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过境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fu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只要看到“梅花”两个字,相信很多人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寒冬腊月、独自盛开在冰天雪地里的那朵梅花,那種不畏严寒的风骨,那种凌雪怒放的气节,不知让多少人钟情和赞赏。
  只是,此梅花非彼梅花,此“梅花”和2005年的“麦莎”、“海棠”一样,都是台风的一个代号,有着非常美丽而且好听的名字,但却是和红色预警联系在一起的,它带给人们的不是浪漫诗意,而是恐慌和不安。
  台风之前几天,大气就开始异常闷热,湿度大,气压低,天空低垂,给人压抑难耐的感觉,让人想起《动物世界》里的一些镜头,那些小动物们在巢穴附近,躁动不安,忙着一趟一趟搬运食物,或者到处乱窜,充满警觉,两只眼睛里写满惊恐。
  其实在自然界面前,人和那些小动物是一样的,都是极其渺小的,本能的反应也差不多。媒体喋喋不休地讲述着预防灾难的种种措施,电视里直播各方面的准备情况和应急措施,具体到每一个个体,都在忙碌着预备蔬菜水果,储备食物和水,把车开到没有树的地方停好,把花盆搬回家中,把门窗封闭,然后嗅着那些紧张和不安的气息,静待家中,忐忑不安地等候“梅花”过境。
  台风和暴雨往往像亲兄妹一样,总是结伴而来,台风没来之前,总是暴雨先到,一直不停地下雨,像是谁把天捅漏了,雨点很大,打在肌肤上,有疼痛的感觉。然后在电视里看到一些情况,防潮堤冲垮了,街上的水淹没到小腿,人和车都在水中游,有很多人穿着雨衣在雨水里抢修、疏导。海边巨浪冲天,狂风呼啸,就连家旁边那条季节性的小河,平常干涸,此时也是黄水涛涛,泥沙俱下,几乎漫过小桥。
  地图上,“梅花”气势汹汹、来势凶猛,迎面直击的走势图,相信把很多人都吓到了,也包括我。大雨夜,想象着“梅花”像一个坏脾气的老巫婆,任意肆虐,房屋被摧毁,树木被折断,水电被切断,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场景?不寒而栗,睡意皆无。
  强湿度的空气让人胸闷气短,让人想跑想跳想做点什么,可是又不知道该做点什么,很像抑郁症的症状,觉得有一种压迫感,把人紧紧地包裹住,越想挣脱越挣不脱。体质越差的人,这种感觉越明显。
  做好种种准备工作之后,静候“梅花”过境,然而,“梅花”却像一个顽劣淘气的孩子,撇开了一直预警的登陆位置,从朝鲜北部沿海登陆,红色预警也改为蓝色预警,一路继续狂奔撒野去了。
  与“梅花”擦肩而过,直到此时,一直紧紧绷了几天的神经才稍稍松弛下来。夜晚,尽管天空中有半轮明月,天空湛蓝,但接近地面的地方仍然是雾气弥漫,水气腾腾。白天,尽管有阳光照耀,但却并不明媚,像被包裹了一层轻纱。“梅花”过境不久,到处还遗留着“梅花”的影子。
  一个诗意美丽的名字,却被冠之于一场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上,据说台风的名称是由14个国家组成的世界气象组织,一个台风委员会来命名的。美丽诗意的名字之下,却是一场灾难,“梅花”肆虐过后,我们的家园却不可避免地遭遇到破坏。
  在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面前,人类是一群弱小的生物,地震,海啸,台风,暴雨等等,任何灾难来袭,都会让人类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这个家园需要大家共同去维护,少一些私欲和贪婪,多一些和谐与共识,极度开采和挥霍地球的生态和资源,终将会得到惩罚。
  为地球,为家园,为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伸出你的手,做一点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保护家园,爱护家园,少一些灾难的侵蚀,多一些阳光的明媚,没有地球这个大家园,怎么会有我们的小家园?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不是高调,这是亲临“梅花”过境之后的启示,来自心灵深处。
   (编辑 静林)
其他文献
