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教育

来源 :知识力量·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_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主体,主要由中等职业学校实施,招生对象主要是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初中学历的人员,学制以三年制为主。这类学校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一般都会根据职业岗位要求进行职业理论和职业技能教育。由于生源文化水平和整体素质相对不高,因此,在为国家培养全方位技能型人才这个大目标下,职业教育工作者在做好职业技能教育的同时,必须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 以德修身 职业道德 德育品牌
  一、中等职业教育现状
  (一)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
  目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共有三类,即:中等专业学校(中专)、技工学校(技校)、职业高中(职高)。这三类学校以招初中毕业生为主,学制为三年或(2+1),即前两年在校学习,第三年在企业顶岗实习。培养目标是初、中级技术工人,班长、组长或幼儿教师。进入21世纪后,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逐步趋同,办学形式也日益接近,国家已决定通过改革、布局结构调整和资源整合等方式,打破部门界限,推动它们逐步融合。
  (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现状和教学现状。
  1.学生现状。职业学校录取的学生,中考分数较低、整体素质不高,且生源锐减,究其原因可归纳如下:
  首先:独生子女的父母对子女受教育程度要求提高,家长望子成龙成凤,并带有一种“补偿心态”,希望子女就读好的高中,大学。
  其次:由于“普高热”的日益升温,使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锐减。为了维持生存,各中等职业学校面临“饥不择食”的境地。只要有人报名,就被录取入校。生源素质参差不齐,造成了上课睡觉,打闹,逃课等不良现象。
  2.部分学校教学状况。职业学校,特别是部分中等职业中专学校,由于资金不足导致实训设备跟不上,偏重理论教学,注重知识的记忆,强化职业技能教学不足,实用性的实训教学少,联系实际不够,同时,忽视了职校学生的德育教育。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教育教学指导思想不够端正。教育教学指导思想是否端正,这是影响和制约职业教育德育教学质量的首要因素。实事求是地讲,目前有部分中等职业学部分教师教育教学指导思想不是十分明确和端正,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缺乏德育教育在过去、现在,特别是将来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所发挥的重大作用,以及职业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认识,把职业教育视为一种“副业”。
  其次,把职业教育视为权宜之计,把主要精力放在普通教育模式上,认为只要把普通教育模式下的书本知识、教学质量搞上去就行,而把德育教育看作是“次等教育”。
  (2)师资队伍还不适应职业教育的需要。教育观念上存在错位和偏差。其主要表现在:只认识到职业教育与其它教育的共同之处,而对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及特殊性认识不够,因而习惯于过去的普通教育的思维模式,而不能适应职校教学,并且错误地认为职业教育是一种“不正规”、“低层次”、“无成就感”的教育,因而从自身降低了对教学质量的要求,忽视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包括职业道德教育、专业思想教育、劳动生产教育等。
  (3)“双师型”教师亟缺。职业教育的特点要求教师不仅要精通专业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十分熟练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即 “双师型”教师。一般来说,中等职业学校大部分现任专业教师,都是从普校到职校的身份转型,经短期培训学习上岗的,或现行职业学院毕业的新生,缺乏实践能力的锻炼和培养,难以完全胜任职业教育对技能培训的实际要求。
  二、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的途径
  (一)党的基本路线、政策和形势的教育。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关于树立“五德”用人导向的论述,既是对我党一贯主张的用人标准和用人导向的强调与坚持,同时又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是对新形势下如何树立和坚持正确用人导向的进一步丰富与发展。以德修身,就是要加强品德修养,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忠实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德为立国之基”,“德为国之宝”。只有不断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修养,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引领和推动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为完成新时代的神圣使命打下坚实思想基础。要坚持党的基本理论、路线和政策,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恪守政治立场,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立场,从政治上划清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
