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络对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分析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angel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社交网络是新时期信息沟通的主要途径,为信息交流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一定的矛盾。本文主要论述了社交网络对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分析,根据高职院校的思想特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社交网络;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社交网络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生活与互动模式,使学生之间的沟通更为便利,思维也更加开阔,学生的言行举止会受到社交网络的影响,社交网络同思政教育相融合,开拓了思政教育新思路,创新方法理念,使高职学生形成高尚的品格。
  一、社交网络的概念与特点
  社交网络是依靠移动终端设备而产生的新兴网络,人们逐渐将相关信息转移到网络平台中进行低成本管理,慢慢发展为较大规模的虚拟社交,移动终端可以把生活中的各种元素之间建立紧密联系,让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进行深度融合,有着开放性的特点。
  在互联网兴起的前期,人们在网络中沟通需要借助电子邮件、论坛等,网络用户相互之间并不知道对方的真实身份,这种虚拟性导致很多网络伦理问题产生。社交网络的发展起源于朋友之间的交流,需要用户以真实身份进行沟通,同传统网络相比,社交网络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网络社交的可信度,有效避免了社交风险,深受学生喜爱。社交网络拥有很好的便捷性。比如,微信中的朋友圈功能,很多人借助这一功能找到了多年不联系的老朋友,因为注册信息中有真实的电话号码。社交软件还让交际活动更为高效,拓展了交际范围。
  二、社交网络对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一)正面影响
  1.加强学生责任意识
  几乎所有的社交软件都采用了实名认证,用户在网络中的个人信息都是真实的,有效杜绝了网络用户言行道德失范情况,一些网络平台中的用户群体是实际生活中的好友或同学,所以可以很好对社交行为进行约束。另外,多数社交软件的互动环节也有详细的规则,需要在交流过程中保证用户能够遵守相关规定,这种方式对加强大学生自律意识有很好的推进作用,让其认识到遵守规则的意义,能够为自身言行负责。
  2.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学生的社交网络中有老师、同学、父母,这些人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可以在社交软件上举办在线探讨活动,在线下组织志愿者服务等各种文体活动,让学生在网络平台上得到师长们的谆谆教诲,受到朋辈中优秀成员的鼓励,让学生主动将社交网络软件当做解决自身思想问题的工具,是得到多方认同的有效渠道。高职学生的基础学习能力有所欠缺,社交网络是新时期沟通交流的方式,为教师与学生学习交流提供了平台,使得思政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思政教学工作进行规划,当代高职院校思政教育要突破传统教育发展束缚,将社交网络工具引入到课程教育系统之中,营造优质的信息交互环境。
  3.转变思政工作结构
  传统的人际互动模式是主体和客体间的单方面交流,在社交网络中,互动行为是主体和主体的形式,可以很好的淡化中心权威,具有明显的去中心化特点,对具有较强个性特点的高职学生来说有很强的吸引力,社交网络是广大用户联系的纽带,形成扁平结构,每个人都是信息的制造者、传递着和使用者。例如在人人网中,学生可以在上面编写日志、分享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还可以对特定话题进行投票,发表建议。这些行为都是以用户同等参与权利为基础的,很好的维护了用户的话语权与影响力,树立广大用户的平等意识与诉求,学生与思政教师也能够以平等的身份在网络上进行交流,可以互相毫无保留的提出意见,接纳与否取决于建议是否合理,要转变教师的理念,一朋友的角度看待学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改变师生互动结构。网络平台为学生学习思想政治内容提供广阔的空间,提升网络教育信息化水平。
  (二)负面影响
  1.易导致学生出现社交障碍
  社交网络中的互动,是真实互动关系的衍生,不能替代现实生活的互动关系,虚拟世界最终要归于现实生活。社交网络中的沟通方式,使部分高职学生无法认识到个人性格与能力方面的不足,使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在网络世界中变成了社交达人。但在现实生活中,这部分学生往往没有很好的人际关系。还有部分学生因为家庭、成绩等各方面因素,使之将自己完全封闭在非常狭窄的朋友圈中,不愿主动扩大社交范围,不想结识新朋友,长此以往,导致其社交能力逐渐丧失,形成社交障碍。网络中的信息内容良莠不齐,真假难辨,信息多来自于自媒体平台和营销账号,高职学生多不具备独立思考能力,容易受到不良网络信息的蛊惑,出现错误的政治思想,阻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推进。
  2.易使學生出现网络软瘾症状
  一些人会经常不知不觉登陆社交网站,频繁查看信息,习惯性的刷新页面,上述情况即网络软瘾症状,相比于酒瘾和毒瘾,这种症状不具有明显的危害,但会导致学生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没有意义的网络行为中,扰乱了正常生活秩序。社交网络的特点使学生更容易患上网络软瘾,丰富多彩的信息对学生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使学生不自觉的浏览各种热点新闻,这种没有意义的行为耗费了大量的精力,让学生在获得短暂满足后便陷入了自我责备的情绪中,对个人成长产生负面影响。
  三、结论
  社交网络有助于解决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但其毕竟与真实生活存在较大差距,若不及时加以引导,会影响正常成长,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社交网络的优势,与思政教育相结合,争夺网络思政话语权,为高职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帅.社交网络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文教资料,2020(28):66-68.
