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6蛋白表达与垂体腺瘤侵袭和复发的关系

来源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ngqiang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P16蛋白表达与垂体腺瘤侵袭及复发的rn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技术检测57例垂体腺瘤中rnP16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对患者进行了5年随访观察。结果rn垂体腺瘤组织中P16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为31.6%;侵袭性rn组中该蛋白表达的阳性率显著低于非侵袭性组(P<0.01)。rn复发组11例未见该蛋白表达。结论 P16蛋白的表达阳性rn率与垂体腺瘤激素分泌功能无明显的相关性,但其表达水rn平可作为临床评价垂体腺瘤的侵袭性和预测患者复发的指rn标。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3种不同免疫状态小鼠对人类肝癌细胞系(HHCC)移植瘤的影响。方法将培养的HHCC以不同途径接种于3种不同免疫状态的小鼠中,观察成瘤情况,并用流式细胞仪测定CD4+和CD8+T
目的研制一套可识别PTA1分子不同功能性表位的单克隆抗体(mAb)。方法采用亲和层析法从血小板裂解液中纯化的天然PTA1分子免疫Balb/c小鼠,以间接ELISArn筛选阳性杂交瘤,并以PTA1
介绍了交叉效率评价方法,分析了利用最终平均交叉效率值来对DMU进行评价时所存在的诸多缺陷,结合合作博弈理论,放松最终确定效率值的平均化假设,把需要作评价的各个决策单元
研究了滞后阶为h(h>1)时,衡量伪回归后残差的自相关性统计量DW(h),ρ(h)的极限分布,从而对伪回归产生时出现高度自相关的残差作了理论解释.
目的探讨p53基因表达在辐射诱导的骨髓细胞凋亡和修复中的改变与作用。方法经60Coγ射线以5.5Gy全身照射78只LACA小鼠。于照后4 wk内分批活杀,将rn骨髓分别进行HE染色和超薄切
用牺牲金属阳极的电化学方法合成了一种新的一价铜配合物 Cu( ) (CH3COCHCOOEt) [P(NEt2 ) 3]2 ,对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测试及表征 ,并研究了反应的机
提出了基于量子理论的连续粒子群优化(Continuous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based on Quantum Methodology,CPSO-QM)算法,主要是采用了量子理论中的叠加态特性和概率表达特性.其中,叠加态特性可以使单个粒子表达更多的状态,潜在地增加了种群的多样性;概率表达特性是将粒子的状态以一定的概率表达出来.在基准函数的实验测试中,对比其它常用
目的构建全人源化的噬菌体抗体库。方法采用EBV转化技术,ELISA技术,PCR技术,噬菌体表面呈现技术。结果 EBV转化8例大肠癌患者PBMC,其中七例有抗大肠癌抗体产生,多次PCR扩增出5种VH
近年采用基因工程技术进行抗体基因的筛选、改造,获得了大量有用的抗体基因,但如何使之适当地表达和分泌,并获得有效的纯化已成为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就目前研究的进展来看,抗体
目的希望能得到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的抗肝癌重组单链Fv段-免疫毒素。方法将抗肝癌重组单链Fv段-免疫毒素(mscFv25-TNFα)在大肠杆菌JM109中以IPTG诱导进行表达。将包涵体形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