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农村经济报道的服务功能

来源 :中国地市报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112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衡水市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地级市,农村人口占全市人口的80%左右,农业是全市发展的基础,所以城市发展的快慢主要取决于农村经济发展的快慢。作为地市级党报的《衡水日报》,在新闻宣传中,对农村经济的报道责无旁贷地成为宣传工作的重头戏。报纸如何为农村经济服务、为农民增收架桥、为政府部门当好参谋呢?为此,我们紧紧抓住农民增收这根主线大做文章,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其他文献
当今,创新是地市党报生存与发展的灵魂。《新疆北屯报》在创新实践中,结合自身实际,探索出了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新路子。
卡德尔·巴克,新疆阿克苏库车县阿格乡栏杆村一名普通的维吾尔族农民,1967年以来,他把驻栏杆村某部官兵为村民所做的一件件好事记成《解放军爱民日记》,39年间,共记下了1000多
近年来,国内的一些报纸越来越重视新闻图片运用,特别是随着报业竞争的日益激烈,新闻图片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现,以图取胜已经成为一些报社的办报方略。可以说,经过10多年的努力和实
实在是出乎意料,1998年我(与李勇合作)采写的通讯《让外来工安居乐业——访振东区群上村外来工新村》(刊登于《海口晚报》1998年7月5日头版二条),1999年荣获第七届全国社会治安综合
笔者在时政部门当记者多年,对于写会议新闻一向感到很挠头。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采访体会,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新闻作为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信息,它直接思考着、反映着的唯一对象,只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新闻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客观事实在人们头脑中反映的结果。客观事实的存在,是
抓独家新闻,从同题采访中找与众不同的角度;找另类蹊径,构想特别的策划方案——当前的新闻竞争促使记者要想新招数、出新点子,或角度奇巧,引人注目;或观点别致,给人启发。
《丹东日报》创刊于1945年,历史悠久。在解放战争时期,丹东日报社除了出版报纸以外,还创建了辽东建国书社,翻印了大量红色书刊,为配合党的中心工作,唤醒群众,发动群众,建立新中国做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