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颅手术与介入栓塞术治疗脑动脉瘤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来源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fux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脑动脉瘤形成的原因是脑内血管异常而出现的脑动脉瘤样突起,其中脑前循环系统动脉瘤疾病较为常见,容易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进而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以往的治疗方法为开颅手术,虽然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患者的预后不理想.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介入栓塞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到临床上.本文以98例脑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开颅手术和介入栓塞技术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2—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收治的90例择期进行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将研究对象分为胸椎旁神经阻滞(thoracic paravertebral block,TPVB)组(30例)、前锯肌平面阻滞(serratus anterior plane block,SAPB)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采用数字分级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价三组患者的术后疼痛相关指
目的 探究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SNHG15靶向调节微小RNA(microRNA,miR)-4735-3p促进胃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机制.方法 将人胃癌细胞系AGS分为对照组、si-SNHG15组、si-SNHG15+inhibitor组、si-SNHG15过表达组和inhibitor组.si-SNHG15组和inhibitor组的细胞使用Lipofectamine 2000分别转染si-SNHG15质粒和inhibitor质粒,si-SNHG15+inhi
上睑下垂是提上睑肌、Muller平滑肌功能障碍所致疾病,患者有上睑部分或全部下垂等表现,会导致弱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额肌瓣悬吊术与提上睑肌缩短术均为常用术式.为了选择更适用于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的治疗方案,本文对比分析额肌瓣悬吊术与提上睑肌缩短术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期刊
为了满足患者多元化及优质医疗需求,新建医院应运而生,规划床位1000张,其作为一家三级综合医院,旨在提供涵盖疾病预防、健康管理、诊疗服务、术后康复的全生命周期的智慧健康服务.在新建医院的规划建设过程中,护理体系的建设是一个重要环节.本文对护理体系建设过程中的各项工作进行系统地探索和总结,以期为社会办医背景下新建医院护理体系的建设提供参考.
期刊
胸腰段脊柱骨折在骨科中较为常见,多由间接外力所致,需予以手术治疗.为了促进患者术后康复,需重视护理工作对患者术后恢复的积极影响.基于此,本文探讨延续性护理在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期刊
阑尾炎是由多种原因致使患者胃肠功能受损或阑尾梗阻而损伤阑尾管腔黏膜,最终引发炎症问题.急性阑尾炎病情发展较快,临床通常采用手术治疗,但治疗期间患者可能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影响预后[1].基于此,本文探讨心理护理对腹腔镜下阑尾炎手术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期刊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全身麻醉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河北省邯郸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麻醉诱导前给予生理盐水)和观察组(麻醉诱导前给予右美托咪定),每组各60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麻醉前(T0)、麻醉诱导后(T1)、拔管时(T2)、拔管后5min(T3)、拔管后30min(T4)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氧饱和度(blood oxygen saturation,SpO2)、平均动脉压(mean a
神经衰弱常表现为疲倦、精神兴奋、睡眠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及生活质量.临床治疗上常给予药物控制及心理护理干预,以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睡眠及生活质量.基于此,本文探讨心理护理在神经衰弱患者中的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期刊
临床上小儿肺炎疾病较为常见,主要致病因素为支原体、细菌、病毒感染,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气促、肺部湿啰音等,需积极对症治疗.但因患儿配合度较低,治疗期间需辅助有效的护理措施提升患儿地配合度,进而提高治疗效果.基于此,本文探讨互动健康教育在小儿肺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期刊
为减少泌尿外科疾病患者的治疗压力,对患者开展高质量的护理十分必要.人性化护理模式是在常规护理上将人性化理念贯穿于整体护理措施中,能够满足泌尿外科患者的护理需求[1].基于此,本文探讨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泌尿外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