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均等是关键

来源 :当代工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h4913718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期嘉宾:迟福林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
  现实有需求
  在西方,城市化和城镇化没有明显的区别。我们国家原来有规定,多少人口的算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多少人口的算城镇,所以中国提出了城市和城镇的区别。本质上来说,城市化和城镇化没有很大区别,只是从我们国家来看,叫城镇化比较适合国情。
  城镇化不是随便想出来的。首先是有需求,因为中国工业化已经进入中后期阶段,可是我们的城镇化即使到2012年年底,也是52%左右。离工业化中后期城镇化一般的水平,至少还差10个百分点,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是我们的现实。
  第二,随着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的自身发展需求上来了。2亿多农民进入城市,需要在城市住得下、留得住、生活得好,真正成为城市的居民。我们现在人口城镇化率比较低,人的发展需求也需要城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
  第三,我国处于现代化进程当中。我们要实现中国梦,实现现代化,很大程度上就是城乡一体化,就是要以城镇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农村社区,也是城镇化的发展才能使农村变为社区化,这是现代化发展过程。所以城乡一体化,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开放发展成果,对城镇化提出了现实需求。
  本质是人口城镇化
  城镇化本质是什么,这个是最重要的,城镇化本质就是五个字——人口城镇化。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和集聚的一个过程。所以人口城镇化是城镇化的核心、本质。
  今年5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在部署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中强调,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推进人口城镇化,研究新型城镇化中长期发展规划。这抓住了城镇化发展中的要害问题。当前,如何解决城镇化质量不高、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这就需要以人口城镇化为主线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
  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在拉动经济快速增长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问题在于以往的城镇化由于与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直接相关,规模城镇化的特点比较突出。进入发展型新阶段,人们对城镇化的就业、安居、生活品质等需求全面增长,低质量的城镇化难以为继。
  能否适应全社会的需求变化,决定了城镇化的质量。从就业需求变化看,以往人们能够忍受“候鸟式”、“两地分居”的就业。而今天,人们更加追求在城镇稳定的就业以及享受完整的家庭生活;从居住需求变化看,80后、90后农民工已经成为农民工的主体,他们中的大多数回不了农村,也不想回农村,更希望在城镇安家。无论从哪方面看,全社会对城镇化的需求都开始发生质的变化。在这个特定背景下,城镇化的角色发生深刻变化。
  从国际经验看,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城市的角色和功能逐步发生变化。一是从生产主导转向生活(消费)主导。二是由工业主导转向服务业主导。工业化中后期,工业项目容纳的就业呈减少趋势,而服务业的发展成为就业主要渠道。三是由城乡分割转向城乡融合。工业化中后期,城镇空间的拓展成为农业文明走向工商文明的重要条件。因此,要适应全社会对新型城镇化需求的深刻变化,新型城镇化主要不在于铺摊子、造新城,而重在适应人的发展需求,提升城镇品质。
  重头戏在农民工
  人口城镇化重在农民工市民化。人口城镇化的过程,是农民进入城镇就业并融入城镇生活的过程,就是说农民工市民化是推进人口城镇化的核心。城镇化要实现包容性增长,“重头戏”是解决好农民工市民化的问题。
  当前,实现农民工市民化到了临界点。一方面,农民工在城镇居住呈长期化趋势,他们中的八成即使不放开户籍也要留在城镇。就是说,实现农民工市民化有很强的现实需求。另一方面,农民工长期融不进城市社会,长期享受不到应有的权利,累积了大量的社会矛盾和风险。在这个背景下,需要尽快实现有条件农民工的市民化。
  对于农民工市民化的具体条件,大中小城市可以有不同的标准。但这件事方向要明确,决心要坚定,争取未来3到5年把有条件农民工市民化的问题初步解决。随着新生代农民工规模的逐步扩大,这件事不能再长期拖下去了。
  权利应该均等化
  当然,并不是说住到城里就叫城镇化。农村人口在向城镇转移的过程,首先身份的平等是最基础的。第二,要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机会平等、权利平等,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第三,财产权利平等,不能强迫农民拿土地换社保。第四,参与公共事务的权利均等,包括选举权、参与权等政治权利。
  人口城镇化最关键的问题不是把人都集中在大中城市中,而是使人口城镇化能够实现制度统一,包括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统一、身份统一、权利统一。如果农村的社区化真正做得好了,那农民不用到城里就能享受现代城市的现代文明。
  当前城镇化进程中的许多矛盾和问题,大都与体制机制改革滞后相关,需要以更大的决心和魄力推进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公共服务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创新。在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同时,需要完善相关公共服务及社会保障制度,尽快出台全国统一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解决农民工面临的最急迫的子女教育、养老与医疗保险、基本住房保障等问题,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的对接、融合。
  总之,强调人口城镇化,不能为了城镇化而城镇化。人口城镇化发展过程,必然伴随着经济社会各方面全面发展。为什么农民要进城?就是要享受更有质量的生活。什么是更有质量的生活?就是有比较好的教育、医疗,有一定的文化环境。所以城镇化必然带来教育医疗文化等的发展,这是城镇化有质量的重要核心。城镇化还会带来社会结构的变化,各类社会公益组织和公民参与社区活动、参与社会治理,从而走向一个人的现代化的过程。
  (根据迟福林院长公开讲话,本文略有改动)
  本栏责编/马征
  mz@lnddgr.cn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交通需求量的不断加大,我国铁路事业在近年来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高速铁路的发展越来越快,并作为一种商品在世界各种之间流通。这一趋势促使铁路施工技术不断更新,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铁路建设需要。但在应用过程中,一些问题也不可避免的出现。本文针对新时期我国铁道工程施工管理的要点进行科学分析,并提出几点合理化建议,希望能为我国铁道工程建设提供一些理论支持。  关键词:
当前,青少年的偏差行为越来越突出并渐渐演变成为社会问题,这是社会转型期的必然现象之一.青少年行为偏差现象的集中出现,根据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认为是社会、家庭多种因素
150余年前,当达尔文提出进化论时,欧洲大陆神学正一统天下。  “关于物种起源,……大概会得出如下结论:物种不是被独立创造出来的,而是从其他物种传下来的。”达尔文的论断,特别
任何器乐的演奏,都非常追求音色的完美,要想达到理想的音色,必须从基本演奏技法和方法上着手。尤其在起步阶段的习惯养成更显重要,因此,在这一阶段,非常需要的是琵琶学习者对
期刊
“知山知水,树木树人”是北京林业大学的办学理念.北京林业大学是一所特色鲜明的行业性大学,在60年的办学实践中,始终把“替河山妆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作为办学的目标.“
在刑事诉讼领域中,刑事辩护较为重要,在司法、刑事诉讼立法、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等范畴的应用较多.可是,因为中国的制度和司法理念存在很多问题,导致事实情况的辩护权同必然情
中国自1996年引入对抗式的交叉询问制度,改变了我国传统的审问式刑事庭审制度,但由于我国相关制度不完善以及立法的粗糙,使交叉询问在我国的发展并不是十分顺利,没能发挥应有
本文对新课程标准下中学生物教学进行了初步的反思和定位,对新课程标准下中学生物教学总结了一个主体和五个适应。一个主体,即探究性学习。五个适应:一是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
2005年我国新出台的《公司法》对在赋予公司章程充分自治权的同时,同时对决议机关、决议程序等担保事项上进行了一定限制.本文以现行《公司法》第十六条为中心进行展开,在不
任何法律主体的权利和义务都是对等的,劳动契约自由是劳动者自由权的体现,但自由要以法律为前提,以不侵害他人的自由为限.劳动法保护劳资主体双方的利益——劳动者的自由权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