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创伤性颈内假性动脉瘤破裂大出血现场急救及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护理

来源 :右江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创伤性;颈内假性动脉瘤;破裂大出血;现场急救
  文章编号:1003-1383(2011)05-0681-03 中图分类号:R 653.047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1.05.069
  
  创伤性假性动脉瘤是动脉壁破裂后形成的搏动性血肿,常发生在外伤后引起动脉壁损伤、破裂。创伤性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多表现为鼻腔大出血,因失血性休克或窒息而严重威胁生命[1]。我科于2010年12月收治一例外伤性颈内假性动脉瘤破裂鼻腔大出血并发失血性休克患者,经积极抢救,及时介入治疗、精心护理,患者于14 d后痊愈出院,现将患者住院期间的观察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病例报告
  患者,男性,28岁,2007年3月因头部外伤曾在当地住院治疗,行右额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术后反复出现右鼻腔出血,2010年11月至我院耳鼻喉科住院治疗,排除耳鼻喉科疾病后考虑为外伤性假性动脉瘤,请我科医生会诊后收入我科。经全脑血管造影术,确诊为颈内假性动脉瘤,因经济原因未予治疗而于2010年11月底自动出院。2010年12月26日患者因反复出现右侧鼻腔出血,加重1周急诊再次入院,入院时患者神志清醒,皮肤黏膜苍白,鼻内镜下见右侧嗅裂陈旧性血凝块,未见明显活动型出血,右侧额部有一约5cm×4cm的颅骨缺损区,骨窗塌陷,张力低。左上肢肌力约Ⅳ级,肌张力正常,余肢体活动正常。神经系统无特殊。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应灵敏。查血:Hb64g/L,红细胞压积22.4%,平均RBC血红蛋白含量25.3pg,平均RBC血红蛋白浓度286g/L,血细胞计数2.53×1012/L,入院后右侧鼻腔出血3次,每次量约100ml,遵嘱予输血、绝对卧床休息等对症支持治疗。12月27日18∶30无诱因下再次出现右鼻腔大量出血,量>1000ml,病人诉头晕、乏力、胸闷。查体:神清,脉搏细弱,面色苍白呈重度贫血外貌,T36.0℃,P131次/分,R 29次/分,BP 57/33mmHg。予快速建立静脉通道,输血、平衡盐补充血容量、多巴胺微量泵输入维持血压,假性动脉瘤破裂仍在继续出血。急送手术室行鼻腔纱条填塞压迫止血,在填塞过程中患者突然出现意识丧失、心跳骤停,立即予胸外心脏按压、输血、补液、静脉注射及心内注射肾上腺素等积极抢救,17分钟后患者自主心跳恢复。当晚21∶30分,在全麻下行经股动脉插管全脑血管造影+右颈内动脉血管内球囊扩张+带膜支架植入术。术中使用雅培4.0mm×16mm支架,未能完全覆盖瘘口,再选用雅培3.5mm×16mm支架植入,与前支架重叠约5mm,显示瘘口完全覆盖假性动脉瘤,近端支架贴壁良好,手术过程顺利。术后第一天患者出现左侧气胸,予行胸腔穿刺抽气+闭式引流术。术后予积极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控制血压、预防脑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保护脑细胞、抗感染、抑酸、脱水等对症支持治疗及精心护理,患者于14 d后痊愈出院,随访3个月无再出血。
  
  护理
  1.术前护理 ①加强生活护理:患者入院后给予适当的护理干预,以减少再次发生鼻腔大出血的诱发因素。如嘱患者严格卧床休息,起卧或翻身时动作轻柔,避免用力或过猛的动作;协助患者完成床上进食、排便、翻身等日常活动;注意保暖、避免咳嗽及打喷嚏,勿用手挠抓鼻腔;指导患者多吃水果、蔬菜及粗纤维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必要时使用缓泻剂、开塞露帮助排便。
  ②心理疏导:
  反复鼻腔出血、监测的环境、绝对卧床等因素会导致患者出现紧张、极度恐惧焦虑等负面心理,对疾病的控制与康复极为不利,应及时评估患者的心理情况,并针对患者特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鼓励、安慰患者,使其正确认识疾病的发展过程和预后,消除其紧张和恐惧心理。取得患者的信任和合作,主动配合,使之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各种治疗和护理。
  ③密切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
  将患者安置在离护士站最近的单间抢救室,方便医务人员观察病情,每1小时观察患者神志、瞳孔、生命体征、鼻腔出血情况,注意患者血常规等生化结果,如有异常及时与医生沟通以便处理;对于严重贫血,适当输血给予纠正,以保证治疗效果;注意观察患者尿量如少于30 ml/h,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预防肾衰竭[2],为及早判断休克提供可靠依据。
  2.术前急救处理
  颈内假性动脉瘤破裂大出血时,有效循环血容量迅速降低,出现失血性休克,表现为颜面苍白、四肢皮肤湿冷、脉搏快而弱、呼吸急促、血压进行性下降,继而出现意识进行性障碍。治疗关键是及时补充血容量、止血。具体措施有:将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以免误吸或窒息;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选用较大的静脉并使用留置针以方便抢救中用药;快速输入晶体液,后输胶体液;使用多巴胺经微量泵输入控制血压,根据血压及血流动力学监测情况调整输液速度;吸氧;急诊配血、输血;请耳鼻喉科专家进行鼻腔填塞止血;压迫患侧颈动脉以减少出血;必要时行介入止血治疗。并做好术前准备,
  常规予备皮、配血。备皮时动作轻柔,避免粗暴,同时备足血源,以便抢救时使用。同时,做好患者及家属术前健康教育,告诉患者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注意事项。另外,护士在术前与患者、家属交流过程中能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信任,使之主动配合,达到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
  
