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离幽梦寄哀思——苏轼、纳兰性德记梦悼亡词赏析

来源 :阅读与鉴赏(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lian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悼念亡妻、表达伉俪情深为题材的悼亡词。在中国古代词史上.虽数量不多。但几乎篇篇皆有撼人心旌的艺术魅力。其中.以记梦形式写就的悼亡词。更具凄美色彩,常令人潸然泪下,不忍卒读。迷离恍惚的梦境往往不受时空限制.能曲折变形地反映最真实最隐微的情感。从而有哀婉凄绝之姿,倍受词人青睐。北宋的苏轼,清初的纳兰性德就是以梦境抒写哀思的卓越词人。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开悼亡词之先河,
其他文献
文学作品是作家按照美的规律创造出的美的对象。文学鉴赏的能力是人的基本素质之一,它包括良好的审美意识,健康的审美情趣,一定的审定美、创造美的能力等。高尚的审美意识追求真理、发扬善性、增进健康,从而促进人的各种素质的发展,是青少年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自己完美人格的必要条件。因此,语文教学是美育的重要阵地。    一、在深情“美读”中感受美    古语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没有感情就没有艺术,没有感
以艾默生公司的DCS系统与HIMA公司的SIS系统为例,介绍了利用Modbus通讯协议,有效降低装置安全联锁误停车的实际应用,以及DCS系统与SIS系统间通讯所需要的硬件设置和通讯方式
《边城》是沈从文建筑的人性的“希腊小庙”中最为光辉夺目的神像,是湘西人性至善至美的最高典范,《边城》自问世以来,评论众多,尤其对于它的思想意义,更是说不尽的一个话题。  用沈从文自己的话来说,边城要表现的是作者所理想的“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1},反映出人与人之间真诚相爱的关系,即表达一种充满爱与美的人情世态。但作者也说过:“你们能欣赏我故事的清新,照例那作品的背后蕴藏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