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雨》课堂教学技巧探微

来源 :广西教育·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dujian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桂花雨》文本内容有实写也有虚写,本文结合课例展示教师引导学生从“桂花雨、桂花香”认知角度切入教学,为学生的认知成长提供契机。
  【关键词】《桂花雨》 课堂教学 技巧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2A-0059-01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课文《桂花雨》把桂花雨写得很美,桂花香更是沁人心脾,浓浓的桂花香从视角、味觉角度注入作者的梦境,给学生以丰富的体验感知。我校一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精巧引导,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师:摇桂花对作者来说是一件大事和乐事,那纷纷飘落的桂花真像是天女散花,把人带入美轮美奂的境地。这些桂花洒落在地上、飘落在作者身上,也飘进了作者的梦里。试想一下,作者的梦境会是什么模样呢?
  生1:到处是飘落的桂花,时时可以闻到桂花的香气。
  生2:母亲收桂花做成桂花糕,还有人们吃着香甜桂花糕的样子。
  师:母亲是如何收桂花的?
  生3:母亲洗净双手,撮一点桂花放在水晶盘中,父亲点上檀香,炉烟袅袅,兩种香混合在一起。
  师:母亲为什么要这样操作呢?
  生4:母亲对桂花充满喜爱,也许还有敬畏之情……
  师:桂花香随风飘游,或升腾,或疾走,带给人无限遐想……此时此刻,如果你是作家,你会——(写下来);如果你是画家,你会——(画下来);如果你是摄影师,你会——(拍下来);如果你是诗人,肯定要留下精美的诗句。我们试试写诗吧,看谁能够将这桂花香描绘出来,这些桂花香又是如何浸染我们的梦境的。(播放音乐,指名朗读诗作)
  生5:桂花雨,桂花香,我在树下抬头望,纷纷桂花飘下来,引我渐渐入梦乡。
  生6:桂花飘落似雨滴,朵朵瓣瓣入梦里,要问家乡在何处,母亲遥指桂花雨。
  师:想不到同学们这样有诗情,写出来的诗句不仅合辙押韵,还创设出这么美的意境。看来大家已经与作者一起陶醉在桂花雨中了。大家再想一想,这桂花雨还会落在什么地方?
  生7:落在了整个村庄里,到处都能闻到桂花香。
  师:作者怎么说“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
  生8:可以用桂花制作出很多食品,母亲会把桂花糕送给乡亲们,村子整年都可以闻到桂花香。
  生9:其他人家也有桂花树,人们都会做桂花茶、桂花糕、桂卤吧。
  师:“浸”是什么意思?(泡的意思)这里说整个村子都沉浸在桂花香里,说明桂花的香味怎样?
  生10:桂花香味太浓烈了。
  师:母亲送给乡亲们的仅仅是桂花吗?
  生11:还有深深的情意。
  师:人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母亲能够与人分享,收获的肯定是快乐和满足。你会对这样的母亲说什么呢?
  生12:我为有这样善良、伟大的母亲而自豪,想为她点赞!
  ……
  教师从学生的阅读认知起点出发,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从桂花入梦开始,在半梦半醒中认识桂花雨、桂花香。学生的思维跟随教师一步步走进情感深处,对文本展开多元认知探索,先感知桂花的绝美,再写母亲的人格魅力,由桂花到乡情,由乡情到母亲,自然延伸,课堂渐入佳境。首先,教师设置作者的梦境探微,引发学生阅读理解的兴趣。《桂花雨》由作者的乡思切入,学生从阅读中自然想到桂花雨、桂花香,还有母亲做的桂花糕,这些梦境因子构成自然景观,给人的感觉似梦非梦。由桂花糕联系到母亲,话题开始转移,学生的学习思维已经启动,对文本深刻内涵展开了多重探索,课堂教学进入到一个崭新的认知阶段。其次,自然引渡彰显教学设计技巧,由桂花雨、桂花香写到作者的梦境,又从作者的梦境引出母亲,介绍母亲与桂花雨的渊源,教学情境发生自然转化。教师与学生一起对母亲的桂花情结展开解读,让学生自然领悟母亲伟大的品质,实现学习思维的顺利过渡。再者,教师引发学生的诗情,桂花雨、桂花香给人带来的是甜美的感触,教师抓住教学契机,让学生随心所欲抒发情感。从情感积累情况来看,学生不仅写出“诗”,而且充满诗情画意。学生对桂花雨、桂花香有着更深刻的感知,特别是对作者桂花情结的解读产生了情感共鸣。
  总之,教师在课堂上看似信手拈来的教学设计,实则是成功预设的结果。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做好学情调研,掌握学生学习思维的宽度和深度,给出适合度更高的教学设计。
  (责编 杨 春)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1月医院儿内科共收治小儿上消化道出血114例,常规护理,纳入对照组。选取2017年1月
摘要:本文主要从“物质文化”、“社会文化”、“精神文化”这三个方面研究服饰所具有的文化性特征,同时阐述文化对服饰的发展制约与促进等各方面的影响。  关键词:服饰的文化性;物质文化;社会文化;精神文化  “衣食住行”是人类最基本的日常需求。其中“衣”,指的就是“服饰”,不管是在远古时期作为防寒蔽体之用,还是在现代化的今天具有多样性的用途,人类社会经过了蒙昧、野蛮到文明时代几十万年,服饰始终反映了人们
目的分析在脑梗死患者合并有运动功能障碍康复过程中应用行为护理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脑梗死合并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
目的探讨传染性肝病患者PICC置管后的护理要点。方法对37例传染性肝病患者行PICC置管术,实施置管后相应护理干预。结果 28例患者置管后无明显并发症,4例穿刺处渗血,1例静脉炎
630E矿用卡车采用直流电传动系统,直流电动轮的换向器环火故障为常见故障,为尽可能减少此类故障,从电磁理论方面对环火原理进行了分析,结合现场维修情况指出了现有维修工艺存
为了了解中美在数学教育方面的差异,以两国各自具有代表性的数学课程标准为文本进行分析比较,发现中美两国的数学教育从目标到评价,在理念上相似.不同之处是我国对数学的要求
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审美水平的提高,戏剧舞台上的灯光展示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逐步成为一门艺术和学问。本文通过对舞台上灯光艺术的发展历史进行表述,进而分析再现当代舞台上灯光艺术在推动剧情发展,增强故事画面感和辅助促进故事和人物表达感情方面所起到的重大作用。最后,笔者领会到了舞台灯光艺术只有在与别人的交流探索中,在灯光师积极探求中才能够走的更远更辉煌。  关键词:舞台;灯光;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