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选总统期间的私人生活

来源 :领导文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astliu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圣马丁广场群众大会以后,我的生活便不属于个人了。直到1990年6月第二轮选举之后我离开秘鲁,才重新享受私生活的快乐,这是我渴望已久的(甚至可以说,英国吸引我的地方是那里谁也不干涉谁的生活,人人都像幽灵一样)。自那次大会以后,我在巴兰科街上的家无论白天、黑夜时时刻刻有人来访,开会的,采访的,起草文件的,或者排队等候跟我、跟帕特丽西娅或者跟阿尔瓦罗谈话的。房间里、走廊上、楼梯旁总是有男男女女占据着,我常常不明白也不知道他们究竟在那里干什么。这让我想起卡洛斯·赫尔曼·贝利的一句话:“这并非您的家,您是个野人。”
  由于我的女秘书玛丽亚·德尔·卡门的工作量很快就饱和了,随后便有席尔瓦娜,接着是鲁西娅和罗西,再后来是两名志愿工作人员阿尼塔和埃莱娜;于是在我书房旁边便盖了一处邻接的房间,以便容纳这支娘子军,还要给妻子腾出一间私房;一向用手写作的我,这时仿佛看见一支队伍开进房间安营扎寨,接着一切都运转起来:电脑、传真机、复印机、交换台、打字机、新的电话线路、大大小小的档案柜。
  这个办公室邻接书房,几步之外是寝室,从早到晚忙个不停;大选前的几周甚至工作到黎明。这使我感到生活里的一切,包括睡觉,甚至隐私,都变成公开的事了。
  我不能做我一向喜爱做的事:从年轻时起,每当我写作结束时,黄昏时分我便去各个居民区转悠。去串胡同,去看晚场电影——那里的破座位吱吱作响,跳蚤咬得你坐不住;去挤电车和公共汽车,没有明确的方向,只是想了解利马这个充满矛盾的迷宫的内幕及生活在其中的人们。近几年,我渐渐出了名——更多是由于我主持的电视节目而不是作品——因此,外出时不引人注意已经不大容易。可是,从1987年8月起,无论我去任何地方,不是看到围观人群鼓掌就是听到嘘声。外出活动时身后跟着一群记者,加上前后左右的保镖——起初是两个,接着是四个,最后是十五六个——实在是一场破坏我任何享受的小丑与逗笑者之间的表演。
  实际上,自杀性的作息安排使我除政治之外没有时间干别的事情。尽管如此,偶尔有些空闲时也不敢干别的事,比如钻进一家书店——进去就会有许多人围上来,结果就不能在书店里闻闻墨香,东翻翻西看看,希望找些有意思的书——或者走进一家电影院,我的出现会变成展览,比如发生在阿利霞·马基尼娅朗诵会上的事。那是在市剧院里,观众一看见我和帕特丽西娅走进场内,立刻分成两派:一派鼓掌欢迎,另一派吹口哨起哄。为了看一出话剧演出,何塞·桑奇斯执导的《哎呀,卡梅拉》,排练组的朋友们把我一人安排在大不列颠剧场的顶层楼座里。我列举这两次演出是因为那几年里我就看了这么两场戏。至于电影,我也非常喜欢,如同书籍和戏剧一样,那几年也不过看了两三次,其方式很像作案(电影开演后入场,结束前退出)。最后一次——在米拉芙洛尔区的圣安东尼奥电影院——看了半场,奥斯卡·巴尔比就把我拉出了座位,因为刚刚有人向自由运动组织总部扔了一颗炸彈,还开枪打伤了一个值勤人员。我去看过两三次足球赛、一次排球赛,还有几次斗牛,但这些活动都是竞选指挥部决定的,为的是必须“泡”在群众之中。
  我和帕特丽西娅可以参加的娱乐活动,就是去朋友家吃晚饭,或者偶尔下下馆子,这样做我们明知会被窥视和需要做戏给人看。
  我常常毛骨悚然地想:我失去了自由。如果当上总统,这样的日子还要过上五年。我至今还记得,1990年6月14日,当大选的事都过去之后,我在巴黎下了飞机,行李还没有打开,就出门踏上了圣西门大街。这时阵阵惊喜和生疏的感觉洋溢在心头,我觉得自己再次成为一个无名的游人,没有前呼后拥的卫队,没有远近监视的警察,没有任何人认得我是谁。
  (摘自《水中鱼:巴尔加斯·略萨回忆录》)
其他文献
咸丰年间,山西乔家堡的乔家大当家因为生意失败而含恨去世,乔家大太太立刻召回了正在参加科举考试的乔家二少爷乔致庸来接管乔家的生意。乔致庸大哥和乔致庸都希望走一条读书人的路,参加科举然后光宗耀祖。可是家境的突然变故和乔致庸大哥的突然过世,致使乔致庸不得不走上经商的道路,开始背负起整个乔家的重担。  大哥留给乔致庸的是一个巨大的烂摊子,乔致广在包头与对头邱家争做霸盘生意,结果中了对方的圈套,使整个乔家的
