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起点、密台阶、快节奏、常回头

来源 :中学物理·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_3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如何适应高一年级难度较大的物理学科,教师需要对学生自身情况和学科特点结合高考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找到适合高一物理教学的方法策略,能带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关键词:学习兴趣;问题设置;高效课堂;复習巩固;教学策略
  高中物理的教学内容与初中物理相比有很大的提升,高中物理需要学生具有高效的计算能力,敏捷的思维能力,准确的理解能力,熟练的实验操作能力等.学生在高一年级需要学习9门学科,在高考政策的指挥棒引导下,突出语数外的主导地位,课时安排相对较多,而物理这门难度较大的学科在有限的课时内,让学生掌握大量的概念、规律、模型以及解题方法技巧显得力不从心.如何能让学生在高一年级喜欢上物理并且能熟练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1低起点——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在进入高中以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很多同学对物理学科望而生畏,究其原因而言,就是对基本的物理概念、公式、计算和规律不能准确理解或正确应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可以通过学生比较喜欢的视频或实验方法调动学生的兴趣,达到直接获取知识的效果.例如,在高一物理第一章就有一个很难理解的物理模型“质点”.学生在学习质点的概念后,很难准确地判断哪些物体可以看成质点,说明学生对物体能否看成质点的条件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对于研究的问题可以忽略不计”这一规律不理解.如何能突破这一难点,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通过视频或演示实验让学生直接体会到质点概念的含义,提取质点的中心思想:在物理学中,突出问题的主要方面,忽略次要因素,经过科学抽象而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并将其作为研究对象,是经常采用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质点就是这种物理模型之一.
  另外,学生刚开始理解规律还需要一个过程.在新授课的活动单中,教师可以设置简单的问题,归纳出相应的规律,一定要注意延伸或拓展的深度和广度,学生有时候很难接受,会对物理产生畏难情绪.其实,教师在设计物理试题时,可以将题干中的数据全部用物理符号表示,省略繁杂的计算过程,减少学生计算的负担.
  2密台阶——问题设置步步提升
  高中物理试题在考查经典模型时,经常会涉及到变力、曲线、多过程等问题,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是一个考验.在平时设计试题或讲评习题的时候,可以多设置一系列的问题,步步提升,直至目标.“弹簧模型”是高一物理的重要模型,在高考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处理“弹簧模型”一般会涉及到多过程问题,需要学生能正确地分析物体的运功过程,结合力学和运动学公式进行求解.
  例如,如图1所示,一个小球从竖直放置在地面上的轻质弹簧的正上方由静止开始下落,接触弹簧后一直到弹簧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小球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变化情况是
  A.加速度变小,速度变小
  B.加速度变小,速度变大
  C.加速度先变小后变大,速度先变小后变大
  D.加速度先变小后变大,速度先变大后变小
  点拨:在分析运动过程时,根据小球运动的相应阶段设置相关问题.
  设置问题1:小球受什么力?先做什么运动?
  设置问题2:刚开始与弹簧接触,弹簧弹力如何变化?方向如何?
  设置问题3:弹簧弹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如何?思考合力、加速度、速度等的变化规律.
  设置问题4:当弹簧弹力与重力大小相等时,思考合力、加速度、速度的变化规律.
  设置问题5:小球接下来如何运动?弹簧弹力大小、方向如何变化?
  设置问题6:弹簧弹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如何?思考合力、加速度、速度的变化规律.
  设置问题7:小球能否保持静止?如不能,如何运动?
  学生根据老师设置的问题,层层解决,步步提升,最后会总结出:下降阶段,小球先做自由落体运动,然后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接着做加速度增加的减速运动,答案选D.学生还可以分析上升阶段小球的运动情况.
  3快节奏——尽力打造高效课堂
  以往高一年级物理学科按照徐州市教育局要求,只需要把必修一和必修二学完,时间充足,感觉不到教学压力.现在随着如皋办学理念的引入,要求高一年级学生除了学完物理必修一和必修二,还需要学习选修3-1的前两章,教师和学生都明显能感觉到时间不够用,在这种情况下,提高学生的课堂效率势在必行.同时,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需要教师在课前要认真备学生、备教法,精细化设计活动单,言简意赅的语言表达,恰到好处的问题设置,全面详实的点评总结,尽力达到所讲授的知识学生能当堂课消化,并能根据所学知识点解决相关问题.随着新型教学模式的出现,比如“学讲模式”、“翻转课堂”、“活动单导学”等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4常回头——复习巩固查漏补缺
  由于低起点、快节奏的影响,在课堂上难免会限制对某些知识点的深度和广度,造成学生遇到难度稍微大点的问题感觉无从下手,这就需要通过“活动单”或“补偿单”展现出来,让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掌握相应的解题方法技巧.比如,学校每次组织的月考和半月考,试卷内容涵盖一些以前学过的知识点,根据学生出现较多的问题,备课组要针对这种类型的问题设计“补偿单”,让学生进行练习,达到复习巩固的作用.备课组在选择试卷试题的时候,可以通过集体备课讨论哪些知识点是考纲要求的而以前试卷上没有出现,学生又可能出现错误的,对学生的知识网络起到查漏补缺的效果.