  [2]孙一昕.社交网络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36(07):3-4.
其他文献
◆摘 要:当前自闭症儿童的音乐治疗方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为探讨音乐治疗对自闭症儿童个体发展的干预效果,本研究选取笔者班级的一名自闭症儿童作为个案研究对象,进行为期一年的音乐治疗干预。通过访谈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收集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后,为其制定个别化训练方案。干预结束后,经过对比分析,发现个案的认知水平、情绪控制能力及参与社会活动的意愿显著提升。未来可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自闭症;儿童;音
期刊
◆摘 要:校园欺凌事件不仅给学生带来损害,也给学校、家庭、社会带来一定压力,作为学校,需要做出更多的努力,坚决杜绝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为学生打造和谐安全的学习生活空间,确保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我们需要更新教育管理观念,强化学校制度建设,实现家校合作,形成管理合力,从理念更新、制度建设、管控结合等方面寻找应对策略,以提升学校教育管理品质。  ◆关键词:初中;校园欺凌;预防  初中校园欺凌工作的进一步
期刊
◆摘 要:近年来,初中校园欺凌问题越发严重,这也是教育部门需要加以重视的重大问题,如何有效防治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已经成为当下教育工作者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有效防治校园欺凌,学生应提高法律意识,恪守行为规范;学校应优化教育内容,健全安全体系、建立多元防治体系。从而进一步提高校园欺凌工作效率。  ◆关键词:初中;校园欺凌;成因;策略  初中校园欺凌现象成因包括很多方面,通过结合具体工作实际,总结了初中
期刊
◆摘 要:英语是国际化交流语言,英语语言人才的增多对国家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帮助作用。因此初中学校积极地加强了英语教学力度,力求为国家提供更多的高素质的人才。但就实际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的英语教育仍存在许多的问题,在教学方法的使用与教学氛围的营造都表现出了一定的缺陷。想要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改善当下的教学情况,就必须加强对任务型教学方法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技能。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有效
期刊
◆摘 要:鲁迅先生笔下有许多性格缺陷且命运悲惨的女性形象。本文将鲁迅先生描写的女性形象分为“怨妇”、“毒妇”、“反抗者”三个类别,分析在封建思想迫害等因素的叠加下鲁迅笔下负面女性形象的国民劣根性,并从中影射出当时社会的悲哀和黑暗。  ◆关键词:鲁迅小说;女性形象;国民劣根性  女性作为旧时代一个特殊群体,在鲁迅小说中的形象展示可谓淋漓尽致。与同时期其他作家不同,鲁迅小说中对女性的描写更多偏向于负面
期刊
◆摘 要:就当下初中音乐教学的情况来看,还存在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为教学模式单一,忽略基础知识灌输及教师自身素质不足等,导致学生难以有效接收音乐知识,审美能力、歌唱能力不足,整体教学效率低下,需要教师及时创新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实现学生歌唱能力、审美能力的全面提升,进而全面提升音乐教学效率。基于此,本文对初中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展开探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初中音乐;问题;解决措施 
期刊
◆摘 要:物理概念的学习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环节,正确地理解物理概念有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观念。然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前认知等因素影响,导致存在着迷思概念,而这将严重影响学生的物理学习。笔者基于FCI测量量表制定了三阶测量量表用以调查学生力学学习过程中存在的迷思概念,以实际课堂为载体,进行迷思概念的转变。  ◆关键词:迷思概念;概念转变;高中物理;教学策略  本次课题研究的调研对象为笔者所带1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与外部国家和地区交流的日趋频繁,我国对翻译人才的培养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计算机辅助翻译作为一种新的翻译手段,在翻译工作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这种大背景下,我国高校应普及计算机辅助翻译,积极探索翻译人才核心素养的培养模式。本人分析了我国在计算机辅助翻译教学的现状,给出了翻译人才核心素养培养的几点建议,希望能够对我国翻译人才培养起到帮助。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翻译;翻译;核心
期刊
◆摘 要: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文明的精华。小学生从小学时代就开始了解国学经典、学习国学经典,不仅对以后的语文学习具有重大影响,而且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主要探究国学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国学经典;特点;应用  作为小学生,正是学习知识、塑造人格,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国学经典的诵读对他们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
期刊
◆摘 要:随着国内外学术界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教育理念在学校已逐渐的盛行起来。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文明国度,将传统文化的精髓渗透到各个阶段的学习过程中,是现代教育者需要肩负的教育任务,也是传承文化所必需的工作。中职教育阶段,正是学生塑造人生观和世界观的主要时期,在这一阶段学生极其需要文化修养层次的教育,这样才能塑造完善的品格。本文就中职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进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