  3.术后护理
  ①病情监测及穿刺部位的护理:
  术后患者入住重症监护病房,右股动脉穿刺部位予沙袋压迫6~8小时,穿“8”字形裤加压包扎24 h,穿刺侧肢体制动24 h,避免屈膝动作,防止穿刺处血肿。术后24 h内每30 min~1 h测量足背动脉搏动1次,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血肿,足趾皮肤的温度、颜色及有无疼痛、感觉障碍。如患者出现肢端苍白、皮肤温度低、足背动脉搏动减弱甚至触摸不到、术侧下肢剧烈疼痛或麻木,则提示有股动脉栓塞或静脉血栓的可能,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②抗凝治疗的护理:有效的抗凝可防止血栓形成,对手术成功非常重要。该例患者术中持续使用肝素纳抗凝,术后第二天开始口服阿司匹林维持。使用抗凝治疗前,认真、详细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术后抗凝的重要性、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使其主动配合治疗,加强服药的依从性。饮食上给予抗凝作用影响小的均衡食物,忌食高盐、高脂肪食物,保证每日饮水量在2000~2500 ml。对一些影响抗凝疗效的因素如:含乙醇饮料、复合维生素、维生素K等应避免应用。使用抗聚集药物有致出血的倾向,应教会病人及家属掌握相关指征,如皮肤黏膜出血、血尿、血便等,嘱患者餐后服用抗聚集药可减少上腹部不适、恶心等胃肠道副作用;使用软牙刷刷牙;用药期间定时复查血常规及出凝血时间。
  4.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1)假性动脉瘤再破裂:假性动脉瘤再破裂是血管内介入治疗严重并发症,早期表现为头痛、呕吐、烦躁、再次出现鼻腔大出血现象,可伴有意识障碍和神经损害的表现。术后持续使用监护仪监测生命体征,严密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肢体活动情况,特别是否再次出现鼻出血现象,如有异常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该患者术后鼻腔无新鲜血液流出,只有少量陈旧性血液。
  (2)自发性左侧气胸:自主呼吸未恢复前予呼吸机辅助呼吸,使用期间注意加强呼吸功能支持和呼吸道管理,控制吸入气体的湿度和温度。患者术后第二天神志清醒,自主呼吸有力,血气分析各项指标达停机标准应予停机。停机后持续经鼻导管低流量吸氧,指导和鼓励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咳嗽时不宜过于剧烈,定时听诊肺部呼吸音,密切观察呼吸频率、节律改善情况。该患者术后第二天出现左侧气胸,这与患者出血量大、有效循环血容量锐减、心跳骤停长达17分钟不间断行胸外心脏按压有关。能及时发现左侧气胸并有效治疗,于术后一周复查胸部X线,提示左肺部恢复良好,拔管后患者无呼吸困难、胸闷、心悸现象。
  (3)脑血管痉挛及预防用药:脑血管痉挛是介入治疗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表现为一过性神经功能障碍,如头痛、短暂意识障碍、肢体麻木或偏瘫、失语等。行支架植入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意识、语言及肢体活动情况,以便及时发现患侧颈内动脉闭塞,避免导致脑缺血发生。曾有报道因反复发生鼻衄严重贫血的颈内假性动脉瘤患者,术后发生血流量减少导致脑缺氧,继而发生脑梗[3]。护士应每小时测量患者生命体征,观察神志、瞳孔、语言、肢体活动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尼膜酮具有促进血管舒张和神经保护的作用,早期使用可以建立侧支循环和降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术后立即给予尼膜酮10 mg(50 ml) /天,第一次使用速率2.5 ml/h,血压稳定2小时后调整速率5 ml/h,常规用药10~14天。用药期间仍需严密观察血压波动情况,如出现血压下降、注射部位疼痛、颜面潮红、低热、多汗、皮疹等不良反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5.出院指导 告知患者注意休息,避免劳累、情绪激动,注意预防感冒,保持大便通畅;合理饮食,宜进食低盐、低脂、易消化、清淡、高纤维饮食。患者出院后常规服用抗凝药物阿司匹林3个月,交代患者服药时间、药物不良反应及需采取的相应措施。出院后3~6个月、1年、2年、3年返院复查DSA,了解血管内治疗后脑部供血情况。
  
