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发展等级中“深刻”的增分策略探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qh49751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考试大纲对高考作文发展等级中的“深刻”作了界定,即“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关于“深刻”的具体内涵分别指向认识对象本身、认识对象与其他对象的关系、认识对象的发展走向。“透过现象深入本质”就是要求我们拨开假象的迷雾,穿透表象的藩篱,用思想之手挖掘潜藏在纷乱现象背后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和特点。“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要求我们研究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特别是梳理和揭示事物之间的最本质的联系——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更是从方法论的高度要求我们在正确认识事物的本质、揭示事物因果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事物的发展趋向,提出有前瞻性、预见性的应对策略。
  一、记叙文增分策略
  (一)写活场景
  写“场景”就是摹写自己活动的场景,既作者将目光投向自己的视野,当下、足下、眼下是摄取场景的“主战场”,借助描写、记叙、抒情等手法真实再现,注意特写镜头的运用,还要注意近景、中景与远景的搭配,着力勾勒。以期场景具有动感、立体感和真实感,将人物活动最精彩的瞬间予以呈现。
  (二)描绘形色
  绘“形色”指写人叙事描绘景物都要运用具体生动的语言。具体“化妆点”为:
  1.概括事物具体化
  事物具体化=步步追问 想象延伸 局部细写。
  2.模糊人物形象化
  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用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细节等手法描写人物的特征。
  3.自然景物人格化
  抓住描写景物的特点→明确写景的目的,写景抒情,当然在想象之景,重在情绪之景→合理的想象和作者情绪的调遣→动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的感觉器官对描写对象本身进行全方位的感知,运用描绘性词语及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展现。
  (三)挖掘内涵
  1.深化叙事显现本质
  有能力的作者能顺着事物的发展,按照常规的顺序方式写景叙事,将事物的本质展现出来,再以顺向思维写出新意,关键在于思考是否深入,想得是否深刻。观察到的事、人、景、物是现象,思考到的才是本质。
  2.透析生活揭示内涵
  审视生活,应理性思考,透析生活表象,发掘其蕴含的精神内核。唯有如此,才能使思维纵深远作,显现出思维的纵深性与宽广性,使文章具有透视生活深层内核与启迪人生的审美价值。
  理性审视生活,便会发掘生活的意义,体悟生活的内质。
  如:面对黄叶纷落雪原消失太阳隐退的景象,一大学生却捕捉到生活的另一片亮丽景色。他写道:
  当葱绿的叶子逐渐变黄,纷纷飘落时,我们却收获了累累的果实;当圣洁美丽的雪野消失后,我们却迎来了生机盎然的春天;当一轮辉煌的太阳隐退后,我们却欣赏到充满诗意的月亮;生活中有许多东西如果没有失去,我们就不可能有新的获得。
  审视生活,继而以理性思考,领悟与解读生活内涵,透析其潜在的生活“定律”,得出具有启发意义的观点。
  二、议论文增分策略
  (一)古今中外充实“广度”
  要写好议论文,必须注意所采用的材料的广泛性,即它的“广度”。在这个方面,很重要的是取材要兼顾古今中外的各个方面,选取经典材料。
  (二)点面结合充实“厚度”
  1.点式论证,就是在一个比较大的段落内抓住某一个事例或某一句名言进行分析论证。它的好处是笔墨详尽说理透彻。
  2.面式论证,就是在一个比较小的段落内连续铺排三个以上的事例或名言进行论证,一般以排比句的形式出现。它的好处是笔墨节俭而材料丰富。
  例如:
  古往今来,许多名人贤士无不是在挫折中成就不平凡的事业。面对耳聋,贝多芬顽强拼搏,发出“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的呐喊,终成一代“乐圣”;面对失败,爱迪生坚持不懈,发出“我已找到一干多种不适合做灯丝的材料”的乐观心声,终于给世界带来了光明;面对仕途苦闷,苏东坡壮心不已,发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昂扬曲调,在挫折中逐步走向成熟……是挫折,使他们平静的理想之湖激荡起壮美的浪花;挫折,使他们和缓的心灵之曲奏鸣出雄壮的旋律。
  3.点式论证和面式论证相结合,可以使文章在材料上显得丰富多彩而又详略有致。一般来说,对于自己比较熟悉、能够充分展开分析的材料,用点式较好,那样可以展示自己的论证实力和风采。对于那些不够熟悉、又不想舍弃的材料,用面式较好。另外,新颖新鲜的材料用点式,众所周知的材料用面式。
