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树主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ct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着重介绍了周口市李栽培区李树常见的疮痂病、轮纹病、炭疽病、果腐病、红点病、黑莓病6种果实病害的症状、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以供种植者参考。
  关键词 李树;病害;症状;发病规律;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S436.62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4-0140-01
  在周口市李栽培区,危害李树的病害逾10种。笔者根据多年观察和防治实践,总结了李疮痂病等6种病害的症状、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以供防治时参考。
  1 疮痂病
  1.1 症状
  李疮痂病主要危害果实,枝梢、叶片也可受害。果实发病初期,果面出现暗绿色圆形斑点,至果实近成熟期,病斑呈暗紫或黑色略凹陷状;发病严重时,病斑集中连片,可使果实龟裂。新梢和枝条被害后,呈现长圆形浅褐色病斑,随着病情的发展,常发生流胶[1-3],病健组织界限明显。
  1.2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在枝梢病组织中越冬,分生孢子可通过风雨传播。南方李区5—6月果实发病最盛;北方李区果实于6月开始发病,7—8月为发病高峰期。果园低佳、枝条郁蔽发病重。周口市李区6月下旬发病较重。
  1.3 防治措施
  一是合理修剪,增加果园通风透光度,并于秋末冬初清园(剪除病残枝,将园中僵果、残桩捡拾干净,集中烧毁或深埋)。二是雨后注意防涝;早春发芽前将流胶组织刮除,并用药剂消毒,如涂抹45%晶体石硫合剂30倍液,或喷石硫合剂 80%五氯酚钠200~300倍液(或1∶1∶100波尔多液)。三是4月中旬至7月上旬,每隔20 d用刀纵、横划病部,深达木质部,然后用毛笔蘸药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 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300倍液、80%乙蒜素乳油50倍液、1.5%多抗霉素水剂100倍液)涂于病部[4-5]。
  2 轮纹病
  2.1 症状
  李轮纹病主要危害果和枝干。果实染病,果面初现淡褐色小点,渐扩大为深褐色大的病斑,果实软腐,果实脱落或失水皱缩,病部生粒点状黑色病菌孢子器。枝干染病,病部褐色干缩、流胶,绕干1周致上部枯死。
  2.2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在枝干病部或落地僵果中越冬。翌年果实近成熟期,分生孢子随风雨侵入裂纹、伤口,致使发病较重;多雨年份利于病害流行,导致果实大量腐烂。
  2.3 防治措施
  一是农业防治。加强管理,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适时灌排水,增强果实抗性,减少裂果和病虫伤[4];合理修剪,保持果园通风透光,冬春季彻底清园,并集中烧毁。二是药剂防治。春季萌芽前,用3~4°Bé石硫合剂或1∶2∶200波尔多液喷布枝干,消灭枝干上的越冬病菌。果实膨大期开始,喷洒25%乙霉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700倍液等,每10~15 d防治1次,连防2~3次。
  3 炭疽病
  3.1 症状
  李炭疽病主要危害果、新梢和叶。果实染病,膨大期显症,初现淡褐色水渍状病斑,后扩大为红褐色近圆形凹陷病斑,上生许多同心轮纹状排列的小黑点;天气潮湿时分泌出橘红色粒点状病菌孢子团,重致大量烂果。新梢染病,出现暗褐色、略凹陷、长椭圆形病斑,其上也生出同心轮纹状排列的小黑点,病梢多向一侧弯曲,叶片萎蔫下垂,重致枯梢。叶片染病,初为红褐、渐变为灰褐色病斑,其上也生同心轮纹状排列的小黑点,重致叶片枯落。
  3.2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在病梢内或僵果中越冬。翌年早春分生孢子随风雨、昆虫进行初侵染,使新梢、幼果和叶片受害。新生病斑上产生分生孢子后,可进行再侵染[5]。管理粗放、留枝过密、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树势衰弱、多雨年份和潮湿环境发病重。
  3.3 防治措施
