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要素有哪些?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an8209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9月13日上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课题组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围绕着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建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体系。各个学科也忙于推出各自的核心素养体系。核心素养成为了最热门的话题,也是当前教育研究的核心概念。
  在参加一次思想政治学科教研活动时,笔者了解到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等要素。这是要培养世界公民的节奏?还是要把孩子们都培养成政治人物的节奏?思想失去了政治,或者思想只有政治,都不是思想政治。本不想参与到这个话题中来,还是不能免俗,也想说几句。
  什么是核心素养?查阅文献得知,“核心素养”最早出现在欧盟理事会研究报告《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素养》(2002年),及经合组织(OECD)研究报告《核心素养促进成功的生活和健全的社会》(2003年)。这两个报告所用的英文词是“Key Competencies”。“Key”直译为“关键的”;“Competencies”直译为“能力”。“Key Competencies”直译就应为“关键能力”。报告中关键能力包括互动地使用工具、与异质群体互动、自主行动,是一种基于能力本义建构的体系。有趣的是,我们国内将“Key Competencies”译为“核心素养”。而且2002年美国联邦教育部推出“21st Century Skills”,直译应是“21世纪技能”,也译为“21世纪素养”。日本“21世纪型能力”的基础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三要素结构,也被称为核心素养结构。
  在中国语境中,关键与核心,能力与素养,词义是不同的。关键,本义为门闩或关闭门户的横木,比喻事物最关紧要的部分,对事物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侧重于功能或作用。核心是指事物的中心、中央、中枢、重心、内心、内核之意,与其所对应的是外围、边缘,侧重于位置或地位。能力是指人对自然的探索、认知、改造等活动中,完成一项目标或者任務所体现出来的身体及心理的素质。素养之素,朴素、平素、素来、素质、素色、素雅,不加修饰之意。素养之养,本义为饲养,即饲养动物,给动物提供食物供其成长;对人而言,有抚养赡养、修养教养、养心养性等;可见素养是一种平素的养、平实的养、平常的养,不富养不贱养,是一种慢慢地养,顺其自然地养。人的素养是指人的道德素养,是一种修养。显然,关键能力与核心素养有着各自完整的话语体系。个人以为,将关键能力翻译成核心素养,显然欠妥,不是科学求真的态度。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要求制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是目的,是任务,是方式、是方法。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要素有哪些?
  一是中国。即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应该是中国的。中国是最核心的标识,要体现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及伦理。不能把别人的研究成果进行中国表达或者弄成中国版本,不能用别人的话语表达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二是立德。核心素养体系中最核心的是德。立德就是坚持德育为首,德育为先,通过正面正确的教育来引导人、教化人、激励人。要以德立身、以德率众、以德致远、以德领才,要德才兼备。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最核心的德,是德的核心。
  三是树人。即树的是中国学生,树的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树的是有国际视野、传统底蕴、时代特质和生活智慧的人。国家富强文明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力奋斗,要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四是素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道德素养,体现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道德素养,体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人道德素养。
  五是体系。即以德为中心的素养体系。有道才能有德,因此是一种道德素养体系,也是一种伦理体系,不应是关键能力体系或者关键技能体系。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生核心素养体系。
  六是发展。即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持续发展及个性发展。要立足现在,着眼于将来。要弄清楚哪些素养最有发展的价值,哪些素养可以持续发展。
  笔者以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应该具有中国话语特色,因为在中国,做人要仁、义、礼、智、信,要温、良、恭、俭、让,要忠、孝、廉、耻、勇。浩瀚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国际化、全球化的今天,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这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绵延流长的传统,是具有中国智慧的传统,我们要把这样的传统进行现代、当代的表达,更好地传承给我们的学生。世界的不一定是中国的,但中国的就一定是世界的。
