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女权主义到集体合力:伍尔夫小说《岁月》

来源 :国外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dows3656661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关于伍尔夫晚期小说《岁月》中女权主题的讨论引人注意.与一些学者认为小说的终稿弱化了性别批判的观点不同,本文认为小说最终形态体现的不是伍尔夫对女权思想的保留以及政治保守,而是一种更为广阔的历史视角和社会关注.小说首先肯定和确认了女权主义诉求,随后又对其进行了超越.这种视角的转变源于伍尔夫对当时世界形势的深刻关切.面对法西斯势力日益迫近的威胁,伍尔夫重申了她对于变革性努力的内在集体性的认知.因此,小说的最后一章把关注点转移到当下的此时此刻,描绘了一种"情感共同体".人物们在这个基于此刻的共同想象性空间中体验到了一种集体合力.小说结尾处流露的不是历史决定或者虚无主义的绝望,而是一种基于社群集体的慰藉和希望.
其他文献
纪德与瓦莱里作为20世纪上半叶法国文坛的翘楚,宗教、文学、政治观念迥异,却保持了五十余年的完美友谊.本文通过二人通信梳理了这份非凡友谊的历程,进而就其中重要的思想碰撞,探讨了二人分歧所在,以及超越差异达于和谐的深层原因.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方面是二人交往之初的青春意气及之后彼此的关切与胸襟等情感因素,另一方面是二人对完美与纯粹的理想始终不懈的追求,这一切成就了他们融合感性与智性的毫无功利的纯粹友谊.
钱锺书的著名论文《汉译第一首英语诗〈人生颂〉及有关二三事》是近代英诗汉译个案最有深度、最有影响力的学术成果.不过,钱锺书对晚清外交官群体的讥诮、对早期外国文学翻译"目的"的批驳、对董恂题赠诗扇意图的揣测与否定,以及对朗费罗原诗与中文首译的贬抑,却不无讨论之余地.本文尝试将《人生颂》汉译视作近代中国文人交游酬唱与逞才使气的特殊个案,澄明《长友诗》诗扇的跨文化价值蕴含,接橥诗译"二三流者"在对外文化传播与"文化外交"中的意义.
"花园"意象为何在英国文学中历久弥新?它的内涵、外延有过怎样的演变?"花园"联想有时是繁花似锦的盛况,有时又是百花凋零的景象,二者之间的张力该怎样解读?"花园"背后有着什么样的反思传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我们会发现:上述花园传统不仅仅是为了颂扬英格兰花园或是追忆逝去的乐园,而是包含了英国文人对民族花园的忧思和担当.透过花团锦簇的表象,我们能看到批评与愿景相结合的文化策略,更能看到守护民族共同体的决心.
与其他现代主义小说相比,詹姆斯·乔伊斯小说人物的名字体现出较强的设计感,其命名方式大致可分为移植、修饰和凝缩.《尤利西斯》及之前的小说要么移植文学作品、历史典故和当代生活中的人名,要么在既有人名基础上进行修改变形.这样的名字既可以开展互文游戏或唤起特定历史记忆,还是最简练的讽刺或自嘲工具.随着乔伊斯小说语言实验的逐步深化,人名成为语言游戏的重要载体,人名游戏的形式开始变得更加大胆.《芬尼根的守灵夜》里很多人物的命名方式接近梦的凝缩作用,人名经常以复合词和首字母缩略语的形式表现出来,其中的隐含信息量变得异常
文学书写离不开具体的"地方",而在人文地理学范畴中,"地方"的概念被理解为与人的体验直接相关,它不仅唤起人的生存记忆,激发人的丰富情感,而且其意义亦不断被话语所建构.因此,"地方"这一概念与文学书写和文学阐释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在人与"地方"的经年互动中,人在以地理为边界的社会群体中获得了身份认同,并以文学表征的方式强化了"地方"的隐喻.当现实的自然地理转变为想象的文学地理,文学意义在地方性的表征中得以具体呈现和生成,同时也在差异性的体验基础上传递了更高的文学价值.有鉴于此,在文学阐释实
将德·昆西的鸦片写作置于他整个文学生涯中加以考察,会发现其中出现的歌剧幻听并非只是托名于鸦片致幻作用的浪漫主义想象.德·昆西声称吸食鸦片能"把器官声音的原材料变成精美的精神娱乐",似在强调鸦片的致幻作用是产生愉悦幻听的关键.这一说法来源于他长期以来所秉持的以舞台表现技巧和剧场整体效果为导向的戏剧批评,以及他所坚信的记忆的"耳语回廊"模型.德·昆西对幻听的非浪漫主义思考,部分解释了为何《一个英国瘾君子的自白》首次发表时的副标题是"一个学者的生活节录".
莎士比亚是普希金学习的重要对象,莎剧《一报还一报》即是其长诗《安哲鲁》的直接来源.有研究表明,普希金在该剧中发现了"体裁间性"创作手法,并将之应用于《安哲鲁》的创作中,也有人指出,该长诗借助自由式翻译与选择性翻译改写而成.本文认为,除了"体裁间性"外,还有其他重要因素,其中之一就是普希金很看重莎剧中有关权力、法治、道德关系的主题,而在自由式翻译与选择性翻译的背后,还隐藏着他的独特的创作立意,具体而言,与俄国的政治现实、他个人的遭际及婚姻生活有着最为直接的联系,可以说,普希金借外国的故事,通过自由式
1817版《老水手行》的旁注者长期被认为是一个迥异于诗人本人、备受嘲讽的虚构形象.本文首先聚焦于最重要的几则旁注,结合柯勒律治的写作习惯、阅读主张和哲学宗教观,认为旁注者跟爱写旁注的诗人本人十分相似:看重理性分析,也强调想象认同;博学好古,但并不迂执盲信;是柏拉图主义的拥趸,同时也是从未背离上帝的基督徒.进一步考察诗歌正文和诗人在1817年之前的经历,我们会发现诗人坎坷的人生经历让他对老水手产生了体认,而老水手这个人物形象在酝酿之初就有诗人自己的影子.旁注看似只是在给诗歌正文提供阅读指导,却在不经意间透露
《战争术》是马基雅维利生前发表的唯一重要散文著作.与《君主论》和《李维史论》不同,这本书以对话形式写成,文学性极强.主要对话者法布里齐奥·科隆纳,一位著名的雇佣军首领,在书中与几位年轻贵族就古今战争术的优劣展开一场热烈的讨论.对话过程中,马基雅维利巧妙地利用科西莫·鲁切拉伊的诘问,改变法布里齐奥论述的旧秩序,并引入一种全新的秩序.这种新秩序针对的某种"看不见的敌人",与发源于东方的基督宗教之间存在某种对应关系.通过对新旧两种秩序转换处的文本的文学分析,可表明《战争术》以巧妙的笔法,服务于马基雅维利挑战
学界对英美现代主义文学的研究长期为视觉因素所主导,侧重关注电影与文学的关系.然而,正如乔纳森·斯特恩在《可听见的过往》(The Audible Past, 2003)中所指出的那样:"声音、听觉和聆听在现代文化生活中至关重要."许多现代主义作家对声音这一媒介都极为敏感.弗吉尼亚·伍尔夫《达洛维夫人》中的伦敦就充满着丰富多样的都市声音:门铰链的转动声、大本钟的敲击声、街道上的喧哗声,还有空中飞机的嗡嗡声……声音在该小说叙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借鉴新近的声音研究成果,考察伍尔夫如何成功营造出伦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