  (三)强化分析充实“力度”
  分析是议论文的看家本领。事例和名言只有借助分析这一链条,才能与你要表达的主旨发生联系,所以,列举事例、引用名言以后,还要紧扣中心主旨,对所用的事例、名言进行分析和阐述。具体可以在以下方面强化“化妆”效果:
  1.运用因果推理法分析
  运用因果推理法分析,要在列举事例之后,找出材料与观点之间的因果关系,运用因果句的形式进行分析说理。因此,写作时应该注意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因果关系的阐释和表述,用原因与结果的必然联系证明论点的可靠性和正确性。其表述形式常为“(正是)因为……所以……”(由因导果法)“之所以……是因为……”(以果溯因法)“既(然)……就(那么)……”“……因此……”,等等;运用因果思维分析问题时,不要主观武断,以免造成论证的似是而非、简单肤浅,要对事物发生的原因进行认真思索,不能只考虑单一的或表面的原因,而应该根据事物的结果和复杂情况,进行全方位、多方面的深入思考。
  2.运用假设推理法分析
  运用假设推理法分析,就是运用假设因果法揭示事物之间的联系。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用运用假设因果法揭示事物之间的联系有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如果所举的例子是正面的,就要从反面假设分析;如果所举的例子是反面的,就要从正面进行假设分析。其表述形式常为“假如不是……那么……”“如果没有……怎么会……”“假如是……那么……”“如果是……会……”“即使……也……”,等等。
  3.运用对比法分析
  这种方法,所举事例形成正反对照,然后加以分析,论证观点。也就是将相对或相反的论据摆在一起进行分析议论,从对比中突出、强化其对中心论点的论证力量。
  思路:正面例子→反面例子→对比分析。
  注意:(1)围绕中心论点选择比较材料,确定对比点。所选对象必须是两种性质截然相反或有差异的事物,论证时要紧扣文章的中心。
  (2)正反论证应有主有次。若文章从正面立论,则论据部分以正面论述为主,以反面论述为辅;若文章从反面立论,则以反面论述为主,以正面论述为辅。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极早期康复干预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吞咽功能恢复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采用随机数字表
摘 要: 甘肃省高考自2013年首次采用全国卷Ⅱ已有三年,在这三年中全国卷Ⅱ语文试题呈现出较大的变化,其中古代诗文阅读试题变化趋势相对明显。通过对近三年全国卷Ⅱ中变化趋势明显的古代诗文阅读试题的分析,能窥探到全国卷Ⅱ对新课标的体现,以期在今后的教学与高考复习中有的放矢。  关键词: 近三年全国卷Ⅱ 古诗文阅读 新课标  甘肃省高考自2013年首次采用全国卷Ⅱ已有三年。在这三年中全国卷Ⅱ语文试题呈现
目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介入治疗及临床预后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2016年10月——2018年10月之间收治的86例下肢深静脉血拴形成后综合征患者设为研究对象,对其中
语用题是每年高考语文试卷中的最大亮点,是命题者集中反映社会热点的地方,更是命题人出新出巧的一块“试验田”。语用题分值虽然不算很高,却是检验考生语文素养的一项重要指
为探讨多效唑在沙土中的运移过程以及不同浓度多效唑处理对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植株构型特征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土柱模拟实验分析不同施用时期(降水前/降水后,降水量30
目的:设计一种虚拟现实视力治疗仪,用于改善裸眼视力、近视力、矫正视力及低对比敏感视力,结合按摩功能可缓解视疲劳.方法:利用VR技术,使用者开启双轴交流电机运行,使两边的
目的:对小学生肥胖影响因素的分析.方法:根据临床实际标准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100%,并且排除继续发生肥胖作为临床诊断标准.结果:肥胖小学生中有46%的肥胖起始时间是婴儿期,肥胖
前不久,刚看了笔者所在地荧屏上播放的对刘晓庆的现场访谈,那其中的两个不同层次的提问竟获得了完全不同的两种效果——刘晓庆应邀到百里钢城演出,当地几家电视台自然不会放
目的:探究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科应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小骨窗开颅术(A组)与常规骨瓣开颅术(B组),评价
目的 本文主要对产后出血的发病原因以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探究.方法 采用资料回顾性分析法证明实验结果,资料数据来源于我院1年内(2018年7月-2019年8月)收录的86例产后出血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