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享受和谐教学,感受语文的魅力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sa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看到过这样一组让人痛心也大感困惑的数字:目前40%的中小学生对学习态度用两个字形容:冷漠。在回答:“你平时早上上学的心情是什么?”小学生中说不愉快地占28%,不太愉快的占7%,很不愉快的占51%。而这种恶劣情绪,随年龄的增长变得更加严重。回答:“谈不上愉不愉快的学生达到了60%,不愉快的占12%。”
  導致学生厌学的“罪魁祸首”之一是语文课。语文教学的误区,最终有可能使学生所爱的其他学科的教育变得苍白。有“北魏南钱”之称的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批评现在语文教学“束缚人,折磨人,摧残人”。语文教学该走向何方?我认为:应该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充分享受语文特有的艺术魅力。
  一个有教学魅力的语文老师,讲课妙语连珠,挥洒自如。教学“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学生的心扉被“金钥匙”打开,知识的泉流注入心田,能力在潜滋暗长,智力在开拓生发。就会进入“教师得心应手,学生如坐春风”的佳境。
  一、激励乐学,充分享受思维快乐
  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苏霍姆斯林在《教学艺术》中认为:教育的艺术在于能激发出学生心灵的感情。现在学生背着升学的沉重包袱,已经苦不堪言。本应生机勃勃的学习变得索然无味。究其原因:缺少学习乐趣。怎样让学生随老师做到手动、口动、心动。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主动呢?
  引入课外的“源头活水”,学生思想情操语文能力的活水有两个源头:一是书本,二是生活。语文教学一经与生活联系必然生动活泼。面向社会、贴近生活使语文的“根”深深扎在生活的土壤里。学生就会意识到:语文无处不在,语文无时不有。
  一封普通的家书,没有语文便不能表情达意;良辰美景赏心悦目,如果没有语文“纵有风情万种”也不知如何与人倾诉;一则广告、一则通知、一段产品说明是语文;特别是当今社会需要更多的社交人才,这种能力的提高也是来自语文。所以语文老师应把开阔的视野导入课堂四十分钟。学生就会意识到:一首歌曲、一部电影、一次郊游都是一堂生动的语文课。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就会空前高涨,思维的灵活性大大增强。语文就成了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学生也会自觉的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在激励学生乐学的同时,努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作为一种心理因素。他的最高水平是创造思维。培养学生不盲从、不迷信、敢于标新立异。就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渗透有个性差异的发散思维。语文老师的这种暗示教学法,实际上是引导学生自觉的进入写作境地,比其单纯的命题作文、供料作文来说,更能激活学生的思维。
  二、激活课堂,两头延伸,感受语文魅力
  在今天教学改革的课堂上,我们欣喜地看到了师生提问的热闹景象。但在这种景象的背后,我们也明显地意识到了权力控制下的课堂交流。教师的提问,与其说是想让学生自己获得信息,倒不如说是想检查学生已获得的信息是否正确,因为教师通常已预想着所谓正确的答案。表面上是“请人家各抒己见”,实际上却是硬把学生引导到自己的思考轨迹上来,若学生答不出,教师则赶紧说出自己事先设计好的答案。整节课,师生双方很少有互动的空间。殊不知,有时候教师的沉默或旁观反而能带给学生更广阔、更轻松的“碰撞空间”。因此,教师的主导要适可而止,要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
  学生是教师的“上帝”,教师要认真研读学生,要变专制的课堂为民主的课堂,从一言堂的教学形式转向开放式的教学形式,从追求学习结果转向重视学习过程,真正把学生当作获取知识的最高主人。激励性的评价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传统教育中,对学生的评价不少是空白,即不作评价;即使有评价,也往往是诊断性评价、结论性评价,充斥课堂的诸如“好”“对”等笼统而含糊的语言。这种简单的评价无形中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
  无论是首创锻炼学生自读能力“导读法”的钱梦龙;还是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特色,创造了“十余年没改过学生一篇作文,学生自己出题考试评卷”奇迹的魏书生。在他们的教学实践中都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指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认识与实践的能力。在情感上,与学生保持尽可能近的距离。充分理解、尊重、信任学生。在具体操作中,大胆放手,主动放权,培养学生主动获得知识的能力。
  在课堂上,我通常采用这样的评价语言:“没关系,大胆讲”、“你分析得头头是道”、“你真善解人意”等语言,这样会让学生感受到教学氛围的宽松与自由,体验到学习过程的成功与快乐。另外,适当运用微笑、点头等肢体语言,表示对学生的期待与欣赏,也能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这样就能形成一种无拘无束、自由畅达的空间,促进教师与学生进行更高层次的思考,而学生也能尽情的参与表达。当课堂教学充满了“围炉夜话”般的宽容随意的时候,学生的创新精神、自主精神的培养与形成便指日可待了。
  “两头延伸”即抓课前课后。课前让学生充分读书、自学、自己查找资料,从而提高课堂学习的起点,课后引导学生充分阅读,充分练笔,充分发挥特长,指导学生层层深入“自读、自悟、自得”。并提出口号“无论怎么读都不过分”。这样学生就以“疑”为线索,以“思”为核心。就会走上“自学存疑——质疑答疑——激疑拓展”的良性轨道。学会阅读,学会练习,学会写作。强调以学生为主,师生互动,形成一种新型的教学关系。并以提高阅读效率为突破口,立足课堂,活跃课余生活。向书本和生活开放。精读博览,丰富语文实践,促进全面发展。
  追求“省时、轻负、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提高语文素养的主要步骤。而作为另一重要步骤的课外实践活动,也因此获得大量的自由支配空间。因此,我在课后经常安排“我看唐诗”、“快乐十分钟”、“趣味语文”等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这样就会大大激发学生学语文的热情。学生就会在语文人文世界里“自由的呼吸”深深感悟语文的魅力。
  赞可夫说过:“尽量大可能创造有利条件,使学生的认识需要得以多方面展示出来,并培植发展这种需要。”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惟有如此,才能创造乐学环境,让学生主动、积极地思考问题,更好的掌握知识,提高自身的语文能力。
  天津市静海区蔡公庄镇蔡公庄学校 王丽霞
其他文献
