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裔CEO掌舵世界500强的背后

来源 :清华管理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g5950910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印裔CEO主要有以下共同之处:一是年龄介于45到55岁之间,属当打之年;二是大多数是在印度本土完成学业后远赴英美等发达国家深造;三是大多数人都是从公司基层做起。
  2019年6月9日,微软市值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八年来首次双双击败亚马逊和苹果,登顶全球市值最高公司之巅。这一刻,印裔首席执行官(CEO)萨蒂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居功至伟。
  时间回到四年前微软CEO换届公布之日,时任云计算和企业部门执行副总裁的萨蒂亚·纳德拉以黑马胜出。而早在2013年微软董事会就开始物色接班人,对此,英国博彩网站Ladbrokes设立了微软掌门的竞猜专题:时任诺基亚CEO埃洛普(Stephen Elop)以1赔5居首,成为最大候选热门;微软首席运营官凯文·特纳(Kevin Turner)以1赔6位列次席;微软前任高管史蒂文·辛诺夫斯基(Steve Sinofsky)和现任女高管朱莉·拉尔森格林(Julie Larson-Green)均以1赔8分列三、四位;微软华裔副总裁陆奇以1赔10排名第五;而最终称王的萨提亚·纳德拉以1赔14仅居第八。
  无独有偶,2015年10月22日,谷歌宣布擢升桑达尔·皮查伊(Sundar Pichai)为CEO,至此两大硅谷科技巨擘均由印裔掌舵。
  印裔CEO风起云涌
  2010年以来,印裔高管涉猎广泛,有风起云涌之势。百事可乐首位外籍CEO暨现任董事长卢英德(Indra Nooyi)、万事达卡CEO彭安杰(Ajay Banga)、诺基亚的“变革型”CEO拉吉夫·苏里(Rajeev Suri)、消费品巨擘利洁时CEO拉凯什·卡普尔(Rakesh Kapoor)、存储卡制造商SanDisk创始人兼CEO桑杰·梅赫罗特拉(Sanjay Mehrotra)、制图软件巨头Adobe总裁山塔努·纳拉延(Shantanu Narayan)、半导体企业Global Foundries CEO 桑杰·贾(Sanjay Jha)、数据存储Net App CEO乔治·库里安(George Kurian)、全球音响领导品牌Harman CEO 迪内希·包利华(Dinesh Paliwal)、英国酒业领导者帝亚吉欧CEO伊凡·梅尼斯(Ivan Menezes)、新加坡星展银行CEO高博德(Piyush Gupta)等……足以展示印裔在全球企业高管中的地位。如果算上麦肯锡前CEO拉贾特·古普塔(Rajat Gupta)、标准普尔公司前总裁德文·夏尔玛(Devon Sharma)、软银前CEO尼克什·阿罗拉(Nikesh Arora)、联合利华前CEO文迪·邦加(Manvinder Banga)等,印裔CEO影响力更具价值。难怪印度媒体曾骄傲地宣称:印度向全球出产CEO!
  印裔高管长期“霸屏”,在欧美等国的大型企业中表现尤为出色。派思咨询(Apex Recruiter)调查发现2015年75家美国500强企业的CEO为非美籍,而75位外裔CEO中有10位印裔(籍)首当其冲。紧随其后是9位英国裔(籍),接下来包括7位加拿大裔、6位澳大利亚裔,法裔、瑞典裔和德裔各3位。华裔CEO共有2位,中国香港裔(籍)和中国台湾裔(籍)各占其一。不仅是CEO的“量产”表现,公司治理层中的印裔同样亮眼,代表性的如谷歌董事会的13位董事中有4位是印裔,占比达31%。
  印裔CEO路径分析
  归纳起来,这些印裔CEO主要有以下共同之处:一是年龄介于45到55岁之间,属当打之年;二是大多数是在印度本土完成学业后远赴英美等发达国家深造,其中不少取得了欧美当地的国籍;三是大多数人都是从公司基层做起,从内部不断晋升才达到目前的高度。
  从基层步步为营
