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合作绩效评价的源起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KE06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大学科研、社会服务职能越来越受到重视,产学研合作绩效评价也受到了国内外教育界的高度关注。但其究竟是如何源起的,研究者们还未对此进行系统的探讨,因此本文旨在对产学研合作绩效评价的源起这一源头性问题进行研究,为产学研合作绩效评价的内涵与实践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绩效;评价
  产学研合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不仅涉及产、学、研三个不同的领域,还与政府、中介结构乃至整个社会大环境息息相关,同时在其合作过程中还得使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生产试制和市场营销一体化。据研究者考察,现代意义上的产学研合作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美国以斯坦福大学为代表的“特曼式大学”。当时,美国已成为最强大的工业化国家,在工业化强力的推动下,大学必须摒弃“象牙塔”的观念,使自己成为知识工业的基地、社会的“服务站”,才能获得政府与人民的支持与重视。当然,学术界与产业界的联姻不是学术界一厢情愿的事情,产业界也可以从二者的合作中获得利益。那些创新性较小的企业在面临着迅速升级的全球化产品以及服务市场时,他们承受着双重的负担,即既得用有限的内部知识资源来处理问题,又需用紧缺的研究与创新产品去处理问题,这二者都是核心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因此,有效的解决途径就是与不同类型的合作组织进行合作,如大学,这样才能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利用最大化。
  正是在此背景下,美国这个务实的国家在继承英国大学重教学、德国大学重科研的传统下,超越了英德模式而开辟出一条集二者优势为一体的第三条道路,成功地使学术界与产业界结成伙伴關系。在强势文化的利导下,各国也先后效仿产学研合作这样一条模式,截至目前,这一方式已经成为有效的提升学术资源质量及资源整合效率的途径。国外的产学研合作绩效评价的发展与盛行是多种力量合力作用的结果,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一、 新公共管理运动是产学研合作绩效评价兴起的政治因素
  从价值理念与宏观的国家政府层面而言,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发起的“新公共管理”运动所提倡的绩效激励理念及政府基于此于20世纪九十年代而颁布的一系列法案有着密切的联系。西方国家在此之前采用的以科层制为基础的传统公共行政管理的方法,经过长时间的运行,逐渐显露出一系列的弊端。其中最突出的是政府主管的事业效率低下,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不断下降。连带对政府主管的公立教育事业信任度也不断降低,加上学校效能改进缓慢、大量扩招引起的质量滑坡及校园暴力时有发生等,教育事业因质量问题开始受到来自各方的批评与抨击,这迫使政府及高等教育领域进行大规模的改革以回应民众对高绩效、高质量的诉求。高校与企业进行合作就是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增强高校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此后,以追求经济、效率和效益为目标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席卷了全球,并且政府在这一运动的思潮、人们对问责的呼吁以及在有限资源的竞争下,于九十年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与行政命令,要求强制执行绩效管理。在全社会普遍追求绩效的宏观背景下,对产学研合作领域进行绩效评价也成为大势所趋。
  二、 经济全球化是产学研合作绩效评价兴起的经济因素
  产学研合作绩效评价的产生与发展还具有深厚的经济基础。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和新技术革命时代的来临,技术与产品等更新换代的速度以指数倍的形式上升,单靠一个组织的资源优势已无法满足产品的更迭速度,且光靠政府的财政投资已无法满足组织的需求,而且政府当前被这样一种观念所吸引,即在公共投资较少的情况下,为了有更好的公共收益而鼓励其他人或组织去与其他组织进行合作,政府对大学的财政支持更多的取决于他们与企业以及其他组织合作的能力,以此来解决社会经济问题。于大学而言,额外的资源收益是基于他们的专业以及闲置的设备,这是一种远离国家投资紧缺的理想方式;于企业而言,它有了更多的机会去接触那些先进的知识与专业,这可以使其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工作更灵活、花费更高效。所以各个组织必须共同合作、努力,依靠各自的优势资源,在各组织间合理地配置资源,发挥彼此间合作效率的最大化。由此可知,对产学研三方之间的合作进行绩效评价,是为了更好地提高三方间的合作水平,使其能够顺应时代的要求。
  三、 产学研三方之间的利益博弈是产学研合作绩效评价兴起的内部因素
  除了上述外部的宏观背景外,产学研合作绩效评价的兴起还与各合作主体间内部利益的需求博弈相关。产学研合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合作各方通常有着不同的利益、目标、约束以及动机,这些不一致很可能会造成彼此之间存在研究的矛盾、误解以及不信任,进而降低参与者的满意度,削弱合作的绩效。一些研究已经显示了许多合作组织间并不能实现它们制定的目标,在产学研三方的合作中也是,高校和科研机构为了降低合作过程中的高风险,它们比较偏向于一次性的技术转让科技成果,但是这样对企业的风险较大,而企业比较偏向于按销售额提成的方式,但是在这样的分配方式下,产、研方对市场不了解,容易被企业的收入所蒙骗。因此可见合作并不是成功的保证,有效管理才是这一问题的先决条件,那么有效管理所需的信息来自哪里呢?正是绩效评价。只有通过测量合作的成绩来对三方的贡献进行判断,才能有效地调节三者的关系,促进三方的稳定发展。
  可见,产学研合作绩效评价产生于人们对效率、质量高度关注的大背景下,同时也是产、学、研三方组织内部的需求,而这些与政府对高等教育领域及市场调控的看法也息息相关,正是由于政府缩减了高等教育的投入经费,将市场化的管理方式引入该领域,才使得产学研三方进行合作,随之对三方合作的绩效评价才产生。
  参考文献:
  [1] 王璐,曹云亮.新公共管理运动对美国公立高等教育的影响[J].高教探索,2011,(2):68-72.
