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体育教学面临的困境与突破研究

来源 :当代体育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diskhotma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职体育教学是我国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高职体育教学不断进行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一些问题仍然存在。本文分析了高职体育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明确教学理念、教学资源开发、阶段性时间安排、评价方式改革等四个方面具体提出了突破高职体育教学困境的新策略,希望能对打开高职体育教学的新局面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高职体育教学 困境 策略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8(b)-0061-02
  当前,国家对职业教育重视程度逐步提升,职业教育政策越发完善。我国高职院校逐渐增多,主要以培养发展能力偏向的综合性人才为主。在这样的背景下,职业体育教育作为高职教学中重要的实践课程之一,对学生体质能力、合作能力、规则意识以及意志能力等方面的强化有着重要作用,是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综合性目标以及实践需求的重要课程内容。但是,职业教育体育教学中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本文探讨高职教学中的教学方向到评价体系,分析目前高职体育教学面临的困境,并提出改革突破新方法,以期落实高职教学的体育教育目标。
  1 困境——高职体育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1.1 教学方向问题
  高职体育教学的发展方向是人才职业培育,主要侧重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但是,由于高职教育是传统教育的衍生,受到传统体育教学的影响严重。首先,由于对专业课的重视程度过高而导致了对基础性体育学科的忽视,由此造成课程设置不合理,无法平衡好专业课程与体育课程关系,使得体育课程一再被压缩,只进行表面上的课程维持的状态,以及只进行实践学习,缺乏体育史、体育鉴赏、运动伤病处理方面内容拓展的问题。并且,高职体育教育中,由于经验缺乏,往往从传统体育教学方面学习教学方法,导致了教学过程中不适应性的产生。学生出现多方面的不协调,即专业能力与体力能力的不协调、体育学习中实际方向与具体目标的不协调等。前者,学生的体质能力没有得到较好的锻炼,导致在就业过程中由于身体素质未达标的原因不被予以录用,后者,学生的综合性难以在体育教学中得到提升。
  1.2 教学资源问题
  教学资源问题分为教师资源和教学材料两大方面。在教师资源方面,高职体育教学的专业性人才欠缺,导致教师面临着极大的教学压力。有的高职院校中,甚至出现一个体育教师的一节课程出现一百多人的情况,使得师生无法进行有效沟通。教师难以把握学生学习情况,以学生为中心的针对化教学从根本上就难以落实,人数过多也带来了难以管理之下的课堂秩序混乱问题,同时,在众多的人数之下,光点名都要耗费许多时间,对学生进行有效教学的时间就更少了。除去教师人才欠缺外,教师资源质量不齐、质量偏低,偏重于技能方面培训,忽视对学生精神品格塑造,也是教师资源的一大问题。教学材料方面,场地与器材这些体育设施在不同高职院校中差异极大,许多高职院校体育设施不完善,场地紧张,无法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体育训练中,设施陈旧也严重影响学生参与锻炼的积极性。
  1.3 教学时间问题
  教学时间问题是高职体育教学相较于传统体育教学所特有的问题,主要是高职学生的实践发展要求下学生大量的实训时间对其余课程的压缩。不论课内还是课外的实训,都会对既定体育教学计划造成影响;各学科之间的实训时间也有差异,导致高职体育教学的教学计划常被打乱,教师不得不随时调整学生体育课程时间,造成教学混乱。
  1.4 评价方式问题
  评价方式与教学目标的偏差是高職体育评价方式中的首要问题。高职学生的体育教学评价总是单一的对学生体育技能的考核,对学生的体育中思想道德方面的培育、迁移技能等综合素质都未进行考察,将导致教学的重心偏差,影响教学实际效果。其次是高职体育评价方式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的僵化。评价标准僵化是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忽略,不同的学生可能有不同擅长的体育技能,但统一化的标准使得在某方面具有偏向性能力但在规定考核技能方面不足的学生得到极低的分数,对学生积极性十分不利。评价方式僵化,指的是评价过程中对技能指标的硬性规定太强,并且仅由教师个人参与评价,容易有教师主观因素的干扰。最后是评价中的沟通缺乏问题。学生的反馈“评价”对于教师教学而言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评价过程中这点未能得到凸显,缺乏互动的教学使得教学的过程变成硬性要求学生接受的过程,不符合以学生为主的教育方针。
  2 突破——高职体育教学新策略
