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bin8110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究医治阵发性心房颤动时联合使用厄贝沙坦与胺碘酮所获得的临床疗效。方法:择取2014年3月到2015年3月于本院接受阵发性心房颤动治疗的患者共40例,按照治疗方式的差异进行随机分组:20例患者归入治疗组,联合使用厄贝沙坦与胺碘酮;另外20例患者归入对照组,联合使用美托洛尔与胺碘酮。治疗后随访一年,每三个月检查一次窦性心律维持率和左心房直径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第一、二次检测,两组患者的窦性心律维持率无明显区别,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三、四次检测,两组患者的窦性心律维持率差异显著,治疗组要远远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组间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第三、六、九、十二个月的左心房直径变化,治疗前和疗后第三、六个月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九、十二个月差异变得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治疗,联合使用厄贝沙坦与胺碘酮要比联合使用美托洛尔与胺碘酮具有更高的安全性与更显著的疗效,可以有效预防疾病的复发,使窦性心律长期维持。
  关键词:窦性心律;心房颤动;胺碘酮;厄贝沙坦;美托洛尔
  阵发性房颤是一种发病率与复发率都比较高的临床难症,在发病后会带来许多严重的并发症,对健康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临床上可以使用射频消融术进行治疗,但这种治疗方式成本太高,高昂的费用使得许多患者无法承担。因此,临床资料阵发性房颤的主要方式还是药物疗法。胺碘酮是治疗房颤、促进窦性心律维持的主要药物之一,但其临床疗效不是非常理想。临床发现,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RAAS)治疗房颤有比较显著的疗效[1],因此本文选择含有RAAS的厄贝沙坦与胺碘酮联用,研究其临床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2014年3月到2015年3月于本院接受阵发性心房颤动治疗的患者共40例,按照治疗方式的差异进行随机分组:联合使用厄贝沙坦与胺碘酮的20例患者归入治疗组;联合使用美托洛尔与胺碘酮的另外20例患者归入对照组。其中治疗组有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4例,年龄为36-70岁,平均年龄(53.45±3.85)岁;对照组有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5例,年龄为35-69岁,平均年龄为(52.39±3.07)岁。两组患者均行以了心电图检查,P波消失,心室率无规则,确诊为房颤。同时,所患者均合并有冠心病或高血压,左心房直径约为(37.63±2.45)mm。患有心衰、肝肾功能障碍、Q-T异常、心率过慢以及有严重系统性疾病的患者排除在外。经对比,两组患者的合并症、左心房直径、性别年龄均无明显不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比。
  1.2 方法
  40例患者在入院后先接受常规治疗,为合并有冠心病的房颤患者行以系统二级药物进行预防,为合并有高血压的房颤患者进行降压处理,同时,所有患者均服用或注射抗凝药物遏制血栓形成。基于常规治疗,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分别采用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胺碘酮联通美托洛尔[2]。①胺碘酮的用药剂量为:首周每日三次,每次200mg;第二周每日两次,每次200mg;第三周开始每日一次,每次200mg。每周服药五天停用两天,连续服用一年。治疗组联用厄贝沙坦的剂量为:每日一次,每次150mg,连续服用一年。②美托洛尔的用药剂量为:第一周和第二周每日服用25mg,若出现低血压现象,则于第三周起每日加服50mg,如此持续一年。
  1.3 观察指标
  术后随访一年,每三个月来院复查,对比两组患者窦性心律维持率和左心房直径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关于本次研究,借助于统计学软件包SPSS 17.0对文中涉及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所有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X2检验。全部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平均数(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则差异统计学意义显著。
  2 结果
  2.1 窦性心律维持率
  见表1,第一、二次检测,两组患者的窦性心律维持率无明显区别,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三、四次检测,两组患者的窦性心律维持率差异显著,治疗组要远远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左心房直径
  见表2,组间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第三、六、九、十二个月的左心房直径变化,治疗前和疗后第三、六个月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九、十二个月差异变得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众所周知,心房电波活动是规则有序的。房颤患者由于心房活动失序,心脏呈现出迅速且无秩序的颤动波,而导致电波活动发生紊乱现象。临床发现,约有40%左右的房颤患者为阵发性[3]。该病最为人所知的临床表现是心律失常,这在器质性或非器质性的心脏病中均有体现[4]。据相关研究结果指出,长时间房颤将会导致心肌组织发生电重构。
  临床使用胺碘酮来恢复心律失常、维持窦性心律,小剂量长期使用较少发生并发症。结合厄贝沙坦这种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共同使用,可以使药效强化,除了维持窦性心律,还能阻断RAS病理作用,降低心房压力,延缓心肌细胞的死亡速度,从而遏制左心房继续扩大,对于房颤复发具有较为明显的预防作用[5]。这从表1和表2数据可以发现,治疗一年后,窦性心律的维持率仍有75%,治疗前左心房直径为(38.13±5.86)mm,一年后缩减为(34.05±8.21)mm,可见二者联用的显著疗效。而房颤减少后,脑卒中和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也会有效降低,一、二级预防意义显著。
  4结语
  联合使用厄贝沙坦与胺碘酮,相较于美托洛尔和胺碘酮的联用具有更低的副作用率,且疗效非常显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房颤频率,从而起到预防复发的作用,临床意义显著。
  参考文献:
  [1]刘永.螺内酯、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疗前沿,2013,8(23):35.