  (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常识教育。从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开始传播,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阔步前进,社会主义在中国已有九十余年的历史。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和新时期改革开放为标志,社会主义在中国取得了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从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近百年来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历史轨迹。它向世人昭示:社会主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也是中国共产党不懈追求的奋斗目标。
  (三)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教育。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律的基础知识来教育年学生,使他们从小就受到民主的训练和守法的教育,懂得和善于履行社会主义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增强法制观念,养成自觉遵守法律的行为习惯。
  (四)纪律教育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教师要切实承担起教育者的社会责任,以真情、真心、真诚教育和影响学生,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以身作则为人师,满腔师爱献学生”。学生要努力做到“辨别是非,追求真理;拒绝庸俗,弘扬美德;摈弃陋习,崇尚文明;端正态度,规范行为”,用实际行动爱护环境,明礼修身,建设清新型校园;勤奋刻苦,建设学习型校园;珍爱生命,建设安全型校园;遵规守纪,建设秩序型校园;珍惜资源,建设节约型校园。
  (五)国情、厂(场、店)情教育。国家教育,首先是国情教育,我们不但要学生知道,还应该让包括网民在内的每一个中国人,实实在在地了解中国的历史,了解真实的国家经济状况,了解我国在世界上所处在的地位,了解中国人吃喝拉撒的每一个细节,才能为国家、企业作出自己应尽的辛勤劳动。   (六)专业思想教育。专业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它既包含学生对专业的认识、理解和评价,也包含对专业的情感体现及行为倾向等。因此,必须从人的思想发展的一般规律出发,循循善诱、因势利导。比如我校的学前教育应结合基本功训练,经常开展各种有专业思想教育意义的竞赛活动,如:三笔字、简笔画、板书设计比赛;我心目中的幼儿教师、我爱幼儿的演讲比赛来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提高学生对幼儿教师职业的认识,为培养“一专多能”的新型幼儿教师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
  (七)劳动生产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养成劳动习惯的教育。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劳动是每一个公民的光荣义务,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每一个公民都应该以自己的辛勤劳动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情感,养成劳动的习惯,形成以劳动为荣,以懒惰为耻的品质。抵制好逸恶劳、贪图享受、不劳而获、奢侈浪费等恶习的影响。学习是学生的主要劳动,教育学生从小勤奋学习,将来担负起艰巨的建设任务。并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升学、就业和薪酬。
  (八)职业道德教育。何谓职业道德?《公民道德实施纲要》指出:“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要大力倡导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鼓励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做一个好的建设者”。职业学校担负着我国广大新型劳动者的培养和教育工作,因此除了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之外,职业道德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我国劳动者职业素质的整体水平。
  当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用人单位意识和体会到职业道德的重要性,从以对员工的技能要求为主,转向重视员工的职业道德、素质要求,对从业人员的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的要求越来越高。很多企业在招聘新员工时就提出:“态度比能力更重要”。具有良好的工作态度、诚实的个性比起他有最优秀的能力更为重要,员工的技能可以通过培训来提高,但在短期内要改变其工作态度却更困难,特别是对客户的服务意识。因此培养具有较高职业道德修养的劳动者既是企业的愿望,也是职业教育的社会责任所在。
  (九)健康教育。健康是指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均处于良好状态。
  人的全面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密切相关,互相依存,不可分割。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前提和基础,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动力和保证。一个人只有具备良好心理健康,才能保证人体的完整统一,才能维护身体功能的协调稳定,免除各种情绪压力。因此,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人,总能和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能正确的认识环境,处理好个人和环境的关系,能了解各种社会规范,自觉地用这些规范来约束自己,使个体行为符合社会规范的要求。
  三、德育教育思路
  德育教育围绕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打造德育工作品牌。学校各部门要紧密围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打造德育工作品牌”的工作目标,形成齐抓共管、常抓不懈的良好局面,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宽基础,高技能,复合型,高素质”的新型技能人才。