  2.1 明确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方面的明确需要首先重视体育教育在高职中的重要作用。高职教学中的综合性需求在体育教学中能得到很好的体现。体育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体育课程能够帮助学生学习体育技能,强健体魄,有利于职业发展中工作的效率提升;体育课程中的团体运动项目可增强学生团队精神与合作能力,具有一定难度的耐力性运动可以提高学生的意志能力,有助于学生职业生涯中和他人协调工作以及克服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体育课程也是对学生身心,从外观面貌到内心精神的融合塑造,有利于学生良好气质的培育。教师应该明确体育课程对高职教学的这些重要意义,合理调配好体育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的比重,加强对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从体育教学的各个教学功能出发,多方面寻找教学切入点,为学生进行多种多样的体育技能训练。在实践技能教学之外,附以相应的体育理论教学,例如体育发展历程、体育鉴赏,还可以指导学生一定的运动伤病处理方法,以此拓展学生课余自主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也要明确时代特征以及学生发展要求,了解社会的技能需求。一些高职学校开展的高尔夫球教育就是应社会需求而生,这类方向需要教师的把控。最后,教师要注重学生锻炼习惯的培养,有目的性和方向性地培育学生,使学生乐于自主参与锻炼,并以合理的方式锻炼,形成好的运动习惯。
  2.2 教学资源开发
  首先,在教师资源方面,高职院校应该招收更多体育教育人才,以弥补教师资源短缺所带来的教学混乱情况。由于高职院校中新进教师对高职体育教学的理解不深,教育水平较低,并且往往偏向于自身体育技能的提升而忽视教学方法,对于需要深入剖析的动作无法做到好的表达,因此,应该为高职体育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在培训过程中,注重教师表述、沟通能力的强化,加强教师道德水平建设形成良好示范作用,拓展教师体育教育知识面便于教师的灵活运用。对教师的培训不是一蹴而就的,应该进行长时间、持续发展性的培训,教师之间可互相分享教育资源,以提升总体的教师资源水平。教学硬件方面,高职院校应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优化体育教学场地,对场地进行合理规划,配套多种器材,并及时进行保养维护,保障设施安全性。课程资源方面,教师可通过地方特色化教学来拓展,例如在沿海城市开展游泳课程、在北方开展滑雪课程等,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紧密结合,强化学生兴趣。另外,开展多种活动也是弥补教学资源问题的方法之一,体育教学中可举办各种比赛活动,例如排球赛、拔河赛、自行车比赛。在比赛的推动力下,学生会自主参与体育训练中,比赛的过程有利于团队凝聚力的提升,同时,学生的课余生活也得到了丰富。   2.3 阶段性时间安排
  对高职学生的体育教学要进行分阶段的安排,高职院校教育的基础课程集中于一二年级上学期,在这个阶段内的教学活动相对集中,教学安排可大致与高校相同,安排较为便利。而下半学期是高职学生参与外出实践活动的主要时期,在这个时期,教师就需要对教学时间进行灵活的安排,充分利用可利用时间以满足教学需求,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1)集中时间的运用:虽然高职学生实训时间存在极大差异,但在实训学期前期,学生会有一段相对稳定的集中理论教学以及实训准备时间,可在此段时间内适当增加体育课程课时。另外,教师可对各专业学生的实训时间进行大致统计,将有空闲集中时间的学生安排在一起进行教学。
  (2)分散时间的运用:通过节假日等时间进行体育教学,这些时间内的教学不是通过课程来实现,而是组织相应的活动和比赛,让学生进行体育娱乐活动。这种分散时间的体育活动避免学生长期实训,缺乏体育课程中的锻炼而导致的技能遗忘,同时也保证了学生的体质情况。
  2.4 评价方式改革
  针对评价方式与教学目标偏差的问题,评价改革应该从教学目标着手,细化要求并对每一教学要求成分进行评价方式设立,针对体育教学的学科特点,从体质到心理层面进行评价。由于基础的体育课程不同于体育专业的技能要求,所以尤其要注重学生的体质能力以及德育状态,对体育技能的要求可适当降低。教师参与评价的过程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形成”,即对学生体育训练过程中总体经历、学习态度、能力提升、体质强化等的过程式的评价,而非单一的终点式的结果评价。
  3 结语
  高职体育教学中,存在着教学方向、资源、时间以及评价方式问题,这是高职体育教学所面临的困境。面对这些问题,需要高职体育教师明确体育教学的重要意义以及高职体育教育特点和目标,结合时代特征进行教学设计,阶段性安排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时间,进行体育教学评价改革。高职院校要充实好体育教学中的人才资源以及教学硬件资源。在突破高职体育教学面临的困境的过程中,需要循序进行,对产生的具体问题加以具体分析,不断进步,以促进全面持续进行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 汪英.当前体育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7(3):26-27.
