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型小肺癌薄层螺旋CT诊断分析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ench94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周围型小肺癌薄层螺旋CT检查结果以及临床作用。方法:100例周围型小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CT扫描检查,观察组采用薄层螺旋CT扫描检查。结果:对照组肺鳞癌7例,肺泡细胞癌为9例,腺癌为14例,正确诊断率为50%。观察组肺鳞癌10例,肺泡细胞癌为16例,腺癌为17例,正确诊断率为86%。观察组患者的正确诊断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周围型小肺癌患者,采用薄层螺旋CT扫描检查,对其内部结构和边缘的特征可以更好的显示出来,利于诊断周围型小肺癌。
  关键词:周围型小肺癌;薄层螺旋CT检查;临床作用
  Abstract : objective: to study the peripheral small lung cancer thin layer spiral CT findings and clinical effect. Methods: 100 cases of peripheral small lung cancer patients,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50 cases each. The control group with conventional CT scan, spiral CT scan was used to observe group. Results: the control group, 7 cases of lung squamous carcinoma in 9 cases of alveolar cell carcinoma, adenocarcinoma in 14 cases, the correct diagnostic rate was 50%. Observation group of 10 cases of lung squamous carcinoma, for 16 cases of alveolar cell carcinoma, adenocarcinoma in 17 cases, the correct diagnostic rate was 86%. The correct diagnostic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patients was superior to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atients, P < 0.05 difference i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for patients with small peripheral lung cancer by thin slice spiral CT scan correct diagnosis rate was superior to that of conventional CT scan. Fo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dge and inner structure of the small peripheral lung cancer can be better displayed for the diagnosis of small peripheral lung cancer, with clinical significance.?Can promote.
  Keyword:Peripheral small lung cancer; thin spiral CT examination; clinical effect
  在现代临床研究治疗中,常见的诊断方法就有CT检查,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医疗器械以及医学技术得以不断的提高和完善,CT检查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当下的社会高度的发展,导致环境也极度的污染,特别是这些年来越来越多的雾霾出现,导致各种疾病的增加,其中,肺癌的增长率和发病率越来越快,肺癌是最普遍的恶性肿瘤疾病,对于肺癌的肺内单发结气的定性诊断检查是比较困难的,特别是对于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尤其困难,直径低于2cm的肺癌就是周围型小肺癌,周围型小肺癌的预后完全在于前期的诊断检查,周围型小肺癌的CT和X线胸片表现非常多样性,临床诊断检查较为困难,围绕周围型小肺癌进行相关的诊断检查是极为重要的【1】。我院于2011年7月到2013年8月接受治疗的100例经过病理证实的周围型小肺癌患者,按照不同的检查手段,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CT进行扫描检查,观察组患者采用薄层螺旋CT进行扫描检查,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研究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7月到2013年8月接受治疗的100例经过病理证实的周围型小肺癌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手段,将他们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本次实验研究已经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和患者家属都已经签署知情同意书。