  [2]苏启英.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预防老年阵发性心房颤动复发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工程,2012,20(04):132-133.
  [3]梁珍玲,孙叶海,彭卫平,李涛.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3):2836-2837.
  [4]李幽艳.奥美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研究[J].新医学,2012,43(12):838-840.
  [5]冼飞,潘俊泰.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房颤的临床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2011,18(12):1894-1895.
其他文献
摘要:牙本质敏感症(Dentin Hypersensitivity)也称之为牙本质过敏症,是较为常见的牙体硬组织非龋性疾病,患者常感觉到异常酸痛感。近年来,众多学者对牙本质敏感症的治疗进行了研究,本文则对其治疗现状做一综述。  关键词:牙本质敏感;治疗;现状  据数据的不完全统计,直至2014年底,我国约有30.12%的中老年人患有牙本质敏感症,且女性患者多于男性。一学者[1]对其发病机制进行了研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应用葶苈大枣泻肺汤与三子养亲汤治疗肺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自我院2013年7月-2014年4月所收治的70例肺心病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单双号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35例。参照组患者应用常规西医药物综合治疗法,实验组患者在参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葶苈大枣泻肺汤与三子养亲汤进行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参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7.14%,实验组高于参照组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在单纯性阑尾炎手术过程中采用微创小切口技术所具有的研究价值以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站收治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患者和对照组45例患者。观察组患者使用微创小切口手术的方式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普通的手术方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的临床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治疗时间(21.82±2.93)分钟、住院时间(6.37±1.93)天、伤口感染率(0.00%)、并发症
期刊
摘要:目的 :对比研究传统手术与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需要进行胆囊切除的1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切除胆囊;实验组采用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手术。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情况。 结果: 治疗效果包括手术中的治疗效果和手术后的治疗效果,实验组患者的各项指标优势明显;随访结果为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是10%,实验组并发症的
期刊
摘要:目的:对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的CT、MRI诊断予以探讨。方法:对我院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4例患者的CT、MRI诊断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结果:CT检查(2例):在双侧大脑后循环供血区,可以观察到斑片状低密度影;MRI检查(2例):在双侧顶枕叶区,斑片状长T1、T2信号呈对称性分布,T2FLAIR呈高信号,DWI呈等信号,增强无强化。结论:在脑后部可逆性脑
期刊
摘要: 目的: 针对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诊治体会进行分析研究。 方法: 随机选择2014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针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情况进行观察分析。 结果 : 在本次研究中,针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中发现,造成慢性心力衰竭发病的诱因有感染、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其中感染是主要的发病因素。本次研究中的患者经过有效的诊断和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对比埃索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80例胃溃疡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后再进行对比。将他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观察组选择使用的是埃索美拉唑,对照组则采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之后观察这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Hp根除率。治疗后,观察组的总体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2.55 p<0.05);对照组的Hp根除率显著
期刊
摘要:目的:通过实验研究检验通过手术治疗患有肝硬化合并胆石症的病人的治疗效果和相关不良反应。方法:收集2013年2月到2014年9月到我院门诊进行咨询的患者,经专家诊确诊患有肝硬化合并胆石症的45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统计学分组的原则为分组思想,随后运用Child 分级原则将45研究对象划分成三个实验组,对所有研究对象做基本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的检查,并采用相同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在手术完成后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对自发性气胸患者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间我院急诊科收治的自发性气胸患者48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列表法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n=24例)和对照组(n=24例)。对照组给予粗硅胶管闭式引流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则给予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进行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肺复张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急诊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消化内科于2010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ABP患者50例,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比同期收治入院行开腹手术的30例ABP患者,观察两组患者腹痛缓解时间,肠道通气恢复时间,血清淀粉酶/白细胞计数/胆红素/体温恢复的正常时间,住院时长等指标有无差异。结果:腹痛缓解时间,肠道通气恢复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