孙莹,童程童美首席教育官,知名培训专家、职业规划专家、高级营销管理专家,儿童教育专家、IT教育专家,国际顶级编程/机器人赛事运营专家。  2018年,《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人工智能初步纳入选择性必修模块,随即,多地中小学都开设了机器人编程、人工智能等课程。在政策推动下,机器人教育、人工智能教育走进课堂。本期我们邀请到童程童美首席教育官孙莹,请她谈一谈是如何将人工智能教育落地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梅花和松、竹并称“岁寒三友”,与兰、竹、菊合为“四君子”。它不但姿态高雅、芳香幽远,而且象征着一种美好的品格,为人称道。  1961年12月,毛泽东以史话一般的诗篇,赋予梅花凛然高洁的气质。“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读之神清气爽,满目释然,与陆游《咏梅》有一争。  《红楼梦》里的梅诗,花开一朵,各占数枝,“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喜笑
“坐忘”,是《庄子》里的一个词,与“坐驰”相对。  我很欣赏这个词,如果用成语来解释一下,“坐忘”大致相当于“心无旁骛”;“坐驰”大致相当于“魂不守舍”。  人的精神,有自己的家舍。人守不住自己的精神,经常让它在外面浪游,不知归家,这样的人生,就是“坐驰”。  《世说新语》里讲管宁和华歆是同学。两个人在园子里锄草,同时看到一块金子,管挥锄无异,华却停下来,捡起金子,掷去之;又一次,兩人一起读书,外
1982年,23岁的英国青年马赫在家乡爱丁堡西西安小镇上创办了属于自己的一家小型火柴厂。  为了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马赫将父亲留给他唯一的遗产——一栋上下两层的旧楼房卖了,用卖房款做了新厂房。再把新厂房抵押给当地银行,贷出8万英镑,作为火柴厂的启动资金。  然而,马赫在创立火柴厂之前,并没有做认真细致的市场调查。当时,火柴虽然属于易耗品,但当地有规模的火柴厂不下5家。马赫的火柴厂,技术上落后于其他
1  当你喝不了冷饮,才开始怀念年轻时候那个生吃猛喝的胃;当你吹不了冷风,才开始羡慕当初那个冲冷水澡睡凉炕的身体;当你被欲望迷乱,陷于泥淖,才开始仰望起先那颗无边宁静的心。  然而,回不去了。人生的好多东西,就这样回不去了。当你失去了这一切,你与生活,就只剩下了将就、妥协以及投降。  我们都过过天堂一样的生活,也都曾在天堂待过。但我们待的时候,不懂得,不珍惜,也从未想过,天堂,原来就是这般模样。 
33岁那年,命运和阿穆开了个很大的玩笑。他因左膝关节疼痛去医院诊治,不幸被查出患了中期恶性骨瘤。医生说,根治的最好方案就是截肢,如果保守治疗,很难保证癌细胞不扩散。阿穆冷静下来后,痛苦地接受了截肢手术。  阿穆残疾了,使原本贫困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他无法下地干农活,原来赖以生存的木工手艺也逐渐荒废,因为他行动不便,四乡八邻们再也不请他上门打家具了。  怎么办?未来的路在哪?望着空荡荡的左裤管,阿穆
每一个文字就像一朵花,但它只会在你最美的心情里摇曳芬芳。  心情沉重或者轻盈,文字之花就会开得黯淡或者娇艳。你一瞬间的执念,都会改变文字之花开放的氛围和方向。那里是天堂。也或者是地狱。  每一朵花,优雅而生,最后颓废着落入天堂。每朵谢落的花,都如静谧的脸庞,安详而舒展。  一个一个方块字,让它开花。开花。  遍地是花。  每个人也是一朵在文字下盛开的花。人把心隐藏在文字里,坚强抵御风雨,也寂寞忍受
文彦博在北宋历史上是一个很特别的人,他出将入相50年,却历经各种政治风波而不倒,以92岁高龄无疾而终,这是极为罕见的。文彦博历经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位皇帝,不管是老皇帝,还是重孙子辈儿的小皇帝,对他都极为信任,十分亲近,他为官的秘密何在呢?  公元1069年,宋神宗任命陈升之为宰相,同时他又做出了一件打破常规的事,那就是在朝堂上觐见的位置,将担任枢密使(最高军事长官)的文彦博,排在了陈升之的前
民国初年,湘南蝗虫肆虐,粮食歉收,殷天引一家在镇上最先断了粮,一家人不得不吃起草根树皮。这天晌午,一顶软轿停在殷家门口,从软轿里下来的是殷天引的一个好朋友王扬。王扬一边叫着“殷兄”,一边走进屋去,殷天引听到叫声,赶紧迎了上来。王扬拱拱手,說:“殷兄一向可好?我今天去前街办点事儿,路过你家,进来坐坐。”说到这里,王扬突然盯着殷家窗台上一个香炉走了过去。他伸手拎起香炉,仔细端详起来,这座香炉有点儿与众
水火不相容,似乎定论。其实,比水更冷的冰亦能与火相容——不止是相容,而且冰能生火,或者说火可以出于冰。  那还是在两千多年前,一个寒冬。深山中,有两个有世仇的猪队为了争夺一个猎物交手了,直打了两天两夜。  真可谓“战罢玉龙三百万”,“撑得周天寒彻”。从他们相互出手开始,天就铺天盖地下起了大雪。两天下来,虽说雪停了,可四野一片皓白,路迹不辨。几于快被冻僵的双手虽说各自罢手,相互后退,然而他们却被大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