其他文献
在学科教学领域,项目学习可以认为是以学科概念和原理的教学为中心,通过学生制作某一特定的“产品”或者完成某一特定“任务”,在此过程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学习。将物化的产品制作设计为项目是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常采用的一种典型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产品既是项目学习的成果,也是项目学习的起点,即为了这个产品而设置的任务。在课堂教学的探索中形成了很多典型案例,它们都有共同点:为了制作某一产品而开展学习,学习的
提 名 奖:陈沪铭  所在单位:上海市黄埔区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  推荐单位: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通教育研究所  颁 奖 词:  婴儿期,一个每天像医生一样检查女儿尿布的爸爸;  幼儿期,一个每天用自行车载着女儿一路欢歌笑语的爸爸;  童年期,一个“学习不管,兴趣爱好我都管”的爸爸;  少年期,一个时时给女儿打“铃”的爸爸……  父母是弓,孩子是箭,陈沪铭一直坚持这样一个家庭教育的信条。父亲和母亲
“思维美术”寓教于乐  本刊记者 陈健  《城里来了一条龙》是一套为开发培养孩子的想象力而创作的童话绘本,结合了传统的水墨笔法与现代都市的场景,全文奇思妙想,感情温暖真挚。特别是,在与孩子们现场沟通交流的过程中,作者能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启发性的思维,引导孩子们在故事的海洋里深入浅出,收获良多。  一是研发“思维美术”启发孩子想象力。作者在自己绘画题材以及丰富的教学经历基础上,研发“思维美术”教学体
快乐无疆界,快乐无处不在。快乐学习,幸福生活,这是生命永恒的话题。把学习当做一种乐趣,生命会更丰富多彩,学习成为动力,就能激励自己前进,学习是一种追求,一种愿望,一种兴趣,一种义务,一种责任。  主题班会课内容  就快乐学习,笔者设计一节主题班会课,本课设计的总体思路是:设计背景,设计目标,课前准备,活动方法和理念,设计过程。  设计背景与分析 现在的孩子面临着社会、家长、学校的各种压力,压力伴随
广东省汕头市下蓬中学是市一级学校。其始创于清雍正十三年,前身为蓬鸥书院。长期以来,下蓬中学培养了一批在各自领域建功立业的成功人士,积淀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散发出浓郁的时代气息。芮焕庭作为下蓬中学的校长,到校初期,充分地考虑到下蓬中学的文化底蕴已足够成熟,芮校长决定另辟蹊径,以“打造一流的教师队伍”和“以高考为基为学生一生发展奠基”为新的工作目标。  立足本职工作,为学校发展提质增优  著名教育家陶行
走进当今的语文课堂,心中不免有些振奋:语文课由静态走向动态;由呆板变得可爱了……就在 “朗读”“点拨”“合作”等成为了新课程的宠儿时,有些“如沐春风”的教师则对传统的课堂开始“狂轰乱炸”,甚至还有了“一扫而光”的劲头。但是,事实证明,任何事物在发展的过程中都不能摒弃传统,而所有的传统也不能“原封不动”地进入到新的时代。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应该优化语文言语训练,对课文的思
湖北省竹山县宝丰镇将环保教育渗透到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的行为习惯和法制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定期开展环保宣传系列活动,鼓励学生争当环保小卫士。图为该镇施洋小学师生开展以“拒绝白色垃圾,从我做起”为主题的环保宣传教育日。  摄影报道/朱本双 龚 健
阅读是人类获得知识的重要渠道,也是学生语文学习的主要方式,它对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提高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阅读是学生必须要坚持的学习方式,它决定着学生的未来成长和发展方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树立大语文观,教会学生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阅读真正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成为启迪学生智慧的窗口。  背、思、记帮助学生学会阅读  “背”,即背诵。背诵是记忆性的朗读,是诵读到烂熟程度
高考改革“落地”  2014年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上海和浙江成为率先启动高考综合改革的试点。12月16日,教育部公布《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等配套政策,明确提出“全科覆盖”“分类考察”“不分文理”“两次机会”“严格公示”等措施,试图从根本上解决高考“一考定终身”“一把尺子量万人”“唯分数论”等弊端。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信息技术课程迈入了一个新时代。信息课程所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是:课程学习的主体(学生)是在一个完全信息化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与以往任何时期的学生相比,他们显然更适应信息技术环境,或者更确切地说,信息化就是他们的生存方式。这样的一代“00 后”学生,是伴随着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一代青少年,他们是“数字土著”。面对当今这样的信息技术环境和学生群体,我们不得不思考: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