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分子育种技术》课程教学初探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loved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物分子育种技术》课程对于提升农科学生的专业素质具有重要作用。该文从本门课程的重要性、主要教学内容构建、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在实践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素质。
其他文献
以浙江农林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为例,以培养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分别通过开展讨论式教学、聘请校外高级工程师、实行现场教学、重视制图训练、结合实际工程推进课程设计等
介绍了峄城区健全落实五项工作机制(储备,投入组织资金制度)促进农业综合开发的做法,经验和成效,为从事农业综合开发提供借鉴。
阐述了燃料乙醇的发展背景、发展历程、发展前景及柿子燃料乙醇的优势。在分析了柿子燃料乙醇的发展困境及相关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柿子燃料乙醇的发展建议,对柿子燃料乙
介绍了睢宁大豆丰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整地施肥、适时播种、苗期管理等。
从良种的选择、施肥、整地、苗期的田间管理和收获等几个方面着手,简要阐述了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介绍秋植甜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播种准备、合理播种、田间管理、病虫鼠害防治、适时采收等,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通过对不同田块两索线虫分布及影响因素的调查表明:(1)不同土壤类型的田块,线虫数量存在差异;同一田块不同年份线虫数量不同;(2)8月中旬对白背飞虱的寄生率达到高峰;8月底对褐飞虱的寄
试验结果表明:在双季晚稻的拔节期和灌浆期各叶面喷施1次"稼福乐"含腐植酸水溶性叶面肥,可以促进双季晚稻的生长发育,提高每穴穗数、每穗实粒数和千粒重,增产、增值效果明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药用植物学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紧密结合生活实际,从医疗、日常保健、美容、营养等方面重点介绍植物的药用价值,并且引导学生开展相关的科研
于2009-2010年进行了甘薯新品种的引进及筛选试验。结果表明,龙薯9号、泉薯9号、广薯87这3个品种具有一定的生产优势;岩薯5号薯肉红色,出粉率低,可作鲜食及加工地瓜干的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