对照组女性患者24例,男性患者26例,年龄为41岁-66岁,平均年龄为52.2±3.2岁,病程为2年-5年,平均病程为3±2.4年。病灶直径为0.8-1.8cm,平均病灶直径为1.2±0.3cm。左侧30例,右侧20例。左肺上叶有13例,左肺下叶有9例,右肺上叶有10例,右肺下叶有7例,右肺中叶有11例。观察组女性患者32例,男性患者18例,年龄为40岁-62岁,平均年龄为51.2±3.1岁,病程为3年-6年,平均病程为4±2.5年。病灶直径为0.9-1.5cm,平均病灶直径为1.6±0.2cm。左侧21例,右侧29例。左肺上叶有11例,左肺下叶有10例,右肺上叶有8例,右肺下叶有12例,右肺中叶有9例。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等一般性临床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因此具有可比性。   1.2仪器设备和检查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CT进行扫描检查,观察组患者采用薄层螺旋CT进行扫描检查,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检查价值【2】。
  CT扫描仪器为GE16层螺旋 CT扫描仪,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扫描,电压为120kv,120mAs,螺距为1cm,扫描的厚度为7mm。观察组患者进行薄层扫描,电压为120kv,120mAs,螺距为1cm,扫描的厚度为1mm。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CT扫描检查后的结果以及临床作用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的100例周围型小肺癌患者的所有数据以及研究所得资料均采用SPSS12.0数据统计处理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其中计量数据资料采用t进行检验,计数数据资料采用卡方进行检验,记录方式为(X±s)P<0.05则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患者正确诊断周型小肺癌有25例患者,其中,肺鳞癌7例,肺泡细胞癌为9例,腺癌为14例。5例成良性肿瘤,6例诊断成结核球,9例诊断成肺炎,5例诊断成炎性假癌。
  观察组患者正确诊断周型小肺癌有43例患者,其中,肺鳞癌10例,肺泡细胞癌为16例,腺癌为17例。1例成良性肿瘤,2例诊断成结核球,1例诊断成肺炎,3例诊断成炎性假癌。
  对照组患者的正确诊断有25例,正确诊断率为50%,观察组的正确诊断有43例,正确诊断率为86%,观察组患者的正确诊断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在我国的现代临床研究治疗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就有肺癌,对于肺癌进行早期的诊断,将极大的促进后期的治疗方向和后期的预后,随着我国CT技术的不断开发和研究,扫描设备的不断进化,CT检查越来越彰显其重要性【3】。周围型小肺癌早期不会产生任何的临床症状,患者就不会主动的就医检查,大多数患者在检查身体的时候发现病变组织。薄层螺旋CT扫描技术对于直径低于2cm的周围型小肺癌诊断率非常高【4】。
  薄层螺旋CT诊断周围型小肺癌,薄层螺旋CT扫描可以直接的将周围型小肺癌的内部结构和边缘的特征直接的显现出来,还可以观察到周围型小肺癌的病理变化。对于在临床表现中,诊断不具备典型的周围型小肺癌,薄层螺旋CT扫描增强了影像质量和扫描速度,大大的增强了诊断率。
  相关文献中曾报道[5]周围型小肺癌,在临床中直径为2 cm且有毛刺征的患者,所占比例约为75%,存在切迹征的患者,所占比例约为80%;直径为1.0-1.5 cm的患者,存在毛刺征的所占比例约为29%,存在切迹征的患者所占比例约为48%,胸膜内陷征的患者所占比例约为62%;直径小于1.0 cm的患者,检查显示常存在界线不清的片状高密度区,观察可见似淡毛玻璃样影,同时患者具有支气管透明像和血管集束的表现。本次研究,对照组患者正确诊断周型小肺癌有25例患者,其中,肺鳞癌7例,肺泡细胞癌为9例,腺癌为14例。5例成良性肿瘤,6例诊断成结核球,9例诊断成肺炎,5例诊断成炎性假癌。观察组患者正确诊断周型小肺癌有43例患者,其中,肺鳞癌10例,肺泡细胞癌为16例,腺癌为17例。1例成良性肿瘤,2例诊断成结核球,1例诊断成肺炎,3例诊断成炎性假癌。对照组患者的正确诊断有25例,正确诊断率为50%,观察组的正确诊断有43例,正确诊断率为86%,观察组患者的正确诊断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发现,薄层螺旋CT扫描检查周围型小肺癌的CT征象可以归纳以下几点,形态大都是类圆形或者是圆形,也会有片状者和不规则,大小一般小于2cm,边缘大多是毛糙呈现不规则分叶切迹,可以发现小锯齿状和细毛刺状突起,多细短,是由于肿瘤间质,血管向肿瘤外生长和肿瘤细胞向周围蔓延导致的。
  综上所述,对于周围型小肺癌患者,采用薄层螺旋CT扫描检查正确诊断率显著优于常规CT进行扫描检查,对于周围型小肺癌的内部结构和边缘的特征可以更好的显示出来,利于诊断周围型小肺癌,具有临床价值意义。可以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大亮,马大庆,陈广.CT的分叶征表现在肺内孤立结节影像诊断中的价值[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0,41(5):487-489.
