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城建筑师

来源 :中外生活广场surface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skatecom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丹尼尔·阿戴格(Daniel Agdag),这位来自墨尔本的艺术家,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以最最平凡的创作媒介——纸板,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你我都看不见的,只存在于他想象中的工业世界。这些玻璃罩中的微观世界,像一个个精致而又易碎的梦,既虚幻,又真实;那么近,却不可触碰。
  很难想象,丹尼尔创造的这些微观世界仅仅是用最普通的纸板和胶水建造的。工业化世界的复杂性与秩序性常常被隐藏在现代化文明的背后,令我们视而不见。透过他的作品,使我们看见了那些看不见的城市。
  S=surface
  D= 丹尼尔·阿戴格 Daniel Agdag
  S:介绍一下你的创作背景吧,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创作此类作品的?
  D:8年前我开始做纸板雕塑,并将其作为一种以三维形式实现创意的方法。一直以来,我保留了很多画满各种机械手稿的笔记本,但若只停留在平面的话,实在展现不出这些构想的全部,所以我尽力让它们走出二维平面的束缚。起初,这个将创意转化为现实的过程遇到了一些困难,但随着我对纸板运用的逐渐熟悉,慢慢开始发现,纸板作为创作媒介, 对于我来说,具有最大的发挥空间。渐渐地,我真的感觉到我是直接在用纸板做 “手稿”了。
  S:为什么会选择以工业城市为素材?
  D:整个创作过程中的裁切和造型都没有事先计划好,也没有草图,结果反而常常会出现令人惊讶、超乎想象的作品。这个过程相当具有启发性,并鼓舞我继续创作。当然有时候也会有相反的一面。这时,我会离开我的工作室,并且走很远的路去收集各种想法和创意。很幸运,我住在墨尔本的市中心,这里的街道提供了很多建筑素材及其细节供我获取灵感。之所以选择以工业城市作为主题,主要源于我对物体、建筑和机械的兴趣。我着迷于现代化系统的秩序和复杂性,它们协助了大城市的运转。我喜欢将这些机器视为社会的生命支柱。每当我漫游世界,我都特别关注事物创造及运作的方式,它们既熟悉又陌生。
  S: 为什么会选择纸板作为创作材料?
  D:我想起初纯粹是因为只能这么做。我的工作空间很小,而纸板又是一种非常方便的材料,因为我不需要任何特殊的工具或者设备来打造它们。只需要一片刀片,一把钢尺和一些纸板。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与其开始建立了某种联系,并可以越发熟练地操纵它们。
  我觉得原材料的单色允许我采用更有创造性的方法创作,它能强调细节和元素,而无须使用颜色,几乎就像铅笔素描。乍看之下,可能被认为是一种限制, 但我觉得这让我更富有想象力,并可以无限制地释放我的想法与创意,这都源于纸板的简洁。
  S:你给什么影片制作过场景?
  D:2007年,我拍摄了我自己的动画短片——《纸城建筑师》。 这部电影获得了澳大利亚电影学会奖提名和悉尼电影节“最具创新”奖项里的“邓迪奖(Dendy Award)”,以及大量的其他奖项:包括最佳摄影和最佳艺术指导。它在全球巡展,最后被欧洲和澳大利亚的电视台购买,作为电视节目播出。我也参与了大量的电影制作,尤其是亚当·艾略特导演的长篇动画电影《玛丽和马克斯》。 我设计的主要内容是影片内大量工厂的场景和纽约天际线的场景。用纸板作为独特的素材制作电影场景,是我片子的特色。制作动画电影是一个进展缓慢,资源消耗大的过程,所以我目前正一边创作一部短片,一边进行着很多我想去尝试的创作。雕刻虽然费时费力,但让人感觉很满足;在享受满足的同时又会冒出许多新的创意。
  S:通常情况下,制作一件作品需要几个步骤?每件作品耗时多少?
  D:创作的过程,就像绘画的方式。始于我的一个想法或者我想探讨的一个细节。然后,我开始粗略地裁剪大量的纸板。我可能会专注于我所喜欢的具体细节,然后做一些组件。再将它们组装在一起,让其具有令人感觉舒适的比例和结构。
  通常,在这个初始阶段会有更多的想法涌现,我开始将它们联系并融合在一起。当一件作品渐渐成形的时候,我往往会后退一步,考虑并决定是否该继续将它裁剪得更加细致。这些思路不是直到最后才清晰的,往往是中途突然闪现。在细节完成之前,我会花一些时间来评估。通常一件作品大约花费我连续两个月的工作时间。
  S:目前工作室可以通过作品实现盈利么?D:目前为止,这工作还不足以成为谋生的方式。但我对它抱有极大的激情。借此激情,我希望将来有机会使之成为我的全职工作。我和一个平面设计师伙伴——梅尔共同分享工作室,她是我工作的动力及灵感的来源。与她在我们的小工作室里激烈讨论总是那么美好。
  S:在这个世界上你最想参观谁的工作室?
  D:我非常想参观艺术家杰弗里·斯玛特(Jeffrey Smart)在意大利的工作室。在那里不仅能看到他的工作室,还能获知他的工作流程和日常灵感,这将多么让人满足啊。我一直非常尊敬他的工作、技术以及创作主题。
  S: 如果你可以和一位艺术家有一次合作的机会,你希望是谁?为什么?