  (作者单位:云南省晋宁县职业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我们要善于运用教材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更多的教学资源则是在课堂中产生的。这样就能更好地放飞学生的思维情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能力。  一、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  学生对科学知识产生非常浓厚的兴趣是前提,主动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来。如:分一分、摆一摆、画一画、测一测等,再通过联系课内所获知识,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分析现象、思考问题,顺水推舟,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动眼。一个善
期刊
[摘要]新课改实践下的课堂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思维是抑制教学改革的瓶颈。本文就在新课改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主体性思维谈谈肤浅认识。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教学 主体性思维 教学改革  长期以来,由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远离学生生活实际,大多枯燥抽象,加之学生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极少,因而在某种程度上学生对于思想政治课不感兴趣,当然教学效果
期刊
[摘要]学校最重要的资产是教师素质这一无形资产,对教师最大的关心是关心教师的发展。学校的人力资源能否整体而有效的开发,不仅影响到人的个体全面和谐发展的状态和水平,而且也影响到学校整体效能的大小和未来发展的状况。建立起一套有利于教师身心发展的、潜能开发的、价值实现的科学管理制度,形成既有利于教师个体快速成长又有利于中学教师队伍整体建设的氛围,促进教师的个体以既全面发展又独树一帜、教师的整体以既教书育
期刊
[摘要]阿拔斯王朝和唐朝分别是伊斯兰史和中国封建王朝史上的全盛时期,本文将这一时期两个王朝的社会阶层划分为特殊阶层和普通阶层两大阶层进行对比,旨在通过分析两大王朝各个阶层的特点、人群构成、形成原因及其对社会的影响,指出处于同一历史时期的两大帝国的社会阶层构成有何异同,对其发展有何影响。  [关键词]阿拔斯王朝 唐朝 社会阶层 对比  一、前言  西方社会学家将社会成员按照某一个或几个标准,如财富、
期刊
[摘要]班主任是学校的中坚力量,是学生信任和依赖的人。做好班主任工作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让学生从细小之处体会教师的关爱。  [关键词]细微之处 见 真情  本人长期工作在井冈山下一个边远贫困的乡村中学。这里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环境很差,外人很少光临此地。即便来此地办事,也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由于这里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许多家长为了生存,抛家弃子,外出打工,大批“留守少年”在家就读初中。因为
期刊
[摘要]设计优秀的“导课”辞,是一堂优质语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设计“导课”辞时,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设计:抓住历史背景;利用当地资源;紧扣学生的心灵。  [关键词]导课辞 历史背景 当地资源 学生心灵  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积极的学习情趣、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态度,形成系统的、宽阔的知识能力,是语文课程所肩负的重任,也是语文课程的魅力之所在。一堂优秀的语文课,应该有个良好的开端。从事语文教
期刊
[摘要]我校生源主要来自于金沙江畔偏辟的山区农村,且有大班额编制特点,又受山区农村学校教学设备设施的限制,与城市在各方面有所不同,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和艰巨性。认真分析研究山区农村初中七年级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现状和生源特点,增强教育教学针对性,减少随意性和盲目性,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增强 教学 针对性 减少 随意性  [相关术语]  1.本文中的“多媒体文档”是指用WPS文字处理软件或WOR
期刊
[摘要]问题学生的教育问题一直是家长、学校工作中的一个难点问题,也是班主任最为棘手的问题,它直接关系到班级的稳定、团结以及良好的精神面貌和精神状态。根据自己多年的班主任经历和实践,浅谈自己工作中的一些转化措施。  [关键词]问题学生 转化 爱心  相信每个班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后进生”,他们一般学习习惯都不太好,不能按时完成各科作业,做事拖拉,不遵守纪律,爱动,爱打架,喜欢和老师顶撞等等。因此他们
期刊
[摘要]初中音乐教学离不开情感体验这个要素,缺乏情感体验的音乐教学体现不出教学的艺术所在。情感体验是一切音乐以及音乐能力发展的前提,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需要在歌唱的过程中不断深化对歌曲的情感体验,从而达到唱出真情,使心灵得到净化的审美教育任务的实现。  [关键词]音乐教学 情感体验 美的艺术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所持态度的心
期刊
[摘要]针对现代战争卫勤保障的实际需求以及目前我部培训卫生士官的现状,提出要及时转变教学理念,深化教学改革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卫生士官 培训质量 体会  近几年来,我部培训的卫生士官出现两个层次,一部分是从卫生员选改来的,他们90%以上只接受过6~8个月的短期培训,理论基础很差,动手能力还可以;另一部分是直招士官,他们是经过地方医学院校学习之后特招到部队的,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动手能力不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