  考虑到移民因素,印裔(籍)高管鲜为所在公司的创始人,如SanDisk的桑杰·梅赫罗特拉之类绝非主流,但他们往往都是备受尊敬的职业经理人。在执掌这些500强大公司之前,很多印裔已有高管的经历:他们大多数都是从基层干起,展示了良好的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进而成长为公司的领军人才甚至领袖人物。例如,此次谷歌的新晋CEO皮查伊,自2004年加盟到晋级CEO已历经10年有余;还有不少高科技公司的印裔CEO,多数从程序员做起,一般都具有担任中层管理者的经历,并逐步提升到高层,微软的萨蒂亚·纳德拉就是典型。
  从创始人做起
  科技企业是21世纪的主导,印裔在硅谷的实力已成公认事实,微软、谷歌、Adobe等知名企业的首席执行官都来自印度。相比之下,华裔在硅谷高管层尚未形成气候,只有Facebook等少数高科技公司有华裔高管。有统计发现2006至2012年七年间,40%的硅谷新设企业的创始人或联合创始人源自移民,其中约1/3创始人為印裔,占所有新创企业的13%;相比之下,华裔以5%居后。据《洛杉矶时报》报道,尽管2012年印裔在硅谷的人口占比仅为6%,但同期硅谷高达16%的初创公司创始人来自印度,印裔领导力持续提升。
  从同业“空降”
  在硅谷的高科技公司中,底层多为做研发的华裔,中层多为做管理的印裔,顶层高管多为做决策的白人。然而,这个结构正因印裔的崛起而改变。例如,2012年美国硅谷人口中的印裔只占6%,但印裔人才创立和领导的公司竟达33%,很多公司极具发展潜质。不仅如此,印裔实现了同业甚至跨业的高层人才流动。例如,软银前CEO尼克什·阿罗拉曾先后担任T-Mobile的首席营销官和董事会成员、谷歌的欧洲运营副总裁等职;又如,彭安杰在主事万事达卡之前,曾先后担任花旗集团亚太区首席执行官、卡夫董事会成员等要职。
  印裔CEO崛起要素
  综上,鉴于印裔CEO崛起路径与其他族裔大同小异,其成功原因一度成为大众讨论的热点,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那么,印裔CEO崛起有哪些因素值得我们重视和关注,有哪些要素值得华裔学习和借鉴呢?   国际精英教育
  虽然印度与中国同为发展中国家,但其理科、工科、商科等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程度较高。上世纪70年代起,印度理工学院毕业生涌入美国,通常先进入斯坦福、麻省理工等名校深造,然后加入美国企业,在科技、金融、制造等领域挥斥方遒。印度在理工等基础教育领域实行精英教育,只招最优秀的尖子生。《三傻大闹宝莱坞》中“帝国工业大学”的原型印度理工学院,每年在30多万考生中只录取5000-6000人,录取率不足2%。同时,印度商学院教育很早就与欧美接轨,成为培养国际经营管理人才的摇篮。20世纪50年代,印度管理学院首先与麻省理工斯隆管理学院合作建设加尔各答分校,60年代又与哈佛商学院联合创立阿默达巴德分校,源源不断地向欧美输送“印度制造”的人才。
  而中国在改革开放后才开始实施现代管理学教育,1984年中美合作才在大连筹建了第一所现代意义的管理学院。
  先天英语优势
  历史上殖民地前的印度从未实现语言统一,各地方言自说自话、自以为是。直到印度沦为英国殖民地后才开始说英语,逐步流行和通用,类似中国的“普通话”。于是,如今的印度人通常会说三种语言:即官方语印地语、当地方言和英语,其英语人口已超三亿五千万,跃居世界各国之首。有趣的是,印裔的“咖喱味儿”英语可能我们听不大懂,欧美人却很习惯,已成为英语世界的重要组成。印度人从小就强调分析和表达能力,在听说方面基本与欧美无异,无论演讲还是辩论,都能临场想得快、逻辑强、用词准、发挥好。即使印度人的英语口音浓重,但他们从娃娃抓起,又不怯于发声,论述评说都颇具号召力和感染力。
  而中国留学生或许托福、GRE、GMAT分数高,但实战中并不具听说优势,特别当在企业中、会议上、团队里遇到英语公开辩论、展示时,阐述观点和立论反驳就容易显出弱势和不济。
  西方思维方式
  适应不同文化的能力和近乎西方的思维方式,也使印裔不但习惯用英语交流,而且懂得用英语来思考,在欧美企业管理层中脱颖而出也就水到渠成了。
