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i-Herbert螺钉治疗舟骨近端骨折和骨折不愈合的疗效评价

来源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lpk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舟骨近端因全部被关节软骨覆盖,所以仅能通过舟骨内血管网获得血供,舟骨近端骨折后影响其血供,石膏外固定疗效不确切,骨折愈合时间长,骨折不愈合率高.2001年9月~2005年9月,我们采用背侧切开复位、Mini-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舟骨近端骨折和骨折不愈合(假关节形成)12例,报告如下。

其他文献
目的 验证抗感染活性骨(ARBX)一期同步植骨治疗股骨慢性创伤性骨髓炎的疗效. 方法自2001年9月至2008年9月,采用ARBX一期同步植骨治疗股骨慢性创伤性骨髓炎24例,对其中获得10个月以上系统随访的18例患者进行疗效分析. 结果随访时间10~63个月,平均23个月.18例患者除3例骨髓炎未治愈外,其余15例骨髓炎完全治愈:感染彻底控制无复发,骨不连、骨缺损获得骨修复.本组完全治愈率为83.
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提高,多发性创伤、尤其是伴有骨盆骨折患者的急救和早期处理成为提高重症创伤患者生存率的重要环节.本期以"骨盆骨折的处理"为主要内容集中发表一些文章,请大家各抒己见,通过自己临床经验的介绍,让读者了解国内以及国际上关于骨盆骨折早期处理的热点和动态,供同道学习和仿效.文章内容涉及骨盆骨折创伤控制的基本手段、微创治疗骨盆骨折、控制骨盆骨折的出血、早期准确确定二次手术时机的方法
期刊
大腿疼痛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术后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目前对于大腿疼痛的发生机制还存在争议,因此至今尚缺乏特效的治疗方法.为减少此类并发症的发生,延长人工关节的使用寿命,本文就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大腿疼痛的有关问题做系统的探讨。
期刊
患者 男,36岁.因上腰部斧砍伤3 h急诊入院.检查:上腰部后正中L1-2平面可见12 cm长横行斧砍伤创口,创缘整齐,局部污染不重,双侧骶棘肌横断呈外翻状,局部出血较多(图1)。
期刊
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ipsilateral femoral neck and shaft fractures,IFNSF)于1953年由Dalaney和Street首次报告[1]以来,文献报道逐渐增多,由于其处理的复杂性及挑战性,日益受到骨科医生的关注.我们总结自2000年1月~2005年8月收治的20例IFNSF患者,分析如下。
期刊
目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仍是治疗四肢骨折的主要方法之一.钢板在骨折愈合后作为异物不宜长期存留于体内,应予取出[1].而有时钢板螺钉的不易取出会使手术陷入进退两难境地[2].1992年2月~2004年12月收治钢板取出困难病例22例共计22块钢板、56枚螺钉.均应用断取螺帽法及改进改锥法顺利取出。
期刊
(上接2007年第9卷第9期868页)  人工踝关节置换的并发症  踝关节置换术的优点在于能快速重建踝关节活动功能和维持步态正常[2,21].踝关节置换术在缓解疼痛、改善功能、降低感染率及减少跗骨间、跗跖骨间骨性关节炎的发生等方面有极好的临床表现[20].踝关节置换术已从实验室研究发展到具有使用价值并随诊多年的治疗手段,其成为骨科医生的常规手术已为期不远[3,20]。
期刊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后角切除治疗内侧半月板后角损伤的近期疗效.方法 2003年1月~2005年6月,108例(114膝)膝关节稳定的内侧半月板后角损伤患者在关节镜下行半月板后角全部切除或部分切除术,其中男42例(44膝),女66例(70膝);左侧69膝,右侧33膝,双侧6例(12膝);平均年龄48.3岁(18~73岁).通过Lvsholm膝关节评分系统评价治疗效果,并与术前进行比较.结果 术后随访1
★新世纪的企业家将和我完全不同,因新世纪企业家的成功取决于科技知识,而不是钱。★我从不间断阅读新科技、新知识的书籍,不致因为不了解新信息而和时代潮流脱节。
期刊
期刊