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相同抗凝剂不同抗凝比例及不同抗凝剂对凝血酶原时间检测的影响。方法:采用以血小板均正常的人群为研究对象分为四组。52例实习生和进修生为第1组,分别用109mmol/L的枸橼酸钠、EDTA-2K及肝素以1∶9抗凝;52例正常体检的门诊病人组为第2组,分别用三种不同浓度的枸橼酸钠、EDTA-2K以1∶9抗凝;56例肝硬化病人组为第3组和200例正常体检对照组为第4组分别用109mmol/L的枸橼酸钠以1∶7.5、1∶9、1∶12.5抗凝,在相同条件下用Sysmex全自动血凝仪检测凝血酶原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第1组检测结果显示肝素不能作为凝血酶原时间检测的抗凝剂,相对于枸橼酸钠,EDTA-2K的PT检测结果相对升高14.9%;其次第2组,50mmol/L的EDTA-2K不能达到抗凝的效果,109mmol/L、150mmol/L的枸橼酸钠和EDTA-2K均随浓度的升高PT值分别升高5.1%和6.2%;最后肝硬化组和正常人对照组,以1∶9作为标准,抗凝比例在1∶7.5时肝硬化组平均升高23.2%,正常人对照组平均升高10.1%,抗凝比例在1∶2.5时肝硬化组平均降低21.5%,正常人对照组平均降低10.7%,即随着抗凝比例的升高PT值降低。结论:肝素不能作为凝血象检测的抗凝剂,ED-TA-2K作为凝血酶原时间的抗凝剂会使结果明显升高,凝血象的检测首先选择109 mmol/L枸橼酸作为抗凝剂,抗凝剂与血的比例要严格按照1∶9抗凝,才能使检测结果准确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