  许多受过良好教育的中国高管说英文没有问题,但却不善于在辩论、问答中应用英语的思维,毕竟中式逻辑与西式逻辑存在较大差异。此外,中国文化中“枪打出头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等观念也束缚了华裔的思维,使得一些本有潜质的华裔,在发展初期就安于现状、最终止步于此。例如,曾在耶鲁大学任教的陈志武教授就曾感慨:较之中国儒家文化,印度文化更能够适应美国社会,印裔在欧美发展的优势也更多在于此。
  很多印裔特别是精英之家的印度人,英语更像是母语,他们“从娃娃起”就耳濡目染,从小受到英语思维及其背后西方价值观的影响,以此去待人接物、为人处事,这才是语言背后的逻辑本质。
  西化社交沟通
  印度人重视日常感情维系,闲暇无事也主动约朋友、客户或同事喝茶联络,或者去酒吧谈心聊天。印裔在汇报、聚餐、下午茶等正式或非正式活动的方方面面都会借力发挥,注重与上司的情感沟通,从而提升在领导心中的热度和好感。不少印度人天生乐观幽默,擅长结合自身使用看似挖苦讽刺的自嘲,常常能主动拉近与他人的距离,从而在社交上游刃有余。需要关注的是,社交沟通也包含了辩论,印度人受英国的传统影响更多,学校和社会氛围都比较支持口头上的辩论。印度人经常为了讨论而讨论,不惜时间和精力,甚至成为学校不可或缺的专题学习。这一点符合欧美的习惯,鼓励通过辩论、据理力争来说服对方。
  然而,中国国内的教育系统不太关注口头辩论,也不太注重培养语言习惯和逻辑思维。不仅如此,中国人沉默谨慎的习惯和唯恐“祸从口出”的思维,也容易导致减少主动交流、错失社交良机。
  长远职业规划
  印裔职业经理人的发展方向和成才路径离不开长远系统的职业规划,更离不开使命必达的事业心。有调查发现,印裔平均收入名列美国移民群体之首。多数印裔经理人始终坚持自己的“头雁”志向,宁愿放弃买房的首付、挤在合租公寓楼里,卻舍得花大价钱去攻读MBA,甚至辞去工作独立创业。这类成功的印度人大多家庭出身较好,自幼耳濡目染了父辈管人的方式,有强烈成就事业的渴望。
  而大多数华裔留学生小富既安,有房有车、有工作和绿卡后,就心满意足、不思进取。并且,理工科华裔留学生的背景相对单一,大多是国内985或211院校毕业,出身知识分子或公务员家庭,更多倾向于安于现状和墨守成规。华裔鲜有足够的拼劲和开放的头脑去冲破职业天花板,只有少数有持久毅力、饱含饥渴感的华裔,才能像印裔CEO一样打破欧美高管的族裔惯例,最终实现自己的梦想。
  印裔“隐形”强项
  除了上述要素,印裔还有一些其他相对含混隐晦的因素、不易察觉的习以为常的习惯,而这类因素和习惯是“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华人较难觉察到的。只有跳出华人圈子,从其他族裔的视角观察,才能拨云见日。
  习惯圈子抱团
  与华裔竭力避嫌不同,印裔有互相帮助、抱团取暖的传统。曾有人戏言:一旦一个印度人进了一家公司,就会引来一群印度人。印度高管“举贤不避亲”,注重尽快在公司内部建立一个自己的圈子,特别是以自己为核心的印裔圈子。因此,印度人会不断把亲朋好友、以前的印裔同事甚至陌生的印度人都介绍到自己公司里,好的职位和资源坚决第一时间介绍给自己人。有报道称硅谷中的部分印裔领导在招聘、提拔时会相对甚至刻意偏袒印裔,形成一个强大的“印度圈”。因此,一名印度经理很快就会带出一个印裔团队,并持续克隆和放大,最终形成“燎原之势”。
  与之相比,美国的华人社团虽然为数众多,但是组织关系松散,新老移民之间存在一定的代沟,各省区移民之间也存在一定的隔阂。
  性格更趋阳光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印裔的性格比华裔有显著优势。可能是印度处于热带的缘故,印度人性格相较热情爽朗,习惯有话直说,而且说出来的方式也很让人明白舒服。比如,看印度电影里的歌舞,就知道印度人表达感情的方式比较直爽奔放,即便是内敛沉闷的同事,也容易被这种开放的情绪感染,进而得到他人更多的理解和认同。与大部分印度人打交道时,普遍的感觉是很好相处,很容易说话,很少遇到性格古怪的印度人。   然而,中国人的性格相对内敛,一般都喜欢把话藏心里、不苟言笑,不习惯与陌生人说话,表达感情的方式相对含蓄。就其他族裔而言,感觉跟华裔初次见面交往会比较吃力,需要磨合很多次才能建立起一种接近友谊的关系。如果没有长期交往的耐心,可能会误以为华裔不好接近。
  善于包容异见
