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在梅毒患者检测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来源 :中国医学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wn2009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快速血清反应(RPR)、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与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的比较,探究FQ-PCR诊断梅毒的相关优势。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疑似梅毒患者70例,同时给予RPR、TP-ELISA和FQ-PCR三种检测方式,观察不同检测手段的阳性分布情况。结果 FQ-PCR阳性率相比于RPR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18,P〈0.05);FQ-PCR阳性率和TP-ELISA基本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7,P〉0.05)。结
其他文献
针对厄瓜多尔奥连特盆地中部T区块D&F油田M1油藏,以低幅度构造为主,目前油田含水率高达90%,采用精细数值模拟方法,对该油藏剩余油潜力和分布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M1油藏剩余油纵向
目的:对单纯疱疹I型胸苷激酶基因扩增,克隆和测序。方法:从单纯疱疹病毒I型(HSV-1)17syn株感染的BHK21细胞上清液中提取HSV-1基因组DNA,以此为模板,用PCR方法扩增胸苷激酶(TK),将扩增的片段克隆入载体pUC18中,并进行测序。结
目的分析影响重症监护室(ICU)患者住院时间的影响因素。方法将52例患者根据住院时间的长短分为A组(≤36h)和B组(〉36 h),回顾分析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
塞北兔属于以产肉为主的大型皮肉兼用型兔,由原河北省张家口农业专科学校(现河北省北方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培育.1988年8月,通过河北省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的鉴定.
脑胶质瘤是一种发病率高、复发率高、预后差的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伴随着近年来肿瘤分子学和基因学的研究,脑胶质瘤的诊断正向分子遗传学水平发展,分子遗传学改变整合进肿
结合教学实例分析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现状。概述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创设语境的必要性。结合教学实践,从以语篇材料为载体、以情境创设为核心、以拓展延伸为补充等三个方面探
目的 调查西安地区不同类型肝炎患者输血传播病毒(TTV)感染状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在病毒ORF1区设计内/外两对引物,采取nested-PCR方法,检测病毒性肝炎患者147例和非病毒性肝炎患者128全血清中TTV DNA。
探讨针刺调整调整胃肠功能机理中胃肠激素的作用。方法:对40名健康人对进行针刺胃肠相关穴位试验,随机分4组,即天枢组,巨虚组,非穴位刺激组及空白组。各针刺组均观察针刺前,中,后6次血浆
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的化的不断加深,金融全球化也在逐步加快,金融业在面临着改革与创新的同时也受到了国内金融市场的剧烈冲击和外资银行的挑战,这些因素的存在使得
目的对照分析不同的扫描方法对多发性硬化(MS)患者的病灶显示程度,评价MR对MS的分期及预后的诊断价值. 方法对24例临床确诊的MS患者行常规及增强MR扫描,4例采用抑脂(Fats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