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古陶器的装饰艺术及其装饰特征

来源 :陶瓷科学与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陶器装饰是我国工艺美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是博大精深的中国古代艺苑中的一朵奇葩。本文就古陶器的装饰艺术及其艺术特征进行简要探讨,阐述了古陶瓷装饰体现整体意识、重视特征部位的装饰、重视视态表现、重视形式美和抽象符号等的装饰艺术特征。文章对古陶瓷研究和陶瓷装饰技艺研究,以及陶瓷装饰技艺的实战探讨均具有良好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环太湖地区的侧扁足鼎最早出现于崧泽文化晚期,至良渚文化中期一度在环太湖核心区消失,后又在本地传承和钱塘江流域因素的影响下,于良渚文化晚期重新出现并逐渐流行。良渚文化晚期侧扁足鼎的发展过程经历了数量逐渐增加的“量变”和最终取代T形足鼎的“质变”两个阶段。从文化面貌看“,质变”后形成的以侧扁足鼎为代表的一类新遗存应该属于钱山漾文化早期遗存。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贪图一己私利导致战祸不断,社会秩序崩溃,民不聊生。诸子百家以保民利民为出发点提出了各自的救世良方,形成了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局面。儒、墨两家是当时极为盛行的思想学派,儒家倡导以“爱人”为核心的“仁爱”思想,墨家则提出以平等互爱为根本的“兼爱”主张。“仁爱”与“兼爱”思想虽然在爱从何来、如何施爱等问题上有着不同的实现要求,但二者都强调对爱的追求,注重“仁义”至上和公利至高。历史地
结合现有考古学及艺术学材料,运用符号学理论展开对良渚玉琮纹样的造型语言、宗教文化等方面的深层解读,从中探究良渚神人兽面纹样造型所具有的视觉意义与美学价值。
<正>教学检测考试是各学段数学教学中检查教学与学习效果的通用方法,也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而试卷讲评则是在检测考试发现前期教学与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后,用以查缺补漏、总结提升的有效方法之一。尤其是到了毕业班,试卷讲评课几乎充斥着整个复习阶段,简单机械重复的复习模式令师生身心俱疲。那么,如何通过考试和试卷讲评课引导学生查缺补漏,真正提升学习能力呢?试卷讲评课又该如何设计呢?笔者认为有必要通过研究找出
期刊
文章通过课程帮系统精细化分析的各项数据,结合具体案例介绍如何挖掘潜藏在数据背后的学情,从总体数据趋势来分析诊断学情,调整教学内容与进度;以个体的数据分析为基础,对学生实施个性化教学;把握整体教学方向,实现分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信息技术以其便捷、快速、应用范围广等特征为全面了解真实学习需求,精准把握学生学习基础,系统开展学习问题诊断和矫正等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但是还需要关注的是,技术应用背后的思考和具体的改进实践,才能达到真正为教学赋能的作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朝花夕拾》被列为初中第一本名著阅读指导书目,充分体现了其经典性及重要性,但从《朝花夕拾》名著导读教学的实施状况来看,部分语文教师对学生期待视野的关注度较低,“教”的行为代替了学生的阅读体验,部分学生被动“接受”的阅读效果不太理想。期待视野理论强调了读者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他们带着自己的期待视野对作品进
电子证据作为三大诉讼法中的独立证据之一,其进入诉讼领域的时间并不长,由于其不同于传统的证据类型,加上我们对电子证据的认知不足,电子证据作为法定证据在应用中存在诸多问题。
依托安顺屯堡文化这一乡土地理资源,选择云峰八寨石头城、旧州屯堡古镇和鲍家屯古村落3个研学地点,设计具有屯堡特色的研学旅行活动,让学生从了解家乡开始,树立保护屯堡文化的意识、养成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传承与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远古陶器和青铜器的传统纹饰在时代变迁中发展,由单一走向多样,由粗犷趋向精美,成为今天艺术纹饰意蕴丰富的装饰艺术,其中包含了实用的形式美和文化艺术追求。文章从史前陶器纹饰技艺为龙泉窑青瓷装饰提供形式法则、青铜器装饰为龙泉青瓷装饰提供良好的参考范本等角度探寻艺术的真谛。研古知今,传承创新,本文的探索对古代纹饰研究和当代青瓷纹饰创作有良好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