  [2] 卢彩晨.高等教育绩效评价的缘起及功能[J].复旦教育论坛,2011,(3):23-26.
  [3] 刘海林.产学研合作的博弈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在档案管理中手工操作的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学校档案管理的需求。这样,对档案管理人员专业化程度要求越来越高,对人员的素养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提高职业学校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已经摆到议事日程中来,成为提升学校管理水平的重要方面。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学校需要的文书等档案也越来越多,增加了各种类型的资料。同时,各种档案的归类、整理、查询等必须通过信息技术的处理,才能保证适
摘 要:初中阶段是学生们树立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的重要阶段,更是学生们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时期,与此同时,学生们在初中学习的过程中极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从而给教学过程造成了阻碍。德育教育对初中生来说是一项必要的课程,能够将德育理论运用于实际可行的教学中,从而实现中学生的德育培养。本文将分析初中德育生活化教学的模式,通过对当前初中德育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寻找构建高效德育课堂的实施策略,解决初中教学
结合三种导弹的特点,进行比较、分析,较系统的进行了阐述。
摘 要:高职课程改革之所以年年改,年年没变化,根源就在改革的设计思路没有改变。基于职业素质本位的思路,高职课程改革从教学形式的两个方向入手,带动三个层面的突破,实现四个课程系列的建立。  关键词:职业素质;课程设置;突破点;空中乘务  空中乘务专业课程设计思路延续了传统应试教育的模式,从思路到设计都还是在灌输知识点、考核知识点,课程建构是以知识点学习为本位的。虽然经历了多年不断地探索和改进,但是构
摘 要: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人人离不开互联网,作为教育工作者如何正确运用互联网来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和快乐学习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  关键词:培养行为;文明礼貌;学习习惯  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人人离不开互联网,作为教育工作者如何正确运用互联网来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快乐学习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行为习惯是人生的成长基石,一切学习行为活动都以直观表象为主,思维具有依赖性、模仿性和榜样性
以焦平面输出的信噪比为主要性能参数,比较了不同构形焦平面的性能,计算结果表明,若能解决步进扫描结构,凝视步进扫描远优于目前流行的Nx4TDI系列焦平面器件。
“构造法”是近年高考数学全国卷必考的一种方法.“构造法”的本质特征是“构造”,用“构造法”解题,无一定之规,表现出思维的试探性、不规则性和创造性.本文基于2014年和201
摘 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及信息化的发展,各国对教育的重视程度都大幅提高。我们更加关注教师的继续教育的培训。同时,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个家庭对教育的支出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对教师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当前小学教育的发展环境,对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就显得更加重要,有效的培训方式对提高小学教师整体素养,满足素质教育的需要至关重要。  关键词:培训方式;小学教师教师培训;问题  一
摘 要:我国中等高职专科院校主要的教学目标是为了培养高技能的一线实践人才,在就业竞争压力如此激烈的现状下,为了能够提升中等职业专科院校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必须要能够保证教学的有效性,这样才能使学生在理论与实践上具有更扎实的功底。但是当前我国中等职业专科学校的教学效果还不够理想,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完善。本文主要对中等职业专科学校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对策,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