  护理体会
  1.创伤性假性动脉瘤是颅脑损伤罕见而严重的并发症,它可发生在伤后任何阶段。瘤体一旦破裂大出血如不及时进行有效治疗即可致命。有头部外伤史的患者如反复出现鼻衄要提高警惕,尽早确诊,以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4]。尽早进行血管内介入治疗,消除鼻衄的根本病因才是最佳选择。带膜支架具有保留载瘤动脉、创伤小、恢复快、复发率低、经济,且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已得到临床广泛的应用及病人的肯定。
  2.术前、术后的病情观察和心理护理非常重要。护理人员要避免只忙于抢救而忽略患者感受。即使在抢救过程中也应给予安慰、鼓励。术前耐心的心理护理,适当的鼓励患者,可消除患者的心理恐惧、忧虑情绪,以积极的心态配合各种诊疗;护士熟练掌握介入治疗各种并发症的表现并及时配合医生进行对症治疗,循序渐进的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可达到提高疗效,最大限度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3.在实施护理过程中实施个体化护理,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性格、不同基础病、不同知识水平差异,给予不同的护理。该患者为车祸致病的年轻人,性格开朗、基础病少、心理素质较好,能接受患病及治疗经过,护士在护理时采取积极主动的方式,详细告知患者目前治疗、护理措施及自我护理注意事项,取得患者主动的配合,术后能了解自我病情及观察要点,遵嘱按时服药、积极配合康复锻炼,恢复良好,生活完全自理。
  参考文献
  [1]牛文锦,张阿兰,辜小方,等.介入治疗创伤性颅内段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8):1676-1677.
  [2]钱血衔.现代心血管病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1151-1153.
  [3]朱丽娟,张丹云,严旭梅.25例可脱性微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护理[J].护理与康复.2007,6(4):234-235.
  [4]张昌伟,李江涛,谢晓东,等.表现为致命性鼻衄的创伤性假性动脉的血管内介入治疗[J].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2):2386-2389.
  (收稿日期:2011-03-30 修回日期:2011-05-30)
  (编辑:崔群飞)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血液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方法分析住院的29例血液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并与同期住院的单纯肺结核40例和单纯血液病30例相比较
【摘要】 目的 了解建立“地贫之家”对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儿的住院费、住院天数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就诊人数的影响。方法 建立“地贫之家”前,所有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儿均按入院常规办理手续,按常规治疗和护理。建立“地贫之家”后,建立个人档案,提前预约输血、免收护理费、减免部分检查费等。在输血量、血液成分均相同的情况下,比较该患儿在成立“地贫之家”前后每次的住院费、住院天数、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成立“地贫
【关键词】 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配合  文章编号:1003-1383(2010)02-0235-02 中图分类号:R 655.3047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0.02.067    现代胸腔镜外科近年来迅猛发展,与传统的大切口开胸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痛苦轻、对呼吸功能影响小、恢复快、疗效可靠、符合美容要求等优点,深受患者的欢迎。我院自
[摘要] 目的 探讨对住院酒依赖患者及其家属实施强化健康教育,以减少患者出院后的复饮率、再住院率和延长复饮间隔时间。  方法 将2007年住院的56例酒依赖患者及家属作为观察组进行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及家属掌握酒依赖的临床表现、危害,减少酗酒行为。同时将2006年50例酒依赖住院患者进行对照,对照组仅进行一般的常规的健康教育。两组观察期均为一年。结果 在住院期间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教育时间为(1
目的观察缬沙坦和小剂量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方法将196例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98例给予缬沙坦80 mg,1次/d;氢氯噻嗪12.5 mg,1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处理方法。方法对36例原发性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的患者行手术治疗,其中20例患者肝功能为Child A级,15例为Child B级,1例Chi
目的探讨胆脂瘤型中耳炎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方法用TSB-0.25%Glu、TSB-2%Alc、TSB-4%NaCl最佳培养基浓度,96孔板半定量生物膜,K—B琼脂扩散法进行抗菌药敏试验。结果产铜绿假单
介绍了商业建筑中的用电负荷类型,详细阐述了这些用电负荷产生谐波的原因及其治理方法和控制措施。对谐波的评估提出了一些具体意见,供设计人员参考。
探讨了固体绝缘材料绝缘电阻测量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基于测量绝缘电阻的原理,分析了引起绝缘电阻测量不确定度的因素。以聚氨酯圆片为例考察每个因素带来的影响,得出测量结果
高钠血症病是重型颅脑损伤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对疾病的预后影响很大。国内报道其发病率为5.3%~11.6%,病死率为53.6~71.4%[1,2]。我院神经外科2007年2月至2010年12月共救治重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