今天(1944年6月12日)整个记者团受到了毛主席的接见,他作了开场白,然后回答了问题。以下摘自我当时的笔记,但略有删节。  采访是在中央委员会的大会议室里举行的。在会议室两头有斯大林和毛的画像,在中间的墙上挂了孙中山的画像。毛身材高大魁梧,长着一张读书人的面孔。他敏感,坚定有力,眼神很安详。他讲话慢条斯理,有湖南口音,因吸烟的关系,有时轻声咳嗽。  这是中国一个小小的角落,既荒凉,从历史上来讲又
一  自1948年9月下旬起,中央决定发起淮海战役,蒋介石急调黄维兵团东援徐州战场。此时晋冀鲁豫野战军已改称为中原野战军,敌人的相关电报很快就被野司截获并破译,刘伯承当即令第六纵队等部实行尾追,不让黄维兵团顺利东进。  为统一指挥中原、华东两大野战军作战,统筹淮海战场的后勤供应,11月16日,中央宣布成立淮海前线总前委,刘伯承、邓小平、陈毅被任命为总前委常委,负责全面指挥淮海战役,但他们的指挥位置
美国智库兰德公司2016年7月发表由其研究员戴维·格姆波特、阿斯特里德·赛瓦罗斯和克里斯蒂纳·加拉弗拉共同撰写的《与中国开战——从无法想象之处展开想象》报告。该报告称,随着军事优势的削弱,美国已经不再确信,假使与中国开战,能否仍然按照预定计划进行。中国军事实力的增强,特别是“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的发展,意味着美国已不能指望在战争爆发时能够掌握作战控制权,摧毁中国的防御,取得决定性胜利。该报告旨在
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规划》指出,到2020年,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从2015年的6.3件增加到12件,国际专利申请量从2015年的3万件增加到6萬件,知识产权使用费出口额从2015年的44.4亿美元提高到100亿美元。(《中国报道》)
项目背景  水是生命之源、万物之本,是生态环境的基本要素之一,是工、农、牧及副业等生产中最重要的资源。目前水的输送方式主要采用油电动力水泵来进行,因此需要消耗大量的油、电能源。据统计,每年全国20%左右的电力被各种工业、农业水泵所消耗,这样不但造成经济浪费、能源紧张,同时产生大量高温废气而污染环境。最好的解决途径之一是研究发展免电力、免燃料的送水供水系统。  经过观察、探索和思考,在老师和家长的帮
著名经济学家周其仁称改革曾降低了体制成本,中国经济因此崛起。不断上升的体制成本,现在却成为阻碍制造业发展的关键,GDP和劳动力价格远不如税收、社保缴纳和政府收入涨得快。体制成本是中国经济的決定性变量,体制成本降,经济增;反之亦是。(《决策探索》)
严防死守  德國总理默克尔想发出“难民庇护”任意球,但面前的德国基社盟领导人之一马库斯·泽德、德国内政部长霍斯特·泽霍费尔、奥地利总理塞巴斯蒂安·库尔茨和匈牙利总理欧尔班·维克托站成一排,严防死守。(原载美国卡格尔漫画网)  美国《福布斯》双周刊网站刊登题为《初创企业“被中国模仿”的策略结束,“模仿中国”已经开始》的报道称,过去很多中国公司都是从美国企业获得灵感,然后迅速本土化,适应本国形势。现在
在一场几无悬念的总统选举中,韩国共同民主党候选人文在寅轻松战胜对手赢得大选。踌躇满志的文在寅在首尔的光化门广场对支持者说:“我将建设一个新国家,我将令韩国伟大而自豪。”  竞选总统难,当总统更难。面对状况频出的韩国政局、糟糕的经济状况和朝鲜半岛一触即发的军事紧张格局,文在寅能否力挽狂澜开启一个新时代,能否打破韩国持续经年的政治“魔咒”——青瓦台主人往往高开低走没有好下场,目前还很难说。  国内挑战
一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统一中国。  作为一名人才工作者,我发现兵事之战背后,还有一场不见硝烟之战:人才之战。我们不妨对比一下这场旷世大争的双方阵容。  上半场,六国阵容庞大,主动攻秦。  太史公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如此描述:“当是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知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重士。约从离衡,并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