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兴趣为起点开展小班幼儿球类游戏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n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教学的重要目标,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球类活动对于成人来说是一种常见的活动,但是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比较陌生,他们或十分好奇,或完全不感兴趣。为了调动小班幼儿参与球类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切入点。只有真正主动地参与,幼儿才能在活动中得到充分锻炼,并收获快乐。
  一、认识球类游戏材料,是激发幼儿兴趣的第一步。
  我班幼儿来自不同的家庭,他们有的玩过球类玩具,而有的与球类玩具接触的较少。展开趣味玩球活动的第一步,我们提供了用彩色不织布制作的动物球,让幼儿对于球类有初步的认识。我们向幼儿提供青蛙球、小猪球、小熊球、熊猫球等布球,让他们先对动物球有初步的认识,并尝试玩球。这些卡通球不仅造型可爱,非常吸引幼儿,而且质地柔软,具有很强的安全性,适合小班幼儿活动。另外,我们还提供了篮球、足球、海洋球、羊角球、乒乓球、橄榄球等,丰富的活动材料可以激发幼儿的探索欲,让每位幼儿都有充分体验的机会,让幼儿在多样的活动材料面前、在教师的引导和同伴的带动下主动地探索。
  在幼儿对球类有了一定的认识,学习了一些简单的玩球方法后。我们逐步增加曲棍、呼啦圈、彩虹桥、独轮车等辅助材料,让幼儿了解更多的玩球方法,在增加辅助材料的基础上,活动的要求、难度都会有所提高,活动内容也更丰富,这样可以进一步激发幼儿的玩球兴趣。
  除了提供幼儿园购买的球类玩具外,我们还利用一些废弃物品等材料制作球类活动的辅助材料,例如赶球棒、投球箱等,这些辅助材料造型新颖、色彩鲜艳,不仅从感官上激发幼儿游戏和探索的欲望,而且进一步丰富球类游戏的内容,提高幼儿玩球的持久性。
  二、创设有趣的情境,增强球类游戏的吸引力。
  创设生动、有趣的球類游戏情境能够促使幼儿情感参与,极大地调动幼儿参与球类游戏的主动性,持续提高游戏兴趣,并体验快乐。球类游戏情境的创设,需要贴近幼儿的生活。
  1.情境、角色的选择。选择幼儿熟悉而又感兴趣的游戏情境和游戏角色,是最理想的活动选材。幼儿熟悉,是他们已有的生活学习经验,新的知识必须建立在幼儿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这是符合幼儿认知发展规律的。在幼儿熟悉的情境中,引导幼儿扮演自己喜爱的角色,或者与自己熟悉而喜爱的角色形象一起去玩球、去运球、去闯关,这样的游戏一定能调动幼儿的全部热情,成为这个活动有效开展的最大动力。幼儿喜爱模仿各种小动物,小动物的角色形象被广泛地运用在各种教学活动中,在我们开展的《小企鹅运冰块》、《勤劳的小蚂蚁》、《小兔乖乖》等活动中,都有幼儿喜爱的动物形象,幼儿在模仿小动物的活动中不断学习各种玩球技能,提高动作水平。
  2.环境创造逼真。情境的创设离不开环境的创造,离不开各种道具、器材等辅助材料。为了创设逼真的情境,突出游戏主题,我们在场地的选择、环境的布置、玩球器材的装饰和辅助材料的选择上都要考虑逼真性。例如在《小企鹅运球》、《小猴摘桃》教学中,我们可以制作一些小企鹅、小猴子的头饰或胸饰让幼儿佩戴,帮助幼儿进入角色。在《小猴摘桃》中,可以将球装饰成桃子的样子,鼓励幼儿双腿弯曲下蹲往上跳跃,去摘桃子。在完成情境的构思后,我们结合情境创设和制作符合情境的各种场景布置、道具、头饰、胸饰等,使得情境更真实和逼真。例如在《把球滚进大嘴巴》的活动中,我们用纸箱制作了多个长大的“大嘴巴”,让幼儿把球滚进去;在《森林音乐会》的活动中,我们不仅制作了许多的小树、小花、小草,还制作了森林音乐会的邀请函;在《老鼠偷蛋》的活动中,我们准备了大小两种头饰,教师当老鼠妈妈,幼儿当小老鼠。
  3.教师投入游戏情境。教师在幼儿眼中是方向标,如果教师积极融入游戏,那么就会促进幼儿更投入游戏。首先,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身份和幼儿一样,也是游戏参与者。教师可以扮演一定的角色如小动物的妈妈、挑战队队长等与幼儿一起参与球类游戏,共同接受挑战。其次,教师的语言要融入球类游戏情境,在指导幼儿和提出要求时,教师语言不能脱离游戏内容。最后,在活动结束部分,教师要结合情境做相应的总结,使得整个活动更完整。
  三、通过活动环节的层层递进保持幼儿的活动兴趣。
  1.情节的合理与发展。根据观察,幼儿熟悉的角色形象是增强活动趣味性的一项重要因素,连续的、完整的情境能保持幼儿的活动热情,让幼儿有始有终地积极参加游戏。在环节设置时,充分考虑连贯性、递进性,例如喜羊羊带着布球炸弹经过草地、小桥里的重重挑战最后打败灰太狼,保护羊村。
  2.活动难度的提升。和其他的体育活动一样,球类游戏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让幼儿在掌握基本动作的基础上逐步加大动作难度。例如在《勤劳的小蚂蚁》中,幼儿扮演小蚂蚁的角色用曲棍球棍赶球,第一次是自由赶球,只要将球赶到终点即可,但第二次要求按照地上的直线把球赶回家,第三次要绕过障碍物把球赶到终点。这样在第一次赶球的过程中幼儿比较自由地练习双手持棍的赶球动作,第二次按照一定的方向赶球,第三次躲避障碍物赶球则对手眼协调性和身体灵活性有更高的要求。
  四、及时反思和总结,完善球类游戏活动的内容。
  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的,在球类游戏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我发现有一些情境的创设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有一些场景布置的过程考虑不全面,场地设计不合理或者道具制作不够细致,导致幼儿在操作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于是我们及时记录每次的活动情况,及时总结和反思活动情况,期望在下一次的球类游戏时做到更好。
  五、目前存在的问题。
  1.幼儿对于某一种球类活动材料往往有一个兴趣周期问题。当一种球类活动材料刚出现时,幼儿往往很有兴趣,经过一段时间后,对该活动材料兴趣逐步降低,在没有老师的指导情况下,会呈上升反复状态。因此,我们必须在活动过程中多关注幼儿参与游戏的情况,根据幼儿的反馈及时调整活动内容和活动形。