  [2]易建红,苏良辉.16层螺旋CT重建技术诊断周围型小肺癌临床价值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3,11(30):25.
  [3]沈剑辉,茅亭,陈海军64排螺旋CT薄层加动态增强扫描在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价值[J] .中国医学装备,2012,06(15):21-23.
  [4]韩国武.原发周围型小肺癌影像分析及其动态观察[J].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11,3(2):141-142.
  [5]储成风,杨明,刘斌,等.动态CT增强扫描对肺结节的定性价值研究[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2,24(1):31.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对比研究传统手术与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需要进行胆囊切除的1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切除胆囊;实验组采用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手术。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情况。 结果: 治疗效果包括手术中的治疗效果和手术后的治疗效果,实验组患者的各项指标优势明显;随访结果为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是10%,实验组并发症的
期刊
摘要:目的:对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的CT、MRI诊断予以探讨。方法:对我院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4例患者的CT、MRI诊断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结果:CT检查(2例):在双侧大脑后循环供血区,可以观察到斑片状低密度影;MRI检查(2例):在双侧顶枕叶区,斑片状长T1、T2信号呈对称性分布,T2FLAIR呈高信号,DWI呈等信号,增强无强化。结论:在脑后部可逆性脑
期刊
摘要: 目的: 针对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诊治体会进行分析研究。 方法: 随机选择2014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针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情况进行观察分析。 结果 : 在本次研究中,针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中发现,造成慢性心力衰竭发病的诱因有感染、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其中感染是主要的发病因素。本次研究中的患者经过有效的诊断和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对比埃索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80例胃溃疡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后再进行对比。将他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观察组选择使用的是埃索美拉唑,对照组则采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之后观察这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Hp根除率。治疗后,观察组的总体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2.55 p<0.05);对照组的Hp根除率显著
期刊
摘要:目的:通过实验研究检验通过手术治疗患有肝硬化合并胆石症的病人的治疗效果和相关不良反应。方法:收集2013年2月到2014年9月到我院门诊进行咨询的患者,经专家诊确诊患有肝硬化合并胆石症的45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统计学分组的原则为分组思想,随后运用Child 分级原则将45研究对象划分成三个实验组,对所有研究对象做基本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的检查,并采用相同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在手术完成后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对自发性气胸患者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间我院急诊科收治的自发性气胸患者48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列表法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n=24例)和对照组(n=24例)。对照组给予粗硅胶管闭式引流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则给予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进行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肺复张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急诊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消化内科于2010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ABP患者50例,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比同期收治入院行开腹手术的30例ABP患者,观察两组患者腹痛缓解时间,肠道通气恢复时间,血清淀粉酶/白细胞计数/胆红素/体温恢复的正常时间,住院时长等指标有无差异。结果:腹痛缓解时间,肠道通气恢复时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医治阵发性心房颤动时联合使用厄贝沙坦与胺碘酮所获得的临床疗效。方法:择取2014年3月到2015年3月于本院接受阵发性心房颤动治疗的患者共40例,按照治疗方式的差异进行随机分组:20例患者归入治疗组,联合使用厄贝沙坦与胺碘酮;另外20例患者归入对照组,联合使用美托洛尔与胺碘酮。治疗后随访一年,每三个月检查一次窦性心律维持率和左心房直径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第一、二次检测,两组患者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加味小建中汤与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对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96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实施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观察组48例采取加味小建中汤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明显较对照组75.00%高,存在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期刊
创伤救护是一个伴随着人类同时出现的古老的医学课题,随着社会文明和经济的发展,创伤不仅没有消失,反而与日俱增,被称为发达社会疾病[1]。随着社会生活现代化的进程,至伤因素和条件的变化,创伤的发生率逐年增多,创伤是美国45周岁以下人群死亡的首要原因,是65岁以下人群死亡的第4位病因[2]。我国城市由于创伤所致死亡数占死因排序的第五位[3] ,每年因创伤致死10万余人,伤者数百万[4]。严重创伤病人由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