  D:我一直梦想着和电影制作人大卫·林奇(David Lynch)合作。他的创意和手法一直让我着迷,甚至是在我还无法理解它们的时候。当我还在学校时,我的绘画老师从我的素描课本上撕下一小片,在上面写上《妖夜荒踪》 ,然后蘸了一团颜料粘在我的调色板上。看了这部电影的公映后,我立马成了大卫·林奇的粉丝。他的作品仅仅在构图和灯光上,就能唤起某种深沉的情感,并深深地吸引我。即使情节荒谬并支离破碎,也并不妨碍影片的完整性。
  如果有机会,做一部长篇纸板动画的“林奇式”电影,将是多么有创意!我知道他有很好的艺术功底与修养,并拥有丰富的动画经验,所以我觉得这将是一个非常完美的组合。当然这并非唯一的想法,也许是在纸板上组装一系列静态发光的照片,甚至也可以是一个装置作品。
其他文献
2012年12月21日,你会怎么度过?而当你手握诺亚方舟的船票,你会带什么上船?“如果能上船,我真成了未来战士!那我就带本历史书吧,让以后活着的人还可以了解历史,爱好和平。”这是何润东面对末世预言时的回答。那么,末日之后,谁才是新世纪之神?  S:做过的最有创意的事是什么?  Peter:在大学一年级学美术的时候,老师布置给我们一个功课:要用艺术手段来表现不同的情绪,其中有一堂课就是要表现恐惧。有
期刊
其实时尚界是最宽容的,否则这一产业无法延续和发展。但是不管这一领域有多大气,说到底,还是好看的、实穿的、令穿着者可以瞬间修复破碎自我的那些设计,才是好的设计。不似我们接下来要盘点的这些……  最凌乱  安特卫普皇家艺术学院一向是输送先锋新锐设计师的最大摇篮, Bernhard Willhelm显然在“先锋”名单里列前茅。而他在学校攻读研究的少数民族传统服饰课程,成为他“脱线”思维的始作俑者。  在
期刊
“消除所有思维定势”是建筑师Makoto Tanijiri的设计信条。即便一家理发店的设计也绝不墨守成规,如同塑造个人形象,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Lodge:谁与争锋  “消除所有关于特定空间的思维定势”是建筑师Makoto Tanijiri的设计信条。理发店Lodge由日本Suppose Design Office主持设计,仅83.99平方米的空间里随处可见独具特色的细节考量。建筑师通过思考各
期刊
贾泊称自己是当今时代的“新版鲁迅”,弃笔从商。从画家到从商的这段经历,他说得责无旁贷:“当初到美国的时候,我的画也能卖,但那是个人行为,只有做一个能代表民族的品牌,才能真正地代表我们国家,让人们深入了解中国,所以我选择了瓷器。”而他做的瓷器甚至被大英维多利亚博物馆收藏。“转行”的他虽很少动笔,但却喜欢用照片来“作画”,翻开贾泊的旅行册,你会误以为是一本建筑画册:“我把自己喜欢的照片处理成如画般的形
期刊
在豪华游艇领域, Mauro Micheli和Sergio Beretta的组合看起来非常匪夷所思。这两位意大利游艇制造商Riva旗下的设计师看起来不怎么关心游艇中的最新配件和技术,反而经常流连于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 (London’s Tate Modern)或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New York’s Museum of Modern Art)的艺术展览中。“我们经常对同事说‘去看游艇,更要去看艺
期刊
岁末总是略显狂躁,大概是因为那是最能体现人类欲望的时节。大都市里的人已经越来越将节日等同于购物、血拼,殊不知:物,也有自己的寂寥或者喧嚣。
期刊
一辆量产的豪车与一辆完全手工定制的普通车,你更想要哪个?流水线上的东西似乎总是让我们提不起气来,学会在享受时拒绝雷同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无畏革命  Hamann改装宝马X6 Tycoon Evo M  若非那个标志性的双肾形进气格栅,你完全不会认出这是一辆宝马,如此青筋暴起浑身肌肉的体格完全颠覆了以弧线著称的宝马X6。知名改装车厂Harmann推出了这部以X6为基础的改装车——Tycoon Ev
期刊
2012年最具创意灯具偏爱新型材料,从肥皂泡到塑料瓶,刷新视觉美。  点燃与幻灭  这款灯由来自瑞典的工作室Frond Design所设计,仅限量推出20盏。它其实就是一个似乎马上要“噗”一下爆开的大大肥皂泡,内置的机械装置能持续形成这样的泡泡——这种可瞬间破灭的灯泡绝对是颠覆性的创意。(图01)  水泥的光  这一系列纸感的吊灯组合是德国的制造商Dua和Aust & Amelung工作室合作的成
期刊
有些设计令我们无比佩服、赞叹不已;也有些令我们感到糟糕透顶、一头雾水。还有一类设计游走于上述两者之间:它们的确令我们无比佩服,钦佩之余也实在匪夷所思:怎么还有人设计这些玩意儿?设计师究竟是怎么想的?!天才其实不仅仅是那些设计出流芳百世的作品的人……  最纠结  有人说这一系列作品是雕塑,展示台是人体;有人说它们看上去像家具;有人说它们的构造仿佛小型建筑物……可以肯定的是,它们穿在身上肯定不舒服。不
期刊
色彩毫不刻意,更不懂做作。你会因为看到天空的空灵之蓝,想象一群飞鸟翱翔天际;会因为被夕阳笼罩的静谧金色湖面,想象鸥鹭滑翔而过时的水波荡漾;会因为绽放满园的鲜花,想象上苍赐予生命的美好。仔细听色彩拨动心弦的声音,它正述说着溢于言表的心灵触动。  阿克苏诺贝尔美学中心每年负责收集、研究和阐释色彩融合与设计理念的专业知识,以此作为 “色彩妙韵”的创作蓝本。全球设计、建筑和时尚界的顶尖专业人士与其美学团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