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校本课程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来源 :快乐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da_chr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校本课程是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自主开发研制的教育产物,能够适应学生心理的发展变化,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赋予了学校和教师更大的选择权和决策权,极大地调动教师的能动性,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关键词】校本课程 开发 教师专业化 发展
  长期以来,学校和教师完全执行指令性的课程计划,不可能也不需要具备多少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能力。校本课程的开发赋予了学校和教师更大的选择权和决策权,极大地调动教师能动性,让教师有权决定“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校为基地的一种课程开发策略,也必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校本课程的开发让教师成为参与者
  校本课程开发赋予教师一部分课程开发的权利,从而使课程开发不仅仅是学科专家和课程专家的专利,而形成专家与学校、教师共同开发课程的态势,教师也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之一。这样,教师不再仅仅是课程的消费者和被动的实施者,而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课程的生产者和主动的设计者。因为在校本课程开发模式下,所有与学校相关的人都有权参与课程开发,而作为学校之主要构成部分的教师自然地成为了课程开发的主力军。
  二、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专业技能的发展
  校本课程开发有助于教师的技能发展,具体地说能提高教师的课程能力、研究能力和教学能力。1.课程能力。校本课程开发要求教师自己确定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负责课程实施、课程评估,而不仅仅是实施课程,因而必然有助于教师课程能力(包括制定课程目标的能力、确定课程内容的能力、实施课程的能力、评估课程的能力四个方面)的全面提高。2.研究能力。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我们把自己作为研究的对象,研究自己的教学观念,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教学行为以及教学效果,通过“自省式反思”、交流式反思、学习式反思、研究式反思等形式,逐步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使自己真正成为教学和教学研究的主人。3.教学能力。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中,运用教育科学理论及学科知识进行实际教学的本领,它包括教学的基本功、辩证思维能力、实验的设计和操作能力、教学应变能力等方面组成。校本课程开发强调以学生为本,因而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会更多地考虑学生的现实,使教学效果处于最佳状态。
  三、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专业知识的发展
  在知识领域,校本课程开发不仅使教师改变了对知识本质的看法,而且为教师知识结构的改变提供了可能。
  1.知识本质。校本课程开发重视的不是现存的、静态的知识,而是强调学生自身的体验,强调如何获取有用的知识,强调那些能够帮助学生思考与探索的东西,能够使人变得更为自由的东西。
  2.知识结构。教师参与课程开发,首先要具有相应的课程理论知识,因此为了使自己的工作更具有成效性,教师就不得不认真学习一些课程理论,阅读大量的资料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以便用科学的理论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这就必然引起教师知识结构的重组,以构建一个合理的知识结构。
  四、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专业情感的发展
  1.以学生发展为本。校本课程开发表面上看是以校为本,但隐藏其后的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学校是为学生存在的,课程是为学生开设的,教师所做的一切归根到底是为了促进学生的最大限度的发展。校本课程开发本身是以学生为本,所以参与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教师形成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2.专家型教师。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教师创造潜能的发挥,使其体验成功,从而不满足于做一个消极被动的教书匠,进而利用自己讲台之主的权利,强化反思意识,从教育实践入手,便捷地进行研究,逐步拥有教学研究的态度和能力,并提升自己特有的教学实践性知识,积极、主动地使自己走向专家型教师。
  3.合作精神。教师职业的一个重大特点是专业个人主义,这种特性使教师长期处于孤军奋战的境地。校本课程开发是教师、校长、家长、学生、社会人员广泛参与的活动,因而必然要求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校长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教师与社会人员之间、教师与课程专家之间进行广泛的合作,长期以往自然就有利于教师合作精神的发展。
  4.师生关系。校本课程开发扩大了信息来源,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真理的化身,所以学生很可能超过教师,并把教师问倒,这就可能引发师生观的转变和好学生理念的重建:允许学生提出不同意见,甚至反对自己的意见,并想方设法使学生超过自己。
  我校通过近几年的校本教材开发研究,实践让我们体会到: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新世纪的教师不再只是教书匠,而是不断地向学者型发展。只有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才有利于教育教学的发展和创新,才有利于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今后我们将立足校本,积极探讨校本教材开发研究与教师专业化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使教师的整体素质不断提升,为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办好特色学校作出贡献。
  (作者单位:甘肃省通渭一中)
  编辑/张华利
其他文献
【摘要】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程度越来越高,论文简述了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整合的内涵,再对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整合的部分实践模式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信息技术 幼儿教育 整合  随着教学改革不断深入,我国正致力于建设现代化、信息化的教育,学前教育也逐步进入了信息化的时代。在诸多教学媒体的运用中,信息技术整越来越被广泛的运用在教学活动中。加强幼儿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将信息技术融入幼儿教育环境中
发展儿童运动素质是学校体育教学的中心任务之一,应从一年级开始用综合方法来完成这个任务。这就要求教师了解机体的基本生命保障系统的机能能力和它适应运动量的能力。在执
There are two types of base stations in the long term evolution (LTE) wireless networks, home eNodeB (HeNB) and eNodeB (eNB). It is critical to achieve seamless
【摘要】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随着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资源网的建设,农村中学也有了多媒体教室,接收下载了不少媒体教学资源,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新型教育形式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给传统教育带来巨大影响,农村教师也开始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本文中谈一下我在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实践的一些体会与看法。  【关键词】农村 信息技术 数
【摘要】中职教师在听课活动上存在的问题,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管因素;解决这些问题,既要从中职学校管理的层面上提升办学理念,也要从中职教师的层面上提升职业化程度。  【关键词】中职教师 听课问题 研究  教师的听课活动是个老话题,大家都不陌生。但是中职教师的听课活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途径,与普通教育有很大不同,通过笔者多年的中职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现就中职教师听课活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梳理如下。 
【摘要】根据现代教育技术和化学实验的特点,分析了现代教育媒体技术运用于化学实验教学的优势。同时又提出了现代教育媒体技术与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整合的建议。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 化学实验 有效教学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合适的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容量,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虽然化学实验教学中整合现代教育技术并不是代替实验,但现代教育媒体的形象、直观、视觉刺激、感染力强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