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笔书法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刍议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ha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简述开设毛笔书法课程的意义,分析毛笔书法教学存在的问题,探讨新课标下毛笔书法教学的策略。要重视书法教学,加大书法教育投入力度;加强书法师资培训,提高书法教师教学能力;加强书法教学管理,构建合理的书法教学评价机制;激发学生书法学习兴趣,提高书法教学效率。
   关键词:毛笔书法;书法教学;审美教育;审美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1)23-0060-02
  毛笔字渗透了汉字与中国特有的审美情趣,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也被世界各国人民所欣赏。开展毛笔书法教学,是对这一传统文化艺术瑰宝最好的继承与发扬。学生在毛笔书法学习过程中,能够了解基本的汉字构字规律,培养书法艺术欣赏能力与书法书写技能,提高审美情趣,提升传统文化修养。教师要通过书法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一、开设毛笔书法课程的意义
   1.继承与发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学生艺术素养
   毛笔字是我国汉字书写的一种传统形式,属于我国特有的传统文化艺术瑰宝。开展毛笔书法教学,是对书法这一传统文化艺术瑰宝最好的继承与发扬。韩盼山教授在《书法基本教育》中说:书法艺术教育重要在教育,书法艺术本质则是一种媒介或手段,意在通过它使受教育者得到审美享受,提高审美境界,陶冶性情,净化心灵。学生在毛笔书法学习过程中,能够了解基本的汉字构字规律,如笔画长短、间架结构、形体走势特点,然后据此静心观察、认真书写。这个过程也是培养学生书法艺术欣赏能力与书法创作技能,提高学生审美情趣,提升学生传统文化修养的过程。
   2.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全的人格
   首先,书法教学不同于其他科目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需要学生手、脑、眼等身体部位集中投入,才能把字写规范,写漂亮,写出韵味。因此,书法练习能够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专心致志的学习习惯。其次,书法教学过程也是一个培养学生健全品格的过程。古人云,“心正则笔正,心清则目明”。传统书法教育一直把培养书法技能与人的品性修养相结合,要求书写者心正、笔正、字正,在寒来暑往的书写练习中,养成端正、高洁的品行。从这个意义上讲,书法学习的过程有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健全人格的养成。
   二、毛笔书法教学存在的问题
   随着新一轮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推进,学校增加了毛笔字教学内容,并提出了明确的教学目标。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毛笔书法教学现状令人担忧。
   1.部分學校的毛笔书法教学意识淡薄,课程设置不规范
   调查发现,很多学校对毛笔书法教学不够重视,虽然订购了毛笔书法教材,但是在课程设置中并没有设置书法课程,毛笔书法教学仅仅在兴趣小组或社团活动中出现。
   2.专职书法教师人才缺乏、力量薄弱
   受各种因素影响,中小学书法教学一直被忽视,导致当前各级专职书法人才缺失。当书法教学被重视之后,才发现缺少专门从事书法教学的教师,且一些书法教师的书法教学能力达不到要求。
   3.社会、家长、教师、学生对毛笔书法教学的意义认识不够
   社会、家长、教师和学生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只重视语数外等科目,对毛笔书法教学的意义认识不够,对学生素养特别是书法素质极少关注。同时,很多人缺少毛笔书法欣赏能力,对毛笔书法不感兴趣,导致毛笔书法教育无法落到实处。此外,书法教育往往在语文与美术两门学科之间“徘徊”,失去了本该有的独立性与整体发展方向。
   三、新课标下毛笔书法教学策略
   1.重视书法教学,加大书法教育投入力度
   各级学校应乐于投资、舍得投入,强化书法教学的硬件建设。比如,配备齐全的书法教学器材,建立专门的书法教室,保证师生有书法学习之地。同时,还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搜集优质的书法教学课件、古人法帖等资料,实现资源共享,更好地为书法教学服务。