  一是农业防治。加强果园管理,增施磷、钾肥以壮树抗病;冬春季彻底清园,以减少初侵染源;生长季节清除病枯枝和病果,防止病部产生孢子再侵染。二是药剂防治。芽萌动前枝干均匀喷布1∶1∶100波尔多液或3~5°Bé石硫合剂;花谢后每10~15 d喷洒1次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25%溴菌腈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连喷2~3次[6]。
  4 果腐病
  4.1 症状
  李果腐病主要危害果、花、叶、枝梢。果实染病,果面初现褐色圆形斑点,迅速扩展全果變褐软腐,斑面上生同心轮纹状灰褐色病菌孢子梗霉丛;病果腐烂多脱落,少数干缩成褐至黑色僵果落地或挂在树上。花部染病,花变褐萎蔫似霜冻状,表面丛生灰霉,枯死后残留枝上长久不落。嫩叶染病,从叶缘向内扩展,病叶变褐萎垂。嫩枝染病,形成长圆形、中央灰褐色边缘紫褐色溃疡斑,常发生流胶,病斑绕干1周时上部枝梢枯死。
  4.2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在病僵果或枝梢的病部越冬。翌春分生孢子借风雨、昆虫传播,通过伤口、皮孔进行反复侵染;贮运过程中通过病健果接触传染。开花期间低温多雨易引起花腐;幼果至成熟期均可受害,果实近成熟期温暖多雨受害重易引起果腐;树势弱、地势低洼、果园郁蔽发病重;多雨潮湿年份易流行成灾,引起大量烂果。
  4.3 防治措施
  一是农业防治。合理冬剪,适时夏剪,雨季及时排水,保持果园通风透光良好;冬春季彻底清园。二是药剂防治。发芽前,全树均匀喷布1次4~5°Bé石硫合剂或1∶1∶100波尔多液,消灭树体上越冬的病菌;生理落果后,及时喷洒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4],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等,每10~15 d防治1次,连防2~3 次。   5 红点病
  5.1 症状
  李红点病主要危害叶片和果实。叶片发病初期会产生橙红色近圆形病斑,病部与健部交界明显;随着病情的扩大,病斑扩大,颜色加深,病部叶肉变厚隆起,产生大量深红色小点;秋末病叶变为红黑色,正面凹陷,背面凸起,叶片卷曲,并生出黑色小点;发病严重时叶片上密布病斑,叶色变黄脱落。果实染病,病斑近圆形,橙红色至红褐色。病果多畸形,易脱落[4-5]。
  5.2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和子囊孢子工或芽孢子在病部越冬。翌年春产生分生孢子,在落花后从气孔或皮孔侵染,4月开始发病,5—6月为发病盛期。早春低温多雨地区或年份发病重;6月气温升高后,病害逐渐停止扩展。
  5.3 防治措施
  一是农业防治。春季彻底清除园地病叶、病果,集中烧毁或深埋;加强果园管理,壮树抗病,合理修剪,注意排水;秋翻地春刨树盘,并注意排水,勤中耕,保持果园土壤湿度适宜。二是药剂防治。李树开花期及叶芽萌发期,全株喷洒0.5∶1.0∶100.0波尔多液,或53.8%氢氧化铜悬浮剂1 000倍液,或12%松脂酸铜乳油600倍液,或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10~15d喷防1次,连防2~3次。
  6 黑霉病
  6.1 症状
  李黑霉病主要危害果实。成熟期或在贮运过程中发病重,果实受害后呈褐色软腐,有酒味,表面长有浓密的白色菌丝层,发病迅速,数天内即可导致果实大量腐烂。
  6.2 发病规律
  病菌存在普遍,条件适宜蔓延迅速,破坏力极大。病菌孢子由气流侵染伤口或病健果接触传染。果实成熟期遇雨或采摘不及时,或采后的果实装箱或贮运过程中造成大量伤口,导致病菌侵染,致使果实腐烂[4-5]。
  6.3 防治措施
  一是农业防治。加强管理,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提高树体抗性;适时浇水,促进果实发育,减少裂果和病虫果。及时采收,需要长途运输的,为了减少机械损伤,8成熟时采摘,用山梨酸钾500~600倍液浸后装箱,低温贮运。二是药剂防治。果实近成熟时,喷洒1次化学农药,可选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等药剂[4-5]。
  7 參考文献
  [1] 冯玉增,胡清坡.图说李杏病虫害防治关键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2] 林晓安,裴海潮,黄维正,等.河南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5.
  [3] 段金生.平原农业科技指南[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
  [4] 马丽,朱东丽,王艳君,等.桃果常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J].现代园艺,2017(17):163-164.
  [5] 许莉莉,冯继涛,邓清华,等.李树常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J].现代农村科技,2012(18):31.