  对于被管理者或者追随者而言,普遍感觉印度高管特别擅长领导不同政见者,这种能力远非“和稀泥”能比。印裔高管特别是在印度土生土长的高管,从小潜移默化,习惯与不同意见者打交道。因此,印度高管更热衷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也善于接纳不同意见的人,最后团结成自己进步的力量,这都是跨国企业CEO必备的能力。
  中国人大多成长于相对单一和更具“集体主义”的环境中,习惯于对家长、老师和上级的服从。这种培养方式和社会文化,使得将才倍出,但一帅难求。当然,随着天性更乐观、开放、多元,且受过国内外良好教育的90后、00后逐步迈向职场,相信外界对华裔内敛或者包容不足的“刻板印象”会有改观。
  更具冒险精神
  那么,为何“白人>印裔>华裔”这样硅谷职场层级体系能数十年岿然不变?杨琳桦等针对白人、华人和印度人这三類族群开展的问卷式调查,结果部分解答了疑惑。例如,约60%的印度人回答有创业意愿,而白人比例更高、也更具冒险精神;但内地华人仅有30%左右的人有创业意愿,更多人倾向于“稳定的白领”。又如,在首次创业资金的来源上,印裔的渠道更为宽泛,同时体现在同事、朋友、风险投资机构和银行等,其社交网络更为多元和宽泛;而约75%的内地华人主要依赖家族关系及同学,资金来源相对单一。
  崇尚参与管理
  美国500强多为小股东管理层控制模式,因此企业高管的支持更多来自企业内部各层的意见汇总,印裔善于平衡妥协的优势可以得到充分发挥,进而体现“管理层控制”的优势。印度国内特殊的社会环境促使印裔高管具备与生俱来的“融合”天赋,使其善于融入新的环境、易于融入新的团队。在实际工作中,印度高管倾向于参与式管理,喜欢和下属建立长远稳固、彼此探讨、相互合作的关系。这种关系可能源于印度古老手工艺行业的“学徒”传统,重视在上下级间情感纽带的建立。在印裔高管的风格中,上级会真诚地替下属考虑,两者往往建立极强的忠诚度,甚至超越了薪水回报和岗位要求,体现出特有的“师徒文化”。尽管这种传统颇具年代感,但在推动印裔工程师融入硅谷、平步青云时显得动力十足、历久弥新。
  上述印裔CEO的成功要素基本涵盖了高科技企业印度CEO的成功之路。除了在欧美企业高管中游刃有余之外,印裔还不断渗透企业高管的培养体系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担任欧美知名商学院的院长。如,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在2010年任命尼廷·罗利亚(Nitin Nohria)为第10任院长,是100多年建院历史上首位印裔也是外裔院长,打破了白人垄断的传统。无独有偶,芝加哥大学商学院选定印度人苏什·库马尔(Sushil Kumar)新任院长。2011年,曾任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名誉院长的印裔迪帕克·詹恩(DipakC Jain)出任欧洲工商管理学院商学院(INSEAD)院长。
  可以试想,按照印裔习惯抱团的传统,这些一流欧美商学院会倾向招收和培养更多的印裔学生,使其直接拥有500强公司高管候选人的“通行证”。
  蔡宁伟:中信银行合规部处长助理
其他文献
创业企业是社会创新的源泉。但是,中国的初创企业面临在种子期缺乏支持,退出阶段障碍重重等问题。我们呼吁中国在IPO制度、投资者保护等领域进行更深层次的改革,确保风险资本能够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同时,更多让市场机制引导资本流向,提高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  企业创新是经济增长和社会财富积累的最重要源泉。在过去的二十年里,中国在全球创新浪潮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根据2019年的全球创新指数(GII),中国在1
期刊
鲍勇剑:加拿大莱桥大学迪隆商学院终身教授,复旦大学管理学院EMBA特聘教授前言:关于自组织现象中的合作规律  物理学家哈肯教授(Hermann Haken)以他创立的“协同论”(Synergetics)影响管理50年。哈肯是物理学界最早解释激光形成原理的科学家。期间,哈肯发现,非生物和生物都有集体运动的自组织现象。通过了解自组织现象的宏观规律,哈肯指出动态不均衡系统从无序到有序的过程特征。哈肯的协
期刊
