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与维护是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部分,本文就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现状作了简明的阐述,提出了现代的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模式,并介绍了煤矿机电设备的维护与保养的常见方法,以提高煤矿机电设备的运行效率,提高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
近年来,随着我国煤矿机械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对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与维护的要求也逐年提高,由于煤矿生产环境的复杂性,对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据统计,机电设备所花费的维修和管理费用占煤炭生产成本的40%以上。而我国传统的煤矿机电设备维护与管理方法己不能满足当今现代化生产的发展需要,因此,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进行煤矿机电设备的更新换代,建立完善的维修与保养体系,对我国的煤矿机械设备的现代化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1.煤矿机电设备目前管理现状
1.1管理效率低下,制度不健全
目前,许多煤矿企业的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安全意识薄弱,造成了对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的效率低下。由于企业对设备管理只模糊于形式,对安全管理的核心内容并未掌握,造成管理的混乱。由于我国对设备的安全管理的模式提出较晚,造成缺乏专业的机电设备管理人员,且多数设备管理人员都是其他岗位兼职。造成设备管理的人员的专业知识的缺失。由于设备管理人员的岗位责任意识淡薄,造成设备监察,设备维护等制度难以彻底执行,造成的管理效率的低下,提高了安全事故的隐患。
1.2缺乏完善的监督机制
在我国目前的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中,主要是关注煤矿机电设备的使用管理与后续的维护保养等环节,对于机电设备的运行环境与运行时间等外部环节并未重点关注,造成设备不必要的损耗。设备安全运行管理的机制不完善,造成煤矿机械的设备运行管理简单粗暴。不能将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运行指标和运行环境等要求进行规范化管理,造成机电设备的运行工况不稳定,运行时间不合理和设备维护与保养不规范,影响了机电设备的使用寿命,增加了煤矿安全开采的安全难度。
1.3安全监察的执行力不够
由于目前的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不够,造成对设备的安全监察的执行力度不够,造成了安全事故的隐患。机电设备的监察是一项监察环境复杂、需要专业知识做支撑的工作,目前大部分煤矿的企业都缺乏相应的专业监察人员,导致相关的监察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专业水平较低,进而对设备的安全管理的执行力不够,增大了安全是事故的风险。
2.现代的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措施
2.1机电设备安全管理的制度化
由于目前我国的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制度相对落后,对设备的管理带来很多负面效应。因此,需要借鉴国外先进的设备安全管理的制度或者结合自身的特点,制定出符合自身企业发展的制度。对一些老化的设备要及时的更新换代,其中关键重要的设备保证定检定查,保证煤矿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
2.2机电设备安全管理的精细化
机电设备安全管理的精细化是指在微观上对设备安全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深入的分析,深入优化管理体制,形成合理的安全管理模式,降低設备的生产管理成本,建立标准的程序,确保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的制度发挥应有的作用,提高煤矿机电设备的运行效率,降低其运行成本。
2.3贯彻机电设备安全管理的岗位责任制
由于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岗位的特殊性,其是保证各煤矿的机电设备的运行稳定的关键组成部分,首先需落实工作的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完善其岗位的培训要求。对于煤矿中各机电设备需做好定检定查制度,严格检查机电设备的各项操作规程,对不符合岗位操作流程的现象需及时上报处理,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设备发生故障时需及时停机,并立即上报维修人员进行设备的维护修理。做到安全管理岗位责任制的赏罚分明,有利于煤矿的设备稳定性。
3.煤矿机电设备的维护与保养
维护与保养煤矿机电设备的目的主要是延长机电设备的使用时间,减少故障发生率,提高单台机电设备的经济效益。煤矿机电设备维护保养的内容很多,但其中正确规范的操作各机电设备是减少故障发生率的最重要的一点。
3.1煤矿机电设备的维护
煤矿机电设备的维护流程一般是流程化和制度化的,主要是通过定时、定位、定量和记录的模式进行的,定时是根据煤矿机电设备的运行状态,结合自身的参数合理的制定出设备的维护时间;定位是落实各机电设备的关键组成部分,和常发生故障的部位进行重点维护与检查,做到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定量是通过统计方法来对设备的常见故障和易损处进行统计,确定设备的维修操作章程;记录是对维护时记录设备的运行原始数据进行准确的记录,确保后续操作的可追溯性。
3.2煤矿机电设备的保养
煤矿机电设备的保养一般是对设备运行前后的保养
3.2.1在设备运行前,需检查燃油箱、液压油箱里的油是否充足,若不够需及时补充。检查润滑油是否足够并观察其清洁度,若不能满足要求需更换处理。检查传动件等关键部件的紧固件是否有松动现象,若有则需及时处理。
3.2.2在设备运行时后,观察设备的运行参数、模式、温度和声音是否异常,记录其数据。
3.2.3在设备停机后,需及时清理机电设备的杂质,对关键零部件的紧固件需逐一检查其松紧状态;检查各重要轴承的润滑状态是否正常,轴承是否磨损,若存在磨损现象或润滑不正常,需及时更换轴承;检查操纵的灵活性、各传动件是否正常;检查液压系统内的密封情况,若存在漏油现象需及时处理;检查液压系统的粗滤器和精滤器是否堵塞,若存在需及时清洗或者更换。
4.总结
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与维护是煤矿企业保证其机电设备连续运行的重要部分,通过对煤矿机电设备管理模式和维护分析可提高煤矿机电设备的运行效率,并可延长关键设备的使用寿命,充分发挥各机电设备的运行效率,以提高煤矿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