   2.加强书法师资培训,提高书法教师教学能力
   教育主管部门可以利用讲座、辅导班、短训班等形式,定期对书法教师进行校本培训。当前民间的书法培训学习交流方式比较丰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可以和社会联手,支持教师参加社会组织的书法培训班。学校还可以利用“青蓝结对”的形式,做到优势互补,共同进步,并在学校内开展各种书法比赛、展示活动,营造书法学习氛围,扩充学校的书法师资力量。
   3.加强书法教学管理,构建合理的书法教学评价机制
   书法教学要合理发展,就需要学校设置合理的书法课程。学校要把书法教学纳入常规教学管理范围,建立合理的书法教学评价机制。要把毛笔书法教学落实到课堂上,积极开展书法教学听课、评课教研活动,以促进教师书法课教学质量的提升,保证书法教学的有效性。
   4.激发学生书法学习兴趣,提高书法教学效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新形势下,提高学生对毛笔书法的兴趣,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教师采取各种方法,因势利导,多管齐下,让学生对毛笔书法充满热爱之情。
   (1)故事穿插,知识激趣。从汉字起源开始,中国书法这一艺术瑰宝就诞生了。漫长的书法历史长河涌现出许多脍炙人口的书法故事,如仓颉造字、钟繇掘墓偷艺、王羲之天台山拜师,这些故事既有趣味性,又有知识性,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毛笔书法的兴趣,又可以给学生以启迪,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2)提高学生的毛笔书法欣赏能力,让学生从毛笔书法中获得美的情感体验。几千年来,中国毛笔书法在不停演变,从甲骨文、金文到大篆、小篆、隶书,再到后来的魏碑、楷书、行书、草书,流传下来大量的书法艺术精品。这些艺术瑰宝,或者潇洒飘逸,或者刚劲险奇,或者丰腴饱满,或者遒劲有力,或者端庄典雅,给人以丰富的审美体验。书法教师要把这些艺术精品介绍给学生,如隶书《曹全碑》《张迁碑》,魏晋小楷《宣示表》《洛神赋十三行》《黄庭经》,“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唐楷《九成宫醴泉铭》《颜勤礼碑》《玄秘塔碑》,赵孟頫的行书《千字文》《心经》等。还要给学生渗透鉴赏书法艺术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感受中国书法之大美,使学生对中国毛笔书法产生热爱之情。(3)让书法贴近实践,让学生获得积极的生活体验。一切知识都源于生活,书法亦是如此。那些脍炙人口的书法故事,如怀素观夏云奇峰、王羲之柳叶悟撇,都在告诉人们书法学习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还要从生活实践中获得学习素材和体验。教师讲书法中的“穿插避让”结构原则时,可以让学生想象人的五官,只有五官位置和谐,才能给人舒服的感觉。这可以让学生体会到书法学习其实可以和生活联系起来,感受到毛笔书法学习如此有趣。课下,教师要制定毛笔书法实践活动方案,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展示自我的平台,如校内的书法展览、书法比赛,校外的各种书法竞赛活动等。要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成功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毛笔书法学习热情。同时,学校可以利用一切机会,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如学校的各种通知、手抄报、走廊黑板报等,都可以交给学生,让学生用毛笔字的形式进行呈现,以提高学生的毛笔书法创作能力。(4)营造浓郁的书法校园文化氛围。一个好的环境可以影响学生的审美体验,所以,学校可以创设浓郁的散发书法气息的校园环境。书法艺术是视觉艺术,学校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空间,如在教室墙壁、楼道墙壁及校园内的角角落落,放置书法作品,展示书法故事,为学生营造浓郁的书法文化学习氛围。
   总之,书法艺术魅力是无穷的,中小学毛笔书法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毛笔书法教学需要社会、教师、家长、学生共同努力,积极应对,敢于创新,勇于探索。要探索出一条符合学校实际的书法教学之路,让毛笔书法走在光明的康庄大道上。
  
  参考文献:
  [1]李新荣.毛笔书法教学中审美能力培养研究[J].汉字文化,2019(22).
