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语文教学的改革方向与发展探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yq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隨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教育形势也发生了较大变化,教学改革也正在全面展开。但是中专的教育改革还相对较滞后,教育观念仍然较落后,受传统教育的束缚。语文作为中专教育的基础性学科,在发展学生素质、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中专语文教学要开展全面改革重要而且必要,本文将探讨关于中专语文教学的几点建议,希望对诸位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中专语文 教学改革 建议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2-0048-02
  1.引言
  中专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公共学科,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素质。随着教育改革的热潮,中专语文教学改革也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语文教学不仅仅是强调传播语文知识,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强调语感的体验。教育观念的改变对于学生学好各科知识,综合能力的形成都有重要作用。
  2.关于中专语文教学改革方向的几点建议
  中专语文教学的改革在近几年开展的较为迅速,笔者经过和其他同仁的探讨,发现关于中专语文改革的方向持有不同意见。
  2.1观念改革
  中专语文教学之所以没有充分发挥其重要性,部分人认为这与根深蒂固的传统的教学观念是分不开的。传统的教学观念重视课本中的知识点,重知识而轻能力。这里所说的观念改革,就是要语文教师改变传统的观念和思想,敢于突破课本的条条框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中专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教师的教学目标就不能局限在传授课本知识、完成教学,要更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理念显然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观念改革就是要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不再将答案直接告诉学生。总之,观念改革的主旨就是只要观念先行,在教学方式和内容上才能突破传统方式的束缚。
  2.2教材改革
  除观念改革外,还有些学者提出教材改革的观点。他们认为,中专语文教材的内容老化现象较严重,且与专业知识的联系颇少,专业性不强。在这个信息时代,语文教材也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教材内容要不断的更新,充分体现其时代感。语文教材不能只注重阅读,忽视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可以在教材里补充关于写作技能的文章,让学生读写结合。此外,还可以补充一些既和专业相关又和语文学习有关的知识,在培养语文素质的同时,提高专业素质。教材改革强调对信息的广泛搜集,教材内容不再是单纯的阅读文章,更应该注重专业需求,如:加入申请书、总结等应用文,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以及专业能力。
  2.3教学内容改革
  与观念改革、教材改革不同的是,教学内容改革注重的是教学方式的改革。传统的灌输教学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要求,要想改革中专语文,就应该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语文教学应该注重语言能力的培养,运用汉语进行交流和沟通的能力即为语言能力,我们通常将其理解为运用语言获取和传递信息的能力、运用语言完成工作和适应语言环境的能力。所以,中专语文教学改革应该从教学内容入手,重视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学生的聆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上,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设语言情境,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2.4考核方式改革
  中专语文的考核方式无外乎水平测试这种形式,当前,水平测试多数是教师在课堂上讲过的原题或是课本中的原题,测试只是一个形式。一些学者认为,要想达到改革的目的,就要通过改革传统的考核方式,建立新的考试机制,做到真正挖掘学生的潜力。考核方式的改革对学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学生不能在考试前临时抱佛脚,而是要把功夫用在平时。课前积极预习,课上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课后及时复习,整理课堂笔记。也就是说,突击式复习已经无法应对改革后的考核方式时,学生才会将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因此,教师在考核方式的改革中应做到多层次考核,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设计过程性考核,终结性考核也不容忽视。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让学生在长期的训练中形成良好的语言运用能力。除多层次考核外,考核还应注重能力的考查,死板的语言文学知识不能发挥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天赋,更无法展现学生运用语言完成社交、工作的能力。考核方式的改革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3.结语
  总之,以上几种改革方式都重要且迫在眉睫。但笔者认为,教师一定要从这几方面下手,协调这几种改革方面,全面、多方位的运用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开展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此外,教育部也应该重视教材内容的更新,吸引学生们的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与创新能力。中专语文教学的改革要靠多方支持与全面探索,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汉语运用能力,为学生进入社会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让学生在激烈的竞争中凭借其语言优势和专业优势取胜。
  参考文献:
  [1]向用新.浅议如何提高中专语文能力教学,《大观周刊》,2012年52期
  [2]张慧娟.中专语文教学应该如何改革,《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4年5期
其他文献
多学科设计优化技术是上世纪末在国外航空航天领域兴起的一门新兴学科,可以有效地解决大规模复杂工程系统的多学科设计问题。协同优化技术是一种极具潜力的多学科设计优化方法
【摘要】早读是高中语文的重点,也是众多学校专门为语文学科设置的课程。但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高中语文早读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导致其效率低下,始终无法发现其应有的效果。通过对高中语文早读进行思考与探究,旨在提高高中语文早读的质量和效率,促进高中语文教学的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高中语文 早读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2-0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2-0046-01  一、培养爱国情怀。  对民族对祖国的热爱是一个人最基本的人格修养,任何一个民族都不例外。在语文课程中培养爱国主义,在于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与眷恋,对民族历史上的志士仁人及其可歌可泣的事迹的感动,屈原、范仲淹、商鞅、孙中山应当成为学生人生楷模和榜样。孔孟的忧国忧民,老庄的深刻与洒脱,墨子
期刊
二维离散系统的H∞滤波是将鲁棒控制设计中引入的性能指标 H∞范数应用于滤波,以解决系统中存在的各种不确定性问题。因为系统存在进程噪声和测量噪声,或者系统自身存在着参数
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多项式矩阵理论为基础的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复频率域理论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形成了较为完整和成熟的现代线性系统复频率域理论。其主要特点是:采用传递函数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语言素养形成和语感培养的关键时期,如何培养小学生语感也因此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课题。结合当前小学语感研究现状,文章就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感与阅读双向互动进行了研究,就如何通过阅读培养学生语感进行了思考,以期能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语感与阅读 双向互动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2
【摘要】习题课上,教师通常会把教材上的知识点设计成许多个问题,让学生去解决,以此来达到巩固课本知识,提高学生能力的教学目标。高中的历史习题课亦然。而近几年,随着素质教育对学生能力要求的提高,传统的习题课面临挑战。如何有效的开展高中历史习题课的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是当下急需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历史 习题课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