的教学课堂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幼儿的学习效果也比较好,大大促进了幼儿对情感的培养以及学习能力的提升。本篇文章首先讲解了幼儿园开展绘本教学的重要意义与价值,然后提出几点绘本教学的实施策略,以更好地促进幼儿园教
恐怖主义犯罪早期化介入有着深厚的理论根基与正当性根据。从现实背景来看,恐怖主义犯罪早期化介入,既是因应国际国内反恐现实需要进行的针对性立法,也是对世界经验的回应;从
近日,福建福融辉第六条生产线——10.4米布鲁克纳薄膜新线顺利开机投产!该线主要定位于厚光膜、胶带膜等。该公司目前有6条生产线,第一条线是2010年6月投产的布鲁克纳8.2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