  [2]郝宇.毛笔书法教学弱化的原因[J].艺海,2019(11).
  [3]于杰.小学毛笔书法教学中审美能力培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7.
  [4]杨雅琼.书法教育在中小学写字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4.
其他文献
摘 要:法律课程是中职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之一,是学生提升综合素质、健全法律知识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在中职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教师要不断提高法律课堂教学艺术,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文章分析中职法律课堂教学现状及提高中职法律课堂教学艺术的重要性,并提出新时期提高中职法律课堂教学艺术的策略。   关键词:中职;法律课程;教学艺术;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
摘 要: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与推进我国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及国际化,能够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培养更多懂技术、善经营的复合型国际化人才。文章阐述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取得的实践成果、及其产教融合的重要内涵,并从宏观、中观、微观的层面上提出了推进中国-东盟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高效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产教融合;中国-东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
摘 要:将网络信息技术与国学经典进行有机融合,是当前教学的需要,也是传承国学文化的必经之道。学校教育不仅要传播国学经典文化,还要积极拓宽传播经典文化的渠道,这是时代发展和教育发展的要求。文章分析国学经典教学的现状,探讨现代信息技术在国学经典学习中运用的必要性,提出信息技术与国学经典教育的整合措施。   关键词:信息技术;国学经典;融合;国学文化;传播;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3.3;G
摘 要:合作能力需要从小培养,它是个体在当今社会持续发展的基石。幼儿具有合作意识并产生合作行为,能够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社会基础,有助于他们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实现全面发展。文章从体育游戏对幼儿身心发展的意义,以及在体育游戏中培养幼儿合作行为的策略两方面,对其进行简要探讨。   关键词:体育游戏;幼儿;合作行为;培养   中图分类号:G611;G61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摘 要:语文学科兼具工具性、人文性,教师要将“文”与“道”进行有机融合,挖掘文本中的爱国主义内容,将爱国情感渗透于教学内容中,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落实。教师要通过情境的创设、教学目标的完善、教学内容的细化、教学方法的改进落实德育目标,让学生在习得知识、提升能力的同时,其品德得到完善、素养得到提升。   关键词:语文教学;德育渗透;教学情境;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
摘 要:数字化校园建设标准的进一步规范化和合理化,有助于促进教育公平,缩小城乡基础教育的差距。国外数字化校园建设发展较早,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都为河北省基础教育数学化校园建设的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文章结合实践,对河北省基础教育数字化校园建设借鉴PPP模式,实施基础教育数字化校园建设进行研究。   关键词:国际视角;PPP模式;河北省;基础教育;数字化校园;建设   中图分类号:G47
摘 要:学生学习语文教材中的小古文,有利于提高文学修养,强化对古人思想与历史文化的认知,提高表达能力及写作能力。文章分析小古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概述小古文的含义与教育价值,提出小古文教学应遵循的原则,以及教师有效开展小古文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语文;小古文教学;问题;含义;教育价值;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1)23-0
摘 要:教育部印发的《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改革全面提升培训质量的指导意见》,要求根据教师发展不同阶段的实际需求,开展针对性强的培训,并要求改革培训模式、改进培训内容、提高培训质量。如何促进中小学教师培训成果向办学实践转化,成为培训界普遍关注的课题。文章对促进中小学教师培训成果转化的有效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教师培训;成果转化;促进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
摘 要:高校“基础”课教学是高校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研读习总书记关于爱国主义教育重要讲话精神,明确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鲜明主题、育人目标和实践要求,钻研“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版教材,把握教学内容、教材变化、教学重难点,是“基础”课教学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爱国主义教育;基础课;新内容;新要求   中图分类号:G641;G414 文献标志码:
摘 要:陶行知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他提出的生活教育思想是教育史上的瑰宝。他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教育思想在今天也闪耀着光芒。文章对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理论、内容展开详细分析,并联系当前教育教学实际,探讨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关键词: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当代价值;当代教育;影响   中图分类号:G40-0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