其他文献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是光学中的重要实验,它是光的折射的一个应用.做好这个探究实验对于学生理解其规律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材中,只是告诉学生按照设计去实验探究,至于为什么这样做,学生浑然不知.到最后,学生即使得到了结论,也是硬性记住的,不能够真正理解.如何解决学生心中的困惑,笔者认为应多挖掘学生原认知,重新设计教材,对于“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笔者从“为什么”、“实验的改进和突破”、“成像原理”
新课程背景下的物理课堂教学特别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多重发展,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形成学会学习和培养正确价值观.随着物理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小组合作学习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得到广泛运用.它不仅促使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提高,而且也有力地促进了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那么在当今课堂教学模式下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呢?本文就此话题谈谈笔者的看法.  1 根据
2010年的中考已经降下帷幕,笔者有幸参与了扬州市物理中考28题的第3小题阅卷,本题得分率并不高,只有10%左右,现就本题,对学生所给的错误答案作一些分析,希望大家能从学生的答案中了解到学生的思维,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有一定的针对性。  试题 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小明带了一块已切成长方体的肥皂(如图甲,前后面保留了凹下去的字)做了以下实验。  (1)测肥皂的密度。  ①小明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
2011年版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对物理教学提出了具体要求,即物理课程应该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依据建构主义理论,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把当前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相联系,促进学生的知识结构不断的丰富、发展.结合长期的教学实践活动,笔者总结提炼出以“导入、探究、归结、评价”为框架的课堂教
摘 要:概念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质的比热容》是教材安排的一次较完整的探究活动,也是概念教学中典型的一课.本文以《物质的比热容》教学案例对教学行为进行分析.  关键词:概念课;教学行为;有效性;物质的比热容  教学行为是教师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導下,在课堂中运用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为达到教学目标而引起、促进和维持学生学习的行为.教学行为是教师素质的外在表现.教师的教学理念、教育
摘要:近几年来,淄博市中考题越来越注重整合实验的考查,综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但学生答题情况不容乐观.本文通过2018年淄博市中考题实验探究23题,分析学生出现典型错误的原因,并提出了对应的突破策略,一是使用概念图整合建构知识体系,建立起前后知识的联系,二是提升学生思维能力,注重思维灵活性和深刻性的培养,三是重视学生的实验评估能力,引导学生正确地、辩证地进行评估和交流,让评估成为一种意识坚决地
[摘 要] 改革开放至建党100周年以来,中学主流教学方法历经磨砺,随着教育理念与实践效果的变化逐步完善。以江苏省为例,其主要经历了板讲法、启发式教学法、讲练法、洋思和杜郎口模式教学法(同期并行),以及学讲、活动单元导学法(同期并行)几个主要阶段,在基层实践与评课标准方面具有鲜明的阶段性特征。江苏省中学主流教学法40多年的改革历程具有以下启示:“以教代学”逐步告别历史舞台,“以学促教”必将大显身手
初中物理教学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之下,教学方式日益丰富,学生活动日益频繁.笔者以为这是教学的一种进步,但与此同时应当看到,形式的进步不能脱离思想的坚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有些思想是应当坚守的.从物理自身的特点来看,从教学的本质来看,笔者以为关注物理知识背后的逻辑,注重物理知识背后的方法,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应当成为初中物理教学的基本思想.  1基于逻辑,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逻辑是物理知识的本质特征
物理本身就是一门探究性比较强的学科,许多物理知识需要学生通过大量的实验加上理论分析才能够深入的理解。通过分析问题才能够让学生进行深入的探究,有效的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如果学生只是进行简单的物理基本知识的学习,那么就会阻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采用“问题——探究”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结合问题进行实践探究,充分的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实践探究能力,让学生学会思考和分
【课前热身】(2分钟)  1.完成如图1所示的光路图.  2.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它对光有会聚作用.  【学习目标】(1分钟)  1.知道凸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能说出照相机、投影仪及放大镜的成像特点.  3.能举例说明凸透镜成实像与虚像的主要特征.  【导学提纲】(30分钟)  知识点一:照相机(自主钻研3分钟,组内交流2分钟)  请你阅读课本94至95页,“照相机”部分,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