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元和三年《先藏禅师塔铭》考释

来源 :文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ruiqi86273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东都大圣善寺山门院故开法大德先藏大师塔铭》(以下简称《先藏禅师塔铭》)石刻2002年出土于嵩山嵩岳寺塔东侧半山坡,石刻所属墓塔原位应在此处[1],但今不存。石刻现存于登封历史博物馆。文字由温雅于唐元和三年(808年)撰书,记述先藏禅师(724~797年)的师承关系、求法与传法经历及归葬地等内容(图一)。该石刻此前见诸报道与文章,主要为介绍石刻形制、铭文字体、行款、出土和收藏情况以及简述先藏生平等[2]。本文将首次刊布塔铭拓片(图二)[3],抄录全文,并在此基础上考证相关史事,借此观察中唐时期北宗禅在洛阳地区的传播情况,以就正于方家。
其他文献
2017年3~9月,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后续保护工作,受河南省文物局南水北调文物保护办公室委托,郑州大学历史学院对河南省宝丰县杨庄镇小店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图一),发现一批仰韶、二里头、殷墟、汉唐等时期的文化遗存。其中的一座唐代墓葬(编号M1)保存较为完好,出土的金银器及金银饰品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为配合河南省郑州市在西太康路中段北侧、彭公祠街东侧、人民公园南侧的基本建设(图一),报上级文物管理部门批准后,2012年8~9月,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建设范围内的古代遗存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现并清理了商代二里岗期、晚商时期及宋代遗存。现将其中4座晚商时期的墓葬发掘情况简报如下。
2009年1月,为配合基本建设,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洛阳市关林大道南侧发现并清理了一座小型唐墓(图一),此墓编号为C7M5657(以下简称M5657),保存完好,出土了较多随葬器物,以三彩器为主。现将此墓清理情况简报如下。一、墓葬形制M5657为竖穴土洞墓,由墓道和墓室组成,方向180°。墓道位于墓室南部偏东,因被污水管道叠压,未全部发掘,根据钻探,墓道长2.5、宽0.8米。
吉林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藏瓷800余件,均入藏于20世纪60年代之前,其中部分明清时期青花瓷[1]与彩瓷[2]已做过介绍,本文新选介的10件藏瓷,时代涵盖唐、宋、元、明、清,对于中国古陶瓷研究具有一定参考意义。1.唐代黑釉剪纸漏花执壶(藏品编号1-356)杯式口内敛,圆唇,束颈短粗,鼓肩,长腹,平底,条形把手上附泥条,颈肩部另附双条形系,管状流粗短。
南北朝时期政治上权力更迭频繁,文化上则呈现出多元化的倾向,江左政权与北族南夷的交流并未因政权的更替而出现中断。相反,他们之间互动频频,交往程度超乎想象。最能体现南朝与周边国家、部族互动关系的形象材料莫过于《职贡图》。而最为著名的《职贡图》又莫过于传为梁元帝萧绎模本的旧藏南京博物院宋本,此本为学界所熟知[1]。其实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传为阎立本绘《王会图》和南唐顾德谦摹本《梁元帝蕃客入朝图》,或许是另外类似的传摹本,值得进一步关注。
湖南宁乡是我国南方地区出土商周铜器较多的地区之一。宁乡地区出土的商代与西周铜器,不仅数量众多、种类丰富,而且具有地方特色,学界称其为“宁乡铜器群”。20世纪50年代以来,宁乡的横市、黄材、老粮仓、枫木桥等地不时有商周铜器出土,但相关报道简单而分散[1],且对铸造技术方面关注较少[2],目前学界对这些铜器的性质与来源也存在较大争议。为了解沩水流域史前及商周时期遗址分布情况,探索长江中游地区、湘江流域在商代晚期及西周早期与中原地区的关系,我们选取宁乡市文物管理局收藏的7件商周时期不同阶段和种类的铜器进行整理,
烟台市地处胶东半岛中北部,自1896年在归城东南鲁家沟发现一批西周早期铜器以来[1],不断有周代铜器发现和出土。这些铜器除少部分是经科学发掘出土外,相当一部分为破土所得。其中,1982年秋蓬莱黄家发现顾龙纹甗1件,1983年黄县乡城公社大王家(今龙口市徐福街道大王村)发现弦纹鼎1件(以上两件于2014年入藏),1994年烟台市芝罘区焕新路烟台二中建筑工地出土己爵1件(当年入藏)。另外,1958年10月烟台市博物馆征集双龙纹甗和窃曲纹鈚各1件。现将这5件周代铜器介绍如下[2]。
梁元帝《职贡图》现存四个摹本,最早为唐阎立本摹本。该本原名《唐阎立本王会图》,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以下简称“唐摹本”),绢本设色,从右至左,依次先用楷书署国名,再绘使者立像。现存二十四国使者立像,首为“虏国”,末为“女蜑国”,均不见于传世文献。已有学者考证“虏国”为东魏国[1],唯“女蜑国”究竟指何国,仍无定说。
陕西关中地区属商王朝的西土,亦是周人勃兴之地,已发现不少商代青铜器和冶铸生产相关遗存。以泾河下游至西安一线为界,关中的东部是商文化分布区,发现商文化遗址20余处[1],其中蓝田怀珍坊和西安老牛坡是较为重要的两处,均发现了与冶铜有关的遗迹和遗物。考古研究表明,怀珍坊遗址规模较小,性质单纯,是一处二里岗时期的铜冶炼遗址[2]。位于怀珍坊西北方向的老牛坡是一处大型聚落遗址,以商文化遗存为主体,早商时期属商文化二里岗型,晚商发展成为一地方类型。
九里楚墓群主要位于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刻木山乡,坐落于澧阳平原向武陵山脉的过渡地带,属于澧水中下游地区,为湖南境内已发现的规模最大的楚国墓葬区之一,已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9年,因当地村民烧砖取土将一座中型墓的封土铲平,湖南省博物馆和常德地区文物工作队随即对该墓进行考古发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