其他文献
摘要 在生产中改造低产老桑园的措施很多,但在树体衰老虚弱时,春季或夏季采用截去主干的方法是十分有效的途径。本文采用科学的方法,选择适宜的时间,加强截干后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可很快达到改造效果,赢得丰产 。  关键词 桑园改造;途径;截去主干  中图分类号 S88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4-0231-01  一般来说,常规的低产桑园改造技术措施以提高伐位、拳
摘要 本文介绍了根结线虫侵染危害植物的症状,并从化学防治、微生物防治、植物源农药防治、改善环境和其他防治措施5个方面介绍了防治根结线虫病的研究成果,并展望了未来防治根结线虫病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根结线虫病;发生特点;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S433.8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0-0128-02  Occurrence Characteristics and
摘要 利用临夏州1981—2015年6个气象观测站的气象资料,分析了临夏州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 ℃的初日、终日、初终间日数、积温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临夏州五县一市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 ℃的积温变化均呈增加的趋势,全州范围内每10年增加96.9 ℃·d。其中,增加最多的是广河县,平均每10年增加170.5 ℃·d;≥0 ℃初日由南向北显著提前,终日没有明显的提前或延迟趋势,各地区的初终间日数变化都
摘要 本文以生态农业技术专业核心课程蔬菜栽培技术为例,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导游业务素质培训、撰写农业导游词、现场模拟导游讲解等教学形式,初步探索专业课学生导游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效果。实践表明,加强专业课学生导游职业能力的培养,一方面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生态农业技术专业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另一方面丰富了蔬菜栽培技术这门课程的教学方法,对类似专业课的教学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生态农业
摘要 从本地区水稻种植结构和栽培措施的调整及气候因素的改变等方面分析盐城市大丰区水稻重大病虫害的发生特点,总结当地实践经验,从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及科学使用化学农药等方面提出绿色统防集成技术,该技术体系多种防治措施相互依托,结合水稻生育期,提倡播前防恶苗病,苗期防灰飞虱、病毒病、苗瘟,分蘖拔节期控纹枯病、白背飞虱、稻纵卷叶螟,穗期防稻瘟病、稻曲病,兼控褐飞虱、大螟、纹枯病、稻纵卷叶螟。该技
摘要 为了适应桑树多元化发展对药食专用品种的需求,采用了分光光度法对贵州省蚕业研究所贵阳桑园基地的60个桑品种桑叶中总黄酮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桑叶总黄酮含量分布在14.765~52.269 mg/g之间,平均含量为27.078 mg/g,品种间差异较大,变异系数为29%。其中道真桑、特优2号、川-16总黄酮含量高,生长优势明显,因而具有较高的药食用途开发利用价值。  关键词 桑叶;品種;总黄
摘要 总结无籽罗汉果组培苗栽培技术,包括选地整地、搭棚、定植、苗期管理、整形修剪、人工授粉、追肥促花保果、淋水保湿、疏果、病虫害防治、采果等方面内容,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 无籽罗汉果;组培苗;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67.1 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0-0071-02  罗汉果(Siraitia grosvenorii)是我国传统的药食同源植物
摘要 在试验条件下(温度8、10、12、14 ℃,相对湿度50%、55%、60%、65%),研究了温湿度对4龄蝙蝠蛾幼虫生存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4龄幼虫的取食、发育有明显的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取食量增大,幼虫体重递增。湿度的高低对生存环境有明显影响,湿度太高会对生存环境造成感染导致幼虫死亡。蝙蝠蛾4龄幼虫适宜生存温度为10~12 ℃,相对湿度宜控制在60%。  关键词 蝙蝠蛾幼虫;温度;
摘要 介绍了牡丹南移福建栽培技术,包括海拔高度、栽培品种、土壤和地形条件、种植管理措施、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指导牡丹南移福建栽培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 牡丹;南移福建;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85.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8-0149-02  牡丹(Paeonia suffrutlcosa Andr.)是芍药科芍药属落叶亚灌木,我国特产的传统名花,是
摘要 本文分析了宁远县轮作模式的有利条件,总结了2017年宁远县烟稻轮作技术的示范推广情况。示范推广实践表明,烟稻轮作技术绿色高效,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均好,在宁远县有很大的推广价值,同时阐述了该轮作模式的关键技术。  关键词 烟稻轮作;绿色创建;关键技术;湖南宁远  中图分类号 S511;S5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4-0031-02  轮作是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