  [2] 张继生,杨麟.高校体育教学评价的现状及改進方法[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5):124-126.
  [3] 李飞腾.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及教育策略[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3(1):15-16.
  [4] 刘力.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11(4):187-188.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若能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则能促使学生更好地展开探究学习。利用网络能构筑良好的互动氛围,帮助学生讨论问题;有助于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经历具体的创作过程;有助于拓展时空,引导学生搜索更多资料,展开多元创作。这些方法都能促使学生提升探究能力,提高美术素养。  【关键词】网络资源;探究性学习;小学美术  美术网络教学指围绕美术教学主体,利用网络技术构筑网络沟通环境,促进师生、生生交流,引
【摘 要】美术学习中怎么可能没有画,欣赏画、临摹画、评述画,这些都应该成为美术课堂学习中的常态化环节。小学美术教学中更是如此,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以画为媒介,打开美术学习之门。  【关键词】小学美术;欣赏;临摹;学生  《美术课程标准》中明确地指出了要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和审美能力,使学生在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在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得以发展。当前的小学美术教学中,很多教师并没有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各领域多种专业为我国输送了更多全能型人才,而体育专业则立足于国民健康,通过对学生的培养形成正确的体育观念,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从而建立一种良好的体育运动氛围,提高国民身体素质。为丰富人们的生活工作内容,提高人们的社会性帮助,形成良好的性格品质,我国在2007年开设了休闲体育专业,培养对应型人才,从而更好地适应当下社会形势。高校内休闲体育专业的开设时间尚短,其教学
从身边的日常教学情况来看,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学业评价和课程标准越来越重视一致性的发展方向,学业评价的目的是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是数学之本,是数
摘 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各行各业的发展模式均发生了巨大变化,要想在同行竞争中永立不败之地,企业必须重视高职院校优秀人才的引进。在优胜劣汰的就业现实面前,学生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而高职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职业体能训练缓解就业压力、振奋精神,所以,我国高职院校必须有效地开展职业体能训练。本文通过介绍职业体能训练的作用,分析高职院校职业体能训练存在的问题,进而研究高职院校融入职业体能训练的对策。  关键
在新课程标准改革中,为高中体育教学的创新奠定了基础。新的体育教学模式可以改善学生的身体健康。本文通过实践教学,总结和梳理了新的体育创新模式,同时,为国家课程改革提供
校长怎样工作才能使变革有利于学校的发展?笔者认为,应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着力培养具备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考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的学生。在学校发展过程中,
在国有企业经营过程中,财务风险存在的原因主要包括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其中内因主要是企业本身对财务风险认识的水平、管理的水平以及对资源整合的能力等,而外因则主要是受
通过调整再生粗骨料替代率制备出C40混凝土,研究养护制度(标准养护、CO2养护和高温蒸汽养护)对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性能影响,并利用XRD和SEM分析其物相和微观结构。结果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