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与维护是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部分,本文就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现状作了简明的阐述,提出了现代的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模式,并介绍了煤矿机电设备的维护与保养的常见方法,以提高煤矿机电设备的运行效率,提高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
近年来,随着我国煤矿机械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对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与维护的要求也逐年提高,由于煤矿生产环境的复杂性,对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据统计,机电设备所花费的维修和管理费用占煤炭生产成本的40%以上。而我国传统的煤矿机电设备维护与管理方法己不能满足当今现代化生产的发展需要,因此,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进行煤矿机电设备的更新换代,建立完善的维修与保养体系,对我国的煤矿机械设备的现代化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1.煤矿机电设备目前管理现状
1.1管理效率低下,制度不健全
目前,许多煤矿企业的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安全意识薄弱,造成了对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的效率低下。由于企业对设备管理只模糊于形式,对安全管理的核心内容并未掌握,造成管理的混乱。由于我国对设备的安全管理的模式提出较晚,造成缺乏专业的机电设备管理人员,且多数设备管理人员都是其他岗位兼职。造成设备管理的人员的专业知识的缺失。由于设备管理人员的岗位责任意识淡薄,造成设备监察,设备维护等制度难以彻底执行,造成的管理效率的低下,提高了安全事故的隐患。
1.2缺乏完善的监督机制
在我国目前的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中,主要是关注煤矿机电设备的使用管理与后续的维护保养等环节,对于机电设备的运行环境与运行时间等外部环节并未重点关注,造成设备不必要的损耗。设备安全运行管理的机制不完善,造成煤矿机械的设备运行管理简单粗暴。不能将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运行指标和运行环境等要求进行规范化管理,造成机电设备的运行工况不稳定,运行时间不合理和设备维护与保养不规范,影响了机电设备的使用寿命,增加了煤矿安全开采的安全难度。
1.3安全监察的执行力不够
由于目前的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不够,造成对设备的安全监察的执行力度不够,造成了安全事故的隐患。机电设备的监察是一项监察环境复杂、需要专业知识做支撑的工作,目前大部分煤矿的企业都缺乏相应的专业监察人员,导致相关的监察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专业水平较低,进而对设备的安全管理的执行力不够,增大了安全是事故的风险。
2.现代的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措施
2.1机电设备安全管理的制度化
由于目前我国的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制度相对落后,对设备的管理带来很多负面效应。因此,需要借鉴国外先进的设备安全管理的制度或者结合自身的特点,制定出符合自身企业发展的制度。对一些老化的设备要及时的更新换代,其中关键重要的设备保证定检定查,保证煤矿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
2.2机电设备安全管理的精细化
机电设备安全管理的精细化是指在微观上对设备安全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深入的分析,深入优化管理体制,形成合理的安全管理模式,降低設备的生产管理成本,建立标准的程序,确保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的制度发挥应有的作用,提高煤矿机电设备的运行效率,降低其运行成本。
2.3贯彻机电设备安全管理的岗位责任制
由于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岗位的特殊性,其是保证各煤矿的机电设备的运行稳定的关键组成部分,首先需落实工作的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完善其岗位的培训要求。对于煤矿中各机电设备需做好定检定查制度,严格检查机电设备的各项操作规程,对不符合岗位操作流程的现象需及时上报处理,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设备发生故障时需及时停机,并立即上报维修人员进行设备的维护修理。做到安全管理岗位责任制的赏罚分明,有利于煤矿的设备稳定性。
3.煤矿机电设备的维护与保养
维护与保养煤矿机电设备的目的主要是延长机电设备的使用时间,减少故障发生率,提高单台机电设备的经济效益。煤矿机电设备维护保养的内容很多,但其中正确规范的操作各机电设备是减少故障发生率的最重要的一点。
3.1煤矿机电设备的维护
煤矿机电设备的维护流程一般是流程化和制度化的,主要是通过定时、定位、定量和记录的模式进行的,定时是根据煤矿机电设备的运行状态,结合自身的参数合理的制定出设备的维护时间;定位是落实各机电设备的关键组成部分,和常发生故障的部位进行重点维护与检查,做到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定量是通过统计方法来对设备的常见故障和易损处进行统计,确定设备的维修操作章程;记录是对维护时记录设备的运行原始数据进行准确的记录,确保后续操作的可追溯性。
3.2煤矿机电设备的保养
煤矿机电设备的保养一般是对设备运行前后的保养
3.2.1在设备运行前,需检查燃油箱、液压油箱里的油是否充足,若不够需及时补充。检查润滑油是否足够并观察其清洁度,若不能满足要求需更换处理。检查传动件等关键部件的紧固件是否有松动现象,若有则需及时处理。
3.2.2在设备运行时后,观察设备的运行参数、模式、温度和声音是否异常,记录其数据。
3.2.3在设备停机后,需及时清理机电设备的杂质,对关键零部件的紧固件需逐一检查其松紧状态;检查各重要轴承的润滑状态是否正常,轴承是否磨损,若存在磨损现象或润滑不正常,需及时更换轴承;检查操纵的灵活性、各传动件是否正常;检查液压系统内的密封情况,若存在漏油现象需及时处理;检查液压系统的粗滤器和精滤器是否堵塞,若存在需及时清洗或者更换。
4.总结
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与维护是煤矿企业保证其机电设备连续运行的重要部分,通过对煤矿机电设备管理模式和维护分析可提高煤矿机电设备的运行效率,并可延长关键设备的使用寿命,充分发挥各机电设备的运行效率,以提高煤矿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