  2.设计丰富多样、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球类游戏是对教师的考验。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为了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参与球类游戏的兴趣,我们要提供丰富的材料,创设不同的情境,设计变化的游戏环节,这对教师的观察力、创造力、游戏组织能力都是一种挑战。
  3.个别家长在家园合作中缺乏积极性。现在的家长大多对幼儿的文化课程比较重视,他们愿意让幼儿参加这样那样的兴趣班,给幼儿安排丰富、充实的业余生活,但对幼儿园开展的文化课以外的学习活动不太重视。个别家长还没有真正意识到球类活动对于幼儿长远发展的影响,因此在有些活动材料的搜集过程与幼儿的经验铺垫中缺乏主动性,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幼儿参与球类活动的积极性。
其他文献
摘 要: 多媒体教学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兴趣的培养、创新意识的加强、园本文化的营造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多媒体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使幼儿通过视觉感受到了教学的丰富性,让幼儿立体地认识了事物,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无形中培养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同时使一些难懂的问题简单明了。多媒体的运用,很好地丰富了幼儿的教学活动内容,同时开阔了幼儿视野。  关键词: 多媒体 活动兴趣 开阔视野  随着现
摘 要:现在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初中学校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也会注重融合传统的道德教育。但是据笔者发现,当前在初中德育教育中对于传统道德教育的融合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在本文中笔者首先分析了传统道德教育对于初中生发展的重要作用,其次探讨了当前初中德育教育教学中对于传统道德教育的融合渗透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就如何让传统道德教育和初中德育教育更好地融合渗透提出了几点策略。 
摘 要:阅读教学是整个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群文阅读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其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但在实际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却存在诸多的问题和不足,包括手段单一,无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等问题,都对群文阅读的应用产生影响。本文结合自身相关教学经验,对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进行相关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对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有着非常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教育教学越来越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旨在以语文知识为媒介,不断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从而完善学生的品格,以促进其综合发展。本文基于当前初中语文教学实际,就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出几点浅薄的意见,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核心素养;策略和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分为四个维度
摘 要: 国际象棋是当今世界上十分盛行的一项竞技娱乐活动,如何让孩子爱上这项竞技活动?需要靠利用语言魅力解读国际象棋的语言与奥秘,让孩子们乘上这灵动的翅膀遨游在棋海中,让所有孩子都能乐在“棋”中,感受“棋”乐无穷。  关键词: 国际象棋语言 语言魅力 教学方法  我们在竞技对弈过程中,一方面尽情享受闲暇与快乐,另一方面斗智斗勇,尽显自己的个性风貌。学习国际象棋可以开发孩子的认识及判断能力,激发他们
中国人自古重视“修身”,提倡“以德为先”,以培养“君子”。而在今天,良好品德不再是优秀分子的标准,而是合格公民的必备条件。科技的发展,信息的沟通,为每个人提供了受教育、掌握先进技术,从而影响、控制自然、社会和他人的可能性,这既是福音又是危险。决定它是造福人类和社会,还是危害他人和社会,取决于掌握它的人所具备的世界观、价值追求、性格及行为能力。现在许多幼儿是独生子女,家长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在子女身上,
摘 要:新课程标准多次强调学生的重要课堂地位,全新的思想教育理念俨然被广大师生接受。然而从学校的实际教学效果来看,以教师为课堂中心的局面并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严重阻碍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发展。由此可见,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如何才能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将生涩难懂的知识变得简单形象化,成为每名地理教师亟待改善的现实性问题。  关键词:高中地理;学生主体;地理教学  以往教学模式是教师按部就班制定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