奢侈品市场两大趋势  (一)商业数字化:  近年来,数字化的不断深入,奢侈品品牌意识到了发展数字化渠道的重要性与必然性。据调查,虽然现今奢侈品线上销售额远低于线下门店的销售额,但线上销售额占比增速却很高,这无疑是由消费者需求决定的:新一代消费者的需求大部分都受到数字化载体的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路径与企业的持续发展也是息息相关的。  (二)消费者年轻化:  中国奢侈品消费者正呈现年轻化
期刊
创新创业已成为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强大助力。创业者们却发现在创业过程中有一个难以回避的问题,即合法性问题。 对于游走在创业灰色地带的挑战者们,消费者忠诚度的培养、市场的扩张、政府及法律的认可、延长利益链条避免过度竞争以及不断获得投资方的融资等种种细节都被囊括在合法性的获取问题中。合法性的获取已是创业企业成长过程中的关键因素,攸关创业成败。  本文将获取与累积创业企业的合法性作为研究焦点,结合优步案例
期刊
2014年,当代管理咨询大师拉姆·查兰提出要“炸掉人力资源部”,在他看来,大多数公司的人力资源部不能和业务需求有效结合,应该被炸掉。可如今,五年过去了,各公司的人力资源部依然挺立着,似乎人力资源这片土壤依旧生机盎然。  果真如此吗?是否在生机中藏着危机?还是表面平静之下是各种暗潮涌动呢?  或许,人力资源部过于庞大,一时间不可能被连根拔掉,但人力资源部的某些下层机构应该被废除。哪些人力资部门最应该
期刊
从腾讯公司的CVrC活动与其商业生态系统价值创造的分析可以看出,企业的CVC活动应该具有明确的战略目标,该目标要以发展企业独特的战略价值为根本。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在全球范围内互联网平台型企业迅速崛起。通过企业风险投资活动( GorporateVenture Capital,以下简称“CVC”),密集投资初创企业,扩大商业生态系统,是这些平台型企业在演化过程中呈现出的重要特征之一。因此,探索C
期刊
规模错配往往是导致企业走向末路的原因。智能制造对市场结构和创新的底层作用,主要通过影响生产过程的最佳规模来实现。在智能制造时代,企业的规模诅咒将有望被打破。  智能化会对制造业市场结构、管理模式、生产过程和工作状态产生颠覆性影响,基本已经成为学界共识。智能制造对市场结构和创新的底层作用,主要通过影响生产过程的最佳规模来实现。在智能制造时代,技术会成为约束企业规模的核心力量,内部管理成本对企业规模的
期刊
企业如何才能驱动业务实现10倍速的增长?这需要掌握增长爆发线的设计方法——敏捷迭代、用数字化形成增长杠杆,找到核心优势并迅速挪移,最后形成产品和传播“社交货币”式的传播。  今天“增长”成为CEO议事项目中最关键的话题,成为营销和战略追逐的靶心。我从企业如何进行系统的增长设计态势的角度总结出“增长五线”理论,它从CEO层面揭示出企业增长设计的动态思路和布局逻辑。增长五线指的是撤退线、成长底线、增长
期刊
韩都衣舍的互联网品牌创新孵化器(云孵化+场内孵化)很好地诠释了创新的虚拟空间和物理空间,为各类品牌提供销售渠道、促销经验和内外部资源。通过研究入驻孵化器的品牌或项目吸取内外部资源完成“守、破、离”的创新过程,我们发现,当品牌成功毕业时,该项目或品牌的经验和技术又成为了孵化器新的资源。因此,在创新“ba”(场)中,项目不断地进行“守、破、离”式创新,对于资源来说并不是资源消耗型创新,而是资源再生型创
期刊
中华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争一度被视为是古今之争、旧新之争,中华文化被视为过时的、陈旧的、腐朽的。尤其是从清末开始社会达尔文主义席卷中国知识分子的心灵世界以来,中华传统文化被视为是终究要被历史淘汰的落后文化。但随着学界对文化学的研究的进一步深入,随着中华民族的和平崛起,随着华人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的逐渐增强,中西文化之别逐渐被视为是类型之别。中西所属的文化类型虽然有别,但都可以对未来的社会和时代有自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