摘要:怎样才能使课堂活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提高课堂效率呢?培养学生的兴趣至关重要,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紧密结合,注重社会实践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笔者提出了精心设计“导入”激发兴趣,课堂上想办法巩固兴趣,课内外结合发展兴趣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农村初中生;道德与法治课;兴趣培养  有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离不开兴趣,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是学习最好的刺激。换一句话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又特别是象
期刊
摘要:Reader’s Theatre是近期被广泛利用在课堂上的活动,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口语和表演能力,还能给学生一个练习对话的机会,在活动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自我意识能力。在运用Reader’s Theatre的过程中应尊重各层面学生的学习参与性、差异性,实现分层教学。本文通过近一年的课堂实践,利用读者剧场这种教学形式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因素,进而优化课堂教学,为课堂保驾护航。  关键
期刊
摘要:节日背后所蕴含的文化教育意义,对社会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学生进行道德情感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点之一,因此有效地对接劳动节进行节日文化教育,对于提升学生道德情感,实现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本文主要针对节日文化教育意义进行研究,立足于劳动节的德育活动,探索劳动节文化对学生道德情感培养的影响,为学校节日文化教育的有效运用与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研究基础。  关键词:劳动节;德育;文化;家
期刊
2021年3月28日,云南省委、省政府大理现场办公会在大理召开,为大理白族自治州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确定了目标和路径。把大理打造成世界级绿色食品产业示范区,因地制宜,一县一品一路子,发展大理花卉、漾濞和永平核桃、宾川水果、弥渡和祥云蔬菜、巍山肉牛、南涧茶叶、洱源梅果、剑川中药材、鹤庆奶业。  一、让我们认识什么是绿色食品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在工业现代化的基础上,先后实现了
期刊
摘要:因学法不当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是在历史学习中普遍遇到的难题。学习历史首要得法。高中历史教育界对历史新课型的学习方法研究较少,系统科学的教研成果更是欠缺。本文结合我多年的教学实践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总结归纳了高中历史新课型的学习方法,并将这一研究成果运用到教学实践及学生的日常学习中,收效较好。  关键词:历史 学习方法 新课型  学习历史首先要掌握科学的历史学习方法。方法得当,持久坚持,必见成效。
期刊
摘要:语文阅读教学的三个重要因素是学生、教师和文本,通过这三个因素间的相互联系,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能够得到一定的提升,有利于他们思维认识和审美体验水平的提高,从而形成相应的感受、理解、欣赏的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作为较基础的部分,努力寻求最适宜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十分有必要。笔者就“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初探”谈谈自己的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 阅读教学 方法  目前
期刊
史学素有“垂鉴育人”的社会功能。历史教学的全部作用和意义,就在于能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了解和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即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观察社会,思考问题,从而树立正确的科学的人生观,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拟就如何加强中学历史教学及探求如何更好地运用历史实施素质教育,提出几点思考。  一、历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历史学科的
期刊
传统高考模式已经持续多年,这虽然已经成为教育中的常态,但随着社会大发展,教育教学政策也要进行相应的创新调整,选择符合时代发展和教育变革的新式教学模式,而新高考的提出无疑是教育界一次重大的科学变革,它在现代教育发展的基础上提出学生自选学科学习的教育新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冲破了传统教学的局限,学生在各学科学习上有了更大的选择和发展空间,使得学生的优秀能力得到进一步扩大,在学习上更加积极自信。高中物理作为
期刊
摘要: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该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的思想感情”,“语文课堂的思想感情培养应在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中进行”。良好的课堂氛围,是激发学习兴趣、焕发课堂活力的前提条件。新课标强调教师将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将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教师要摒弃“师道尊严”的旧观念,设身处地为学生创造轻松良好的学习氛围,建立一个具有接纳性、宽容性的课堂气氛,形成一个互教互学的“学习共同体”,尊重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学生无
期刊
一、数形结合在函数中应用  1.数形结合在一次函数中的应用  (1)利用数形结合法学习一次函数图像的探究  “一次函数”是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的内容,在 “一次函数”的第一课时“变量与函数”中,内容包含了“变量”、“函数”、“函数的图象”,为今后学习函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学生充分地认识函数的概念及各种表示方法之后,我们已经通过具体的实践用列表格、列算式和画图象等方法表示了一些函数,这三种表示函数的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